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羅榮嶽:阿瘦胸襟中的皮鞋王國(圖)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阿瘦創始人、父親羅水木曾受到過蔣經國的接見

  ●記者印象

  瘦小身軀內有一顆強大的心

  「阿瘦」睡著了。

  就在這一片喧鬧、人聲鼎沸的博覽會現場,在「阿瘦皮鞋」的展臺後面隔出來的小小工作間,他趴在簡陋的玻璃茶几上,枕著自己的胳膊睡著了。瘦小的身子,在這高闊的會展大廈穹頂下顯得更加瘦小,在他頭衝的方向,掛著一幅超大的圖片:一個戴眼鏡、繫著皮圍裙的老鞋匠正在聚精會神地用手工一針一線地縫製一隻皮鞋,左上方一個大大的「真」字下面有一行稍小的字:「無論時序如何流轉,不變的是經典工藝的堅持。」

  這就是當我掀開前面展區與後面工作室之間那薄薄的布簾時所看到的情景。

  這是2010年7月8日,臺灣名品博覽會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隆重開幕的第一天,原本約好下午兩點半的獨家專訪,當我如約抵達時,他們公司的員工再三猶豫,還是讓我進來了。其實在上午的展臺「走秀」時,我已經見過這位阿瘦皮鞋的總經理了。當有著曼妙身材的美女模特和高大英俊的帥哥模特們頭頂、手舉著各式美豔皮鞋在展區裡來回秀著貓步時,他就悄無聲息地坐在一旁,與所有員工一樣,身上貼著「阿瘦」的標誌。然後,他也上場了,站在一排足足高出他一頭多的美女帥哥中間,他越發顯得瘦小,那場面真的很有意思。

  沒想到,這位「臺灣鞋業第一品牌」、2009年全年銷售額高達36億元臺幣的億萬富翁,此時此刻,竟以如此簡陋的方式睡著了。

  時間緊迫,後面他還有許多活動安排,我只好請員工把他叫醒。他揉了揉眼睛,戴上眼鏡,一口水也不喝,立刻就與我開聊。他叫羅榮嶽,是阿瘦皮鞋的第二代傳人。他的父親、阿瘦皮鞋的創始人羅水木從給人擦皮鞋開始,一點一滴地創辦了臺灣鞋業的龍頭老大。因為人長得瘦,被街坊鄰居喚為「阿瘦仔」,於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著名品牌誕生了。

  我對他說,阿瘦果然很瘦。他告訴我,與父親比他已經不算瘦了,他父親那時候1.67米的個子,體重只有49公斤,一個成年男人啊!

  1952年,22歲的羅水木從宜蘭老家來到臺北,在這繁華都市的一個巷子口擺起了擦皮鞋的小攤,他要靠這個小攤養活父母和媳婦兒。其時,臺北街頭擦皮鞋的攤位一個挨一個,但客人都願意到阿瘦的攤位來擦鞋,儘管他比別人要的價還高,但他的攤位面前常常要排起長隊。只見他拿著豬毛刷和擦布,身手利索地給客人的皮鞋上油、擦亮、磨光。同樣的程序一絲不苟地重複三遍才算大功告成。於是,阿瘦擦皮鞋,「擦三遍,亮三天」的美譽不脛而走,「阿瘦擦鞋」成了一塊金字招牌。

  「我絕不會因為客人多,為了搶時間而減少一道工序。」羅水木在對質量的要求上可謂「一根筋」。不知是有心還是無心,他把給客人擦好、尚未被取走的鞋放在玻璃櫃中展示,那泛著光澤、鋥亮如新的皮鞋總是引得路人一片稱讚。忽然有一天,一位客人提出要買他玻璃櫃中的皮鞋,嚇了羅水木一跳。也就是這時,他聰明的腦袋閃出了「不如乾脆賣皮鞋」的念頭。當時他擦一雙皮鞋要價兩元錢,而賣一雙皮鞋售價高達200元。羅水木返回老家宜蘭,聘請了有經驗的製鞋師傅,一針一線做起了皮鞋,來買鞋的多是從前擦鞋的老主顧,他們就是衝著阿瘦擦鞋建立起來的信譽來買鞋的……

