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美食年度人物榜發布:這些人變革著我們的餐桌

2020-12-11 騰訊網

  這是一大口「中國美食年度人物」第三次與大家見面。

  今年寒冷,在許多行業都有了直觀的感受,與美食相關的產業亦然。即便如此,依然有一些人奮力拼搏,變革著我們的餐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我們想以開闊的眼界來評判這個時代的餐桌,改變我們餐桌的不僅僅是餐廳和廚師,同時還有各行各業的人。他們包括美食行業的創業者、網際網路人、美食家、科學家、教授,以及公眾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影響著我們的味蕾。

  時代在一餐一飯間,變成了現在的模樣。無論在任何時代,人都是評判萬物的法度。他們也許是一個名廚,用一道道精細的美食在我們舌尖上捲起一股風暴;也許是個餐飲品牌的運營者,開拓出美食商業地圖上的疆土;也許是一個美食家,為萬千食客指引著味覺方向;也許是一個網際網路創業者,用科技的力量改變著人們的用餐習慣,方便著人們更好的吃喝;也許是美食供應鏈的整合者,許多人不知道他的名字,他卻引領行業之先;也許是一個營養學家,引導著人們用更科學的方式看待事物,用更理性的觀念來平衡膳食;也許是一個酒行家,幫助大家可以更好的飲酒;也許是一個茶人,用中國式的品鑑方法理解這個國家;也許是一個食材供應者,紮根農業,只想改善大眾的餐桌……

  所有這些人,都在努力提升著舌尖上的幸福感,我們的餐桌因為有他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豐富。

  中國幾乎是一個人人自稱吃貨的國度,中國人的飯桌交際也幾乎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有時候除了要知道哪裡好吃之外,還要知道為什麼好吃,而這些人,就是為什麼好吃的因由。

  於是有了這樣一個「美食年度人物」,用來記錄每一年改變我們味蕾和餐桌的人們,他們用自己的一點一滴的努力,使得中國美食越來越好,叫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多一些驚喜和顏色。

  先奉上今年的BEST 50中國美食年度人物榜單:

  榜單詳情

  2018年度BEST50中國美食年度人物

  獲獎名單

  以下排名不分先後

  按照拼音首字母排序

  Alan Yu

  上海畫廊餐廳Le Rivage Restaurant 創始人

  Alan Yu的本名叫餘溟燁,「名」中帶水帶火,似乎註定要與水火交織的事業為伴。他從小生活在美國,馬裡蘭大學計算機系碩士,然而因為熱愛烹飪,投入廚師行當。他有一份近乎完美的從廚履歷。師從世界名廚Michel Richard,二十幾歲作為餐廳行政總廚獨當一面,後又成為香港、上海8 Otto e Mezzo 兩家米其林餐廳行政總廚,也做過紐約Jean-Georges的總廚,如今他在上海擁有自己的品牌:上海畫廊餐廳Le Rivage Restaurant 和Alan’s Bistro。Alan Yu是中國堪稱表率的外籍大廚,也是中西美食文化融合的範本,在他的餐廳裡,能撞見天馬行空的創意和斑斕炫目的驚喜。

  扁擔姐

  王鮮記水產創始人

  在江蘇高郵有一戶「河蟹大王」,夫妻共同經營,特別是當家的「扁擔姐」,賣起大閘蟹來特別有一套。扁擔姐真名張玉鸞,出身於水產世家。扁擔姐的大閘蟹養得好,連續3年獲得「河蟹大王」的稱號;扁擔姐還極擅長營銷,不僅是傳統門店和商超,扁擔姐還率先藉助網際網路和新媒體的力量,打開了自己的分銷渠道。近兩年來,扁擔姐的「王鮮記」品牌不僅入住淘寶和工商銀行融E購平臺,還成為順豐優選在華東地區的重點扶持對象。現在的扁擔姐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絡紅人,今年還獲得了揚州市「十大女傑」稱號。扁擔姐是抬起頭來緊跟時代潮流的快樂新農人典範。

