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強聯合!北大、港中文將錄取首批聯合培養本科生

2020-12-11 騰訊網

  本周是2019年的第2周

  這是一讀EDU的第124期一周新聞集錦

  全文2570,您將讀到11新聞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01

  北大、港中文今年秋季將錄取

  首批聯合培養本科生

  據北京大學新聞網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潘偉賢教授11日率團訪問北京大學,商談本科聯合培養合作相關工作。潘偉賢表示,很高興看到兩校對口院系在語言學、中國語言及文學、金融科技、人工智慧等專業方向的深度交流與探討,相信相關工作能得到順利的推進和落實。兩校工作團隊就本科聯合培養項目在招生、培養、學制及後勤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展開了深入討論,預計在2019年秋季錄取首批聯合培養本科學生。

  「看起來,雙方聯合培養的主要是語言學、中文、金融科技、人工智慧等專業方向的本科生了。」

  北大、港中文兩校工作團隊展開座談。(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

  02

  川大首次評出「卓越教學獎」特等獎

  獲獎教師決定捐出100萬元獎金

  據新華社成都電四川大學11日召開本科教學工作會,表彰了年度本科教學先進單位及個人。四川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石堅獲得該校第五屆「卓越教學獎」特等獎,這是該獎項自2014年設立以來,首次評選出特等獎獲得者,獎金為100萬元。對所獲獎金,石堅決定捐出,一部分用於獎勵教師和學生,一部分則設立青年教師關愛基金。石堅說,他工作後送走了3名因病去世、家境清貧的青年教師,設立基金就是想關心幫助青年老師。

  「或許更應該由學校出面設立青年教師關愛基金。」

  四川大學首次評出「卓越教學獎」特等獎(來源:四川大學新聞網)

  03

  東南大學將與無錫共建東大無錫國際校區

  據交匯點1月9日,無錫市人民政府與東南大學在無錫籤訂新一輪市校合作共建東南大學無錫分校協議,並共同為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揭牌,開啟市校合作新篇章。市校雙方將共同努力,計劃至2025年,將東南大學無錫分校提升建設成為東南大學無錫國際校區,在校生規模達5000人左右;與世界綜合排名前100位、學科排名前30位的高校在無錫合作辦學;建設3-5個學院,包括國家示範性微電子學院和2—4個國際聯合學院。

  「將新校區建設成為國際校區已成為各大高校在新校區建設上的一大共識。」

  籤約儀式現場(來源:東南大學新聞網)

  04

  北大發布三大項目

  服務「一帶一路」倡議

  據央廣網北京大學11日正式對外發布三項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重大項目,其中包括北大「一帶一路」書院設置「未來領導者」國際雙學位本科項目,首批錄取50人,之後每年錄取100人左右,學生在本國完成本科前兩年學習後,再到北大開展為期兩年的學習、實踐。另外兩個項目為「海上絲綢之路與鄭和下西洋」及其沿線地區的歷史和文化研究項目和絲路重大考古發掘與絲路文明傳承研究項目。

  「北大最近大手筆不斷。」

  北京大學「未來領導者」項目已與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14所頂尖院校達成合作意向,共建教育合作聯盟。(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

  05

  山東大學53名本科生實現

  「零門檻」轉專業

  據《中國青年報》近日,山東大學53名2017級本科生成為該校「零門檻」轉專業改革的受益者。根據該校目前規定,本科生在大一下學期和大二上學期各有一次轉專業學習的機會。為更好落實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加強對學院放管服,在本次轉專業工作中,該校在報名、選拔及錄取等環節進行了改革嘗試。「之前很重要的門檻是學生已修的通識教育必修課程必須無不及格,現在不再要求。」山東大學本科生院院長劉傳勇說。

  「充分尊重學生的專業選擇權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一大表現。」

  06

  河南5所高校課程互選、學分互認

  據《中國青年報》河南5所高校牽手,給學生送來福利大禮包:讓你「上」能開飛機遨遊九天,「下」能修渠建橋疏通水利,既能掌握田間地頭的學問,也能站在大數據的風口破浪前行。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牽頭與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7日籤署了課程互選與學分互認合作框架協議,標誌5所高校將實行校際課程互選與學分互認,本科生有望從2019年秋季開始進行校際間選課。這在河南尚屬首次。