  從擺攤擦鞋到開第一家自己的鞋店,這中間經過了18年半的光陰,用羅水木的話說,他守鞋攤比王寶釧苦守寒窯還多半年呢!而阿瘦的傳人——身為長子的羅榮嶽雖然從小聞著皮子的味道長大,但在他讀大學、服兵役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想過要回來接父親的班,他學的是建築,理想當然與建築有關。可是,他說很奇怪,當父親問他要不要回來幫家裡做鞋的生意時,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他放棄了建築師的夢想,從幫父親到獨立幹,讓阿瘦皮鞋在他的手裡從當初只在臺北的4家店,擴大到全臺灣,並且已經把觸角伸到了海外市場……

  2008年,阿瘦皮鞋在臺灣的銷售網點已經超過200家,為全臺灣鞋業品牌之首,還囊括了號稱臺灣連鎖業「奧斯卡獎」的「傑出服務店長」獎的7個獎項,成為臺灣各連鎖品牌之最。並且連續15年榮獲臺灣「理想品牌排行榜」消費者指名第一品牌。2009年又獲得臺灣「產業科技傑出獎」,為臺灣連鎖業唯一獲獎者。

  說到兩岸經濟已經開放這麼久,為什麼現在才進入大陸,會不會太晚了,錯過了最好時機時,羅榮嶽說:「什麼時候才是進入大陸市場的最好時機?當我準備充分的那一天就是最好的時機。而且我還很樂觀,我們從現在算起,未來10年至20年才是大陸內需的黃金時代,我們這個時候進來,剛剛好啊!哈哈……」

  採訪時環境十分嘈雜,大廳的背景音樂、旁邊攤位表演的高聲吆喝,人群擁擠的喧鬧聲,加上他咬字費勁的臺灣普通話,在混音中捕捉他的講述,真是聽得我頭大。然而,望著他鏡片後面神採飛揚的目光,我心中暗自思忖,憑了什麼,這個瘦小的男人有如此堅定的意志和如此強大的自信?

  說到大陸市場,他竟然熟練地背起了中國地名組成的打油詩:

  「兩湖兩廣兩河山(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河南、河北、山東和山西)

  五江雲貴福吉安(江蘇、浙江、江西、黑龍江、新疆、雲南、貴州、福建、吉林和安徽)

  四西二寧青甘陝(四川、西藏、寧夏、遼寧、青海、甘肅和陝西)

  內海臺北上重天(內蒙古、海南、臺灣、北京、上海、重慶和天津) 」

  原來,在他看似瘦小的胸襟裡裝著整個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市場,這是他的野心,也是他的信心。這信心來自於半個多世紀的創業歲月,也來自於對未來事業的美好期許。

  當我們在展廳內的小小工作間交談的時候,一簾之隔的展廳裡,人們都在爭先恐後地「瞻仰」阿瘦展櫃裡價值百萬、金光閃閃的「金履鞋」和價值千萬、晶瑩剔透的「鑽石鞋」,而幾乎沒有人知道,如此高檔奢華的皮鞋背後,有著如此艱辛傳奇的創業故事……

  ●訪談錄  

  記者:請講一下您父輩創業的經歷?

  羅榮嶽:我父親從小就很苦,9歲時他的父親(我祖父)就去世了。我母親是童養媳,小他6歲,那麼,他在9歲的時候就要養一個3歲的妹妹(我母親),還有他的媽媽(我祖母),後來我祖母又嫁了一個沒有工作的繼父。所以父親從9歲就開始做一些小生意。12歲的時候,他唯一的弟弟得了瘧疾,因為沒有錢治而死了。所以他整個的童年就是這樣的悲苦,貧困交加。小小年紀,為了維持生計,就做過二十多種小生意。在老家宜蘭沒有什麼發展,他來到臺北。開始他也做過很多種行業,其中做過擺麵攤,本來生意還可以,但他染上了賭博,把辛苦賺到的錢全都輸光了。最後只剩下120塊臺幣,他說他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就在臺北的一個巷口開始擺一個鞋攤,給人擦皮鞋。因為他很瘦,人家就叫他阿瘦。

  記者:阿瘦果然很瘦,您父親是不是和您一樣瘦?

