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下的兩岸關係,蔡英文又開始玩「兩面手法」的把戲?

2020-12-11 海峽要聞

編輯:枯木

如今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蔓延,牽動著所有人的心,全國上下的民眾都在為疫情憂心,雖然臺灣地區在疫情爆發的時刻,做出了非常不友好的舉動。民進黨禁止口罩出口大陸一個月,禁止大陸同胞出入臺灣,儼然一副落井下石的姿態。然而面對民進黨的此番作態,大陸的舉動卻大氣很多。

在三號晚上,武漢政府就已經派遣專機,將滯留在武漢的臺灣同胞送回臺灣地區。其中已經確認感染的病例,已經疑似感染的群眾都留在當地進行治療隔離,其餘臺灣同胞均已安全返鄉。大陸在疫情如此嚴峻的情況下依舊可以分出心神處理臺灣地區事宜,可謂是厚待。

對於大陸這樣仁義的行為,民進黨避無可避,對此蔡英文表示,這次大陸將臺灣同胞送回的行為,他們也非常肯定,雖然現在民進黨和大陸在政局上有些不一樣的想法,但是搭理的人道主義關懷還是非常到位的。並且表示要和大陸多溝通,多溝通才能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然而蔡英文的行為卻和她說出的話截然不同,簡直是擁有兩幅面孔。

前一秒還在對大陸的關懷予以肯定,可是下一秒就表示如今臺灣地區在新型冠狀病毒上有很大的研究,但是他們不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成員,因為空有想要貢獻的心,卻找不到突破口。如今臺灣地區也非常希望自己能夠為這次得疫情獻上自己的一份力,爭取早日破解此次武漢新型肺炎病毒。

他們險惡的用心在這一刻昭然若揭,倘若真的是想要為疫情獻上一份力,就不會有疫情爆發之初,就限制口罩出口,也不會意有所指的表示自己跌有能力研究病因。他們完全可以派遣專門的技術人員前往武漢,和武漢的各省市專家一起攻克病毒,而不是話裡話外都有指染世界衛生組織的嫌疑。更加讓人噁心的是,臺外事部門發言人還將髒水潑到了,大陸的身上,表示大陸不顧及武漢民眾安危,不願意臺灣地區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指責大陸行為蠻狠,這一切一切儼然一副惡人先告狀的模樣。

對於蔡英文的這些行為,國臺辦自然不會坐視不理,當即發文表示,兩岸同胞生命安全才是現在最緊要的事情,民進黨不應該為了自己的政治操作,以疫情為藉口,掩蓋自己的私慾。民進黨在這一刻的醜惡嘴臉著實讓人作嘔,這就是蔡英文慣用的伎倆,當面一套背面一套。

這樣不是他第一次進行如此行為了,在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火神之後,蔡英文空前膨脹,一方面告訴兩岸同胞,她努力維護兩岸和諧,但是在接受美國相關媒體採訪的是,她卻屢屢口出狂言,張狂的表示,臺灣地區是一個「獨立」的存在,並且表示她不害怕戰爭,頗有引戰的嫌疑。

