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呼吸系統疾病是指一大類具有呼吸系統症狀,對其他器官或組織可造成可有可無的病理損害,但對經濟效益產生影響的一類疾病的總稱。該病是養雞生產中最常見、最複雜的一類疾病,也是造成經濟損失最嚴重的疾病,在封閉雞舍和養雞集中地區發病最普遍。
本文主要闡述引起雞呼吸系統症狀的常見的病毒性、細菌性、真菌性、寄生蟲性和營養性疾病及其臨床和病理鑑別診斷和防治措施此外,其他因素如遺傳、腫瘤、外傷、過敏、通風不良、過冷或過熱、氨氣、灰塵及不正確的噴霧免疫等也可引起雞呼吸系統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生產實踐中多為多病因混合感染,很少為單一病因,但不論採取哪種管理措施,遺傳和營養在疾病的發生和轉歸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
一、雞呼吸系統的解剖結構與生理特點
雞呼吸系統發達,由上呼吸道的鼻腔、喉和下呼吸道的氣管、支氣管、肺和氣囊組成,其功能與哺乳動物類似,主要負責大氣中氧氣與血液中二氧化碳的交換。並具有調節體溫和酸鹼平衡、發聲及在某種程度上還具有解毒的作用。
氣囊是家禽特有的器官,是裝空氣的膜質囊,一端與支氣管相連,另一端與四肢骨骼及其他骨骼相通。
雞的氣囊包括1個鎖骨內氣囊、l對頸氣囊、1對前胸氣囊、1對後胸氣囊和l對腹氣囊,共9個。
除腹氣囊是初級支氣管的直接延續外,其他氣囊都與二級支氣管相連。雞吸氣時,外界空氣進入支氣管和側支氣管。其中一部分氣體繼續經副支氣管、細支氣管到達毛細氣管氣體通道區,與其周圍的毛細血管直接進行氣體交換;另一部分氣體則經二級支氣管進入大多數的氣囊內。
在呼吸周期中,氣體在肺內運行的同時,氣囊中的部分氣體返回支氣管進入肺的細支氣管.最後到達毛細氣管氣體通道區進行氣體交換。在呼吸中具有貯存空氣、加強肺的氣體交換、平衡體位、發散體熱、調節體溫等功能。
公雞的腹氣囊與睪丸緊貼,可使局部溫度降低,有利於精子成熟。
雞的呼吸頻率常因個體大小、品種、性別、年齡、環境溫度和生理狀態的不同而有較大差異,通常為22-110次/分鐘。
雞在炎熱的環境中發生熱喘呼吸,常使副支氣管區域的通氣顯著增大,導致C02分壓偏低,出現呼吸性鹼中毒而死亡。故在夏季要做好雞舍的防暑通風工作。
二、抵抗吸入外源病原的機制
(一)吸入空氣的過濾。鼻腔對吸入的空氣進行溫熱、潤溼及過濾,進一步向下延伸。被覆有黏液的上皮細胞靠纖毛擺動(10毫米/分鐘)很快形成黏液層,將吸人的顆粒物衝擊到咽部被吞咽和清除,對抵禦吸入的大顆粒物(
(二)氣管和支氣管黏液纖毛的清除作用。氣管、支氣管和二級支氣管基部多數襯以纖毛柱狀上皮細胞,而二級支氣管多數為立方(有時為纖毛化)或鱗狀上皮細胞.纖毛向喙的方向擺動。副支氣管襯以無纖毛的立方或鱗狀上皮細胞,故不具備清除吸人外源顆粒的作用,Mensah和Brain(1982)把雞暴露於含有放射性同值素標記鎝的氣溶膠顆粒(
這項研究表明不溶性鎝快速自氣管和肺清除至糞便,而在心、腎、卵巢或肝幾乎無放射活性,說明鎝未進入血液。
雖然雞呼吸系統清除吸人舍內汙染物的機制不完全明了,但降低纖毛運動或損害纖毛上皮細胞的任何因素均可造成雞體對侵入微生物抵抗力的下降而通過呼吸道進入體內引起感染。
