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移動級獨立顯卡在性能上已經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藉助這樣的優勢,也讓不少擁有強悍性能的遊戲筆記本產品有脫穎而出的機會,這一回神舟推出的戰神Z7遊戲本也不例外,當然這款機器的性價比雖在,但也售價萬元。從戰神Z7的命名方式中我們可以感覺到神舟戰神一些變化,而當我們拿到真機時,戰神Z7確實與以往的戰神產品不太相同。
NVIDIA 900M系列獨立顯卡正式發布到如今並沒有多長時間,而按照以往的節奏來看,搭載NVIDIA 900M高端型號的機型亮相時間相對會早一些。筆記本廠商也會根據這樣的節奏,大尺寸遊戲本將作為自家的首發機型。因此,神舟推出了這款戰神Z7,搭載NVIDIA 900M系列中的旗艦獨顯。
GTX970M性能倍增 神舟戰神Z7遊戲本首測
頂級遊戲本市場近兩年發展非常迅速,並且需求量不斷走高,幾乎知名筆記本廠商每年都會推出2-3款具有超高性能旗艦遊戲本產品。神舟近日推出的戰神Z7就是該品牌遊戲本的旗艦產品,該機配備了NVIDIA單卡次旗艦GTX 970M。
戰神Z7採用全新模具
戰神Z7保持著神舟產品一貫的高性價比,但畢竟是一款售價萬元級別的大體型遊戲本,面向的消費人群並不廣路。儘管昂貴的價格遠離主流本區域,還是有一部分用戶和發燒遊戲玩家願意去購買。說了這麼多,這款戰神Z7到底是什麼樣的呢?相比以往的戰神系列產品有著怎樣的改變?
戰神Z7在模具的選擇上稱得上是「精挑細選」,在此之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戰神遊戲本大多都是體型龐大且笨重的設定,雖然搭載高性能處理器以及獨顯帶來了出色的遊戲體驗,但過於沉的體重使得很少有人能夠將其帶出家門。而戰神Z7稍微改變了策略,選用了相對輕薄的筆記本模具,這也使得戰神Z7看起來少了分霸氣,多了分質感。
戰神Z7新模具整體感覺硬朗低調
戰神Z7所使用的模具在整體做工方面算是不錯的,頂蓋、掌託以及底部均是合金材質,觸摸起來能夠感受到金屬那種「刺骨」的冰涼,而鍵盤及周邊則是高硬度複合材料,如果該機採用全金屬機身,那麼整體質感會更加出色。
頂蓋採用合金材質且表面拉絲處理
稜角鮮明是該機的模具設計特點
從第一代戰神遊戲本開始,該系列選用的模具都是稜角鮮明的,戰神Z7自然是延續了這一設定。多稜角設計對於一款遊戲本來說是有必要的,直線、幾何邊角在一定程度上凸顯出一種科技感,搭配上金屬材質機身,給人的總體感覺是十分有料卻悶騷的。從戰神Z7機身邊角的設計上找到一些稍豐富的元素,不再是以往純色的低調,拋光銀邊設計使得整機更加活躍。
背後散熱設計
重量:2.631kg
戰神Z7並不算輕薄,可也不是太厚,這畢竟是搭載NVIDIA GeForce GTX 970M高端獨立顯卡的遊戲本,為了保證散熱效率自然不會使用纖薄機體設計。總的來說,戰神Z7的外觀看起來還是比較低調的,除了黑色與少量銀色以外沒有其他亮色搭配,重量方面經過實際測量該機重2.631kg,份量並不小,算是稍輕薄型遊戲本。
戰神Z7外觀給人感覺不那麼厚重,其屏幕設計起的較大作用,屏幕方面Z7採用薄款設計,在厚度上做了減法,在觀賞性上顯得更加協調。屏幕採用15.6英寸1920×1080解析度廣視角IPS面板,且屏幕表面為霧面設計,近年來廣視角顯示屏逐漸成為了筆記本電腦的標準配置,這是繼1080P之後的新標誌,作為遊戲本除了全高清解析度必備以外,廣視角也將成為必備選項。
屏幕採用15.6英寸1920×1080解析度廣視角IPS面板
屏幕採用薄款設計,單手開合屏幕較為輕鬆
轉軸阻尼方面,戰神Z7也有著較為適中的控制,不松不垮且較為穩當,方便單手開合屏幕,最大開合角度達到135度。轉軸採用非下沉式設計,因為該機將散熱口設計在機身後側,這樣設計的好處是既保證了散熱效率又使得掌託以及鍵盤位置會有較為舒適的溫度表現,對於一款遊戲本來說,後置散熱是最為合理的。不過戰神Z7不僅僅是後置散熱,在機身左側還有一個散熱出風口,關於散熱表現後面會有詳細測試。
機身左側散熱出風口
全尺寸鍵盤且配備有小鍵盤區域