  羅榮嶽:他那時候比我還瘦,1.67米的個子,只有49公斤。就是很瘦啊,人家才叫他阿瘦。他那時候帶著我媽媽,在巷口立了一塊招牌:阿瘦擦鞋。創業就是這樣來的,那是1952年。他是1930年出生的,當時22歲。直到1971年才開了第一家店。擦鞋擦了18年半,在那個巷口很努力地擦皮鞋。所以他常常說,他比王寶釧苦守寒窯還要長半年,苦守那一個巷口擦皮鞋18年半。在這期間他一直很努力,他有一個理念:品質一定要堅持,服務一定要優先。他沒有別的生活來源,就只有認真擦皮鞋,口碑非常好,贏得了許多回頭客,後來他從一個人擦,發展到在巷口有一排人在擦!僱了好幾個小工一起擦。

  記者:那時候您多大?對這段生活還有印象吧?

  羅榮嶽:有印象。父親開第一個店的時候我已經初中一年級了。但從擦鞋到開店做鞋,這其中有一個過程。在1971年開店的前4年,1967年的時候,父親在攤位上擺了一個櫥窗開始賣男鞋,組織了一個小工廠做男鞋,是完全的手工製作。

  記者:在您的童年中,父親給您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麼?

  羅榮嶽:我小的時候,記得他晚上回到家會帶一些皮衣回家,為了多賺些錢,他還幫人家染皮衣,染好的皮衣都吊在家裡的天花板上,所以,小時候最熟悉的味道就是皮衣的味道。別人聞到這種味道可能會覺得不舒服,可我一聞到這種味道就會覺得很親切。

  記者:您個人的經歷是怎樣的?

  羅榮嶽:我大學畢業之後,當了兩年義務兵。這時父親就來問我了:以後要不要幫他來做?當時他在臺北有4家店,父親問我,要不要把這個規模幫他做大?如果我不願意他不會勉強,父親是很尊重我的想法的。我當時考慮沒多久就答應了父親。

  記者:您在大學學的是什麼專業?

  羅榮嶽:我學的是建築,我的好多大學同學都是建築師。

  記者:那您不覺得遺憾嗎?

  羅榮嶽:不會。我現在歸納起來,我為什麼會一口答應父親,同意回家幫他有三個原因:一是當時的心情,讀書的時候都不會去想。一畢業、一退伍,就會想。我是長子,我有一種責任感。第二是看父親很辛苦,那4個店,說大不大,但所有的瑣事雜事,都要父親去管,實在是辛苦,就覺得應該幫他。最後一個原因,就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在臺灣也是開放,開始有麥當勞、超市等進來,我感到了連鎖企業可能會漸漸繁榮起來。我覺得那是一個擴大經營的好時機。

  記者:是從您加盟後才把阿瘦擴大到臺北以外的地方?

  羅榮嶽:是的。那時我已經二十六七歲了。有一段時間我和父親一起做。好幾年他都在教我。他真正放手是在十幾年前。放手之後他就不做了。

  記者:那您小時候過的日子苦不苦?

  羅榮嶽:不覺得苦啊!那時我還有祖父祖母,全家4個大人,4個小孩一共8口人,還僱了3個擦鞋的小工,11口人,住房只有50多平方米,你說那怎麼住?現在回想起來,那怎麼住呀?可是小時候一點也不覺得苦。我記得我們住的地方還會漏水,一到下雨還要躲來躲去。但一點也不覺得苦。

  記者:您小時候的理想是什麼?想到過要幫父親賣皮鞋嗎?

  羅榮嶽:沒有想過。一直到大學畢業、退伍以前都從來沒有想過。但是很奇怪啊,一到退伍,長子的責任感啊,要抓住經營的機會啊,這些統統就都來了。人生不要去想那麼多,時候到了自然就來了。

  記者:雖然您父親創業的時間很長,但阿瘦皮鞋真正的黃金時代是從您開始的?

