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蘇諾貝爾收購泰德塗料 中國戰略顯現
十多年的低調潛行後,全球最大的塗料企業荷蘭阿克蘇 . 諾貝爾 ( 下稱阿克蘇 ) 開始大舉進攻中國民用塗料市場。
2005 年,阿克蘇斥巨資收購了廣州泰德 (ToiDe) 塗料公司,獲得該公司在華南 200 餘家店鋪的銷售渠道和品牌影響力。此前,在半年時間內,阿克蘇在蘇州、深圳接連建立了兩家粉末塗料廠。
「我們希望通過系列併購來整合中國塗料業」,阿克蘇 CEO Hans Wijers 表示,「我們是世界最大的塗料生產公司,希望成為中國第一大的塗料供應商」。
主攻民用塗料
天津、廊坊、嘉善、宜興、泰州……從北到南,在中國的版圖上, Hans Wijers 並不感到陌生,他能一個個數出這 20 餘家城市的名字。這些城市都是阿克蘇諾貝爾在中國設立的工廠,自 1989 年開始,至今已達 21 個企業,共中塗料公司 15 個。
歐洲和北美市場在繼續發展的同時,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塗料市場以每年超過 8% 的速度發展。但目前中國市場只佔阿克蘇全球總市場的很小份額。「我們希望未來中國將佔到亞太市場的一半」, Hans Wijers 稱。阿克蘇塗料業務 2006 年收入高達 62 億歐元。中國是阿克蘇的戰略性發展市場,而他們 最新的戰略性發展目標是:到 2012 年時,阿克蘇在中國 市場 的年收入將達到 20 億美元。
阿克蘇提供的數據顯示,該公司生產的船舶及防腐塗料在中國和韓國市場都居第一位,粉末塗料業務在亞洲地區佔第一位,木器漆在全球居第一位置。
「細心人會發現,阿克蘇在國內開業的都是塗料公司,更準確的說是民用塗料公司。」國內塗料行業一位資深人士表示,阿克蘇在工業用漆上做得比較成功,而在中國民用漆上,該公司的「來威」品牌,做得並不好。阿克蘇在中國民用塗料市場上的地位,僅能保持在前十名,遠落於在全球市場排名居後的立邦、 ICI 等國際品牌。「阿克蘇 . 諾貝爾還不懂中國市場,」上述人士分析表示,作為國際大品牌,阿克蘇沒有制定針對中國的產品和銷售策略,產品沒有梯度,價格也沒有迴旋餘地。
「流水」式併購
中國共有約六七千家家用塗料企業,中國家用塗料行業集中度很低,在歐美等國家,排名前 3 位的塗料公司銷售額約佔整個行業的 70%~80% ,而在中國排名前 5 名的企業僅佔 25% 的市場份額,且本土企業多以地方性品牌為主。
「我們的策略是採用系列收購手法來整合塗料行業,」 Leif E. Darner 表示,「目前洽談的目標非常多,我們只能分地區一個個進行洽談,直到找到適合併購的公司。」
所謂適合的對象,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區域性,在某個區域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並且能對阿克蘇的分銷體系起到補充作用;其次才是這個公司的行業地位和附加價值。
「但我們說的系列收購併不像洪水般的做,而是像小溪流水一樣,有序的、慢慢的過程。」 Leif E. Darner 表示,「資金多少並不是主要考慮的因素。」
「他們有管理和技術的優勢,如果能在政策和用人上真正實現本土化,這或許是個機會,」長期關注塗料行業的專家李甫年表示,「儘管國內家用塗料處於發展初期,但由於目前利潤較低,國內一些中小型塗料企業都做得很辛苦。」
2007 年 6 月阿克蘇諾貝爾官方首次承認收購 ICI 的意願
阿克蘇諾貝爾公司( Akzo Nobel )於 2007 年 6 月初向公眾證實,它已經指定投資銀行摩根斯坦利為其收購收購 ICI 集團作出評估。但是進一步的計劃並未公布。收購報價估計應該高於 70 億英鎊。
阿克蘇諾貝爾公司在賣掉歐加農生物科學業務之後,更加集中精力企業在塗料和化學市場的發展。這也是阿克蘇諾貝爾公司首次承認收購 ICI 的意願。雖在 2006 年市場國際市場有傳言,阿克蘇諾貝爾有意收購 ICI ,但是公司並未公開表態,,當時也成為業內的一大討論熱點。而阿克蘇諾貝爾公司官方承認收購計劃,也更顯示出目前阿克蘇諾貝爾公司專注塗料和化學品市場的態度,和擴大塗料業務市場份額和產能的決心。
ICI 集團以製造多樂士油漆最出名,把它出售給國外集團將會是英國工業史上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製造業裡的巨頭哥魯氏 (Corus) 鋼鐵集團、 BOC 集團和電信巨頭馬可尼( Marconi )都已經被國外競爭對手收購,但 ICI 集團一直是英國商界的旗幟和風向標,這一傳統地位將使本次收購舉世矚目。
