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衛伶優,收穫更多撒嬌技巧!
一.
在兩性關係中,撒嬌可以說是女性專用的法寶了。
撒嬌可以讓你用最簡單的方法去達成你的目的,讓本來要爆發的爭吵巧妙地化解。
那麼針對一些不會撒嬌,或者從心理上牴觸撒嬌的小粉絲來說,不難發現其根本原因,大多是來源於原生家庭。
我們與人相處的模式,很大一部分是我們原生家庭關係的一種投射。
比如說一個從小在一個很和諧甜蜜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女孩,從小會和父親撒嬌,父親也給予她期望中的回應,那麼她是有底氣和安全感的。
她長大以後和其他異性撒嬌,也不會有心理負擔,可以說從小就養成了這種撒嬌技能。
另外一類小孩,其父母從小對她們很嚴厲,或者父母本身就不善於表達自己情感。
其實我們很多父母都是屬於這種類型,因為他們那個年代條件比較艱苦,文化程度也普遍不高;
也不像現在那麼講究什麼親子教育、家庭關係,所以他們對孩子的愛是比較簡單粗暴的。
這導致這類孩子從小在心理上處於一種缺愛的狀態,缺乏一種親密關係,對父母產生一種又愛又怕的感覺,更別說和父母撒嬌了。
01.父親是我們來到這世上接觸的第一位異性,你和父親的關係以及相處模式,會直接影響今後你與其他異性相處的狀態。
通俗的說,和父親關係不好的孩子,成年後很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去和異性和諧相處,對異性會有一種牴觸或懼怕。這是造成不會撒嬌的一種原因。
02.另外一個原因和她的母親有關,一個女人的情商高低和她的母親是息息相關的。
因為母親是第一位啟蒙老師,女孩從小看著媽媽怎麼對爸爸的,她長大以後會效仿。
當然還有一些女生,可能是後天生長環境所導致,她偏向於男性思維,不喜歡去依附他人,漸漸地變成了大家口中的女漢子。
二.
說到撒嬌,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志玲姐姐之外,還有位不得不提的撒嬌女王就是許晴。
許晴是1969年出生,今年已經50歲了,她和林志玲上過一檔叫《花兒與少年》的綜藝節目。
她們倆留給觀眾最深的印象,除了年輕漂亮保養的好之外,就是會撒嬌會發嗲了。
這檔節目播出以後,也頗有爭議,許晴在節目裡和其他明星鬧矛盾、不和,被大家吐槽說有公主病很作。
那麼我們反觀一下,林志玲和許晴的撒嬌方式,顯然是前者更能被大家所接受和喜歡。
因為拋開林志玲特有的娃娃音之外,她的撒嬌是讓別人很舒服很享受,心甘情願為她做事。
而許晴的撒嬌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讓別人不舒服。一個是高情商的展現,另一個就是自私心態的暴露。
可見,撒嬌是一門學問,撒好了事半功倍,撒不好討人嫌。
三.
入門級語言上的撒嬌有以下5種:
01、疊詞ABB的形式:
這個大家觀察小孩是怎麼講話,怎麼跟他們父母撒嬌的,是不是經常用疊詞?比如我要吃飯飯,回家家,要抱抱...顯得很可愛。
02、語氣詞和港臺腔:
語氣詞的重要性我以前就講過,有些妹子講話就是硬邦邦的,不軟。那麼最簡單改變方法就是加語氣詞。
大家觀察臺灣人、香港人講話,句首都喜歡用「人家」來代表「我」——「人家想你了~」句尾也都是用加強語氣詞:幹嘛啦,不要嘛,你很煩也。
如果你覺得說出口有點困難,可以先在微信上使用起來,隔著屏幕你總不會覺得不好意思。但你這麼一個小小的改變,對方是可以直觀感受到的。
03、裝傻,裝可憐:
說實話,一個很精明的女人和一個傻乎乎的女人,我想大多數男人都會選擇後者,因為一個看上去很精明的女人,會讓別人產生防備心。而一個傻乎乎的女人會讓男人產生一種憐愛之情。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這邊說的傻,是裝傻而不是真傻。如果你真的情商和智商都已經成負數了,那男人肯定要逃的。
那什麼叫裝傻呢?舉個例子,你可以問一些明知故問的問題,或者直接甩出:我不懂呀、我不會呀,這怎麼辦呀?之類的話,來展現自己「幼稚」的一面。
那這裡的「幼稚」,是你選擇性想讓對方看到的,而不是你真的行為意識上很幼稚,大家明白了嗎?
那裝可憐也是同樣的道理,你可以說:人家超委屈的、人家很傷心。
04、不講道理 :
大家要明白一點,愛情的本質就是不講道理的(原則性的大事除外),如果一個人總是拿大道理來搪塞你,那麼對不起,他還沒愛上你。
一個太講道理的女人,總會讓別人覺得缺了點什麼。
在工作中你可以去講道理,兩個人相處時可以適當的小題大做一些,比如耍無賴啊:我就要這樣,我就要那樣,你再惹我就要生氣了。
05、給他起綽號:
記得在之前的課程中,我就說過給男友起綽號的重要性。這個綽號一定要貼合他本人,要獨一無二。
你每次叫他綽號的時候,就可以演變成一種撒嬌,這種撒嬌是融入到你們每一天生活中,並且還不會讓他煩。
網上不是很流行一句話嗎:叫歐巴,其實你們真的可以叫他歐巴呀,就像妹妹跟哥哥撒嬌一樣,明白了嗎?
以上五點,就是最容易掌握的入門級撒嬌語言,你們平時在微信聊天或者打電話時可以用。
但如果是面對面,光用嘴說會顯得有點單薄,殺傷力不夠,要是能配合上一些表情和肢體語言那就無敵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快快點讚 、評論、轉發和收藏吧!你的支持,會是我源源不斷的創作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