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女大學生說一切生命重要,卻被開除。社區:黑人生活很重要

2020-12-13 選調生

我國有著悠久是歷史文化和強烈的民族認同感,無論生活在我國哪個省,哪個地區的人,都能自豪的稱自己為炎黃子孫,人人平等的思想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裡扎了根。而與我國相比,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各色人種生活在這裡,不同的種族之間歧視問題非常嚴重。以至於,為了追求字面上的平等,吹捧黑人已經成為某種政治正確性。

11月29日,據國外媒體報導,就讀於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的一位女學生安妮(化名),因為拍攝視頻表示「所有的生命都重要」,而遭到了學校很多師生的譴責,甚至她還被趕出自己原本的社團,並被處以紀律處分。究其原因,將她開除的社團表示,他們正在開展「黑人的命也重要」運動,而安妮的言論所代表的觀念與他們的運動不符。

對此,安妮覺得自己非常委屈,稱她也支持黑人運動,所表達的所有生命都重要當然也包括黑人。此外,安妮還表示,她在課餘時間會參加慈善活動,幫助過很多人,無論他們的膚色,政治立場和宗教信仰,她都會熱心提供幫助,這也是在踐行所有生命都重要的觀點,不理解為何會遭到平權運動社團的譴責。

作者/來源:世事先知道

#社會百態#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美國女孩聲稱所有生命都重要,結果遭社團開除:黑人生命才重要
    據《每日郵報》11月29日報導,美國一名女大學生最近被踢出了學校社團,原因就是她拍攝的視頻中出現了公開支持川普的標語。傑西·巴頓(Jaycie Barton)是美國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的一名學生,她參加了校內一個名叫Zeta Tau Alpha的社團,已經成為了該社的中流砥柱。然而她卻被踢出社團,原因就是她拍攝了一個視頻,裡面有一些標語支持川普贏得2020年大選,以及聲稱「所有生命都重要」。
  • 和黑人學生談戀愛的女大學生會嫁給黑人嗎
    而在留學生群體中,黑人的留學生十分受人關注,除了數量龐大以外,更多的也是因為他們的膚色,還有就是他們的一些行為受到關注。但是近些年反而引起爭議或者引起話題的不是黑人本身,而是一些中國女大學生。特別是在網上或者現實生活中,當我們看到一些女大學生與黑人留學生談戀愛的時候,可能深層次觸及到我們內心的一些想法,而這種想法就是中國女生怎麼與黑人談戀愛呢?儘管一個人與誰談戀愛這是他的自由,但是很多國人看到女大學生與黑人留學生談戀愛還是感到十分的不可思議。其實這深層次還是一種歧視的味道。
  • 「白人的生命最重要」!美國夫婦辱罵黑人情侶還拿鏟子要打死對方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7月31日報導,加州一對白人夫婦因仇恨犯罪而被捕,原因是此前他們無故對一名黑人及其女朋友大喊"白人至上"和"只有白人的生命才重要"。突然,其中一對白人男子下車,並走到黑人夫婦的車前。(白人女子)警方表示,當時,那名白人男子格雷戈裡·豪厄爾一邊對那對黑人夫婦豎起中指,一邊大喊"白人至上"。然後,那名白人男子的妻子也下了車,並在說了一堆侮辱詞彙後,甚至突然情緒激動起來,稱黑人夫婦就是垃圾,並大喊"只有白人的生命才重要"。
  • 中國首位公開被黑人感染愛滋病的女大學生訪談錄:一聲嘆息花落去
    黑人朋友來華留學本身無可厚非,畢竟中非友誼源遠流長。但現實的一個嚴峻問題是中國部分女生「媚黑」現象比較嚴重,而且毫無選擇和分辨能力。這就造成了一些黑人肆意的玩弄中國女性,並導致部分高校愛滋病的流行和蔓延。2016年,武漢兩名女大學生被同一黑人感染愛滋病。據《楚天都市報》報導,一名來自尚比亞的外國留學生因為肺結核病住院,結果查出愛滋病。
  • 「生命很重要」英語怎麼說?
    lives matter:生命很重要。lives:生命。matter:事關緊要;要緊。Black Lives Matter. 黑人的命也是命。一些人在這裡提倡「黑人的命很重要」運動。advocating:提倡。Some people in US carried signs saying "Latinos say black lives matter."
  • 威斯康星州發生騷亂:黑人的生命很重要,給我們公平
    當警察從非裔男子布雷克身後連開七槍後,黑人情緒再度爆發。 當他們受到不公正對待,沒有民主時,就會走反抗路線。 原因很簡單,黑人的命也是人命。黑人要求受到公正的對待。 在美國這樣一個發達國家,發生槍擊似乎很平常。
  • NBA播音員被解僱 只因說了句「所有生命都重要」
    隨後他一併辭去了薩克拉門託國王隊電視臺的實況轉播播音員一職,原因是他在推特上關於明尼蘇達州黑人喬治·弗洛伊德被警方打死的事件中「所有生命都很重要」的言論遭到了公眾強烈反對。周日,前國王隊球星考辛斯向納佩爾詢問了他對「黑人生命同樣重要」運動的看法。納佩爾在推特上寫道:「所有的生命都是重要的……每一個人!」
  • 美國黑人高犯罪率問題述評
    甚至有「基因論者」認為美國黑人的高犯罪率是由黑人這一族群的基因決定的。「經濟貧困說」強調美國黑人犯罪率高的原因在於黑人更多地處於絕對貧困或者相對貧困的狀態,這使他們中有更多人物質生活資料匱乏、精神生活空虛,也更加容易涉足犯罪活動。