  蔡昊

  「好酒好蔡」創始人

  很難用簡短的詞彙來形容蔡昊,簡單地說,蔡昊是一位運用科學概念專注味覺思考的美食創意家。蔡昊曾經的主業是化工產品,進入美食領域之後,他依然以科學的角度出發,在他手中,技法無分東西,味道無分南北,用科學算法去計算酸甜苦辣,成就一道道獨特的「蔡」式味道。「好酒好蔡」繼香港、廣州之後,2018年上旬「好酒好蔡」北京王府中環店開業。「好酒好蔡」自然少不了好酒,蔡昊是蘇格蘭威士忌協會的雙耳杯執杯者,專業認可度極高。蔡昊的私人定製威士忌「Howard Cai Selected 蔡昊精選」系列擁躉越來越多。從「好酒好蔡工作室」到「好酒好蔡精選桶」,他的眼光精準、獨到。

  蔡瀾

  美食家

  提起九龍城,有一號人物不得不提,他就是蔡瀾。從影四十餘年的蔡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寫作美食專欄,至今出版物已超過200本,腳步踏遍大江南北海內海外的各類食肆,是香港當之無愧的「食神」。蔡生在美食之路上榮譽等身卻探索不止,於今年出版的新書《蔡瀾·尋味世界》系列,以尋味為目的,開啟著全球美食之行。他漫漫一路行中,記錄的不僅是美食美景,更是用樸實詼諧的筆法書寫著人生百態與人間煙火,無論是珍饈之味還是妙人之味,都被蔡瀾點化成縱意無疆的樂園。

  陳立

  浙江大學心理學教授,美食家

  有人稱陳立是「中國最好的心理學者之一」,也是杭州最偏門的食客;他專攻情感性精神疾病,但他越來越多的以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國》顧問、杭州「七大怪」之一的身份而為人熟知。放下心理學的名詞,以「圍爐夜話」主人的身份,陳立和緩沉著的為大家講解食物的遷徙,講農耕社會的年夜飯,在給大家講故事的同時溫暖人心。對於陳立教授來說,他愛吃而且會吃,他討厭美食家的命題。對美食的態度,就是對待生活的態度。2018年,他擔任了《風味人間》總顧問。

  陳舜勝

  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

  陳舜勝教授任職於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從事水產領域的研究三十餘年,長期從事食品加工、食品營養、食品安全方面的教學研究工作。30多年的一線教學讓陳舜勝教授培養的本、碩、博學生達上萬人,是中國食品安全領域的中堅力量。陳舜勝教授在授課之餘不遺餘力的在各大電視臺、電臺、媒體上普及講解食品安全知識,從帶魚、到三文魚和虹鱒魚之爭,再到大閘蟹與刀魚,陳舜勝教授盡全力將科學飲食觀念與健康飲食知識普及給大家。

  陳萬慶

  揚州揚城一味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萬慶是中國淮揚菜烹飪大師,23歲便成為揚州迎賓館行政總廚,後又晉升為揚州迎賓館副總經理,高強度的工作與壓力錘鍊了他精益求精的品格。如今剛過不惑之年的他已經多次代表淮揚菜赴美國,新加坡、法國、比利時等世界各地演繹,致力於將淮揚菜推上世界的舞臺。三年前陳萬慶擔任了江蘇揚城一味餐飲管理公司總經理,為淮揚菜帶來一股新勢力。2018年,公司旗下的趣園茶社、揚州宴、7吃8吧陽光餐廳等在經典淮揚菜的底色上不斷創新與突破,他將烹製的情懷與對食客的心意,融進在一道道菜品中傳遞出去。

  陳英傑

  《人生一串》總導演

  在一個美食紀錄片與美食節目雲集的時代,總導演陳英傑帶著他的《人生一串》突出重圍,用普通人七葷八素的口腹之慾,拍著普通人酣暢淋漓的煙火人間。充分的調研、真實的抓拍、人情與溫暖在一集又一集的起火圍爐中分次呈現,這種根植於民間的美食文化,無時無刻不透露出陳英傑的質樸真誠,在美食紀錄片大多落入窠臼的當下,他和他的團隊微妙地捕捉到了每個人心底對「燒烤」的定義,將人生濃縮為一串,無數的情懷都在一串串籤子中伸展開花,這部片子能被稱之為「中國版的深夜食堂」,離不開陳英傑獨到的視角和敘事方式。