  「祝願5所高校能否取得合作共贏,讓學生得到實惠。」

  籤約儀式現場(來源:華北水利水電大學新聞網)

  07

  鄭州大學、河南大學超額完成

  2018年「雙一流」建設指標

  據映象網記者11日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上獲悉,2018年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進展順利,兩校共新增國家級科研平臺7個、新增國家科技獎項或研發專項36項、培養或引進國家級、省部級高層次人才69人,超額完成了2018年河南省「加快鄭州大學河南大學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各項建設指標任務。

  「雙一流高校不能只盯著一堆指標來發展建設,還是要追求內涵式發展。」

  發布會現場(來源:映象網)

  08

  浙大與鄭州市共建浙江大學中原研究院

  據浙江大學官網1月12日,浙江大學與鄭州市共建浙江大學中原研究院籤約儀式在河南鄭州舉行。根據協議,雙方共同設立的浙江大學中原研究院,依託鄭州市區位、經濟與產業的發展優勢,以及浙大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優勢,整合併導入浙大、泛浙大優質科研資源,建立政府支持、產學研結合、市場化運作的新型研發機構。研究院的主要任務是突破一批關鍵共性技術,轉化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匯聚一批頂尖科技人才,培育一批戰略新興產業。

  「浙大不是不準備在外地建設新校區了嗎,這個中原研究院釋放出什麼信號?」

  籤約儀式現場(來源:浙江大學官網)

  09

  數學「雙一流」聯盟成立

  據北京大學新聞網數學「雙一流」建設聯盟11日在北京大學成立。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忠波為聯盟建設提出幾點建議:積極探索一流數學學科建設規律與模式路徑,充分發揮建設高校與建設學科聯合聯動效應,促進科研攻關與高端人才培養協同發展;對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建立健全工作體制機制,提升合力、主動作為,優質高效做好各項工作。

  「又一個『雙一流』學科聯盟成立了。」

  揭牌儀式現場(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

  10

  中管高校紀委書記任命方式改變

  據《北京青年報》武漢大學官網7日發布消息稱,萬清祥履新武漢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萬清祥的紀委書記崗位是由教育部黨組「經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同意,並與中共湖北省委商得一致」後確定的。專家指出,改變中管高校紀委書記的任命方式,改為由中央紀委會同主管部門同意,權限上提,有助於提高紀委書記的地位,增強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獨立性。

  「需要更多支撐案例才能作出確鑿結論。」

  11

  南開大學獲三位校友匿名捐款1.72億元

  據南開大學新聞網1月9日,在南開企業家校友聯誼會成立大會上,3名企業家校友匿名向母校南開大學捐贈人民幣1.72億元。這3名企業家校友均來自北京,其中一位畢業於國際經濟系,首次捐贈即為母校慷慨捐資1億元;兩位畢業於數學系,分別捐贈5000萬元、2200萬元。該筆捐贈將用於學校數學、大數據、人工智慧、金融、國際經濟等學科的發展建設。這是南開大學近年來收到的第3筆超過億元的校友捐贈。

  「什麼時候可以多宣傳下小額捐贈?」

  南開企業家校友聯誼會主席張文中代表這3位匿名捐贈校友上臺向南開大學黨委書記楊慶山遞送捐贈支票。(來源:南開大學新聞網)

  附:新聞連結(按上文敘述先後順序排列)

  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9-01/11/content_306164.htm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9-01/12/c_1123981275.htm

  http://js.xhby.net/system/2019/01/10/030915118.shtml

  http://china.cnr.cn/gdgg/20190111/t20190111_524478687.shtml

  http://zqb.cyol.com/html/2019-01/07/nw.D110000zgqnb_20190107_5-01.htm

  http://zqb.cyol.com/html/2019-01/09/nw.D110000zgqnb_20190109_2-03.htm

  http://news.hnr.cn/201901/11/16794.html

  http://www.zju.edu.cn/2019/0113/c578a964312/page.htm

  http://pkunews.pku.edu.cn/xwzh/2019-01/11/content_306166.htm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9-01/08/content_316345.htm

