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訓練時間不夠?試試這種高級訓練技巧,一樣能夠練爆你的肌肉

2020-12-14 健身教練Ason

1962年,古巴舉重運動員Sergio Oliva在美國獲得政治庇護。1969年,他成為了唯一一名歷史上在奧林匹亞大賽中打敗過阿諾德施瓦辛格的人。

施瓦辛格後來講述到:

然後我第一次見到Sergio Oliva本人,我明白了為什麼大家稱他為「神話」,這就像我走向一堵牆一樣震撼人心。他打敗了我,簡直太大了,我想不出其他的方法去打敗他。

1984年,肌肉雜誌的一名記者在芝加哥與Oliva呆了三天,他提到:

我感覺Oliva會在他90%的動作上使用休息暫停法。在所有的上肢動作中,他幾乎在每個動作的每一組都會這麼練。

那到底什麼是休息暫停組?你要如何使用這個方法來增肌?本文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什麼是休息暫停組?

休息暫停組是一種老派的健美運動訓練技巧。在這個方法中,運動員會在一組上做到力竭,然後休息幾秒,繼續多做幾次。

休息暫停組可以追溯到上世紀60年代,阿諾德施瓦辛格和麥可門澤爾都使用過這個方法。

休息暫停組效果如何?

從那之後,科學家們就開始研究這個方法,結果還是不錯的。

2017年Prestes等人就召集了一群受試者,將他們分成兩組。第一組受試者只做了一組休息暫停組,另一組做了3組傳統組[1]。在6周的訓練後,第一組受試者大腿肌肉的增長速度比第二組受試者要快,11% vs 1%。然而,他們的手臂和胸部肌肉增長沒有顯著差異。

不管怎樣,研究至少可以說明休息暫停組對於增肌的效果還是很不錯的,甚至可能還好於傳統組。

而且重點是,這種方法能將你的訓練時間減半,因為你沒有「浪費」任何組間休息的時間。

如何使用休息暫停組?

在上面提到的研究中,受試者是這麼練的:第一組用80%1RM的重量做到力竭,然後休息20秒,直到一共完成18次。

在正常情況下,80%1RM的重量通常可以讓我們做8次左右。因此,如果你要像該研究中受試者那樣訓練,那麼你就會:

做8次,休息20秒,繼續做儘可能多的次數(假設4次)。休息20秒,繼續做儘可能多的次數(假設3次)。休息20秒,繼續做儘可能多的次數(假設3次),然後你就做完了!

這就算做一組,相比於你做3組,每組6次能夠有相同甚至更好的訓練效果。

休息暫停組的問題

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這個方法非常不錯,打算馬上去實施。

但是,我並不建議長時間而且在所有動作上都使用,也不建議初學者使用。因為休息暫停組會要求你訓練到力竭,而且非常頻繁,在每個動作上都是如此。

這樣一來,你受傷和過度訓練的風險就會提高,因為訓練到力竭會給神經系統帶來更大的壓力,延長恢復的時間,而且越接近力竭,動作變形的風險就越高。

對於初學者而言,本身動作熟練度就不高,也很難掌握力竭的程度,採用這種高級訓練方法更是得不償失。

因此,一個改良的方法就是每組不做到力竭,這樣的休息暫停法其實同樣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

舉個例子,選擇一個你可以做10次重複的重量,在第一組你只做8次,這樣你就「留了2次」,沒有在第一組上做到力竭。同樣地,在每一次短暫的休息後,你還是繼續做幾次,但是每次也不做到力竭。

通過這樣訓練,我認為你同樣可以像傳統組那樣去增肌,同時還避免的過度訓練和受傷的風險。在我舉具體例子之前,我還想提一下使用休息暫停組的一些經驗,這與你每次休息多長時間有關。

休息暫停:到底休息多少秒?

