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地走訪商場疫情防線:測溫靠隨機、掃碼您隨意

2020-12-19 中國發展網

測溫靠隨機 掃碼您隨意

商場防疫大門不能虛掩著

昨天的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強調,商超、農貿市場、電影院、商務樓等場所,測溫、驗健康碼、通風消毒、設置一米線仍是非常時期的硬性要求。但記者實地走訪發現,城區內一些商場的大門並沒有守好。商超內空間密閉,人流密集,但不測溫、不看碼、甚至放空門,讓疫情防控只剩下了形式。

目擊1

只守大門不管旁門

崇文門商圈、西單商圈是客流量比較大的購物場所。從昨天下午至晚間,記者實地走訪發現,面對仍然複雜嚴峻的疫情形勢,商圈內多數商場卻都存在一種情況——只守大門而不管旁門。

「請打開健康寶,主動接受測溫……」走在街頭,各家商場門前的擴音器都循環播放著提示,商場門前的安保員也手持測溫槍,但商場一層往往都有商鋪,通過這些商鋪也能直達商場內部,這些出入口都被忽略了。

「來,走這邊,這邊快!」昨晚6時許,幾名年輕人從崇文門摩方商場一層的一家品牌服裝店進了門。他們所謂的「快」,是指從這裡進入商場,省去了掃碼、測溫的環節。記者看到,商場正門及南門都有安保員在值勤,但正門兩側各有一家品牌服裝店,其中一家的玻璃門上掛著一個健康碼,另一家乾脆「屋門大敞」。很多顧客有意或無意從兩家品牌服裝店進入,從而避過了測溫和掃碼環節。記者現場做了一個統計,在半小時裡,顧客從商場正門進入和從兩家品牌服裝店進入的頻率比例大約是6比1,這意味著未接受測溫、掃碼的人佔了相當的比重。

來到馬路對面的搜秀商場,正門有人在測溫,旁門連接著一家肯德基門店,這一出入口也有人把守。只不過,百密一疏,漏掉的「旁門」中,至少還包括一家能直接通往商場一層的咖啡店,以及一家可以直達商場二層的飯店。

隨後,記者來到西單商圈,發現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過街天橋兩端,連接著多家商場的二層,從一層進門至少還有人在測溫,但從二層進入商場,疫情防線很快就「失守」了。

目擊2

防控工具成了擺設

貼在門上的健康碼、安保員手上的測溫槍、小桌上的登記表……在商超門口,這些用於疫情防控的工具一個不少,有效利用卻很難,測溫掃碼憑自覺也是一個普遍現象。工作人員對主動出示健康碼的顧客不屑一顧,這樣的現象竟也時有發生。

「您好,您需要看一下嗎?」昨晚8時許,一名顧客進入西單明珠商場,在看到商場門前放置的健康碼後,她自覺拿出手機,因為網絡信號不穩定,好半天才成功掃碼。接著,這名女顧客把手機屏幕展示給正在值勤的工作人員,誰料,這名工作人員正蹲在地上忙著,女顧客問了三遍他才轉過身來匆匆看了一眼。

「以前也遇到過這種尷尬的情況。」進入商場後,記者追上了這名顧客,她表示,很多人進入商場甚至連測溫環節都省了,但是她覺得既然疫情還沒過去,非常時期的很多規定應該自覺遵守,但工作人員這樣的態度,讓她覺得自己反倒成了一個「多事之人」。

繼續觀察記者發現,大多數時候,明珠商場門前的工作人員只是在埋頭看手機,身邊進出顧客來來往往,有的甚至連口罩都沒戴,卻好似與他沒什麼干係。

如果說這樣的情況是個案,那麼在接下來的走訪中,測溫掃碼「隨緣」則是更普遍的情況。僅以國瑞城商場為例,兩扇大門分成入口和出口,健康碼貼在門外,工作人員坐在入口處,等待著進門的顧客接受測溫。記者看到,健康碼鮮有人去掃,不少顧客是從出口進入商場的,工作人員並未提醒勸阻。