  http://news.nankai.edu.cn/nkyw/system/2019/01/11/000428494.shtml

  本期整理

  方略研究院北京研究分站 許路陽

  一讀EDU編輯部

相關焦點

  • 復旦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將聯合培養旅遊管理碩士
    復旦與港中大在長期交流合作的基礎上,以雙學位聯合培養碩士為突破口,將社會服務、產業轉型、精準扶貧、一帶一路等重點議題融會貫通,既有利於進一步深化兩校的合作夥伴關係,又響應了國家發展的戰略需求。該項目萌芽於2017年滬港所年會,經過半年的緊密溝通,雙方就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領域達成共識,以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為突破口,於2018年7月份籤訂意向書;同年8月,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常務委員會通過MOU;2019年,聯合培養協議成功籤署,面向2020級學生開放錄取工作。
  • 首批材料學院與東京工業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畢業
    首批材料學院與東京工業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畢業 2020-07-25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與卡耐基梅隆大學在機器人研究領域聯合培養...
    中國教育在線訊  2019年暑期,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與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院共同評審,港中大(深圳)5名優秀本科生入選為期十一周的機器人研究院暑期學者項目(RISS)。該項目每年向全球本科生開放申請,僅有約35人可以獲得入選資格。
  • 香港中文大學將與北京大學合作,香港城市大學在北京擴招
    4月9日,香港城市大學公布2019年內地招生計劃,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也陸續透露2019年內地招生政策,在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背景下,港校通過擴招、新專業、新課程、新合作等方式,吸引內地考生報考。
  • 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北大方面)招生簡章
    生命科學聯合中心(以下簡稱CLS)是在國家支持下,由教育部、科技部、財政部設計、組織,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密切配合,按照「統一領導、頂層設計、強強聯合、務實發展、動態調整」的原則組建起來的,亦為科研和教育體制的重大改革措施。
  • 中外高校強強聯合,助推高端人才培養
    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函復山東省教育廳,確定山東師範大學、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和曲阜師範大學為「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 2020年首批中方建設高校。我省作為「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首批試點省份「中外高水平大學學生交流計劃」將助推我省高校對標世界一流,與世界高水平大學建立互動交流的長效機制,提升國際交流層次水平和專業建設水平,對高校「雙一流」建設和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加州伯克利分校將與四川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
    四川大學校長謝和平院士在會見科曼教授時,雙方達成共識有望聯合培養本科生,學生可以在川大主修學位,在伯克利分校輔修學位,形成雙學位聯合培養本科生,將來四川大學的優秀畢業生將有機會獲得四川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分別頒發的學位。此外,四川大學還將與伯克利分校聯合組建能源研究中心,立足四川,面向全國,全世界研究清潔能源。
  • 格樂大學-西南大學聯合培養本科項目正式啟動
    9月26日晚,泰國格樂大學—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首批兩校聯合培養本科項目開班儀式在西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第一會議室隆重舉行。受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響,全球範圍內留學生流動受阻,為切實回應社會關懷和需要,拓展留學計劃因疫情受阻學生的求學途徑,經教育主管部門批准,我校聯合中國多所重點院校,自主擇優錄取部分符合條件的出國留學生,進入我校的中泰名校聯合培養課程部學習。 本次兩校聯合培養本科項目開班儀式在兩校深度合作的前提下順利舉行。
  • 北京大學啟動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本科雙學位項目
    編者按為響應國家建設「一帶一路」合作倡議,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戰略要求,北京大學將與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開展更為深入的交流與合作,正式啟動同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本科雙學位項目。快來開啟你的北京和香港求學之旅吧!