  大董

  大董餐廳創始人

  大董一直在將中國美食推廣至世界,每年的四季品鑑會、世界各地的美食尋訪一直不曾停歇。今年大董又將單季品鑑會做了進一步細化,2018年10月,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主辦,大董美食文化有限公司等共同協辦的中華節氣菜與世界美食高峰論壇在京舉辦。大董餐飲以二十四節氣為時間節點,把秋季細分為早秋、中秋、仲秋三個節氣,將時令性食材做更精細區分,將「不時不食」的理念推向更細膩的維度,用始終專一的心境,將中國傳統餐飲文化提升到更高的高度。2018年,大董鴨升級、小大董上海店開業、大董深圳又雙店同開,大董餐飲一直是這個時代中我們的味覺領路人。

  董克平

  著名食評人

  董克平的頭銜有很多,著名美食活動家、美食作家、《中國味道》總顧問,《舌尖上的中國》系列顧問、法國la liste世界千家傑出餐廳評選中國區評審團成員等等,但是董克平說,他想給自己的頭銜只有一個——食評人。如果評選餐飲界勞模,董克平一定可以上榜。全年中他幾乎無休,在全國各地尋訪食材,從內蒙古草原到福建海邊,從法國到澳大利亞,世界範圍內推廣中國餐飲文化。2018年,董克平的新書《尋味兒》出版,用紮實有趣的文字讓更多的人對美食產生更純粹的認知。

  杜兵

  成都映象創始人

  在成都,有99%的人吃過他的菜,但是只有1%的人知道他的名字,他是成都映象創始人杜兵。從寬窄巷子到崇德裡,從道地川菜到創意素食,從最質樸的宮保雞丁到帶著調料料理世界,杜兵將文化和藝術緩緩溶於美食之中,也深深融進自己身體中,隨置身煙火氣的行業中,但從容淡定,心胸尚寬,欲望尚窄,一切恰到好處。

  杜中兵

  巴奴毛肚火鍋創始人

  2018年,杜中兵把巴奴毛肚火鍋開到了北京。剛一開業,就稱為熱門店鋪,日日排隊。巴奴毛肚火鍋也開始有了新的戰場。巴奴毛肚火鍋秉承著「產品主義」的大旗,以專注產品,細節突破,為同時代的餐飲人提供了明白的思路:唯有關注產品,才能基業長青。

  範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

  範志紅教授,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作為一名中國最有名且出鏡率最高的營養學家,她所倡導的理念非常直接。不論是下廚房網站中的電子書《範志紅 吃對你的家常菜》列還,還是出版的《享瘦其實很簡單》等20多本書籍,這些年來範教授一直在呼籲大家普及食品營養學知識,潤物無聲的引導大家走上飲食安全之路。

  扶霞·鄧洛普

  《花椒與魚翅》作者

  扶霞在一個充滿異國元素的家庭長大,這位劍橋大學文學學士、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漢學碩士、曾經BBC亞太地區的新聞副編輯,用二十餘年的時間,走進中國的田野與民間,學川普、練中文,走過中國的大村小巷,品嘗各種地道菜式,最後把川菜作為一個切口,去認識中國的記憶與風俗,已然成了國際上中國飲食的專家。鬆開了將自己系在原生文化碼頭上的船繩,扶霞善於用中國的食物來縮短故鄉與異鄉的距離,並將這一切書寫記錄,從《四川烹飪》到《魚翅與花椒》,她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在全世界面前漸次打開了川菜百菜百味之妙。

  傅駿

  豐收蟹莊董事長,海派菜研究會會長

  傅駿是個愛吃的人。因為愛吃,他放棄了「4A公司最年輕中國VP」的稱號和前途,創辦豐收蟹莊,一路做到行業帶頭人。2018年一部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讓他的禿黃油賣到斷貨。在專注蟹的領域,傅駿創造了許多第一。傅駿還創辦了海派菜研究會,立志要把上海的美食文化發揚光大。

  敢於胡亂

  食評人

  敢於胡亂,原名楊一軍,熟悉他的朋友都親切喚他「亂師」,這個昆明男人是《風味人間》《舌尖上的中國》等眾多紀錄片導演眼中最值得信賴的雲南美食顧問。他是一個雲南文明的梳理者、田野調查者,以神農嘗百草的姿態行遍雲南山山水水,在植物學、動物學、人類學的視角下,關注食物的來去。今年亂師推出了兩本新作《綠了芭蕉紅了花》《山水壩子探食記》,以雲南特色食物為線索,展現了雲南美食與當地風俗、地理之間的關係,令人們發現雲南這片精彩大地。