我第一次嘗試休息暫停組是在我讀了上文提到的那項研究之後。在該研究中,每次暫停是20秒。

但是我很快發現20秒對於深蹲和硬拉這樣的複合動作是不夠的,因為如果休息20秒,可能只會多做1-2次。

因此,我開始嘗試每次暫停休息40秒,我也建議我的一些有訓練經驗的客戶這麼做。這樣一來,每次暫停後就能多做3-4次。

然而,在用這個方法練了幾個月後,我發現自己也能慢慢適應。當我只休息25秒時,我也能多做3次。而且,25秒也比較接近研究中使用的20秒,這樣更加高效。

那麼我的推薦就是,如果你剛開始使用這個方法,可以從40秒開始,每個月降低5秒鐘的休息時間,直到25秒。

每組做多少次?

上述研究中第一組做了8次,直到最後一共做了18次,但是你沒有必要這樣練。

事實上,科學表明改變重複次數還會讓你更加強壯。對於這個話題,Greg Nuckols發現周期性訓練能夠帶來更大的力量增長。所以,適當的改變你做的重複次數是個不錯的注意。

我推薦的一個方法就是在目標次數上加倍。比如,你本來一組要做12次,那麼你可以第一組做12次,休息25秒,繼續做4次,這樣循環,直到你做滿24次。

總結

休息暫停訓練法是一種比較不錯的高級訓練方法,也有科學研究去支持它的有效性。然而,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它比傳統的方法對於增肌更好。它完全可以作為突破平臺期或者節省訓練時間的一種工具,比較適合高級訓練者。

OK,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大家有什麼問題可以留言評論,覺得不錯就點個讚關注我吧~#百裡挑一#

參考文獻:

[1]Prestes J, A Tibana R, de Araujo Sousa E, et al. Strength and Muscular Adaptations After 6 Weeks of Rest-Pause vs. Traditional Multiple-Sets Resistance Training in Trained Subjects. J Strength Cond Res. 2019;33 Suppl 1:S113S121.