  • 大學聯合共建:「僑校」+「僑鄉」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暨南大學結對幫扶五邑大學逾一年,學科建設人才培育成效初顯  「僑校」+「僑鄉」聯合培養創新人才  日前,由暨南大學與五邑大學聯合共建的「非人靈長類大動物疾病模型研究聯合實驗室」已經完成招投標工作,預計將於春節後進入動工建設階段。
  • 強強聯合,清華北大本科生互通部分選修課,其他高校羨慕不已
    從清華北大走出去的畢業生普遍能夠獲得眾多一流企業的追捧,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清華北大的教學質量在社會上得到高度認可。這也是為何國內眾多優秀學子更傾向於報考清華北大的主要原因之一。近日,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強強聯手,彼此之間推出了部分選修課供對方高校選修。
  • 昆士蘭科技大學來訪西工大並籤署本科生聯合培養協議
    >西工大新聞網3月15日電 (何勃毅 攝影記者 郭友軍)3月13日上午,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副校長斯科特·謝帕特(Scott Sheppard)率團訪問我校,張衛紅副校長在國際會議中心第二會議室會見了代表團一行,並與謝帕特副校長共同籤署了本科生聯合培養協議
  • 香港中文大學在京錄取19人 文科狀元棄港大選北大
    香港中文大學在京錄取19人 文科狀元棄港大選北大   香港中文大學在京錄取19人 北大清華預計今夜劃定調檔線  文科「狀元」棄港大選北大  昨天,在提前批錄取的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等高校完成在京錄取,各校錄取分數均超一本線數十分,其中香港中文大學錄取分數線最高,文理錄取線超一本線上百分。
  • 中國政法大學:新增中外聯合培養模式 推進國際化培養
    由政法大學牽頭組建的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是首批經教育部、財政部認定的2011計劃14個協同創新中心之一。中國政法大學設有法學等19個本科專業,政治學、社會學、法學這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其中法學是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 山西大學與華遠國際陸港集團聯合實施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項目
    近日,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藍點人才計劃」總幹事李樹人研究員、華遠國際陸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燁、太原市稅務局巡視員尉子旺等一行與山西大學就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進行了座談交流。「藍點人才計劃」項目是由中國生產力學會和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促進會系統設計的高端複合型領導人才培養模式,設有四個平臺:企業領導決策管理實操訓練平臺、企業案例和政策案例剖析訓練平臺、價值觀和戰略思維提升訓練平臺、藍點研究報告和博士論文撰寫平臺。
  • 中大港大聯合培養本科生 畢業後獲雙證
    記者昨日從中大獲悉,該校今年數個專業僅面向廣東招生,其中「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方向與香港大學聯合培養。該校招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這樣的培養模式今後還將運用到更多專業中。  據了解,該校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土木工程方向)今年面向廣東招生30人,由中大應用力學與工程系和港大土木工程系聯合培養。
  • 最強聯合!北大清華互相開放本科課程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北大清華難以抉擇?就在2020年初這一萬千中國學子們心目中的「世紀難題」已在兩校的「強強聯手」下迎刃而解!北大?or清華?北大與清華的課程相互開放是將一枚體驗不同學術氛圍、嘗試不同學科課程的寶貴入場券遞入了兩校學子的手心。
  • 與世界知名大學聯合培養,化學(國際聯合培養)專業不可錯過!
    2017年,化學專業2+2國際聯合培養雙學士學位項目正式啟動,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複合型人才,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山東師範大學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聯合培養本科生,前兩年在我校學習,後兩年赴滑大學習,四年修足兩校的課程學分,達到兩校的學位要求,可同時獲得我校和滑大的學士學位。
  • 豆神教育與歌華有線強強聯合,構建移動教育新模式
    歌華有線與豆神教育秉持教育初心,注重服務品質,聯合推出文學、寫作、電影解讀、低幼課程等大量優質教育內容,在線課程超過2000節。其內容由北大、北師大等名校出身的教學教研團隊精心研發,課程講述方法提倡「知人論世」、寓教於樂,內容貫通古今、博覽中外,用孩子聽得懂的方式講述文學史,幫助增強信心,培養興趣,提升素養。
  • 港澳臺僑聯合招生:文理科第一名均報考北大
    2005年北大共錄取港澳臺學生55人,港澳地區保送生36人,港澳臺聯合招生錄取19人,其中文理科第一名首次共同報考北大。今年也是北大在香港地區招收第二屆免試生,吸引了眾多名校的優秀學生前來報考。經過專家評審組的綜合評定,提交50人擬錄取名單,經過學生確認,本部正式錄取29人(另醫學部錄取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