  海鮮大叔

  廈門漁業專家

  「海鮮大叔」本名陳葆謙,他是研究廈門漁業的專家,人稱「行走的海鮮活字典」。陳葆謙祖上都是漁民,從小傍海而生的成長經歷使他對海洋有了特殊感情,並通過對海鮮的了解反映出來。陳葆謙在工作之餘用大量的時間沉湎於漁船和海鮮市場,對魚和其他各種海鮮的生物屬性和料理方式瞭若指掌,他熱衷在網上回答網友的疑問,久而久之「海鮮大叔」這個名號逐漸成為他行走江湖的代號。對漁業知識如數家珍的他也參與了一些美食紀錄片的工作,《風味人間》第五集《江湖夜雨》裡陳葆謙就是主要的跟拍人物。

  侯新慶

  香格裡拉大酒店區域中餐行政總廚

  侯新慶是淮揚菜名廚,他主理的江南灶成為南京酒店餐飲的傳奇,日日排隊,口碑爆棚,如今他已經成為香格裡拉大酒店區域中餐行政總廚,廚藝已臻化境,飛花摘葉,俯仰之間,皆可成為元素,點化入膳。他打破了界限,形成了自己的審美與食物語言,改變了一個城市的味覺格局。今年8月,侯師傅在南京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於他而言這裡盛得下更多天馬行空的創意和巧思,於廣大食客而言,淮揚菜的新篇章正在這裡徐徐書寫。

  華杉

  華與華營銷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華杉是華與華營銷諮詢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他的照片常年在航機雜誌的某一頁展示。華與華是西貝莜麵村的品牌顧問公司,創立了一系列的標杆性的超級符號,從「I 莜」到紅白格,再到「閉著眼睛點道道都好吃」的標語。在這之後,華與華又與海底撈、莆田等餐飲品牌合作,華與華出現在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的合作名錄中。華杉以自己獨樹一幟的風格與手法,進行著中國餐飲市場的品牌革命。

  華永根

  蘇州烹飪大師協會會長

  一個愛好美食的人到蘇州,最高禮遇便是去華永根老師主理的過雲樓吃一頓傳奇蘇州菜。華永根,蘇州人,老知青,年輕時候在百年老字號松鶴樓當經理,後來擔任蘇州貿易局副局長。退休後,為了保留蘇幫菜傳統,整理蘇州人的味覺記憶,他寫字出書,組織一些退休名廚研究蘇幫菜。現在的他,是蘇州市烹飪協會會長,蘇州美食界響噹噹的老法師,滿肚子的知識學問,整理出版了《江南之春美食節精美菜點》、《蘇州餐飲》等畫冊、雜誌。他在過雲樓裡一心一意還原蘇州本味,舊時蘇州菜的風雅與壯闊都被收藏在這小小的空間裡。

  賈國龍

  西貝莜麵村創始人

  2018年,西貝連續做了幾個大項目,西貝Express、超級肉夾饃、天貓旗艦店、拼團小程序……2017年麥香村的閉店仿佛就在昨天,說賈國龍是個「折騰」的企業家一點不為過。賈國龍還是個「捨得」的人,2018年花去的培訓費用就高達1億元,給員工發獎勵超過7000萬。但是賈國龍也是收穫頗豐的,2018年營業額56億,西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已經成為中國備受矚目的餐飲品牌……讓員工們能夠有所發展,是賈國龍努力的方向。

  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微博大V,內容電商創業者

  本行是研究水生物的「開男」,在微博上有524萬粉絲。其中有很多是因為他淵博的水生物知識而關注他的科學愛好者,但也有很多是慕名來看「能好怎」的。網際網路的記憶裡,一定有一點點地方留給大家發給他鑑定的各種盤子裡的魚骨頭。大閘蟹季,很難不被他的螃蟹指南刷屏。如果說有誰以一己之力影響著大眾對大閘蟹產業的認知,那他毫無疑問當仁不讓。今年他開了自己的網店,開業一周淘寶門類第二,45天第一,80天4皇冠,135天5皇冠,90天10萬真粉。大家可以在他那裡找到他推薦的各種水產。

