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的「紅色+」:從紅色故事到紅色擔當

2020-12-22 澎湃新聞

現代快報訊 

11月26日上午,在三明市寧化縣革命烈士紀念碑前,一百多名少先隊員高唱《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高亢有力,震撼人心。

86年前,約1.12萬名紅軍從這裡出髮長徵,到達陝北時僅存76人;

80多年來,紅色故事代代流傳,紅色基因代代傳承,喚起一代代人的紅色擔當。

這裡是「中央蘇區烏克蘭」

在面向革命烈士紀念碑三鞠躬後,少先隊員們敬獻鮮花,瞻仰烈士紀念碑。在紀念碑旁的牆上,寫著「中央蘇區烏克蘭」和「紅軍長徵出發地」。「1931年第三次反圍剿勝利後,寧化蘇區成為中央蘇區的戰略大後方,為中央政府和紅軍提供了大量的兵源和後勤保障支撐。」 鍾寧平曾經擔任過寧化縣文化局局長,他在現場詳細講解了這兩行字的意義。

據了解,寧化蘇區擴紅支前運動始終走在中央蘇區前列。當地先後支援了950多萬斤糧食、近54萬元錢款、2萬多人次的擔架隊和運輸隊……寧化也因此受到福建省蘇維埃政府、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多次表揚,被譽為 " 中央蘇區烏克蘭 "。

「當年,寧化全縣13萬人口,參加紅軍的有1.6萬多人,平均不到10人就有1人參軍。」 鍾寧平說,寧化也是中央主力紅軍長徵四個出發地之一。1934年,6000多寧化子弟參加長徵,到達陝北時僅存58人,大部分犧牲在決定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的湘江戰役中。

寧化為革命作出的重大貢獻和犧牲,是三明紅色歷史的一個縮影。當年,三明全域都是中央蘇區,也是中央蘇區的核心區。全市3.7萬人參加紅軍,1.12萬人參加長徵,到達陝北僅存76人。

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在三明市區街頭,隨處可見「風展紅旗如畫」的大幅海報。

這句詩出自1930年1月毛澤東途經清流、歸化(今明溪)、寧化時,寫下的《如夢令·元旦》:

寧化、清流、歸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風展紅旗如畫。

如今,「風展紅旗如畫」已成為三明的紅色品牌。

在認真研究三明紅色歷史、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基礎上,三明整理彙編出50個紅色精品故事,組織開展「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宣講活動,全市累計舉辦宣講比賽2544場次,1.64萬名選手參賽,現場觀眾近20萬,390多萬人次觀看融媒體直播。

「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宣講小分隊還有應邀進京赴省宣講75場79個單位,累計聽講人數達2.2萬人次。

2020年7月以來,「風展紅旗如畫」紅色三明故事不僅「紅」動三明,也在福建省乃至全國產生熱烈反響。

寧化縣石壁鎮陳塘村黨支部書記張超群曾經聽過宣講。「讓我想起小時候。」張超群是陳塘村人,寧化陳塘紅軍第四醫院舊址群就在村裡,很多烈士埋在村旁的牛角灣山坳裡。「我上學要經過牛角灣,都會拿著系了紅領巾的木製小手槍,像當年紅軍戰士一樣昂首向前走,心裡對這些無名烈士懷著無比崇敬之情。」

長大後再聽到紅軍故事,張超群覺得幹事創業的精氣神都得到了提振。

三明的「紅色+」

「聽的時候我就想,怎樣弘揚蘇區精神,怎樣保護利用好村裡的紅色資源,讓村民增產、增收,讓村民富起來,這也是我們的宗旨。」張超群說。

近年來,陳塘圍繞紅軍第四醫院舊址群,相繼完成了一系列紅色項目,包括觀光連接線步道、革命烈士紀念碑、紅軍康復操演場、紅色醫療衛生培訓教育基地等。

如今的陳塘村早不再是原來那個偏僻的小山村,而是遠近聞名的休閒旅遊村,還入選為三明市第一批市級歷史文化名村、福建最美鄉村、省級鄉村治理示範村。

「這一切都得益於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和利用,以及國家領導人對老區蘇區人民的深厚感情。」 張超群說。

像陳塘村這樣抓實紅色項目的做法,在三明非常普遍。

目前,三明市12個縣(市、區)已全部列入國家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48個革命舊址保護項目列入2020年原中央蘇區革命保護利用片區閩西革命文物保護系列項目。此外,長徵國家文化公園、中央蘇區紀念館、紅旗廣場雕塑等紅色標誌性項目都在有序推進。

今年4月,三明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肖明光在「中央蘇區三明講壇」做專題講座時,對三明的「紅色+」文章做了闡釋: 將「風展紅旗如畫」紅色品牌與工業三明、綠色三明、文明三明有機貫通,與主導產業融合發展,將會有力推動新時代三明蘇區高質量發展。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常毅 張瑜/文 趙傑 劉暢/攝