  羅榮嶽(聽到表揚有些不好意思,憨厚地笑了)不能這麼說吧。我想未來還可以期許吧。在臺灣我們有一些想法,不全用自己的力量來做,會用開放的態度尋找與外界合資合作的機會,併購,代理,現在有很多想法,以前也不想上市,現在決定要在2013年上市。

  記者:您自己有幾個孩子?誰來接您的班?

  羅榮嶽:我不要他們接班,我們現在用了一百多名幹部,早就打破了家族式的關係。現在我們有一千多人在做,除了我和我弟弟兩個人,其他沒有任何我們家族的人在公司裡。沒有第三代。這個觀念已經改變了。所以我要跨領域,不僅僅做鞋子,現在也做皮包,以後還要做其他產品。

  記者:您這個「臺灣鞋業第一品牌」是怎麼得來的?

  羅榮嶽:我們分兩方面講,第一個是你的市場佔有率、你的營銷額是不是第一?像去年我們的銷售額是36億(臺幣),第二名是23億多,差了一大截。我們在臺灣的銷售網點有230家,第二名不到100家。第二,是品牌的印象:你認為鞋子的印象誰最好?有一個專業的營銷雜誌做了一個調查,結果就是對阿瘦的印象最好。

  記者:你們穿不穿自己的鞋子?

  羅榮嶽:穿呀,這樣有什麼問題,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比如,我們研發新產品,在賣鞋子時,人們在試鞋子的時候需要一雙襪子,但一般賣鞋的地方都不賣襪子,我們一想,沒有道理不賣呀,於是我們在賣鞋的時候開始也賣襪子,一賣才知道嚇人,第二年,光賣襪子就賣了一個億(臺幣)!

  記者:您對大陸市場了解嗎?

  羅榮嶽:我們很了解,與這邊的很多同業都有交流。你問我做生意的準則,我從父親那繼承的就是8個字:品質第一,服務優先。品質第一,不論是做事還是做商品,該用多少料一定要用多少,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這條直線應該是0.3釐米,就不能是0.5釐米。我們這些年在臺灣能夠成功就是靠了這兩條原則。你規模再怎麼擴大,你這些基本的東西都不能荒費,不能放鬆。競爭這麼激烈,你就要創造獨特的價值,就要提前為顧客著想。你看我們叫「阿瘦」,英文是A.S.O(與中文阿瘦發音幾乎完全相同),我們的口號就是「You A,S,O Beautiful 」(即「你永遠是美麗的」)。

  (說著,這個瘦小的男人隨口唱了起來,自豪之情在他的目光中閃爍著。)

  2010年,這句阿瘦的廣告語,在兩度榮獲知名營銷雜誌《動腦》評選的廣告流行金句獎之後,再次獲得了永恆金句獎。

  記者:您既然對大陸市場這麼了解,為什麼現在才進來呢?

  羅榮嶽:我們很謹慎,這兩三年,我們一直有人在這大陸做市場調研,買一些樣品回去研究。一旦進來要怎樣做好才不會有失誤。2002年那時候我們的規模還那麼小,但我的心很大,說大陸我會很快就去。可那樣我可能在兩岸市場都不會討好。那時候我就自己告訴自己,在臺灣我一定要做到最好,一定要做到最大。我到這邊來,就要一舉成功,不能半途回去。最重要的是,我要有一個能信任、有能力的最好的團隊。所以我們從4年前開始儲備幹部,招收一流學校剛畢業的學生進行訓練。也有人說,你們現在才來大陸,太晚了!我說,什麼時候才是進入大陸市場的最好時機?當我準備充分的那一天就是最好時機。我們從現在算起,未來10年至20年才是大陸內需的黃金時代,我們這個時候進來,剛剛好啊!哈哈……

  記者:您憑什麼有這麼大的自信?

  羅榮嶽:我自己跟自己比,我培養的幹部,年齡、心態,都比4年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再保守,我的經濟規模也不一樣了,第一要做到好,第二要做到大和強。我相信我自己和自己比,現在已經做到了。不管外面競爭多麼激烈。我現在進來,比我5年前、7年前莽莽撞撞地進來,要更到位一些。

  記者:您覺得人生最快樂的是什麼?是賺錢嗎?

