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國內的餐飲市場,無論是大型的餐飲加盟,亦或者是小型的餐飲加盟,在經歷過本次疫情之後,都不可避免地進入了一輪重新洗牌,目之所及,大量的品牌和門店消失了,或者是門店縮減,那麼餐飲行業的路在何方呢?
一直以來,魚龍混雜,名目繁多的「快招公司」作為餐飲行業的一塊毒瘤,廣告鋪天蓋地,害人不淺。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任何市場都會有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基於市場規範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及從業者認知水平的提升等,行業發展到今天,即便沒有新冠疫情,很多快招的日子也不會太長。
餐飲界有一句話說:做餐飲其實就是做品牌。品牌從哪裡來?從產品中來,從服務中來,從創新中來,從特色中來,從差異化中來,總之一句話,從和別人不一樣中來。
對於市場面長存的已經陳舊過時的產品,消費者大多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過度的包裝,也只能是延緩產品的生命周期,因為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一換湯不換藥式的更新迭代,已經經不起市場的考驗。再加上本次的疫情,市場危機驟起,但是有危就有機,危機中也蘊涵著巨大的機會。
市場困難總是會倒逼新產品的出現,正如長沙澤米飲食集團新推出的飲品品牌「來杯米飲」一樣,「天然」「健康」和「時尚」的品牌特色,也意味著從此打破了傳統茶飲市場界限,給飲品行業的業態發展注入了全新動力。
新冠疫情猶如一面明鏡,各路品牌非常時期的種種作為紛紛現形,很多渾水摸魚的加盟品牌被清理。「這將拔高餐飲加盟行業的整體素質,提高行業標準,讓管理、幫扶等更加規範,從而吸引更多創業者進入」,業內人士總結。
此外,餐飲直營模式下的重資產、大風險、慢收益,損耗費用全都自己承擔等固有特徵,相較加盟模式之下的多數人共擔損失,二者差別被此次疫情無限放大。會有相當比例原本做直營或只打算做直營的這部分品牌,汲取教訓轉向加盟。
大量「正規軍」的加入,無疑將更大限度地擠壓快招生存空間。做到優勝劣汰,市場還是那個市場,而且還必將進一步地擴大。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在上峰脫貧攻堅,促就業,新農村建設等的一些列政策刺激下,正在大踏步地進行,餐飲市場勢必會進一步地擴大,人們對於精緻的餐飲需求將進一步地激發。
但是需求增加,並不意味著固守成規就能得到繼續的發展,市場需要創新才能維繫,研究消費趨勢,匠心打磨產品,並結合當前的整體經濟趨勢,推出符合市場的產品,才是餐飲發展的長久之計。
經濟學裡有一個詞叫「後發優勢」。學習和借鑑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吸取其失敗的教訓,後發國家可以少走彎路,採取優化的趕超戰略,從而有可能縮短初級工業化時間,較快進入較高的工業化階段。
應用到餐飲行業也是一樣,多研究一些曾經成功的品牌,亮點在哪裡,然後局限在哪裡,汲取經驗教訓,大膽創新,餐飲加盟尤其是小餐飲加盟細分領域下的飲品加盟,勢必會在危機中迎來一個黃金髮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