如今疫情當前,蔡英文再次故技重施,又開始玩起了 「兩面手法」的把戲,著實非常過分了。

相關焦點

  • 面對疫情下的兩岸關係,蔡英文又要開始玩「兩面手法」的把戲?
    而且近日剛剛獲得繼續擔任資格的蔡英文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自己對於臺灣民眾返鄉過程中大陸給予的協助表示肯定,兩岸之間發展儘管有著不同的目的,但是面臨疫情當前,還是應該以人權優先。「兩面手法」被拆穿?蔡英文目的明顯,國臺辦給予回應。
  • 面對大陸疫情,蔡英文團隊又玩起了老把戲
    都知道口罩等醫療用品是當下防疫抗疫最為重要,最為緊缺的東西,但臺當局卻在知曉疫情信息的時候,立刻做出了「出口管制」的舉措,禁止口罩出口到中國大陸。和臺灣方面不同的是,我國心繫兩岸民眾健康,不僅實時提供疫情信息,還給出了諸多防疫建議。此外還派民航將滯留在武漢地區,迫切希望回到臺灣的臺胞送回去。對不幸被感染的臺胞進行勸留,並提供有所保障的生活和醫療條件。
  • 蔡英文的「臺獨」把戲該收場了
    我心飛揚(評論員)   10月26日,針對臺灣準「司法院長」許宗力拋出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一事,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指出,臺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針對安峰山的發言,臺灣陸委會主委張小月竟對此表示譴責與不滿,並妄稱臺灣「絕對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 大陸學者諷「臺獨」:老狗玩不出新把戲 阻隔蔡英文轉型之路
    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環球網綜合報導】近日來,臺灣「獨派」按耐不住寂寞,一改此前靜默狀態,集體大動作發難,掀起一波波「臺獨」濁浪,把本已脆弱的兩岸關係再度推向深度危險的邊緣。在蔡英文兩岸路線左右搖擺、窒礙難行之際,「獨派」強烈發聲,旨在搶奪島內兩岸議題主導權,阻隔蔡英文兩岸路線向中間轉型空間。三是擴充版圖、培植骨幹。設計議題,玩出花招,喊破嗓子,提高聲勢,開闢「臺獨」空間,培養「臺獨」骨幹,擴大「臺獨」支持者,壯大「臺獨」陣營,擴大深綠政治板圖,以便「獨派」後繼有人,長盛不衰。四是聚攏資源,爭奪權力。
  • 如何處理兩岸關係?蔡英文的麻煩才要開始
    「太陽花」學運及「九合一」選舉後,很多人認為兩岸關係走到了十字路口,面臨是否生變的關鍵時刻。從1月底舉行的今年中共中央對臺工作會議透露出來的訊息顯示,在國家發展總戰略下,對臺工作仍舊會按部就班推動,兩岸關係的起伏波折並不會動搖大陸對臺工作的總目標。
  • 插手「港版國安法」,蔡英文不心虛嗎?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馬曉葉):面對劍指反中亂港分子的「港版國安法」,剛開始第二屆任期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作何感想呢?她又要玩什麼戲法?現在,他們又開始對「港版國安法」肆意攻擊、說三道四,想藉機「撿槍」,為臺灣民眾洗腦,再次挑撥兩岸關係的神經。民進黨當局支持「臺獨」、「港獨」是司馬昭之心,可謂路人皆知。
  • 紀碩鳴: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須面對現實
    核心提示:到現在為止蔡英文還是仍然堅持她的維持現狀,但是不維持九二共識的現狀,我們都知道兩岸營造的和平環境就是因為有九二共識作為一個基礎,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兩岸在馬英九執政的時期創造了一個和平環境
  • 川普「轉彎了」,蔡英文會修補兩岸關係嗎?港媒列四大觀察指標
    川普與中國大陸外交官員交手後,出爾反爾的大翻轉,臺灣「中時電子報」對此評論,川普一向都是扮演著「反中」主帥的角色,在美國疫情快速惡化的大勢下,他也不得不放低身段,改變立場。這讓臺媒不禁慨嘆,臺灣要付出多少的代價,蔡英文才會從她的迷夢中覺醒過來?目前,蔡英文即將在5月20日開始第二個任期,臺灣時事評論員陳淞山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訪問時認為,蔡英文第二任期面臨的第一大問題是經濟,第二大問題是兩岸關係。但這兩項目前看來,均不樂觀。
  • 疫情過後,蔡英文最大挑戰仍是兩岸關係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延燒導致的兩岸關係變化,民進黨嘉義市議員蔡文旭稱,疫情將使得兩岸關係更加疏離,民進黨未來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讓臺灣經濟順利轉型,包括分散投資市場、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度、實現產業轉型等。蔡文旭點出了臺灣面臨的一些重要問題與挑戰,包括選後兩岸關係更加惡化、疫情延燒擴大兩岸的疏離感等。但是,無論是民進黨還是蔡當局,最大挑戰還是如何處理兩岸關係。
  • 紀碩鳴:要改善兩岸關係 蔡英文須面對現實
    但對臺灣而言,兩岸關係的現實才是豐滿的。距離下月二十日的蔡英文就職演講很近了,大家都在等待她的兩岸關係論述,迄今為止,蔡英文的兩岸政策是維持現狀但不維持「九二共識」。但現實是,沒有「九二共識」就必定沒有蔡英文要的「現狀」,必定會破壞兩岸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創下的和平環境。一些臺灣人引發出來的詐騙風波,折射的就是這樣的現實,蔡英文必須面對。