  羅榮嶽:我想不是。我覺得是一種成就感。就拿我培養幹部來說,我是因材施教,有一種當老師的感覺,我覺得我最快樂的是看到我為企業培育起來的一批年輕人,都是80後,大家很努力,也很向上,團結合作,充滿熱情。我看到他們我是最高興的。我儲備能幹的幹部有100多人,目前全公司1100人,平均年齡27歲。

  記者:好年輕啊!您有沒有自己的人生信條?

  羅榮嶽:我的人生信條是:做事要認真,做人要幽默。

  記者:您是一個很幽默的人。您父母還在嗎?

  羅榮嶽:我父母都在。我父親虛歲81歲,身體很健康,講起話來好像在給一百個人做演講,聲如洪鐘。

  記者:您母親對您的影響大嗎?

  羅榮嶽:影響很深。第一,她完全支持我父親的決定,默默地做家裡所有的事。在臺北開4家店的時候,她天天自己煮飯給員工吃,非常辛苦。第二,我長這麼大母親從來沒有罵過我,她沒念過書,30多歲才開始學習認字讀書,後來她寫字寫得很好啊……

    來源: 天津網-天津日報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阿瘦皮鞋羅榮嶽
    羅榮嶽皮膚微黑,顴骨略高,頭髮梳得一絲不苟。雖然已經到了花甲之年,腰背仍然挺得很直。 「我父親可能比我還瘦。他年輕的時候,一米六七的個子,四十九公斤,因為人很瘦,所以得名『阿瘦』。」羅榮嶽笑著說。 後來,他父親羅水木就用這個綽號開了家鞋店,如今,年近60的「阿瘦皮鞋」已經成為臺灣皮鞋的第一品牌。
  • 臺灣阿瘦皮鞋跨足大陸 三年計劃開100店
    阿瘦皮鞋總經理羅榮嶽    阿瘦皮鞋總經理羅榮嶽昨(14)日接受專訪時指出,今年阿瘦將推動三大項目,有意水平併購、垂直整合及代理海外皮鞋品牌等經營策略。  他說,過去幾年,阿瘦都在強化內部的實力,在店數或營業額都已達到臺灣鞋業第一大的規模後,是時候思考新的策略。  羅榮嶽說,去年科技業有許多併購潮,現在這股風潮也吹進傳產業。
  • 臺灣阿瘦皮鞋明年踏進南京
    臺灣鞋業歷史最悠久的品牌阿瘦皮鞋,預計把南京當成登陸的敲門磚,最快將在明年第二季首次搶進大陸市場。  阿瘦皮鞋計劃於明年第一季在大陸設立辦事處,地點極有可能就選在南京。  阿瘦皮鞋總經理羅榮嶽接受專訪時證實,阿瘦皮鞋確定將在明年首次登陸,首先會鎖定南京、上海、蘇州、杭州四個主要的A級地區展店,接著也不排除朝江蘇省的鎮江、常州、揚州等次要城市拓點。  臺灣特有的騎樓商業環境,讓街邊店應運而生,大陸少有此模式。
  • 阿瘦皮鞋進軍大陸 今年上海開第一家店
    阿瘦皮鞋決心全面進軍中國大陸,將於今年第四季在上海開第一家店。  阿瘦皮鞋第二代接班人、總經理羅榮嶽表示,阿瘦皮鞋無論在門店數目或營業金額都達到臺灣鞋業第一大規模後,「現在是思考新策略的時候了」。  他透露,阿瘦皮鞋已鑽研大陸市場多年,目前在上海進駐了人員,最快今年第四季就會開設在大陸的第一家店。
  • 阿瘦皮鞋大陸拓點穩健 明年計劃開十店
    (阿瘦皮鞋總經理羅榮嶽。)  阿瘦皮鞋拓展大陸市場步步為營,強調「重質不重量、聚焦不發散」。阿瘦皮鞋去年起正式跨進大陸市場,今年陸續在上海、南京展店,但適逢大陸經濟面臨下行危機,阿瘦版圖擴張速度放緩,2012年將戰力集中於華東,計劃展店十家以內。   雖然在大陸展店目標暫時保守以對,但近幾年阿瘦集團在臺灣大力擴點,帶動業績扶搖直上,並喊出明年營業額與店面至少成長兩成,將創下歷年新高紀錄。