  • 追思丨畫家林琳:被浙江美院開除,被紐約黑人殺害
    學院美術館底層幽幽的燈光下,被隔成走廊一樣的「展廳」兩邊的牆上,各自掛著一排放大了的「證件照」,照片上那一個個稚氣未消的腦袋,讓我回想起1970年代末校園裡那些躊躇滿志的學生,未來的藝術家。突然,一個腦袋讓我嘴角的微笑消失。沉痛,從心底處溢了上來。我辨出了,這是林琳,是形象永遠定格、永遠不會變化的林琳,而他的同學們在三十年後的今天,早已變成腦滿腸肥的中年人。
  • 美國教育如何系統性歧視黑人
    只不過,缺乏全面思考的政策讓鄧巴高中在黑人生源整體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不可逆地走上了 ghetto school 的道路。黑人學校起源於美國內戰和重建時期。在南北戰爭前,90% 以上的美國黑人生活在實行奴隸制的南方。
  • 美國民眾在川普大廈前寫「黑人的命很重要」,紐約市長挽起袖子幫忙
    「黑人的命很重要!」這句反抗美國社會種族不平等問題的標誌性口號已經被書寫在紐約市的多條街道。然而,現在美國民眾又將其寫在了總統川普的「老家」——紐約川普大廈門外。
  • 穀雨計劃丨美國黑人社區只有髒亂差?這個攝影師正改變大眾認知
    戴爾的作品根植於他長大的休斯頓黑人社區,通過描述當地非裔的日常生活,展現其文化和積極的一面。 得知自己被瑪格南「通過」了,戴爾並沒在社交媒體上大力宣傳。反而,他的Instagram,每天都在轉發關於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和黑人不平等待遇的消息。
  • 美國華人當鋪遭洗劫,老闆娘被打斷腿進ICU…比美國黑人更慘的是...
    眼下,美國新冠肺炎確診超201萬,死亡超11萬例,但弗洛伊德之死導致的抗議示威活動,依然在全美各地蔓延。不少亞裔的店鋪,更是成了打砸搶的犧牲品。近日,美國紐約一家華人當鋪日前遭到抗議者打砸搶劫。這家經營了20年的店鋪受損嚴重,珠寶首飾被洗劫一空,68歲的女店主受傷嚴重。
  • 某幾個女大學生對黑人情有獨鍾,惹罵聲一片,真實緣由是這三點!
    武漢某大學的同寢室女大學生對黑人情有獨鍾?武漢某大學一寢室4名女生都爭相找了黑人做男友,其慶生場面引起人們高度關注,這些女生到底怎麼想的?其實,愛情本無可厚非,然而,愛情也不可兒戲。這些女大學生對待愛情的選擇標準真的讓人大吃一驚。當然,這種現實的結果自然也引起人們的罵聲一片。
  • 穆斯林男孩寫100遍「黑人的命也重要」 被斯坦福錄取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4月4日報導,美國一名穆斯林學生近日被世界頂級名校史丹福大學錄取。令人驚訝的是,他被錄取或許是因為在提交的申請文章中寫了100遍「黑人的生命也重要」。
  • 美國多名白人警察和社區成員跪著為黑人洗腳,以「表達謙卑和愛」
    近日,美國黑人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發的聲勢浩大的反種族歧視浪潮似乎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了一些衝擊和變化。當地時間6月6日,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些白人警察和社區成員聚集在一起,為黑人牧師洗腳。據悉,這效仿了《聖經》中耶穌為門徒洗腳的做法。
  • 美國黑人的生活和醫療困境
    今天我們看看《經濟學人》文章 Black America in Peril 如何分析美國黑人的生活和醫療困境。 難怪(little wonder)黑人遭到新冠病毒猛烈攻擊。病毒和其他疾病一起(in tandem with)造成了大部分的死亡。最新數據表明(suggest)每兩千個非裔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死於(die of)新冠病毒,即便南方諸州疫情相對緩和(relatively spared),而有一半以上的黑人生活在南方。
  • 在逃:社會學家戈夫曼眼中的美國警察與黑人社區|正午書架
    編者按「我無法呼吸」,喬治·弗洛伊德的呼喊已響徹美國各地和全球社交媒體。我們無法預知這一事件的未來走向,卻可以探究背後的美國社會現實。在此次事件背後,在被拍攝的殘酷場景之外,還有多少類似的事件?美國警察與黑人社區之間有著怎樣的緊張關係?《在逃:一個美國城市中的逃亡生活》一書提供了許多答案。
  • 如此種族歧視:黑人保安告誡學生不要罵他「黑鬼」 反被學校開除
    原標題:這種極度荒唐的事情,也只能發生在美國了…….近日,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一所學校,開除了一名黑人保安。然而,這件事卻因為太過荒誕,竟引起了幾乎所有美國媒體的報導…..這位被開除的黑人保安名叫馬龍·安德森(Marlon Anderson),就是下圖中這位老兄。
  • 抗疫鬥爭對大學生的重要教育意義
    抗疫鬥爭對大學生的重要教育意義 2020年05月12日 11:2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譚勁松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