其實,如果顧客拒絕配合測溫、驗碼、戴口罩,商場工作人員有權拒絕顧客進場。記者探訪了多家商場,在與商場安保員或工作人員交流中,他們都表示:「說是這麼說,可因為測溫驗碼和顧客起爭執的事兒不少。被顧客罵了委屈,領導再覺得是因為自己處置不當引起的,更委屈。」

目擊3

無人值守頻放空門

「放空門」的情況也不少。一些商場採用了電子測溫儀器,在無人指導的情況下,這些大門與「空門」沒有區別。

昨晚8時許,記者來到西單購物中心,該商場所有大門均被電子測溫儀覆蓋。智能設備的加入,確實提高了檢驗的速度和準確度,但設備的使用並非「隨心所欲」,它對測溫者的停留時間、停留距離都有要求。

正確的操作方法是,站在電子測溫儀前,需要面對屏幕,測溫儀屏幕上會出現一個綠色方框進行人臉識別,大約一兩秒後,測溫儀會自動報告體溫。但來往顧客匆匆,別說駐足接受測溫了,甚至連正臉都掃不上。儀器旁,也留有戴著工作牌或紅袖章的工作人員,有的在低頭看手機,有的正跟其他工作人員聊得火熱。

通州萬達廣場的西北側入口處,也放置了電子測溫儀。這臺測溫儀需要顧客主動伸手測量,記者看到,一位男顧客測溫後,他身後緊跟著的另一名女顧客並沒有伸手測溫,而是直接走了進去,一旁的保安也沒有提醒。

不遠的永輝超市入口處也採用了電子測溫形式,但是,很多進場的顧客做不到主動測溫。記者在這裡停留多時,有三名同行的年輕人從測溫儀前匆匆走過沒有停留,還有幾名顧客則是繞過了前面正在測溫的人。在隨後的觀察中,大量顧客魚貫進入,都沒有停下測溫,站在一旁的保安眼睛看向別處,也沒有上前勸阻。

目擊4

不戴口罩大有人在

除了健康碼、測溫槍,疫情期間最基礎的防控工具莫過於口罩,但從商場的工作人員到普通顧客,不能正確佩戴口罩甚至不戴口罩的大有人在,將口罩掛在下巴上成了普遍「操作」。

昨晚8時許,通州萬達廣場的永輝超市內,在日用品區有4名推著購物車的顧客沒有戴口罩,場內有幾名工作人員來回走動,但是沒有人上前提醒。在一個售賣水杯的櫃檯前,擺著一個兒童遊戲桌,兩名沒戴口罩的小朋友正在低頭玩耍,坐在他們旁邊的一位女子,將口罩退到了下巴與脖頸間,正專注地低頭看手機。

走進食品區,熟食區裡有一名男性工作人員正在幫客人稱重,他的口罩兜住下巴,口鼻大露;在生鮮肉食區,記者先後看到7名工作人員的嘴露在口罩外邊,其中還有一名工作人員退下口罩打電話。除了部分工作人員口罩佩戴不規範外,在蔬菜區和副食品區,記者還發現多名不戴口罩的顧客。在蔬菜區的稱重櫃檯前,一名沒戴口罩的中年男子一邊和身邊的女子聊天一邊等待稱重。記者在超市停留的近一小時裡,至少看見數十名顧客沒有正確佩戴口罩。