  蘭明路

  四川綿陽蘭庭十三廚創始人

  川菜江湖裡,有人尚古,有人崇新,蘭庭十三廚的主理人蘭明路在這兩者間拿捏得當,做起菜來行雲流水,遊刃有餘。蘭明路是四川少壯派廚師的翹楚,他的老師是川菜大師史正良,從廚32年來,蘭明路將恩師教授的川菜精髓與自己的審美創新融會貫通,一面堅守味道與烹飪方法的傳承,一面在食材選擇上大膽創新,把川菜上升到全新的格局。蘭庭十三廚開在綿陽,在那裡能嘗到別出心裁的靈感,百菜百味的細緻,滋味之間品出川菜的筋骨。

  李德美

  中國葡萄酒專家,中國著名釀酒師,北京農學院教授

  很多人稱北京農學院的李徳美教授為中國最著名的釀酒師,並且他科研、教學兩不誤,李徳美教授指導釀製的葡萄酒,在世界各類比賽中獲得200多個獎項,他本人也被外媒評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十大葡萄酒顧問」之一。近年來國內葡萄酒市場持續走低,但是李徳美教授依然盡全力在世界範圍內推廣中國葡萄酒。「把葡萄酒釀好不是我的最終目標,我還要不遺餘力地把中國葡萄酒推廣出去,培養出更多的學生,讓世界同行認可。」李教授如是說。

  李美玉

  中國首位女性高級侍酒師,2011中國侍酒師大賽冠軍

  作為中國首位女性高級侍酒師和「飲藝」的創始人,李美玉在葡萄酒的探索之路上沒有停下過腳步。曾獲中國侍酒師大賽、法國酒侍酒師大賽冠軍的她,堅持著始終如一的熱情、執著的信念以及永不停歇的探索精神,能夠精準的體察不同客人的喜好、背景以及他們的需求,致力於獨特的品酒跨界體驗,倡導著更貼近生活、輕鬆享樂的葡萄酒文化,在一餐一酒之間提高著中餐廳的葡萄酒標準,用獨到的餐酒搭配方式,將葡萄酒真正變成了中國餐桌上溝通人與食物之間最妥帖的媒介。

  李子柒

  知名短視頻博主

  被譽為「東方美食生活家」的李子柒,全網粉絲數量達1500多萬,累積播放量近30億,是微博炙手可熱的短視頻博主。從前期的編導、攝像、出演,到後期的剪輯起初都由李子柒一人完成,題材涵蓋中國傳統、民風民俗、美食文化,紮根於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時令節氣、傳統習俗,並從衣食住行四個方面賦予美食短視頻以新的文化意涵,無不傳達著繼承傳統又熱愛生活的精神態度。在2018年,李子柒及其團隊積極擴展海外運營,成功斬獲YouTube銀牌獎,推動著中華美食文化在新媒體語境下的積極傳播。

  梁健宇

  廣州白天鵝酒店-玉堂春暖餐廳行政總廚

  梁健宇是個很執著的人,他的履歷表上只有一句話:「廣州白天鵝賓館工作至今。」出廚28年後,如今梁健宇師傅擔任廣州白天鵝賓館餐飲部行政總廚。2018年,梁健宇先生帶領白天鵝賓館屬下三家中餐廳均入選首版米其林廣州指南,備受業界矚目。在改良創新的前提下堅守粵菜的傳統味道不改變,梁師傅出品的粵菜尊重本味,執著本心,令人嘆服。

  林貞標

  美食暢銷書《玩味潮汕》《玩味簡烹》作者

  林貞標愛茶,人稱「茶痴」,他喝茶化繁為簡,省去了那些裝神弄鬼,而是注重科學,以茶為本,從全世界各地收集了三千多款茶,研究它們各自的特性,再和茶農一道從採摘到發酵,實踐制茶烹茶的過程,從中總結出自己對茶的理解。同時他也熱愛美食,是潮菜研究會副會長,著有《玩味潮汕》一書。他在汕頭擁有一處私密的家宴叫「簡烹」,簡約而不簡單的烹調理念與制茶工藝不謀而合,鮮甜的芥藍、噴香的豬臉頰肉、幽幽的單樅,「簡烹」的味道,淡而有味,從不簡單。

  劉暢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作為中國最有名的80後女企業家之一,她掌舵的新希望六和在2018年穩健前行。新希望六和以更高標準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優質食材,並開始布局餐飲供應鏈。2018年下半年,新希望六和啟動了「尋廚探味」主題項目,聯手九大名廚,整合行業資源,與中國餐飲行業共同以「鮮」為核心,從鮮出發,通過視覺、味覺、文化情感等多維度詮釋新希望六和肉類食材的鮮美。在一系列晚宴之後,許多人也記住了這句話:沒有好食材,就沒有好味道,生活總有新希望。

