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分,晝夜平分……

2021-02-10 小資生活圈

笛子、古箏曲《落花飛》

秋 分

2016年9月22日

22:21:05

農曆八月廿二


①秋分至。晝夜均而寒暑平,90天的秋天就過了一半;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北半球晝短夜長;

②秋分後,意味正式進入秋季。氣溫逐日下降,一場秋雨一場寒,天氣一天比一天冷,早晚溫差大,要及時添加衣物;

③秋分轉為「涼燥」,飲食上多吃一些清潤溫潤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④天高氣爽,適合郊遊登山。深秋將至,準備好迎接秋天了嗎?










秋分是踏秋的正式開始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蹟。民間的祭月習俗因地區不同儀式各異。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北京歲華記》記載北京祭月的習俗說:「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宮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北京祭月還有一個特別的風俗,就是「惟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此即民諺所說「男不拜月」。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尋時,多見是嫩綠的,細細棵,約有巴掌那樣長短。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壯力健。

 

野莧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豐富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功能,提高人體抗癌作用。炒野莧菜具有情熱解毒、利尿、止痛、明目的功效,食之可增強抗病、防病能力,健康少病,潤膚美容。適用於痢疾、目赤、雀盲、乳癰、痔瘡等病症。

 

實際上,嶺南習俗所謂的「秋湯」也是和現在中醫學提倡的秋天滋補是一致的,只不過嶺南習俗更加典型,有點土生土長的味道,沒有上升到中醫學理論的高度罷了。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希望用湯圓將麻雀的嘴粘住當然只是農民朋友的美好想像和願望,不過這其中也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湯圓的黏性比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湯圓多以糯米為主原料和其他一些配料製成,糯米性溫,味甘,所加配料亦往往是高糖分、高熱量之物,在春寒季節少量食用有助於補充身體熱能,補虛調血、昇陽健脾。但糯米黏滯、難消化,多食容易導致食滯。搭配蔥、蒜等辛味食物,可以平衡湯圓的滯緩效果。


"秋分到,蛋兒俏"。在每一年的春分或者秋分這一天,我國很多地方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挑選一個"身量勻稱"的新鮮雞蛋,輕輕地將它豎放在桌上,失敗者雖然多,成功者也不少,豎立起來的蛋兒可謂是好不風光的。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市場上有賣風箏的,多比較小,適宜於小孩子們玩耍,而大多數還是自己糊的,較大,放時還要相互競爭看哪個的放得高。 


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正如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時間的長短再次相等,可以說秋分是一個相當特殊的日子。因為秋分節氣已經真正進入到秋季,作為晝夜時間相等的節氣,人們在養生中也應本著陰陽平衡的規律。

 

秋分時節養肺 6種食物不能少

 

中醫認為,這時自然界的陽氣漸收,陰氣漸長,景物蕭條,空氣乾燥。由於燥是秋季的主氣,而中醫自古就有「燥令傷肺」說法,也就是這個時節的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而傷肺,因此,秋分養生首先得養肺。

 

秋分吃什麼?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另外,多吃豆類等食物,少吃油膩厚味之物。以下幾款食物是秋分養生的好食物!


鴨肉的營養價值很高,適於滋補。但與其他肉類相比,鴨肉性涼,具有滋陰養肺、止咳化痰的作用。其蛋白質含量也比豬肉、牛羊肉要高出20%左右,經常食用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而且,鴨肉中的脂肪含量較低,其中不飽和脂肪易被人體消化,可以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


推薦食譜:山藥老鴨煲

 

原料:鴨子約1000克、山藥500克、蔥、姜、八角、料酒、鹽適量即可。

 

做法:先將鴨子洗淨剁塊,山藥去皮切塊,姜切片,蔥切段;鴨肉焯水後,冷水下鍋煮,放入蔥、姜、八角、料酒;大約40分鐘後,待湯表面浮出油花後,放入山藥,煮至食材酥軟,再加入鹽調味即可。

菜花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物質,每200克新鮮菜花可為成年人提供一天所需維生素A的75%以上。其維生素C的含量更為突出,每百克可達80毫克,比常見的大白菜、黃豆芽菜含量要高3-4倍,比柑桔的含量要多出2倍。中醫素來有「色白入肺」之說。秋天是呼吸道感染疾患多發季節,潔白的菜花無疑是一種適時的保健蔬菜。


推薦食譜:菜花燒香菇

 