本報記者 景一鳴 楊曉斌 文並攝

相關焦點

  • 西安疫情防控啥現狀?多地必須掃碼戴口罩 藥店口罩銷量增加
    近日,西安各行各業開始加強疫情防控工作,1月6日,記者走訪了地鐵、公交、計程車、藥店、商場、電影院、小區,看看目前疫情防控情況如何。記者隨機詢問了一名計程車司機,該司機說,這兩天疫情防控加強了,乘客必須掃碼戴口罩。大多數小區升級疫情防控措施西安曲江新區海德堡PARK小區,加強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小區大門前必須掃碼戴口罩,同時物業在門口設置了隔離帶,對進出人員通道進行區分,保證業主出入秩序。
  • 記者在現場:掃碼、測溫、驗證黑龍江公考首日秩序井然
    東北網8月22日訊(記者 孫英鑫)黑龍江省2020年錄用公務員筆試於8月22日、23日舉行,全省設211個考點6615個考場。公考首日,記者走訪哈市部分考點時看到,考點秩序井然,考生通過掃碼、測溫、驗證後,有序進入考場。
  • 北京商場超市防疫措施「加碼」,測溫、健康碼一個不能少
    新京報快訊(記者 陳琳)為了讓顧客在疫情期間也能安心購物,北京商場超市採取了哪些措施?記者近日走訪部分商場超市看到,相比年初,各大商超防疫措施更嚴了,以前進門只需測溫,檢查口罩,現在進門前要先掃健康碼。
  • 早教機構防疫存隱憂:管理流於形式,不掃碼不測溫不強制戴口罩
    除了防疫措施做得不夠,陌生人隨意進出不受制約,也讓他倒吸一口涼氣。「我進入這家機構的次數很少,對她們來說就是個陌生人,但每次我單獨進入,工作人員既沒有查問,也不進行登記。」他說,這樣的低防範意識讓他十分不解,「早教中心就在商場裡,人來人往什麼人都有,難道不應該提高一下警覺性?」
  • 走訪了解西安「一碼通」使用情況:小區商場出入需掃碼
    2月25日,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停用西安市原各社區、單位自行發放的個人通行證明,全面應用「一碼通」,所有西安市域內人員及返(來)西安人員必須主動註冊申領,全市域嚴格實行「憑碼出行」。27日、28日,記者走訪多家小區,商場,並換乘公交、地鐵了解「一碼通」的使用情況。
  • 京城記者走訪:沒有健康碼,老人能便利暢行嗎?
    其中,「完善『健康碼』管理,便利老年人通行」備受關注。北京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後,市民進入公眾場所都需要通過掃描「健康寶」核驗個人健康狀況。但有些老人在進入這些場所時,因為沒有智慧型手機或不會使用小程序等原因感到不便。
  • 快餐店「強推」手機掃碼點餐?記者實地走訪重慶多家門店
    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很多餐廳都開始推廣掃碼點餐。近日,有網友發帖稱,肯德基強推掃碼點餐,明明只是點杯飲料,偏偏要顧客打開手機掃碼尋找,反而浪費更多時間,引發網友熱議。11月25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實地走訪重慶肯德基門店,看看是不是一定要掃碼點餐,以及其他品牌快餐店現在都是如何點餐。
  • 進店躲掃碼、餐飲店員不戴手套……這些防控漏洞依然在
    本文轉自【北京晚報】;當前的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防疫工作容不得半點兒鬆懈。元旦假期,記者走訪多個商圈餐飲店發現,絕大多數門店都安排了工作人員在入口處指導市民掃碼、測溫,嚴格落實各種防疫措施。但記者在連日來的走訪中發現,在主動掃碼這一防控環節上,個別市民仍抱有僥倖心理,對於信息登記,能「躲」過一次便是一次。跨年夜當晚,京城各大商圈格外熱鬧,東三環雙井橋的富力廣場人流如織。出於疫情防控需要,一層的幾家餐飲店前,以往開放的旁門都已封閉管理,顧客需經過商場大門才能進入。商場開放的每個大門出入口處,都有一名專門的工作人員值守,負責提醒掃碼、測溫。
  • 北京石景山:部分商超、市場、物業等存在測溫掃碼執行不嚴等問題
    本文轉自【北京石景山】;當前,我市出現多點零星散發病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複雜。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各專項工作組在監督檢查中發現了一些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執行不到位的典型問題,需引起高度重視。 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在商超、市場、「七小門店」方面。
  • 記者實地探訪武漢商場恢復營業首日
    顧客有序進入中商廣場(張沛 攝) (張沛 攝) 上午10點半,記者在中商廣場門口看到,距商場開門半小時,已經有顧客陸續進入。 出示健康碼綠碼,通過智能手腕測溫系統,再用消毒液進行手部消毒,方可進入。商場營業時間為上午10點到下午5點,百貨、超市正常營業,餐飲、健身等業態暫不開放。
