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23日,「直面問題踐行承諾」大型電視問政節目——《作風監督面對面》開問。問政關注了幾百畝土地被挖砂,十多年卻沒復墾的問題。
挖砂後留下大坑
十多年沒人管變成垃圾堆
近日,在萊蕪區張家窪街道辦事處許家溝村北山,幾百畝的土地被挖砂後變得面目全非,到處都是挖砂後留下的大坑。村民們說,這片地被人挖砂後,已經荒廢了十幾年。
「人家挖了砂了,那年修高速路時,修高速路挖的,10多年了,人家早賣了砂了,現在沒有管的。」萊蕪區張家窪街道辦事處許家溝村村民說。
由於缺少管理,這片土地變成了垃圾傾倒點,現場有很多車輛到這裡傾倒建築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經形成了一條十幾米長的垃圾堆。「這都是建築垃圾,口鎮公園裡的,廠子叫往這裡倒。」一位貨車司機表示。
萊蕪區張家窪街道辦事處許家溝村村民表示,挖砂後就一直荒著,當時一口人分了400塊錢,說是復墾,但最後並沒復墾。
平時的監管流於形式
今年年底前將完成復墾
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永斌表示,短片中出現的情況是需要修復復墾的。在《土地管理法》裡面,就近需要取土採砂的情況下,項目竣工一年內要恢復原貌。
對於短片中反映的問題,萊蕪區委副書記、區長秦蕾表示,感覺到很震驚、很自責。「8月份還是攻堅月,看到這麼多垃圾在這個地方存放,感到平時的監管還是流於了形式。領導、部門、屬地三個監管責任,如果哪個監管責任盡到了,這個問題都能得到解決。另外還有環保網格,如果這個責任盡到了,也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還有衛生保潔員,所以出現這個問題,真是不應該。」秦蕾說。
秦蕾介紹,這個問題去年7月份已經列入了山水林田湖綜合治理方案,去年5月底張家窪被納入萊蕪區管理以後,萊蕪區原有的山水林田湖項目已經進行完畢,該項目是在巡查過程中發現需要治理的,現在已經納入了山水林田湖的治理項目。
記者了解到,2019年9月份,萊蕪區自然資源局對李白楊、許家溝兩處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進行了可行性研究及設計編制項目公開招標,招標的工作已經一年了,但是沒有後續的進展。對此,秦蕾表示,因為該項目要經過後續設計,目前已經經過了審定。
對短片中的大坑,秦蕾表示,今年年底之前將完成復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