原料:菜花300克、香菇(幹)50克、醬油10克、鹽3克、味精2克、大蔥2克、白砂糖5克、黃酒10克、澱粉(豌豆)8克、胡麻油3克、色拉油20克。

 

做法:菜花洗淨掰成小朵,在開水鍋中燙一下,撈出用冷水過涼;香菇用溫水泡開,洗淨泥沙,去蒂切片;大蔥去根洗淨切成蔥花;澱粉加水適量調勻溼澱粉約15克,備用。鍋架旺火上,放油燒熱,下蔥花熗鍋,加入素湯100毫升、紹酒、醬油、白糖、精鹽、菜花、香菇,燒至湯沸後撇去浮沫,入味後加入味精,然後用溼澱粉勾稀芡,淋入花椒油攪勻即成。

秋分吃什麼?百合是養肺佳品。百合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因為百合鮮品含黏液質,能夠潤燥清熱,對於治療肺燥和肺熱咳嗽等症狀非常有療效。以百合為原料而製作的各種飲食,對清肺熱都有一定的療效。百合也有清心潤肺、安神定志的功效,失眠的人可以多吃一些。但由於百合偏涼性,胃寒的患者要少用,風寒咳嗽、虛寒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推薦食譜:百合粥

 

原料:百合粉50克、大米60克、糖適量。

 

做法:先將百合與米分別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加水,用小火煨煮。等百合與大米熟爛時,加糖適量,即可食用。 

銀耳被稱為「窮人的燕窩」,燕窩雖補,但價格昂貴,而銀耳無論顏色、口感、功效都和燕窩相似,價格便宜。銀耳具有強精、補腎、潤腸、益胃、補氣、和血、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美容、嫩膚、延年益壽之功效。銀耳中富含天然植物性膠質,具有很好的潤膚功效,再加上它的滋陰作用,確為秋季潤燥的絕佳補養品。


推薦食譜:銀百秋梨羹

 

原料:銀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隻,冰糖適量。

 

做法:將秋梨洗淨去核切小塊,加入水發銀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個小時後,食梨喝湯。

萵筍肉質細嫩,生吃熱炒均相宜。常吃萵筍可增強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增進膽汁的分泌。萵筍中的鉀是鈉的27倍,有利於促進排尿,維持水平衡,對高血壓和心臟病患者有很大的裨益。萵筍中所含的氟元素,可參與牙釉質和牙本質的形成,參與骨骼的生長。萵筍葉的營養遠遠高於萵筍莖,因此萵筍葉丟棄不吃,實在是太可惜了。此外,秋季愛患咳嗽的人,多吃萵筍葉還可平咳。


推薦食譜:桃仁萵筍

 

原料:萵筍300克、桃仁20克、鹽3克、雞精2克、香油5克。

 

做法:將萵筍去皮洗淨,切成厚片,在每片中間連刀豎切一個口,使之保持不斷,桃仁切成條;坐鍋點火放清水,待水開後倒入萵筍片、桃仁焯至變色撈出,過涼待用;把萵筍片中間開口處撳開,將桃仁嵌入萵筍片中,再放入器皿,加入精鹽、香油、雞精拌勻即可。

梨是秋季最好的潤肺食物之一,每天吃一兩個梨可有效緩解秋燥。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有潤肺、止咳、消痰、降火等功用。秋燥襲人時,出現口渴、便秘、乾咳等症狀,或因內熱導致煩渴、咳喘及痰黃等症狀,可多食梨。梨子是解秋燥的聖品,但考慮到梨子性質偏寒,所以體質虛寒、寒咳者不宜生吃梨,必須隔水蒸過、煮湯,或與藥材清燉就可。


推薦食譜:川貝冰糖燉梨

 

原料:川貝、冰糖、梨適量。

 

做法:梨洗淨,從頂部切下梨蓋,再用勺子把梨心挖掉,中間加入川貝和幾粒冰糖。用剛切好的梨蓋,將梨蓋好,拿來幾根牙籤從上往下固定住。將梨放在杯子裡或大碗裡,加水,放入鍋中燉35分鐘左右,直至整個梨成透明色即可!


秋天,是豐收的季節,也是文人詠詩頌詞的時節。「空山新雨後」的沁人心脾,「江清月近人」般的靜謐祥和,「輕羅小扇撲流螢」般的輕鬆……秋天在文人筆下各有特色。

《燕歌行》

魏晉·曹丕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舊鵠南翔。

念君客遊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

君何淹留寄他方?

