小區門禁的背後,體現是物業管理水平,為了提高小區安全指數,日前,在蘇州就出現了一個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進出的小區。那麼,效果如何?南京地區一些小區的門禁情況怎麼樣? 記者在蘇州吳中區的西郊花苑小區門口看到,業主進進出出完全不用刷卡,只要抬頭看一眼入口處的一個攝像頭就可以。這其中玄機何在?
記者跟隨吳中區胥口派出所民警何欣原也體驗了一把「刷臉」進門:
記者:現在把我的身份證放在這個二代身份證信息的採集儀上。那何警官,我接下來怎麼做? 何警官:接下來就是我們新增用戶,然後讀取身份證信息,然後是採集人像。我們現在看好攝像頭進行人像採集,這樣就好了。
據了解,西郊花苑小區屬於老舊小區,之前人員、車輛可以隨意出入,帶來了極大的安全隱患。如今,使用人像識別系統後,讓小區變得既安全又便利。業主張女士說: 「很方便,人來了他打一下電話我就可以手機開門了。老人小孩都可以,都很好用。」 那麼,南京地區的小區管理是怎樣的呢? 就拿南京河西仁恆江灣城來說,如今把控小區安全的關鍵依然在物業安保本身,外來訪客想要進入小區,必須提供受訪者的門牌號碼和姓名,而且還要和被訪業主電話核實過了才可進去。物業李經理告訴記者, 「當訪客來了以後我們的安保人員會詢問他到幾棟幾零幾,保安這邊會在門上打可視電話, 當核實清楚以後會給予放行,但是給予放行,也不是所有樓層都可以進入,他只能進入到他規定的樓層。」
安全感,是物業要給業主帶來的最重要的感受。如今門禁系統走進千家萬戶,科技含量也越來越高,但是科技水平的提升,不能阻礙了人情交往。家住南京奧體新城的市民郭小姐向記者吐槽: 「我是租的裡面的房子,好幾次,朋友來找我,還有鐘點上門打掃,都不讓我進,保安非說除了戶主同意,其他人都不行,然後都是我自己出來接。」
一刀切的管理不可取,方式方法彈性一些會更受到業主的青睞。在江寧百家湖片區一小區,記者採訪了解到,這裡實行的是門禁app系統,也就是說,小區業主哪怕忘記帶門禁卡,手機操作也可以開門。而且,業主開通權限也有門檻。物業工作人員: 「首頁就是有個開門鑰匙、訪客留言、聯繫物業,需要手機號在我們這邊系統裡面做過才可以,要授權。來人啊,來你家親戚朋友,他只要按你家房號,都能收到,你只要在手機上給他開門,在手機上還能看到視頻,你還知道是誰按你家的。」
東南大學物業管理專家黃安永教授之言,物業管理水平走向成熟最重要的標準,無疑是業主的認可。無論是門禁刷臉還是使用app系統,這些手段更新讓小區安全更有保障。 「我全紀錄下來,我通過我的高科技來記錄大數據,你什麼時候離開你還走一刷,我就知道你在我的小區裡面呆多久。那麼你進哪個方向中間,我各種的門禁就很快知道了,應該就是讓我們的安全牢固地掌握在我們的科技的基礎上。」
專家也直言,科技的背後更要注意對業主隱私的保護。 「提高它的效率,提高它的私密性,提高它的安全度,否則我要做這個幹嘛,你說呢對吧?怎麼把這個事做好,剛才你講的要一定要使我們的設計這個問題一定得做完。」
作者:姜奇卉 曹勇
來源:荔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