(三)吞噬作用。健康雞的呼吸系統很少有巨噬細胞,但若存在趨化物質如注射外源物質弗氏佐劑、Sephadex G--100或致病微生物如煙麴黴孢子侵入時,則會招募巨噬細胞進入氣囊。這些巨噬細胞具有很強的吞噬活性並可很快抵達呼吸系統。然而,正常情況下氣道的巨噬細胞並不具有清潔呼吸系統的作用。
相關的實驗證明吸人的氣溶膠顆粒(≈0.18微米)截留在副支氣管的肺房和漏鬥部.進入上皮細胞及其吞噬體內,穿過上皮細胞進入問質及間質巨噬細胞。肺房區和漏鬥郜的每種上皮細胞可能發揮巨噬細胞的功能並清除埋在這一區域的外源物質。以保護氣毛細血管避免汙染,這或許也解釋了後氣囊較前氣囊易於感染的原因。
三、雞呼吸系統疾病的鑑別診斷
雞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表現有呼吸困難、喘氣、羅音、咳嗽、面部腫脹、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狀,不表現任何症狀而突然死亡的疾病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急性新城疫,均具有類似的肉眼病變,即從纖維蛋白性滲出物到淋巴漿細胞性氣囊炎、胸腹膜炎、肺炎、氣管炎、喉炎、鼻竇炎/鼻炎和結膜炎不等。在實踐中可根據發病雞群的病史、臨床症狀及剖檢病變做出初步鑑別診斷。
如需確診則須進行病原(病毒、細菌或真菌)分離、血清學試驗、螢光抗體試驗、免疫組織化學及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通過對病原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或其他分子生物學技術進一步確定疾病的流行病學或病原間的相關性,如禽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傳染性喉氣管炎、雞毒支原體和滑液囊支原體。營養或中毒性疾病可通過分析發病雞群的飼料、肝臟和血液做出診斷。
了解臨床上常見的雞呼吸系統疾病(表1)及流行病學特點將有助於做出正確的疾病鑑別診斷(表2)。
(一)病毒性疾病
1.流感(AI):臨床表現與病變凼毒株毒力強弱不同而異,多數可出現輕度至中度的結膜炎、鼻竇炎、氣管炎和氣囊炎。鼻竇充滿滲出物,眼瞼和面部腫脹.冠和肉髯發紺、壞死,腳鱗有紫色出血斑,腫大的頭部皮下水腫:氣囊、心包、腹膜及輸卵管有纖維索性滲出物.肺實變,心冠脂肪呈針尖狀出血,產蛋母雞卵巢萎縮、輸卵管退化;肝、脾和腎瘀血腫大,質脆,胰腺常有談黃色斑點及暗紅色區域;腺胃、肌胃和肓腸扁桃體黏膜出血。
2.新城疫(ND):典型症狀為腺胃乳頭、十一指腸、空腸、迴腸黏膜出血或潰瘍,肓腸和直腸呈條紋狀出血。消化道,腺胃黏膜乳頭出血,小腸黏膜腫脹、出血、壞死、潰瘍,盲腸扁桃體出血、潰瘍,盲腸和卣腸呈條紋狀出血;氣管:氣管黏膜增生、肥厚伴有卡他性滲出物;漿膜:心冠脂肪、內臟漿膜有針尖出血點:卵巢:產蛋雞卯泡鬆軟、包膜充血、出血,卵泡破裂,卵黃流入腹腔。
3.傳染性支氣管炎(IB):特徵為病雞咳嗽、噴嚏、氣管囉音、下痢,雛雞流涕.成雞產蛋下降、產畸形蛋、蛋清稀薄如水,呼吸型:病死雞氣管下1/3處黏膜充血、水腫。管腔內有水樣至粘稠透明的黃白色滲出物或乾酪樣物,氣囊渾濁;生殖型:產蛋雞卵巢、卵泡充血出血,產軟蛋、破蛋,輸卵管短而細,蛋殼褪色;腎型:腫大、蒼白,輸尿管擴張,充滿灰白色尿酸鹽;腺胃型:胃壁增厚、出血。