相關焦點

  • 如何練出有型的手臂肌肉?選對動作還不夠,這個訓練技巧助你突破
    「手臂是否需要單獨拿出一天的時間訓練?」很多朋友想要打造飽滿有型的手臂,但因為時間有限,所以糾結於上邊的問題。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一個手臂訓練技巧,既能幫你節約訓練時間,讓訓練計劃更加高效;同時不會削弱手臂訓練強度,讓你的手臂肌肉更加有型。這就是「超級組」訓練方法。
  • 沒時間健身訓練?你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健身食課」百家獨家文章】導讀:如果你正在讀這篇文章,是不是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或者親戚說,我也想保持身材,但是沒時間去運動?或者你已經開始一段時間的健身了,但是還是會因為上班或者其他的事情而導致匆匆忙忙地過完一天,就去洗澡準備睡覺了。你是不是很常因為太晚下班,而導致沒有時間去健身房訓練,最後決定乾脆不練呢?
  • 誰說肌肉一定要分開訓練?每次健身練遍全身,4個好處令人羨慕
    我們平時的健身,一般是按照增肌套路進行的健身方式,而肌肉分化訓練,也就是把肌肉分開訓練的方式,比如周一練胸肌,周二練背等等這種安排方式。 之所以採取肌肉分化訓練方式,是因為增肌訓練強調的是肌肉破壞,也就是要把肌肉刺激到位,才會獲得更好的增肌效果。肌肉只是破壞不進行恢復,就會導致肌肉積傷。
  • 40臂圍是怎麼練的?告訴你3個技巧,手臂肌肉都練爆了
    能看出來,大呲牙吃醋了,當然他也看到了自己的短處,手臂圍度不夠啊,就37cm,跟我這40的比起來確實有點纖細。你要說他沒練過,那真的像罵人,彎舉屈臂伸做了不知道幾萬次,就是不漲怎麼辦?後來我就教了他三個技巧。(1)聽說過「啞鈴託舉」嗎?
  • 健身一周練幾次是最佳的訓練頻率?保持肌肉量最低一周要訓練幾次
    當然在這種情況下要想獲得一個極佳的好身材,好的形體,是不太可能的,任何事情都是付出的越多得到的就越多,目標不一樣的話,這個問題討論結果就會有所不同,只是保持你的肌肉量與力量,以及獲得一個良好身體狀態,那健身頻率你一周進行2次的力量訓練就可以,甚至1次,每次訓練時間保持在30-90分鐘。
  • 7個不常見的訓練方法,練爆你的胸肌
    不過,即使你沒有這種發達胸肌的基因,你仍然可以通過進行正確的訓練,最大限度地鍛鍊你的胸部肌肉。7個不常見的訓練方法,練爆你的胸肌從人體解剖學上看,胸肌是構成胸部最大的肌肉,它由兩個不同的部份組成,上部被稱為鎖骨部,也經常被稱為上胸部,而下部被稱為胸肋部,通常被稱為中胸和下胸部
  • 學會這2個技巧,帶你用小重量訓練,練出大肌肉
    在我們的健身訓練中,說到增肌訓練,我們有很多的朋友,第一時間所想到的健身訓練,應該就是大重量的力量訓練了,的確,大重量的力量訓練能夠讓我們在訓練中,去獲得一個較好的增肌效果,但是,小編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想要去增肌,想要讓自己身體中的肌肉得到增長的話,也不是非要依靠大重量訓練的。
  • 練背順序太混亂,背部肌肉就練不好,如何安排背部訓練計劃?
    而如果你先練啞鈴划船這個動作,那麼啞鈴划船這個動作消耗了你的很多體能,到後面的引體向上可能就會做的比較敷衍,並且你的這套訓練方式,更針對背闊肌。所以有些人背部肌肉練了很久還是不明顯,就是由於他的練背順序太混亂,練背順序太混亂,導致體能消耗到了效果差的動作上面,而且練背沒有針對弱點進行,所以變化不大。
  • 腿部力量訓練,3個動作,讓你練出強壯的腿部肌肉
    很多健身新人去健身訓練的時候就最開始都會忽略腿部力量的訓練,認為主要去訓練上肢的力量感就夠了,我個人覺得肯定會有很多剛剛接觸健身的新人會有這種想法,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所以我推薦三個動作帶你練腿。健身不練腿,會讓你的下半身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支撐你的身體,導致身體重心不穩定,因此你的很多涉及到下半身體的訓練你都很難完成,或者是很難做的標準。當然,有些朋友們是知道練腿的重要性,但是覺得每次練腿都會很累。
  • 健身總是練不出肌肉與線條?做GYM肌肉訓練時會犯上的3個錯誤