賤妾煢煢守空犢,憂來思君不能忘,

不覺淚下沾衣裳。

援琴鳴弦發清商,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漢西流夜未央。

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


《秋風辭》

漢·劉徹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

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

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秋詞二首》

唐·劉禹錫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風詞》

唐·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漁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秋分後頓悽冷有感》

宋·陸遊

今年秋氣早,木落不待黃。

蟋蟀當在宇,遽已近我床。

況我老當逝,且復小彷徉。

豈無一樽酒,亦有書在傍。

飲酒讀古書,慨然想黃唐。

耄矣狂未除,誰能藥膏肓。


《雨霖鈴·寒蟬悽切》

宋·柳永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裡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天淨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代別離·秋窗風雨夕》

清·曹雪芹

秋花慘澹秋草黃,耿耿秋燈秋夜長。

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悽涼!

助秋風雨來何速?驚破秋窗秋夢綠。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淚燭。

淚燭搖搖爇短檠,牽愁照恨動離情。

誰家秋院無風入?何處秋窗無雨聲?

羅衾不奈秋風力,殘漏聲催秋雨急。

連宵脈脈復颼颼,燈前似伴離人泣。

寒煙小院轉蕭條,疏竹虛窗時滴瀝。

不知風雨幾時休,已教淚灑窗紗溼。




















相關焦點

  • 春分秋分什麼意思有何區別不同 為什麼說春分秋分晝夜平分
    春分秋分什麼意思  春分的「分」有兩個含義。  一是指「春分秋分,晝夜平分」。春分之日太陽光直射在赤道上,幾乎全球晝夜等長,即白天和夜間的時間相等,都是12小時。此時北極點在經歷了半年的黑夜後,在這一天初見陽光,而相對應的南極點則將在此日告別陽光。
  • 秋分並非「平分秋天」 白天比黑夜長約20分鐘
    原標題:「秋分」分得有點「偏」 新華社南京9月21日電(記者王珏玢)「寒暑平和晝夜均,陰陽相半在秋分
  • 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解釋 秋分節氣的寓意意味著什麼
    相信大家都要聽說過春分秋分,晝夜平分,大家肯定都聽說過這句話,春分和秋分都是很經典的二十四節氣!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在春分和秋分的時候就是晝夜平分的時候,特別是學習地理的小夥伴們肯定對這句話非常的熟悉了,大家知道秋分是在什麼時候嘛?秋分的意義是什麼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科普下,帶大家了解下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以及秋分節氣的寓意意味著什麼!
  • 【節氣】今日秋分!晝夜平分 這些禁忌你知道嗎?
    ①秋分至。晝夜均而寒暑平,90天的秋天就過了一半;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北半球晝短夜長;②秋分後,意味正式進入秋季。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現在加上鶴山為五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
  • 2020秋分時間幾點幾分 秋分節氣具體時間幾月幾日
    新華社南京9月21日電「寒暑平和晝夜均,陰陽相半在秋分。」22日21時31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這也是我國古代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秋分的分取均分、平分之意:既指平分秋季,又指均分晝夜。但專門從事曆書天文學研究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秋分的分只是大致均分之意,並非準確平分。
  • 2020秋分是幾月幾日具體幾點幾分 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解釋
    「寒暑平和晝夜均,陰陽相半在秋分。」22日21時31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這也是我國古代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秋分的分取均分、平分之意:既指平分秋季,又指均分晝夜。但專門從事曆書天文學研究的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專家介紹,秋分的分只是大致均分之意,並非準確平分。
  • 秋分即將到來,秋分到底是啥意思?秋分節氣的氣候都有哪些變化?
    每年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一般會在陽曆的九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之間。每當秋分到來,全球大部分地區都會出現晝夜平分的現象,這是因為太陽到了直射赤道的位置,也就是黃經的180度的位置。而秋分節氣過去之後,位於地球北部的我國,將會開始夜長而晝短的現象,這是因為太陽照射的位置開始逐漸向南半球偏移。在這裡,秋分就代表著晝夜平均分開的意思。再從二十四節氣中來看,我們國家從古代便將一年分為了四個季節,其中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每一個季節的開始點,從而分成了4個90天,每一個節點都是一個季節的開始。