ICI 集團是 1926 年由 4 家英國集團合併而成的。 20 世紀 90 年代, ICI 集團面臨發展困境,把醫藥和農藥這兩大分支從集團的大化學中分離出來,兩者組合設立捷利康公司( Zeneca ),但捷利康接手的是低收益業務和高額債務。在 John McAdam 接任執行長後,開始恢復發展。
幾天後, ICI 否決了由阿克蘇諾貝爾提起的價值 72 億英鎊 (146 億美元, 107 億歐元 ) 的收購建議。
7 月底,阿克蘇諾貝爾公司( Akzo Nobel )稱,帝國化學工業公司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 ICI) 經拒絕了其提出的價值 78 億英鎊 (158 億美元, 116 億歐元 ) 的收購建議。至於 ICI 拒絕收購的原因,阿克蘇諾貝爾公司稱 ICI 認為其報價不能體現 ICI 的全部公司價值。
8 月 13 日 ,帝國化工公司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ICIYY) 日宣布,同意接受荷蘭保健、塗料和化學產品公司 Akzo Nobel(AKZOY) 每股 670 便士 (13.54 美元 ) 的收購報價。總計 80 億英鎊 (161 億 7000 萬美元 ) ,合併後的公司將成為一家大型全球性塗料製造商,以及世界最大的特種化學品企業。
同時, Akzo 還同意將 ICI 的黏合劑和電子材料部門以 27 億英鎊現金的價格出售給 Henkel ,後者是德國一家消費品和工業產品及技術製造商。阿克蘇諾貝爾公司還表示,將考慮從 2008 年開始向股東返還高達 20 億英鎊的資本。 ICI 董事會稱此項交易的條件公平合理,並督促股東投贊成票。
ICI 執行長 John McAdam 則表示:「阿克蘇諾貝爾提出的建議極具吸引力,全面體現了 ICI 的價值,反映了 ICI 未來的強大成長前景和戰略機會。因而, ICI 董事會建議股東接受阿克蘇諾貝爾提出的 670 便士現金提議,因為這為他們帶來最佳利益。」
從 2006 年到 2007 年 8 月,阿克蘇諾貝爾公司按照公司的發展計劃,先後收購中國的民用塗料企業和工業用塗料企業,最終在 2007 年 8 月把 ICI 集團收歸於自己囊中。
阿克蘇諾貝爾緣何不惜巨資收帝國化工?
據了解,阿克蘇諾貝爾一直想通過併購戰略來做大做強自己的塗料和化工業務。今年 3 月份,阿克蘇諾貝爾將旗下的製藥業務賣給了美國醫藥業巨頭先靈葆雅集團,為其實施併購戰略儲備了一定的資金。阿克蘇諾貝爾此次收購帝國化工,就是要增強其在世界塗料工業的領先地位,增加其全球市場份額。此外,收購帝國化工還將增強阿克蘇諾貝爾在新型市場的表現,而新興市場在帝國化工的銷售總額中佔有約 1/3 的份額。阿克蘇諾貝爾執行長漢斯 . 維傑斯就明確表示:「此次交易能使我們在新型市場的工作大幅躍進十年。」阿克蘇諾貝爾還表示,帝國化工的塗料業務預計每年可幫助自己稅前節省 2.8 億歐元的成本。
而帝國化工也有併購重組的願望。自 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帝國化工面臨發展困境,背上了巨大的債務,特別是被自己的養老金計劃所累。近年來,帝國化工雖然通過出售業務募集了一些資金,為養老金計劃支付了一些款項,已經使養老金赤字所下降,但仍高達 6.97 億英鎊。再加上退休和醫療衛生計劃等,帝國化工的負債總額將達 13 億英鎊。截至此次收購前,帝國化工的遠期債務為 92 億英鎊,已經超過其股票市值。
雖然是一個願買一個願賣,但是這樁併購案並沒有一拍即合。帝國化工先後兩次拒絕了阿克蘇諾貝爾的收購報價,一次是在 6 月份,一次是在 7 月底。 6 月份,帝國化工拒絕了阿克蘇 . 諾貝爾提出的每股 6 英鎊、總價值 72 億英鎊的收購報價; 7 月底,帝國化工拒絕了阿克蘇諾貝爾提出的每股 6.5 英鎊。總價值 78 億英鎊的收購報價,稱該報價不能體現帝國化工的全部價值,並拒絕開放其帳簿。直到 8 月初,雙方終於以每股 6.7 英鎊、總價值 80 億英鎊(約 162 億美元)的價格成交。
一些分析師認為,這個收購價格不合理,如此高的價格會讓阿克蘇諾貝爾花上六至七年的時間才能實現交易的收支平衡。而另外一些分析師對這一交易的看法則較為樂觀。他們認為,阿克蘇諾貝爾將帝國化工的黏合劑和電子材料部門以 27 億英鎊現金的價格賣給了德國漢高公司,這會產生比預期要高很多的回報。此外,帝國化工餘下業務可望令阿克蘇諾貝爾每年的銷售收入增加約 70 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