    明明你經常都走進健身室操練肌肉,希望可以練出完美胸肌老鼠仔及六塊腹肌,但偏偏幾個月下來卻沒有成效!到底你犯了什麼錯?如果你健身一段時間,卻總是練不出理想的肌肉與線條,不妨留意一下,自己是否犯了以下三大健身的錯誤!
  • 到底每周練幾天才能長肌肉?關於訓練頻率最科學的講解
    每周需要訓練多少天來讓肌肉生長?答案是,看情況。你每周訓練3次就可以有效地鍛鍊肌肉。如果你願意,你也可以每天練來鍛鍊肌肉。沒有適合所有人的,最好的訓練方案。你在健身房訓練的天數取決於各種因素。隨著你變得更高級並且需要進行更多訓練以保持增長,調整每周訓練的天數是實現此目標的一種方法。出於這個原因,我建議中級訓練者的訓練頻率要比初學者高一些,並且平均而言,高級訓練者的訓練頻率應高於中級。打造最後1kg的肌肉來達到基因上限所需的努力要比建立最初的1kg多得多。
  • 如何讓小腿肌肉的訓練效果最大化?練小腿不粗反而更細!
    【「健身食課」第229篇文章】導讀:你在訓練小腿嗎?可能很多健身的人都忽略小腿的訓練,還有很多女生不想腿粗,所以都不想練小腿!在本文中,我們將徹底解釋小腿肌肉的訓練,當訓練腿成為你腦海中清晰的一部分,明白它可以在腿部輪廓上產生鍛造的力量。
  • 背部肌肉練不大?你缺少的是一套合理的訓練方案
    寬闊、稜角分明的後背是每個人夢想,我們都希望在健身房脫下衣服的那一刻能給所有的人來一個印象深刻的背影殺,而背部練得好,在我們穿上衣服的時候也會呈現出一個完美的倒三角,這是身體的幾何美,想要擁有這種美需要你刻苦的鍛鍊,但健身也不是蠻幹,如果方法錯誤,再努力也是徒勞,那麼今天我就為你介紹一套合理的背部訓練方案
  • 強壯腿部的訓練技巧!
    剛開始練腿,確實給每個訓練者帶來非常大的痛苦,但當你堅持下去以後,好處是非常非常之多的,今天小魚就和大家聊聊強壯腿部的訓練技巧,助大家在練腿的過程中少走些彎路。
  • 用硬拉練背,掌握這5個訓練技巧後,練背效果倍增!
    健身時,我們常常會忽略一些肌肉的訓練,例如我們的跟腱、脊柱肌肉等。在做硬拉訓練的過程中,能夠很好地幫助我們預防這些,我們容易忽略的肌肉的損傷。長期伏案工作的上班族們,堅持去做硬拉訓練,腰背部的姿勢也會慢慢地發生變化,有效地增強了我們腰背部的力量。在發生受傷風險時,發達的肌肉組織能夠保護我們,將風險降到最低。
  • 長期堅持健身訓練後,肌肉酸痛不再,是不是肌肉不會增長了?
    首先要回答很多人心中的這個疑惑,肌肉疼痛消失了,究竟是不是就是肌肉沒有受到足夠的刺激而不會增長呢?答案是並非如此。即使肌肉疼痛在後期消失,只要規範訓練,我們的肌肉一樣也都會被訓練到,並且處於增長狀態。如果就看了以上的文章,覺得自己現在的訓練已經到達了一個突破口,必須要增加訓練強度,那麼我們建議你繼續往下讀,看看究竟要如何科學的慢慢增加訓練強度:(1)每次運動時增加一點運動量,或者是一定的負重。不過一定要記得我們要一點一點逐漸增加,不能一蹴而就,不然就很容易對身體造成損害。
  • 只要努力練就能長肌肉嗎?錯!健美訓練中影響肌肉增長的8大因素
    不過,這也給我們的恢復儲備帶來了更大的負擔,需要更長的恢復時間。為求最佳效果,這個新計劃每周只需練4次。多練就會影響效果。這個計劃有利的一面是能讓你擁有更多的空閒時間;不利的一面是訓練很耗體力,很艱苦——需要高水平的自制力和集中力。
  • 延遲性肌肉酸痛你懂多少?這2種訓練方法你值得擁有!
    但最後你還是需要練到肌肉酸痛,因為另外一個機制效果可能會逐漸減退。所以我們先肌肉損傷說起。就像字面意思一樣,讓肌肉有微小的撕裂傷,就是肌肉周圍的結締組織受傷。大家都認同增肌就是破壞肌肉再讓其生長, 讓肌肉變得更強壯。
  • 掌握訓練的技巧,讓你練出爆炸的肩部
    你知道反向飛鳥該怎麼練習嗎?它是一個能夠讓你練出爆炸肩部的動作!其實反向飛鳥並沒有你想像中那麼簡單,它需要固定的行程,同時如果你要給別人示範這個動作,未必做得正確,這個動作說真的是有一定的技術含量的,如果稍微聳肩就會變成練習斜方肌的動作,肩胛骨如果一動就會變成另一種聯繫方式。
  • 徒手訓練很簡單!男生練出肌肉,女生收穫苗條身材
    雖然好的物質條件能夠催化健身的效果(比如辦健身卡、買裝備補劑、找專業教練指導),但我始終認為,興趣和動力才是決定健身效果的決定性因素。面對可能存在的受傷風險、經受訓練和飲食的考驗、忍受人性中懶惰的誘惑,最終堅持下來做成一件事,總得有能幫你「挺」過來的精神勁兒在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