  • Qing調查丨小長假北京餐飲市場回暖 掃碼測溫仍是「標配」
    5月5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實地走訪了位於北京朝陽、通州的多個商圈、數十家餐飲企業。不少餐飲企業店長坦言,疫情好轉後,店裡人氣開始恢復,但並未見「報復性」消費。探訪:「五一」客流回升 商家抓緊促銷時機北京朝陽區常營天街購物中心餐飲區域,分布著數十家餐飲店鋪。
  • 記者走訪延吉公眾場所防控情況:大商場不放鬆,小門市還需加把勁
    這兩天延吉的雪沒少下,但是擋不住春天的步伐,大街上的人越來越多,各大商場店鋪也紛紛復工,但是防疫工作不能放鬆,3月7日,記者對延吉市部分商場和小型門市進行了走訪。 記者進入百利城和百貨大樓時,需要短暫等待一會,商場工作人員要依次對顧客進行體溫測量。商場的各個收銀臺都設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指揮排隊結款顧客之間要拉開2米的距離。
  • 新餘:12家違反疫情防控經營單位被點名,記者實地探訪整改情況
    記者隨機探訪了幾家被點名的經營單位。19號上午,記者先後來到步步高新餘地王店、勝利路店以及嘉盛店,在現場可以看到,每個出入口都有專門的人員對顧客進行掃碼測溫並要求顧客戴口罩,地下車庫的電梯也已經封閉,統一引導顧客從地上通道出入門店,方便管理。而在之前,這三家店均因顧客戴口罩率低被疫情防控指揮部給予黃牌警告。
  • 我市商場超市紮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我市商場超市紮實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2020-12-23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測溫終端、醫保終端和掃碼終端,能在疫情防控中起什麼作用?
    雖然我國疫情已得到積極控制,但進入冬季,仍有個別零星案例出現,防疫手段仍然不可放鬆。廣東天波作為智能硬體廠商,在今年2月就研發推出了無接觸測溫終端,以滿足人們防疫測溫的日常需求。隨著科技發展和場景拓展,我們也不斷思考:在這場戰「疫」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
  • 駐馬店市各大商場相繼復工營業 記者實地探訪-駐馬店網——駐馬店...
    近日,記者前往上述商場走訪時發現,目前各大商場要求顧客進入時需在「一米線」處排隊,出示掃碼登記,且須現場測量體溫,待確認正常後方可入內,且所有客人必須全程佩戴口罩。儘管各大商場逐步復工,但鑑於疫情仍未取得最終勝利,因此其人流量也相對較少,不少商戶對此表示充分理解,甚至有商戶告訴記者:「其實這時候人流量少,我還覺得挺欣慰的,大家已經宅家裡這麼久,不差這幾天嘛,等疫情宣告徹底結束,大家逛街才更安心
  • 疫情防控,「亮碼掃碼」落實不力將……
    「掃碼亮碼」不鬆懈落實不力將被通報問責目前,國際疫情形勢仍有不確定性,國內部分地區仍有本土病例發生,雲南也出現了境外輸入病例,這就需要疫情防控工作仍然常抓不懈,但是記者走訪了昆明主城區一些公共區域後,發現疫情防控措施有緊有松,有的區域似乎對疫情放鬆了警惕。
  • 北京: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要嚴格落實測溫、驗碼、限流等措施
    12月16日,北京市第186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現場獲悉,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和建表示,要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不放鬆,清醒看到嚴峻複雜的疫情防控形勢。商場超市、影劇院等公共場所,要嚴格落實測溫、驗碼、限流、一米線、通風消毒等措施。
  • @吃貨們:南京的商場陸續恢復堂食,記者帶你去探訪
    中國江蘇網3月11日訊 近日,南京建鄴區的一家大型商場內的部分餐飲企業恢復了堂食。前去就餐的顧客多不多?堂食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措施?為了了解餐飲店的現狀,新華報業全媒體記者於3月11日上午進行了實地走訪。
  • 記者體驗黔靈山公園恢復開放首日:測溫、口罩、掃碼,一個也不能少...
    佩戴口罩、掃健康碼、測體溫和消毒,然後再掃碼購票入園。3月22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貴陽市黔靈山公園門口,可能因為是開放的第一天,知道的市民並不多,並沒有出現排長隊入園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