相關焦點

  • 福建三明:「紅色故事會」讓宣講更貼近群眾
    91年前,毛澤東率領紅四軍從閩西轉戰贛南,途經福建三明的寧化、清流、歸化(今明溪)三縣時,寫下膾炙人口的《如夢令·元旦》一詞。作為「風展紅旗如畫」的中央蘇區,福建三明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後,當地黨員幹部發揮紅色優勢,將宣講活動與近年來全市廣泛開展的「風展紅旗如畫」紅色故事會結合起來,組織紅色「宣傳隊」,當好紅色「播種機」,到群眾中去,到基層一線去,將五中全會精神傳播到千家萬戶。沿著當年「風展紅旗如畫」的紅色路線,在三明寧化、清流、明溪等地,一場持久深入的宣講熱潮,正轟轟烈烈地展開。
  • 【五中全會精神在基層】福建三明:「紅色故事會」讓宣講更貼近群眾
    91年前,毛澤東率領紅四軍從閩西轉戰贛南,途經福建三明的寧化、清流、歸化(今明溪)三縣時,寫下膾炙人口的《如夢令·元旦》一詞。作為「風展紅旗如畫」的中央蘇區,福建三明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後,當地黨員幹部發揮紅色優勢,將宣講活動與近年來全市廣泛開展的「風展紅旗如畫」紅色故事會結合起來,組織紅色「宣傳隊」,當好紅色「播種機」,到群眾中去,到基層一線去,將五中全會精神傳播到千家萬戶。沿著當年「風展紅旗如畫」的紅色路線,在三明寧化、清流、明溪等地,一場持久深入的宣講熱潮,正轟轟烈烈地展開。
  • 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8月10日,我縣組織開展 「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來自我縣部分中小學的學生們在縣新華書店聆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活動通過黨建帶團建帶隊建,進一步引導加強廣大師生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為建黨100周年提前營造濃厚氛圍。我縣響應號召,舉辦了這次主題為「誦讀紅色書籍,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的「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活動邀請了零錫耿和藍慶軍兩位老師前來講課,他們結合我縣實際,生動地向學生們描述著革命先烈的英雄故事。
  • 傳紅色基因,揚紅色精神 聊城九中小學部舉辦紅色故事大賽
    魯網9月14日訊9月14日下午,聊城第九中學小學部舉行「講紅色故事 傳紅色基因 揚紅色精神」第二屆紅色故事大賽。本次比賽旨在推動紅色文化進校園,通過講好紅色故事、播撒紅色種子、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玉泉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玉泉區: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2020-12-23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紅色報紙 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秋雨過後,涼意漸習,8月21日上午,海安市明道小學尋訪小組的少先隊員代表們在輔導員老師的帶領下,來到海安市「泛書房」五樓紅色報館,開展了「看紅色報紙 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的紅領巾尋訪活動。講解員叔叔繪聲繪色地給隊員們講了許多革命英雄的小故事。抗日小英雄海娃巧送雞毛信;英勇犧牲的劉胡蘭不懼敵人的鍘刀;與軍民們同甘共苦的朱德元帥,在自己的扁擔上刻上了「朱德的扁擔」……隊員們感知先輩們獻身革命的大無畏精神,是我們刻在骨子裡的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永不磨滅。
  • 學習紅色故事,弘揚紅色精神
    紅色,傳承了中華民族多少歷史和辛酸。但在歷史長河中,那種鮮亮,那種光芒深沉而又勇敢。黃繼光,董存瑞,狼牙山五壯士等抗日英雄的故事伴隨我們長大,回憶革命的徵途,回憶革命的事跡,回憶革命的精神,讓紅色精神歷久彌新。8月6號晚上,河南師範大學物理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隊藉助微信平臺,向留守兒童分享許多陪伴我們長大的抗日英雄的故事,並與留守兒童們一起學習弘揚紅色精神。
  • 【黨建動態】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黨建動態】講述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2020-07-03 16: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講紅色故事 做紅色傳人
    12月13日,「紅色小喇叭,相伴我成長」文藝匯演暨表彰儀式在陝西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隆重舉辦。本次活動由陝西省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陝西省婦女聯合會主辦,陝西省關工委辦公室、陝西省婦女兒童活動中心承辦,北京第二實驗小學延安分校作為協辦單位參與了此次活動。
  • 鹽城鹽都傳承紅色基因激勵擔當作為