  • 秋分勵志走心正能量文案語錄大全
    1、晝夜平分,秋色平分,我的生活跟你平分。2、秋分至,這個秋天願時光多一些明媚,歲月靜好你亦無恙。3、晝夜平分,秋色平分,不與日月爭長短,唯願時光以溫柔。6、9.22號秋分了 10.23號霜降了 11.7號立冬了 12.7號大雪了 12.21冬至了 2020終將結束。7、秋分婉婉,一夜新雨涼入夢,願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心態,把快樂繼續傳播。8、願你在這個金秋,收穫滿滿 不負時光。
  • 2018秋分是哪一天幾月幾日星期幾 秋分是什麼意思含義
    018年9月23日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節氣,《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這一天,太陽直射地球赤道,24小時晝夜均分。秋分是平分秋季的節氣,人們很重視,於是民間形成各種秋分習俗。
  • 秋分是什麼意思 秋分意味著入秋嗎?秋分有什麼寓意
    秋分是什麼意思 秋分意味著入秋嗎?秋分有什麼寓意  秋分(autumnal equinox),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秋分點),太陽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
  • 農曆中國|八月初六 · 秋分
    秋色平分秋高氣爽今天是一年中第十六個節氣,即太陽到達黃經180度,鬥指己為秋分。古籍《春秋繁露》中記載:「 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這一天與春分一樣,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晝夜平分。所以,秋分是氣候宜人的時節,碧空萬裡,風和日麗;秋高氣爽,丹桂飄香。唐代詩人賈島有詩曰:漏鍾仍夜淺,時節慾秋分。
  • 100年難遇的秋分來了!秋分啥意思?秋分天氣如何?
    100年難遇的秋分來了!秋分啥意思?秋分天氣如何?時間:2020-09-22 12: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00年難遇的秋分來了!秋分啥意思?秋分天氣如何? 秋分秋分,有平分秋色之意。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秋分的解釋為:八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 2019年秋分:秋分是怎麼來的,英語裡怎麼說?(中英文小知識)
    2019年秋分:秋天的第一天是什麼時候?它意味著什麼?equinox ['ikwnks]春[秋]分;【天文學】二分點;曆元;晝夜平分點This year, the autumnal equinox takes place on Monday, September 23.
  • 秋分創意文案丨涼風有信,往年品牌秋分借勢文案合集
    > 晝夜均,寒暑半,草木染青黃,恰是一年最美時。 天涼好個秋, 往年秋分,這些品牌都是節氣借勢的一把好手~ 01 秋分? 秋天為什麼要分?
  • 2020秋分是幾月幾日幾時幾分 秋分節氣含義習俗 今年將迎124年來...
    「寒暑平和晝夜均,陰陽相半在秋分。」9月22日21時31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據悉,這也是我國古代最早被確定的節氣之一。2020秋分時間幾點幾分 秋分節氣具體時間春分秋分是什麼意思平分季節、日夜等長。 平分季節 在中國傳統的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春分和秋分節氣是唯二兩個帶有「分」字的節氣,春分平分春季,秋分平分秋季。
  • 2020年秋分節氣是幾月幾日幾時幾分 秋分是什麼意思什麼含義?
    每年二十四節氣之一的秋分,一般會在陽曆的九月二十二日到二十四日之間。每當秋分到來,全球大部分地區都會出現晝夜平分的現象,這是因為太陽到了直射赤道的位置,也就是黃經的180度的位置。而秋分節氣過去之後,位於地球北部的我國,將會開始夜長而晝短的現象,這是因為太陽照射的位置開始逐漸向南半球偏移。在這裡,秋分就代表著晝夜平均分開的意思。
  • 小精靈幼兒科學—什麼是秋分,秋分的節氣特點有哪些
    節氣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秋分到來時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日至24日《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說「秋分者 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簡單來說其中之一是晝夜時間均分各12小時再有便是氣候由炎熱真正轉為涼爽
  • 剪一段時光 許歲月靜好|秋分文案
    九月並不壞最熱的天氣已經過了氣溫開始轉涼是最美麗的秋天有最好的月亮秋風明月人間九月秋分將至晝夜平分,秋色平分我的生活,跟你平分剪一段時光許歲月靜好秋分文案,它來了↓↓#2020秋分#原創文案▽01 九月季落又是一秋
  • 秋分不生田
    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一般在9月23日或24日,我國自今年起將9月23日定為「豐收節」,正逢秋分之日。「秋分」之意有二:一是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這一天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二是按農曆來講,「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為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平分了秋季。
  • 2018秋分祝福語簡訊精選 秋分時節祝你心情愉快!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秋分祝福語簡訊精選 秋分時節祝你心情愉快! 轉眼之間2018年的秋分節氣就已經來臨了,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南方秋分的來臨就代表著正式入秋啦,各位小夥伴們準備好迎接秋天啦,秋分時節祝你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