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0年4月6日
地點:上海市奉賢區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點
記錄人:南橋鎮光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張天宏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以真心換人心。」這是我駐守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點幾天來最真實的感悟與體會。我也將它時刻牢記心間,化解一切迎面而來的困難與問題,將「困難」轉化為源源不斷地「動力」。
相比之前在疑似病例醫學觀察點的工作,現在的工作對象都是從海外歸來的健康人,突如其來的中途隔離給不少人帶來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隨之而來的便是不理解和不配合,接收的最後一批隔離觀察對象則讓我更加印象深刻。
時間緊,任務重,被隔離人員因長時間的奔波以及有家不能回的種種無奈,便因各種小事將情緒一併發洩,曾一度對我們的工作能力和專業水平產生了極大的質疑,他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讓我和小夥伴們的心中產生了一陣陣酸楚和痛苦。可面對質疑和嘲諷,我們能做的,而且只能做得便是一遍又一遍解釋,一次又一次發送通知。短短兩天時間,真算是體會了人間冷暖,世間百態。
時光應當是善待努力的人的,尊重和愛護別人的人也應當被熱愛和溫暖。4月1日,觀察對象中有個老大爺牙疼很厲害,情緒差,話也難聽,他的女兒也因為房間桌子上的一點灰塵就非常不配合我們的工作。可無論他們如何帶有情緒,我仍一遍又一遍警示自己:「不能有任何情緒與心理負擔。以真心換人心,用心盡力就好。」每天,不間斷跟蹤他的用藥情況,從一開始很擔心跟他溝通,最終得到了他的認可。前兩天,他主動加了我的微信,並發了謝謝表情圖,那一瞬間讓我很是欣慰。
特殊時刻下的不理解與抱怨糾紛,終究抵不過人與人之間的坦誠相待,當拼盡全力保護同胞,盡我所能承擔責任時,心中便多了一絲廣闊和光明。不在乎嘲諷,更不索取感恩,我只想在自己的崗位上無愧於心。一天晚上九點,有位阿姨因為用了過期面膜導致臉部瘙癢難耐。這時醫院也關門了,沒人能及時送藥過來。看到老阿姨痛苦難受的表情,我靈機一動,請了「美團跑腿」送藥過來。阿姨不會使用微信轉帳,我也一再強調藥費不著急給我,但她還是想盡辦法加了我的微信,並在微信裡多次表示感謝。這一刻,讓長時間在防護服下的工作而疲憊不堪的身體立即復活起來,也再次讓我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與體會。
「謝謝,你們真的太辛苦了!有你們的用心守護,我們很放心!」一個五十歲大叔的真摯感謝,更是讓我熱淚盈眶,深深刻在腦海裡。那天,是我和我的小夥伴們剛忙完工作,還未來得及稍微調整疲憊不堪的身體狀態,便接到了迎接下一批歸國人員的指示電話。但疫情就是命令,迅速處理好個人問題,穿好防護服,便又走在了迎接旅客的隔離通道上。兩天兩夜不停歇的工作給身體和心理帶來的沉重負荷便在一聲聲謝謝中煙消雲散。一聲感謝,就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無論多麼辛苦,我們也義不容辭。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2020年的春天,是一個不平凡的春天,疫情給人們帶來的是難以平復的衝擊和悲痛,但通過所有中國人上下一條心,奮力拼搏、眾志成城,肩並肩、心暖心,也讓我們看到了無限的希望。作為堅守在抗擊疫情一線中的人員,我也將這段人生中的經歷當作一筆寶貴財富,不斷鞭策與激勵自己勇往直前。從前被人們誤解忽視的醫護,如今成為抓住我們生命的最後一把手,切身體會過,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真善與互助。於我而言,我更應當去完成並將其珍藏於心。
【專題聚焦】戰「疫」日記——「我們一定能贏!」
(責編:董志雯、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