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選擇題(共 40 分)
本部分共40小題,每小題1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小鶴隨父母前往某小區看房。圖1為北京某小區平面示意圖,圖2為1號樓某戶型圖。讀圖,完成第1-3題。
1.小區東門在公交車站的
A.西北 B.東北 C.西南 D.東南
2.小區中
A.1號樓緊鄰中心噴泉 B.醫院在小區中心
C.居委會距離北門最近 D.幼兒園靠近超市
3.他們看中了1號樓中的圖2戶型,小鶴建議奶奶住臥室1的理由是
A.面積約24㎡ B.採光最好
C.離客廳最近 D.可見中心噴泉
國際上將年齡在15-59歲的人口劃定為勞動年齡人口。我國2016年1月起實施的&34;政策將影響未來勞動人口數量,圖3為我國勞動年齡人口變化預測圖。讀圖,完成第4-6題。
4.政策實施後的10年間,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
A.持續增加 B.保持不變 C.先降後增 D.持續下降
5.政策實施後將使我國
A.人口總數保持不變 B.老年人口數量減少
C.勞動年齡人口降到8億的時間延遲 D.人口分布不均的格局發生明顯改變
6.我國從&34;走向&34;,需
①宣傳&34;政策 ②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③提升全民科學文化素養 ④倡導全民終身學習理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4;。高速鐵路承擔客運服務,發展迅速,已成為國家名片。圖4為中國高速鐵路分布圖,圖5為中國高鐵運營裡程及佔比統計圖。讀圖,完成第7-9題。
7.我國高速鐵路
A.在東北地區分布最稀疏 B.在地勢第一級階梯上集中分布
C.在平原地區分布均勻 D.稠密區與城市密集區分布一致
8.2009-2018年間,我國高鐵
A.運營裡程持續增長 B.運營裡程勻速增長
C.佔比2013年最低 D.佔比2017年後增長最快
9.我國發展高鐵可以
①加快礦產外運,發揮資源大國優勢②推動技術研發,促進現代製造業發展
③加強城鄉聯繫,帶動經濟全面發展④促進對外聯繫,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浙江省寧波某口罩廠從大連購買5萬噸聚丙烯顆粒,用於生產醫用外科口罩。圖6為口罩產銷過程示意及我國部分工業基地分布圖。讀圖,完成第10-13題。
10.石油是
A.可再生的森林資源 B.可再生的淡水資源
C.非可再生的礦產資源 D.非可再生的生物資源
11.運輸聚丙烯顆粒和快遞口罩分別選擇
A.航空運輸、公路運輸 B.鐵路運輸、水路運輸
C.水路運輸、公路運輸 D.水路運輸、鐵路運輸
12.口罩廠所在的滬寧杭工業基地
A.位於黃河三角洲地區 B.江海聯運的交通優勢顯著
C.比遼中南工業基地水資源少 D.與京津唐工業基地同臨渤海
13.健康人使用後的一次性口罩屬於
A.可回收物 B.廚餘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國以農為本,民以食為天。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的秋分設為&34;。圖7為農業生產場景及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圖。讀圖,完成第14-16題。
14.景觀圖可能拍攝於
A.甲-④地 B.乙-③地 C.丙-②地 D.丁-①地
15.圖中①②兩地所在地理區域
A.①-年降水量少於800mm,旱地為主
B.①-河網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C.②-1月均溫低於0℃,油菜種植廣泛
D.②-海拔較高,糧食作物喜溫涼
16.設立&34;可以
①增加農民生活幸福感 ②體現春播的生產環節
③改變農村的生產方式 ④強化農業的基礎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為了解浙江省安吉縣昔日汙染嚴重的餘村,轉變為綠水青山美麗鄉村的過程,某校師生開展了研學考察。圖8為餘村及周邊等高線地形圖和景觀圖。讀圖,完成第17-19題。