除了性能以外,鍵盤對於遊戲本來說也至關重要,玩家在體驗遊戲時鍵盤手感對遊戲體驗存在較大影響,因此鍵盤設計也是遊戲型筆記本身上需要考量的一個設定。戰神Z7採用較為成熟的藍天模具集成化鍵盤,專門針對遊戲優化鍵程、回彈等機械結構,實際體驗較為舒適,細節上Z7鍵盤在「AWSD」四個按鍵鍵帽上設計有上下左右標識,這也加深了戰神Z7遊戲本的定義。
AWSD四個按鍵標識,支持背光
功能指示燈
觸摸板方面,戰神Z7採用分離式設計,左右按鍵與觸控區域分離,而表面則是與機身外殼複合材料相同,滑動流暢,汗手用戶也能夠較為流暢的觸摸操作。掌託位置,表面採用與頂蓋相同設計的金屬拉絲,防滑能力較強。鍵盤面除了右上角具備藍色燈光的電源按鈕以外沒有其他功能按鍵,掌託左前位置一排密集的功能指示燈。
作為一款大尺寸遊戲本,戰神Z7在接口配置上自然不會落後,首先在機身後側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接口設計,不過這裡只有一個電源接口以及一個e-SATA接口。除此之外,機身後側其他位置均是散熱風口設計,而出風口被銀色包邊,看起來不會很單調。
機身後側接口配置
機身左側接口配置
在機身左側,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散熱出風口,接口方面則是一個HDMI高清輸出接口、一個USB3.0接口以及兩個Mini-DP接口,三個視頻輸出接口加上筆記本自身顯示屏理論上可實現四聯屏幕,不過礙於硬體規格支持限制,可實現三聯屏。
機身右側接口配置
再看機身右側,這一邊的接口配置較為豐富,從左往右依次是光線音頻輸出、麥克風接口、耳機接口、配有防塵卡的多合一讀卡器、SIM卡卡槽、兩個USB3.0接口以及RJ-45乙太網接口與筆記本鎖鎖孔。該機配備有三個USB3.0接口,加上e-SATA擴展的一個USB,總共配備有四個USB,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接口緊缺問題。
機身底部金屬底蓋設計
多散熱窗且配備有三個散熱風扇
戰神Z7機身底部採用一體設計,而電池也採用內置模塊,底部除了幾個稜角鮮明的墊腳以外,還布滿了散熱窗。從散熱窗裡我們可以隱約看見三個散熱風扇,三風扇設計為該機提供了較為充足的散熱風力。另外,整個底蓋採用金屬材質,抗摔性較強,相比複合材質導熱性更好。
在硬體配置方面,本次拿到的這款神舟戰神Z7配備了22nm製程工藝的英特爾酷睿i7 4710HQ四核處理器,配置了120GB SSD+1TB硬碟組合,以及單條8GB DDR3 1600MHz高速內存,顯卡方面該機型採用了英特爾HD 4600核芯顯卡以及NVIDIA GeForce GTX 970M獨立顯卡。
整機參數一覽
英特爾酷睿i7 4710HQ屬於全新處理器,擁有4核心且可通過超線程技術支持到8個線程。該處理器基於22nm製程工藝,初始主頻為2.5GHz,可睿頻至3.5GHz,共享的三級緩存為6MB,整體TDP為47W。
處理器參數一覽
了解處理器的基本信息之後,我們採用CINEBENCH R10這款軟體對其性能進行了評估,該軟體能夠對處理器的單核和多核性能給出直觀的評分,這顆酷睿i7 4710HQ處理器很快的完成了全部的測試內容,最終其單核獲得6533分,多核獲得25450分,屬於移動處理器的高端型號。
CINEBENCH R10性能測試
CINEBENCH R11.5性能測試
另外採用CINEBENCH 11.5這款軟體對其性能進行了評估,該軟體能夠對處理器的單核和多核性能給出直觀的評分,這顆酷睿i7 4710HQ處理器很快的完成了全部的測試內容,最終CPU獲得7.20pts,單核心1.55pts。
SSD固態硬碟性能測試
戰神Z7遊戲本配備了一塊120GB容量SSD固態硬碟,從AS SSD Benchmark測試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該硬碟達到497.31MB/s的連續讀取速度以及271.14MB/s的連續寫入速度,4K隨機讀取速度為31.40MB/s,總體性能較為優秀。
NVIDIA GeForce GTX 970M顯卡參數
NVIDIA GeForce GTX 970M基於28nm Maxwell架構開發,是GTX 870M的接班人,那麼GTX 970M與上一代的旗艦移動獨立顯卡相比,其性能能否一定程度的實現跨級別超越呢?