  • 臺灣鞋業第一品牌-阿瘦皮鞋布局大陸市場
    來自臺灣的A.S.O阿瘦皮鞋日前亮相第98屆中國鞋業皮具商品博覽會暨「名品進名店」對接展會。作為臺灣鞋業第一品牌,阿瘦表示已經開始部署進入大陸市場,計劃今年第四季度在華東地區開出首家鞋履風尚館。L&J是阿瘦2002年在澳洲成立的品牌,主要以活潑的形象為主,而BESO則主要針對更加年輕、時尚的消費者。展會上,阿瘦在其展廳前還分別展示了堪稱「阿瘦三寶」的鑽石鞋、金履鞋和尊爵鞋,吸引了不少行業買家和參觀者。  據悉,阿瘦在大陸的前期發展將主要集中在華東地區,首家鞋履風尚館有望在今年第四季度亮相,最有可能落戶在上海或者南京。
  • 阿瘦創辦人羅水木,熱心公益捐救護車
    88歲的阿瘦皮鞋創辦人羅水木於8年前舉辦『生前告別式』後,積極投入公益,有感幼年時胞弟未及時就醫而離世,他選擇在今天重生紀念日捐贈臺北市消防局救護車,回饋鄉裡。
  • 萬華四面佛別有洞天 隱藏超美味的"阿瘦小吃"
    阿瘦小吃的每碗湯、面、飯都要以鐵鍋現做。(圖片來源:欣新聞)臺北市中央市場鄰近華中橋,市場旁有家萬華四面佛,佛寺後方別有洞天,內有四、五攤隱藏巷弄深處的美食小吃,其中一攤「阿瘦小吃」很受歡迎,瘦小的女老闆手持鍋鏟,一碗一碗現場烹煮熟客所點的飯面等餐點,特殊的新鮮旗魚湯便宜又好吃。
  • 看好廣闊市場 臺灣阿瘦鞋業在滬將設首個營銷點
    看好廣闊市場 臺灣阿瘦鞋業在滬將設首個營銷點 2010年09月09日 16:58:00  來源:   中國臺灣網9月9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由於大陸市場廣闊
  • 東莞臺校20周年孕育上萬臺商「幼苗」
    東莞臺校供圖  國際在線廣東頻道消息(記者 陳惠婷 通訊員 盧仕融):從黃土爛泥到學校屹立,在兩岸愛心的呵護下,中國大陸第一所臺商子弟學校——東莞臺商子弟學校走過了20年歲月。日前,東莞臺校以「大愛厚德,卓越自強」為主題,舉辦20周年校慶活動,200多位嘉賓蒞臨現場祝賀。
  • 臺商自救重建「食品王國」 推農產食品出口大陸
    原標題:臺商自救重建「食品王國」 推農產食品出口大陸   除此之外,導報記者了解到,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還計劃推動更多有實力的大陸商家與臺商來代理臺灣商品,並積極促成個案合作。   推動臺灣農產品直銷大陸   更進一步,高雄市中小企業協會還將在2015年推動「臺灣農產品直銷大陸市場計劃」。該計劃包括B2B、B2C交易市集,需要募集果樹產銷班、農產運銷合作社、農產貿易商等。
  • 東莞臺商子弟學校20年 厚植中華文化教育根基
    校慶現場(你好臺灣網 圖) 今年校慶以「大愛厚德、卓越自強」為主題,旨在感恩兩岸各界人士一直以來的支持與厚愛。學校董事長葉宏燈表示,20年前兩岸以無比的胸襟和格局,讓這所涵蓋兩岸大愛灌溉的公益性質學校得以創立;今天,東莞臺商子弟學校也誠摯感謝每一位培育學子、奉獻愛心的園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