17.圖中
A.①地海拔約300米 B.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更緩
C.③地位於山脊、坡度陡 D.④地位於山谷,可見餘村全貌
18.餘村在踐行&34;理論的過程中,合理的做法是
A.村北山區開闢採石場 B.村東南興建水泥廠
C.村西北發展生態旅遊 D.鼓勵村民外出務工
19.與杭州相比,餘村
A.規模較大,高樓林立 B.公路縱橫,車流不息
C.港口眾多,商貿發達 D.農田片片,竹林滿山
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有以下記載:&34;據此,完成第20、21題。
20.這段文字表明
A.同種作物,各地同時收穫 B.不同地域,收穫季節不同
C.增施水肥,改變作物種類 D.適當晚播,提前收穫作物
21.由此可見,我國古人已經認識到
A.一切不拘農時,獲得更大效益 B.通過改良品種,實施多種經營
C.提高農業技術,改變自然環境 D.順應自然條件,兼顧人力作用
北回歸線標誌塔是標誌地理學上北回歸線經過地的建築物。圖9為我國局部區域圖。讀圖,完成第22-25題。
22.某中學計劃在校園設立北回歸線標誌杆,該學校可能位於
A.閩 B.桂 C.港 D.瓊
23.同學們手繪了我國地勢沿北回歸線剖面示意圖,其中最接近實際的一幅是
24.臺灣省北回歸線標誌塔會出現&34;現象,
A.此時太陽直射赤道 B.此後影子出現在偏北方向
C.一年中會出現兩次 D.最適合在冬季觀察
25.能夠反映臺灣與祖國大陸文化同根同源的節假日是
A.勞動節 B.端午節
C.世界地球日 D.世界環境日
圖10中陰影區域為我國脫貧攻堅的重點工作區。隨著扶貧工作的深入,該區域貧困人口大幅下降。讀圖,完成第26-28題。
26.該區域
A.地處中高緯度地區 B.屬於我國西北地區
C.包含了青海省全境 D.是少數民族聚居區
27.該區域東南部山區完成從&34;到&34;的轉變,主要措施有
①守山護山,發展生態旅遊 ②靠山吃山,加大陡坡開荒
③保持水土,留住綠水青山 ④升級電網,完善基礎設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該區域四條旅遊線特色為
A.①-越峻岭跨深谷,樂山悅水觀大佛 B.②-攀珠峰望冰川,攜氧克艱破極限
C.③-登階梯渡大江,重走茶路遊古城 D.④-走大漠迎風沙,千年敦煌探寶窟
2019年12月,聯合國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34;。茶葉已成為很多發展中國家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圖11為某年世界主要產茶國茶產量比重。讀圖,完成第29-31題。
29.據圖可知
A.主要產茶國多為發展中國家 B.非洲的茶產量居世界第三位
C.發展中國家中印度茶產量最多 D.南美洲中的阿根廷茶產量最少
30.聯合國設定&34;是為了
A.積極鼓勵發達國家種植茶樹,增加出口創匯
B.提高發展中國家收入,促進茶文化廣泛傳播
C.擴大世界茶樹種植面積,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D.改變茶樹生長習性,增加世界各國茶葉產量
31.作為傳播茶文化的小使者,同學們可以
①參觀茶博物館 ②了解制茶過程 ③學習茶藝 ④掌握烹飪技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活動主題是&34;。紅樹林生長在受到潮水周期性浸淹的海岸地帶。圖12為世界紅樹林海岸分布圖。讀圖,完成第32-34題。
32.圖中
A.年平均氣溫自北向南逐漸增加 B.同緯度地區海洋比陸地氣溫高
C.北半球海洋面積大於陸地面積 D.南緯30°-60°之間海洋面積最小
33.紅樹林
A.分布區域北界的緯度高於南界 B.集中分布於等溫線密集的海岸地區
C.多分布在年均溫20℃以上的海岸地區 D.廣泛分布於大陸東岸的海岸地區
34.紅樹林被稱為&34;,其作用是
A.保護海岸 B.吸菸滯塵 C.淡化海水 D.涵養水源
1996年至今,袁隆平團隊通過聯合國糧農組織,向非洲一些國家示範、推廣雜交水稻技術。圖13為非洲雜交水稻試驗基地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第35-37題。
35.水稻試驗基地多分布在
