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網際網路誕生以來,就沒停下過自己擴張的腳步。
網際網路的普及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諸如社交、閱讀、教育、購物、娛樂,它侵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且持續擴大侵入的廣度和深度。
所有的知識都在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有利就有弊。
那麼,網際網路在帶給我們極大便利的同時,又有哪些危害呢?筆者認為,其中最突出的有五點。
一:信息的傳播。網際網路的誕生標誌著信息社會的到來。我們都知道現在是信息社會,而信息的大爆炸是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這就像皮和毛的關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信息的便捷獲取極大提升了社會效率,真正實現了我們「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夢想。但是,給我們帶來極大便利的網際網路,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它的副產品,謠言。
不明真相的群眾往往缺乏基本的分辨能力,被居心叵測者利用,成了造謠者的幫兇。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一個爆炸性的謠言往往會造成病毒式傳播,造成極大的社會影響,好在隨著我國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對這方面的控制越來越好。
二:社會交往。在百度百科裡是這麼解釋「社會交往的」:「社會交往,簡稱社交,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個體之間相互往來、進行物質精神交流的社會活動」。人是群體動物,作為人類,天生就有社交需求,社交是人類的本能和剛需。
網際網路的誕生極大的便利了人類的社交生活,但也帶來了一些無法避免的壞處。由於隱私的洩露,加上網際網路的隱蔽性,網際網路平臺也成了騙子行騙的溫床,騙子在網絡上以各種形式向他人騙取錢財,特別是尋找那些兒女不在身邊的年老夫婦作為行騙的主要目標,給社會穩定造成極大的破壞。
三:閱讀。雖然網絡教育正在悄然改變著人們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極大的拓展了教育的時空界限。但是,信息的碎片化,海量的信息轟炸,使的讀者無法靜下心來深度閱讀。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每一份收穫都是通過長時間努力換來的。有一句隨處可見的標榜自己的廣告語是這麼說的:「因為專注,所以專業」。而網絡的碎片化信息讓我們很難保持專注。
我國著名企業華為的崛起之路坎坷多難,可它依舊做出了如今令國人驕傲,令國外側目的成績。而這成績是與它的專注離不開的。
四:娛樂。
網際網路的普及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給我們帶來無盡的樂趣。喜歡「宅」在家裡成了現在社會的普遍現象。
但是,網際網路在給我們帶來快樂的同時,它的副作用也隨之而來。現在走在大路上,隨處可見的低頭族。無論男女老少,無論街頭巷尾,不是臉色凝重,就是哈哈大笑。刷抖音、看快手。說小視頻的崛起讓全民陷入瘋狂也不為過。
它擠佔了你所有能用來學習、提高自己的業餘時間。更有甚者,為了尋求一時的痛快而無法專心工作。有人說,抖音、快手這類小視頻的存在就是新時代的大麻、毒品。細細品味,卻也不無道理。
美國家喻戶曉的社會學家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底層臥底八年後,得出一個結論,她發現越是處於底層的人,越是會用一種消耗型的方式來尋求快樂,比如歡樂劇、毒品、電子遊戲。
越是處於高層次的人,越是會用一種補充型的方式來尋求快樂,比如健身、閱讀、學習。
對大部分人來說,工作是迫不得已謀生的手段,而只有工作之外的業餘時間才是屬於自己的,你如何利用業餘時間,才是你和別人有所分野的地方。你如果用來學習,它就是你的資本。如果你用來娛樂,它就是一種消耗。短暫的快樂消耗了你本可以提升自己的寶貴時間。
與1840年的鴉片戰爭只危害成年人有所不同的是,現在的網癮少年成為了主力軍。小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很容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各地「不良少年,沉迷網絡」的新聞報導,時時見諸報端。
如何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的優點,儘量避免網際網路帶來的危害,應該是我們這個人類社會共同努力克服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