  • 蔡英文或成兩岸關係的「關鍵」
    疫情影響了世界,加速世界產業經濟的變化,也改變了海峽兩岸的關係。西方國家「甩鍋」中國大陸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年初爆發,中國大陸快速組織封鎖了武漢等區域,安排了全國優質醫療團隊支援湖北,有效抑制了疫情的擴散。而美國政府因不重視疫情防控,超1900萬人感染新冠肺炎,33萬多人死亡,並以極高的速度繼續擴散。美國政府不抓緊疫情防控,還把責任甩給中國大陸。
  • 國臺辦回應「蔡英文在新年講話中涉兩岸關係內容」
    國臺辦回應「蔡英文在新年講話中涉兩岸關係內容」 時間:2021年01月02日 09:15:39&nbsp中財網   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1日回應「臺灣當局領導人在新年講話中涉兩岸關係內容」時表示,奉勸民進黨當局不要再玩弄欺世惑眾的把戲。
  • 蔡英文玩啥把戲?昔挾洋自重、以疫謀「獨」,今盼兩岸對話、恢復交流
    新年第一天,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照例發表元旦談話,其中受到廣泛關注和討論的,除了開放萊豬爭議,就是兩岸關係。只是,兩者都演砸了。臺媒今天進行線上民調,詢問民眾會不會體諒蔡英文所謂「再三斟酌後的決定」。結果顯示,超過五成的網友選擇「絕不原諒,謙卑都是騙人的,為何要體諒」和「不大可能體諒,開放後就有問題」。不過,選擇「完全體諒,想走出國際無從迴避」也有近四成,其他的則是抱持著「傾向體諒,吃到萊豬的機會低」的心態。而這一次,談及兩岸時,蔡英文雖然不再疾言厲色,但還是老調重彈。
  • 對帶頭暴衝的「兩岸關係麻煩製造者」,蔡英文會如何出手?
    如果一意孤行,繼續挑釁、製造兩岸對立,嚴重破壞兩岸關係,最終只會把廣大臺灣同胞推向危險境地。」臺媒:蘇貞昌是兩岸關係的「麻煩製造者」蘇貞昌再次把「臺獨」的議題搬上檯面,臺灣《中國時報》1日發表社評指出,在兩岸關係敏感時刻,蘇貞昌再次捅到馬蜂窩。
  • 蔡英文忽然要挺花博 羅智強:不要用兩面手法
    據臺灣 「中央社」19日電 民進黨主席蔡英文18日說,民進黨希望臺北花博會辦好,但不能放任臺北市府有不法情事。對此,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羅智強表示,請蔡英文不要再用兩面手法,到現在才出來說要挺花博。  羅智強指出,如果民進黨真的是理性監督花博,當然沒問題,但民進黨汙名化花博的方式和蔡英文過去昧著專業良知抹黑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方式如出一轍。羅智強反問:「蔡主席大概忘了她是如何用不實數據抹黑ECFA的?」  他認為,蔡英文這種打完就跑的「肇事逃逸」策略,不是第一次。以防疫工作為例,民進黨就曾以不實信息扯臺當局防疫後腿,將疫苗的安全性汙名化。
  • 兩岸與經濟 蔡英文要面對現實
    臺灣《中國時報》29日發表社論指出,蔡英文執政百天,民調滿意度已瀕臨「死亡交叉」,中間選民流失嚴重,本報調查數據更顯示,過半民眾反對「聯美日、抗中」路線,希望蔡當局優先搞好經濟與兩岸關係。但是,雄三誤射事件、輕率處理陸客團火燒車事件,到「新南向辦公室」的「大象與螞蟻論」,一再重創蔡英文的領導威望,並暴露選才用人的水平、格局視野與專業欠缺,執政能量開始被大陸看破手腳。倘若蔡英文戰略高度與執政團隊治理能力被大陸輕視,大陸又何需對臺灣新當局展現靈活彈性與善意,只需坐視臺灣走向凋零,「統一」就唾手可得。
  • 蔡英文搞「暗獨」 兩岸關係不可能好轉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蔡英文發表「雙十講話」,多名臺灣學者認為蔡英文講話「了無新意」。蔡英文提出的所謂「四個不會」,表明她既不肯接受大陸的「九二共識」,改善兩岸關係;又不敢公開接受「獨派」推動的「臺獨」行動。
  • 國臺辦一針見血,戳破蔡英文欺世惑眾的把戲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臺當局鐵腕獨斷,強力駁回島內民眾有關「反萊豬」的抗議,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卻在新年講話中裝腔作勢的要求民眾體諒「萊豬」開放一事。對此,臺北市長柯文哲發文痛批蔡英文,典型的兩手策略,恐嚇和文青語,交替應用玩弄臺灣民眾的善良。除了回應「萊豬」爭議時的惺惺作態,蔡英文在談及兩岸關係的時候依然沒有忘記玩弄「語言陷阱」。
  • 蔡英文揚言停用「港澳條例」,臺媒批:投機的兩面手法,是比冷漠無情...
    有臺灣「國安」人士稱,如果涉港國安立法通過,「造成香港的地位被根本性改變而危害臺灣安全時」,「港澳條例」讓香港成為特別地區的現況將不存在,在法律適用上將回到「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港資視同陸資,而港人居留的規定也會停止適用。國民黨主席江啟臣25日批評稱,民進黨當局去年選舉時大聲挺香港,選後讓人感覺又要切割香港,「沒有港澳條例,如何與香港民眾站在一起?」
  • 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轉折點|民進黨|大陸|蔡英文|兩岸關係|臺灣
    [新聞頁-臺海網]據大華網報導 臺灣《聯合報》近日就兩岸關係對臺灣民意做了一次調查,反映了當前兩岸關係的複雜,以及臺灣民意的矛盾。尤其,從該報十年來所做的兩岸關係民調來觀察,此次民調的確是兩岸關係未來走向的一個轉折點,更要審慎分析,妥善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