A.北半球的熱帶地區 B.地中海氣候區
C.高原、高山氣候區 D.北回歸線穿過的地區
36.在不同氣候區設立試驗基地,可研究雜交水稻
A.在雨林區的抗寒性 B.在草原區的耐熱性
C.在沙漠區的抗旱性 D.在高原區的節水性
37.非洲國家引進雜交水稻技術,主要是為了
A.增加水稻品種 B.擴大水稻種植面積
C.提高糧食產量 D.抵禦當地自然災害
近年來,極地海冰範圍的變化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圖14為1979-2013年間北極9月海冰範圍變化圖。讀圖,完成第38-40題。
38.北極地區有大範圍的海冰體現了該區域
A.緯度高,氣溫低 B.海拔高,光照強 C.陸地廣,風力大 D.海域小,降水足
39.1979-2013年間北極地區
A.淡水資源增多 B.海域面積減小 C.陸地植物減少 D.適航範圍擴大
40.開展極地地區的海冰研究有助於
A.研究全球氣候變化 B.改變極地生態環境
C.大量捕撈海洋生物 D.開採極地礦產資源
璀璨文化耀京城
41.(14 分)某校地理小組借鑑《航拍中國》的形式,以(張)北京的文化帶為主題開展了&34;活動。圖 15 為北京文化帶分布及部分景觀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各題。
航拍主題1:長城文化帶
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北京段長城在歷史上拱衛著京城,是長城文化帶的重要組成。
(1)景觀圖中,長城所處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歷史上,長城發揮了重要的防禦作用,能作為該文化帶的文化符號是________(單項選擇)。
A.山間小路 B.連綿群山 C.兵營遺址 D.秦兵馬俑航拍主題
2:西山永定河文化帶 西山是北京西部群山的總稱,永定河自西山蜿蜒流淌而出,被稱為北京的&34;。 西山永定河文化帶集合了皇家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和紅色文化等多種文化類型,&34;是皇家文化的代表。
(2)同學們圍繞&34;選址的自然地理條件展開討論。
同學甲:從地形類型上看,這裡位於________和________的過渡帶,景觀豐富。
同學乙:西山呈________走向,冬擋西北風,防寒;夏迎東南風,________豐富。
同學丙:這裡水源充足,植被茂密,空氣清新。
航拍主題3:大運河文化帶 中國大運河是世界文化遺產,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北京段沿線留存的豐富歷史文化印記,是北京大運河文化帶的重要內容。
(3)大運河流經北京的平原地區,地勢平坦,水流________,適合航運。歷史上是溝通我國________(南北/東西)的交通運輸大動脈,各地的人員和物資聚集在這裡,形成了獨特的漕運文化。當時從杭州進京的漕船上運載的物品可能是________(小麥/稻米),判斷理由是________(至少寫出兩點)。如今,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設,當地人口增加,應建設________處理更多的生活汙水,以保證大運河的水質。
(4)伴隨著北京的建設與發展,古老的文化帶煥發著新的生機。請在三個文化帶中任
選其一,從保護與開發的角度,提出你的具體建議。
生態治理在前行
42.(14 分)為了解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治理取得的成就,地學小組的同學們開展了以&34;為主題的&34;活動。圖16為黃河流域及幹流主要水文站不同年份輸沙量統計圖。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與 1989 年以前相比,黃河幹流 1989~2015 年的平均輸沙量_________;1989~
2015 年的平均輸沙量_________(單項選擇)。
A.上遊的蘭州站為 0.94 億噸 B.中遊的小浪底站為 3.80 億噸
C.下遊的利津站最少 D.頭道拐站比小浪底站少 10.84 億噸
(2)黃河泥沙主要來自_________河段,某同學對其現象及形成原因做了如下總結。請找到其中三處錯誤。