3DMARK 11的Performance模式得分
首先通過3DMARK 11的Performance模式以及進行測試,在全部四個測試項目完成之後,最終綜合得分為P8934,而圖形一項的分數為10038分,如果對比上一代的GTX 870M的7100得分的話,提升幅度達到了驚人的40%。總的來說,GTX 970M在性能上完爆GTX 870M不存在任何疑問,甚至超越了上一代旗艦GTX 880M。
GTX 970M在基準測試中有著不俗的性能表現,接下來就看各位讀者最關注的遊戲性能測試。到底它能否輕鬆應對本測試環節的幾款遊戲大作,這得實際測試來看看了。
首先要出場的是卡普空的動作冒險類遊戲《生化危機6》。選用這款遊戲來測試,在遊戲畫質設置為最大解析度最高特效以及最高抗鋸齒後,讓戰神Z7進行BENCHMARK測試,最後取得10457分以及最高的S級評價,可見戰神Z7可以輕鬆應對這款遊戲。
《生化危機6》畫質設置為最高
戰神Z7獲得10457分以及S級評價
網上有很多用戶表示現在的網遊並不比單機遊戲省資源,筆者也找來兩個可以代表網遊畫質的大作來檢驗戰神Z7是否合格。首先是《天堂4.0》該程序是由Unigine公司自主研發的遊戲引擎設計,支持最新的DirectX 11通過數十個場景的測試最終得出顯卡的實際水平。筆者將測試遊戲畫質設置為高畫質並在最高解析度下進行,最終成績顯示戰神Z7得到平均幀數61.5幀的成績。這表明它絕對可以流暢運行該等級的網路遊戲。
測試截圖
《天堂4.0》跑分最終成績
第二款網路遊戲筆者選用最近火熱的《最終幻想14》的BenchMark測試程序,通過檢測可以看到在最高解析度以及極限畫質的遊戲環境設置下,就算是在激烈打鬥的場景依然可以得到75幀的成績。最終測試成績為9727分,評級為Extremely High最高級,也表明這款機型可以在高畫質下流暢的運行市面上的主流網遊。
激戰場景取得75幀的成績
最終得分為9727分 評級為Extremely High
通過以上幾款遊戲的測試,想必戰神Z7的遊戲性能應該有個概念了。講通俗點,市面上的遊戲大作你都可以玩,大部分你可以體驗到最佳遊戲特效。在此也充分展現了GTX 970M獨顯的性能之強悍,相比上一代GTX 870M擁有40%-50%的性能提升。
相信大家都很關注神舟戰神Z7遊戲本的散熱表現,不過對於一款15.6英寸大體積遊戲本來說,散熱應當不成問題。下面我們就實際測試一下,我們的測試方法依然是在28攝氏度的室溫下,讓這款本本運行Furmark拷機軟體以及AIDA64系統穩定性測試,從而讓GPU與CPU工作在較高的負荷下,幾乎是全速運行中。然後分別查看這款本本的內部核心溫度以及機身表面溫度。
高負荷狀態下核心溫度(點擊查看大圖)
如何判別散熱性能好壞,最高溫度代表不了什麼。散熱通風口的溫度絕對是最高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只能說明散熱有問題。當大部分熱量堆積於散熱通風口附近位置,且其他部位的溫度沒有高於40℃,那就可以確定散熱系統設計屬於比較合理的。
鍵盤面溫度分布圖
機身底部溫度分布圖
從上圖的溫度分布圖來看,該機的絕大部分熱量都堆積在散熱通風口位置,掌託區域的熱量不高,然而在左鍵盤區域溫度堆積較多。i7四核處理器搭配上GTX 970M所散發的熱量即便是三風扇設計的戰神Z7都有些力不從心,不過好在壓力測試是極端條件,一般使用情況下不會達到這個溫度。
評測總結:
戰神Z7在性能方面最具亮點的就是GTX 970M獨立顯卡,不僅在3DMark系列基準測試中脫穎而出,同時實際遊戲中也有非常不錯的表現。高端硬體配置以及明顯低於同等級其他品牌產品的售價,造就了戰神Z7在旗艦遊戲本行列的最高性價比地位,甚至連準系統都要望而生畏。
神舟近日推出的戰神Z7就是該品牌遊戲本的旗艦產品,該機配備了NVIDIA單卡次旗艦GTX 970M,並且採用了全新的全金屬外殼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