4.傳染性喉氣管炎(ILT):特徵為病雞陣發性甩頭、呼吸困難、咳出帶血黏液。死雞喙角、臉部、頭部及羽毛有血痰玷汙;氣管黏膜出血、肥厚、變性壞死並有糜爛灶。有時可見氣管內有血凝塊;眼瞼和眶下竇腫脹,結膜炎,重者失明;卵巢異常,出現軟卵泡和出血卵泡。
5.黏膜型雞痘(FP):病雞吞咽障礙和呼吸困難,咽部、喉頭、鼻腔和氣管出現塊狀黃白色乾酪樣假膜。
(二)細菌性疾病
1.大腸桿菌病(AC):根據症狀和病變不同.有多種病型,與呼吸系統有關的主要為呼吸道源性大腸桿菌敗血症,多發生於5~12周齡的幼雞,6~9周齡為發病高峰;呼吸道表面有乾酪樣滲出物,氣囊壁增厚;肝表面及外膜有白色纖維索性滲出物,死亡率可達8%~10%。
2.傳染性鼻炎(IC):剛開產雞最易感,4~8周齡雞發病最嚴重;鼻腔、眶下竇、喉頭及氣管黏膜急性卡他性炎症:面部及肉髯皮下水腫;產蛋雞發生卵黃性腹膜炎、軟卵泡、血卵泡,公雞睪丸萎縮。
3.慢性呼吸道病(CRD):特徵為發病慢,病程長,寒冷季節較為嚴重。患雞呼吸困難,伴有乾性羅音,常出現眼瞼腫脹:各種日齡的雞均可感染,但以4~8周齡雞多發:病雞鼻腔、眶下竇、氣管和支氣管內黏液增多、黏膜肥厚;氣囊壁渾濁增厚,內有黃色泡沫狀滲出物。
4.霍亂(FC):最急性型:心冠脂肪有少量出血點,肝有少數灰白色壞死灶;急性型:腹膜、皮下組織、腸繫膜脂肪、心冠脂肪有出血點或出血斑,肝稍腫大,表面分布有許多灰一色壞死點;慢性型:特徵為肉髯化膿性壞死。
5.鼻氣管鳥桿菌病(ORT):氣囊炎和肺炎是ORT最常見的特徵。3-6周齡肉雞及產蛋高峰期蛋雞最易感染,死亡率為2%~11%;病雞流涕、噴嚏,面部水腫,精神沉鬱,死亡率增加,生長減慢;發病肉雞胸腹腔氣囊渾濁,呈黃色雲霧狀,內有濃稠、黃色泡沫樣滲出物或乾酪樣殘留物,支氣管出血.有黃色乾酪樣滲出物;蛋雞可見支氣管炎、氣囊炎、心包炎及卵巢卵泡破裂和卵黃性腹膜炎。
(三)真菌性疾病麴黴菌病:本病多發生於1月齡特別是4~12日齡的平養或散養的雛雞,潮溼溫暖季節多發。肺、氣囊、胸腹腔有小米粒至大豆大小的黃白色結節.觸之柔軟而有彈性;氣囊、肝、脾、腎、卵巢、腸管等處可見數量多少、大小不等的黴菌斑塊,中間綠色,邊緣白色,表面呈絨毛狀。
(四)寄生蟲病
1.比翼線蟲病:幼雞感染嚴重,咳嗽,氣管黏膜廣泛損傷和發炎.並蓄有大量帶血的黏液,氣管黏膜面有小結節形成。
2.隱孢子蟲病:患雞打噴嚏、咳嗽,伸頭呼吸,重者伏地,不願走動;發病早期,後胸氣囊壁增厚並含泡沫狀、透明至白色或灰白色液體,後期則氣囊壁變厚.含有白色乾酪樣滲出物。
(五)營養性疾病維生素A缺乏:病雞口腔和食道及呼吸道黏膜發炎、壞死,並有灰白色芝麻大小的結節,腎小管和輸尿管有白色尿酸鹽蓄積;重者心臟、肝、脾和法氏囊也有尿酸鹽沉著。
四、雞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
作為獸醫除準確鑑別診斷疾病和熟悉所用疫苗和藥物外,還必須熟練掌握兩者之間的關係,以免造成額外的人為經濟損失。一個好的疾病防治方案能在疾病發生之前即將其控制和消滅。其包括幾個方面:通過合理的消毒衛生和應激管理措施以有效減少病原體對雞群的侵襲;通過接種與流行毒株相匹配的優質疫苗並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進行以增強雞體的免疫力;及時採用安全有效、敏感價廉的藥物進行治療。(表3列出了常見雞呼吸系統疾病的防治措施,供大家參考)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