黃河在此穿行於晉隴峽谷,黃土高原土質疏鬆、植被缺乏、侵蝕嚴重、春季降雨多
以暴雨出現,加上當地長期開墾梯田種植柑橘,開採煤炭、石油等能源,使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導致了酸雨的形成。高原上的泥土大量進入黃河,使該段河床高於地面,從河水顏色看堪稱真正的&34;河。
示例: 錯誤:導致了酸雨的形成
錯誤 1:_________ 錯誤 2:_________ 錯誤 3:_________
(3)黃河攜帶的大量泥沙對下遊產生了影響,請完成一一對應。
依據&34;的思想,同學們繪製了黃河流域協同發展的框圖。
(4)從下列選項中選擇分別與②、③對應的內容,填在相應位置。
A.水土保持 B.節約用水 C.減少汙染 D.水力發電
(5) 在治理好各自河段的同時,也要考慮對其下遊河段的貢獻。參照框圖中的乙,寫出甲和丙處的內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歐合作譜新篇
43.(12 分)中歐班列是在各國原有鐵路運輸線路的基礎上,形成橫貫亞歐大陸、溝通兩大洋的運輸大動脈。圖17為中歐班列主要路線圖及兩大經濟地帶相關資料。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區域比較是重要的地理學習方法。比較中歐班列連通的兩大經濟地帶地理環境特徵,完成表格。
通過比較,分析兩地內河運輸便利的原因。(至少寫出三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歐洲返回的中歐班列常運載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等商品,這說明&34;地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寫出兩點)
中歐班列使沿線各國經貿合作領域不斷拓寬,是沿線區際聯繫的重要紐帶。
(3)中歐班列___________。(雙向選擇)
A.能夠完全取代海洋運輸 B.加強了沿線各國貿易往來
C.促使沿線城市均勻分布 D.促進沿線的基礎設施建設萬裡友情若比鄰
44.(10 分)阿根廷與中國距離遙遠,是我國的友好國家。小鶴以&34;為主題進行了阿根廷旅遊活動的推介。請你結合資料完成推介理由。
阿根廷多樣的自然環境,形成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習俗,給世界提供了豐富的旅遊資源,也促進了當地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參考答案
1. C 2. A 3. B 4. D 5. C 6. D 7. D 8. A 9. D 10. C
11. C 12. B 13. D 14. D 15. A 16. B17. B 18. C 19. D 20. B
21. D 22. B 23. A 24. B 25. B 26. D 27. C 28. C 29. A 30. B
31. A 32. C 33. C 34. A 35. A 36. C 37. C 38. A 39. D 40. A
41.(1)B C
(2)平原 山地 東北——西南 降水
(3)平緩 南北 水稻 杭州位於南方地區,氣候以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溼熱的氣候環境非常適合種植水稻,主要的糧食作物是水稻 生活汙水處理設備
(4)我們要保護大運河,積極宣傳運河文化,做強運河旅遊產業。
42.(1)減少;B
(2)中遊,穿行於晉陝峽谷;夏季降雨多以暴雨出現;開墾陡坡地種植農作物
(3)①——d;②——c;③——a;④——b
(4)B;A
(5)為上遊灌區提供豐富的水源;減少進入下遊的泥沙量
43.(1).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暖溼潤 西臨大西洋 萊茵河 西歐平原 全年溫和溼潤
地勢地平,水量大,水流平穩
(2). 工業發達,工業工藝精 (3). BD
44.①安第斯山脈 ②南緯32°39′ ③巴拉那河 ④自然 ⑤西
⑥南極洲 ⑦12-2⑧ 布布伊諾斯艾利斯 ⑨大西 ⑩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