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柔軟厚實的墊子上玩耍不易磕碰,加上清洗簡單收納方便,使得兒童地墊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據報導,有媒體記者購買了10款兒童地墊,送第三方檢測機構參考相關國際標準和國內的團體標準進行檢測後發現,其中6款產品甲醯胺超標,超標最多的高達17倍。而且,這些「毒地墊」無一例外打著環保名義售賣,多是熱銷產品。(6月23日《科技日報》)
兒童地墊和孩子親密切觸,竟然變成兒童「毒地墊」,讓人驚訝,想想都覺得可怕。可這個問題並非最近才出現。2015年,江蘇省質監局發布的兒童安全地墊產品風險監測質量分析報告顯示,120款兒童地墊中,超過四成樣品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指標存在安全隱患,其中就包括甲醯胺含量超出限量值的問題。2018年,上海市黃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15批次兒童地墊產品質量風險監測情況,有7批次產品甲醯胺檢測結果超過參考標準限值。
兒童「毒地墊」怎麼就治不好?
兒童地墊含有甲醯胺,也叫氨基甲醛,是一種有機溶劑。依據歐盟相關法規,甲醯胺被歸為生殖毒性物質,對兒童造成的傷害是不可逆的。對甲醯胺的研究證實,甲醯胺可以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膚黏膜吸收進入體內,嚴重者甚至還會誘發白血病。動物試驗表明,過量的甲醯胺可損傷動物神經系統、血管系統和肝臟,降低動物生殖能力及幼仔成活率。此外,甲醯胺遇到高溫還會釋放出氨氣,過量的氨氣會對眼睛和皮膚黏膜造成傷害。為此,歐洲化學品管理局已經把甲醯胺列入需要高度關注的物質清單中。可卻進入了兒童地墊。兒童地墊使用廣泛。孩子在地墊上爬行、翻滾、玩耍等,不僅皮膚直接接觸到地墊,而且其口鼻離地墊很近,特別是低年齡的孩子,還可能會去舔、咬墊子。毫無疑問,兒童地墊應該是健健康康的。
兒童地墊為何會變成兒童「毒地墊」?一方面是標準的缺失。2018年,深圳市制定實施了《兒童塑膠地墊化學安全技術要求》。同年,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發布了國內首個兒童地墊安全團體標準《兒童地墊安全要求》,要求甲醯胺不得超過200毫克/公斤。這些標準雖然對甲醯胺的含量限值做出要求,但並非是強制執行的,而且適用範圍有一定局限性;另一方面是監管欠有力。2018年12月,兒童地墊產品已經納入了國家強制3C認證範圍,也就是說,沒有3C認證的兒童地墊是不允許在市場銷售的。只要監管有力,也能夠將兒童「毒地墊」清除出「兒童市場」。
從有毒塑膠跑道到甲醯胺超標的地墊,關乎孩子健康安全的每個產品,都牽動著廣大家長的心。但兒童產品屢屢出現問題,讓人發問,我們憑什麼保護孩子?兒童「毒地墊」怎麼就治不好?這其實是個偽問題。只要能夠將孩子的安全放在首位,從法律、監管層面加以嚴管嚴懲,兒童「毒地墊」是不太可能治不好的。
【來源:東方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