    原標題:鹽都傳承紅色基因激勵擔當作為 紅,是金秋鹽都大地最絢麗的色彩。連日來,鹽城鹽都舉辦一系列紅色主題活動:啟動紅色文化教育周,舉辦紅歌大合唱,開展紅色故事宣講,命名21個紅色教育基地……在歡慶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喜慶氛圍中,鹽都黨員幹部群眾不忘初心,傳承紅色基因;牢記使命,奮力擔當作為,為聚力建設「一中心三高地」、爭當高質量發展排頭兵,打造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示範區而砥礪奮鬥。
  • 詠紅色故事 憶紅色傳奇 陸川縣舉辦紅色傳奇進校園之「紅色故事」演講比賽
    追溯崢嶸歲月,傳承紅色精神。為進一步引導師生牢記紅色歷史,根植紅色基因,營造紅色校園文化氛圍。9月18日,一臺由陸川縣溫泉鎮中心學校主辦的紅色傳奇進校園之「紅色故事」演講比賽精彩上演,陸川縣溫泉鎮中心學校56名學生代表參加了比賽。
  • 深挖紅色「富礦」,講好紅色故事
    人群當中,像王可欣一樣身著紅色馬甲、佩戴藍牌講解證的「小小講解員」個個精神抖擻,用清脆響亮的童聲向大家講述紅色故事,成為博物館一道亮麗風景。當年一顆顆「紅色火種」,如今又燃亮一盞盞「心燈」。近年來,河南省信陽市軍地不斷挖掘紅色資源,聚力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深入普及和創新發展,讓大別山精神在代代相傳中煥發出新時代的光芒。
  • 【學習筆記】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基因
    當前,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雖然在每一個時期面臨的具體環境和具體任務不同,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事業本身是一以貫之的。過去在戰爭年代,我們奪取政權,為人民打江山,為人民謀利。在和平建設時期,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實際上也都是為人民謀利益。既然事業是一以貫之的,當然這種精神就要一直傳承下去。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對年青一代來講有很重要的意義。
  • 一堂別開生面的紅色故事思政課
    11月25日,由18位開國元勳後代組成的紅色故事宣講團受邀來到我市,為渝水區羅坊中學的學生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紅色故事思政課  高二(1)班學生張慧敏深受啟發:「通過上紅色故事思政課,了解了一些老一輩革命家的故事,我們一定要繼承他們的優良傳統,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做貢獻。」
  • 【平和】比拼講解紅色故事,傳紅色基因!
    7月1日 一場紅土地上的紅色故事講解比賽 在平和縣南勝鎮邦寮山、歐寮村兩個村舉行 當地以這種特殊的方式 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 弘揚革命精神
  • 玉溪師院青年小分隊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
    來源:玉溪網暑假期間,玉溪師範學院文學院紅色築夢之旅「傳承紅色基因 記錄紅色故事」主題活動如期舉行,28個青年小分隊組成玉溪師範學院文學院「雲南紅色文化資源調研團」,深入全省16州(市)尋紅色足跡、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 講紅色故事
    8月4日,實踐團成員鄧雅軒同學開始錄製講述紅色故事視頻。錄製開始後,鄧雅軒同學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此次視頻錄製的目的,隨後開始講述故事。她講到,一九三五年前後,日本帝國主義加強了對我國的侵略。 此次線上講述紅色故事的活動,既促進了同學們對歷史的了解,也使同學深刻體會到了抗戰時期的艱苦,增強了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
  • 傳承紅色文化③|革命後代劉婧:傳承紅色精神 讓紅色基因永不褪色
    編者按:為廣泛宣傳革命先烈、挖掘推介革命事跡,傳承紅色文化,中共墾利區委宣傳部與大眾網·海報新聞將圍繞「追憶紅色歷史,傳承紅色精神」為主題,共同推出《傳承紅色文化》專題。因為姥爺現在年齡大了,有些事情回憶不清,但是在我小時候姥爺經常給我和弟弟妹妹們講一些革命故事。」劉婧回憶道。2008年,走出大學校門的劉婧,成為了渤海墾區革命紀念館一名講述紅色故事的講解員。「姥爺知道之後特別的高興,他跟我說:『小時候是我給你講故事,現在換成你給別人講故事了』。我非常熱愛和享受這份工作,記憶裡那些樸實而又轟烈的故事,令我久久不能忘懷。」
  • 瀟湘紅色故事宣講團走進湖南省委黨校
    6月19日,瀟湘紅色故事宣講團在省委黨校為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讀書班全體成員進行紅色故事宣講。紅網時刻6月19日訊(記者 劉玉先 攝影 李長宏)6月19日,瀟湘紅色故事宣講團在省委黨校為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讀書班全體成員進行紅色故事宣講。
  • 新縣:小小講解員講紅色故事 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從最開始的羞澀膽怯,到如今的駕輕就熟。身穿紅色小馬甲、手拿擴音器、佩戴藍牌講解證的楊茗睿,儼然一副「小大人」模樣。「挺不錯的,雖然解說詞裡有很多歷史專業術語,但她講得很流利、很自然,感情也很充沛。」遊客鄭先生忍不住誇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