  劉道華

  餐飲空間設計專家

  被譽為「大董御用設計師」的劉道華,作為LDH劉道華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始人,從事設計工作長達20年,是操刀跨界設計的傳奇人物之一。從劇院、電影院、辦公樓,到十幾年前轉型餐飲領域,劉道華在做的,是不斷探索西方的工藝、理念、技術,並使之與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結合、與時代和世界結合,使餐飲設計兼具民族話語與全球視野。他將自己獨特的思維和理念,融入設計過程中,在時代的大背景下實現格局與創意間的自由對話,用空間的美感延展了中國餐飲的意境。

  盧懌明

  福系列餐廳行政總廚、國內多家五星級酒店的中餐顧問

  盧懌明的經歷非常緊湊,16歲進入廚房,21歲成為廚房話事人,24歲成為原材料供貨商,25歲去西餐廳做學徒,26歲又重返中餐廚房……他可不是個「吃素」的,既是廚師,也擁有商人的眼光。不只福系列餐廳做得風生水起,他的素食餐廳福和慧做得尤其出色。同時他也是中國最優秀的酒店餐飲產品經理,經他之手打造的餐飲品牌無不引人關注。來自五湖四海的頂級食材與他所擅長的各種烹飪方法碰撞出奇妙的火花,不負他「中餐創意先鋒」的名號。

  呂楊

  香格裡拉酒店集團葡萄酒總監

  呂楊的身份很多元,其中有侍酒師、管理者、教育者和專欄作家。他最主要的兩個身份是「侍酒師」和「香格裡拉集團葡萄酒總監」。他是中國第一代侍酒師,於2017年度侍酒大師(MS)考試後,呂楊成為中國第一位獲得獲得「Master of Sommelier(侍酒大師)」稱號的侍酒師,獲得這一稱號的人全世界只有236位。在中國目前的現實環境中,「侍酒師」這個職業的地位有一點獨特,侍酒師的價值還是要體現在工作中,定製酒單、參加各類酒類活動,呂楊以其精準的品鑑能力和淵博的葡萄酒專業知識勤勤懇懇的腳踏實地,為中國葡萄酒發展畫下了極具時代性的一筆。

  美食作家王剛

  微博知名美食視頻博主

  作為短視頻時代2018年新晉崛起的網絡紅人,美食作家王剛的身份是一位真正的前廚師長。涉足烹飪領域15年,王剛擅長將實用主義者需要的實用價值以烹飪為教程直接傳播,他手中喜聞樂見的短視頻形式在微博、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等平臺都收割著數據量驚人的關注。「硬核」但知識點滿滿是王剛視頻作品的特點,這種自發但尚未自覺的民間性,接地氣卻又不流俗,將實用作為價值,將粉絲視為財富,王剛的作品無疑讓受眾看到了中國餐飲表達的更多種可能性。

  聶雲宸

  喜茶創始人

  2018年,喜茶慢慢去除掉了身上的網紅店標籤,儘管這裡每天依然排隊,卻也收穫了更多的尊重。並非曇花一現,而是在茶飲市場開拓出一條想像力驚人的賽道。聶雲宸依然是這個賽道上的領跑者。從廣東一個叫江邊裡的小巷,一路開到潮人聚集的熱點區域,甚至開到了機場候機廳。喜茶於茶,越來越接近於星巴克於咖啡。喜茶不僅僅是一杯飲料,而成了一種新生活,新態度,一種生活方式,一個時代的符號。

  屈浩

  魯菜大師,北京屈浩烹飪學校創始人

  屈浩師從魯菜泰鬥王義均先生,自進入豐澤園算起,從廚已經30餘年了。屈浩也許是命定的餐飲人,出身知識分子家庭,卻一心想考進廚師學校,並在之後飛速成長,出國比賽、工作,將國外經驗帶回國內,開辦屈浩烹飪學校。近年來屈浩大師常通過電視傳播中國飲食文化,2018年屈浩大師在《暖暖的味道》中將自己的拿手菜品分享給觀眾,同時今年也是屈浩烹飪學校的第16年,屈浩大師請來蘭明路等四方名廚,切磋技藝,以「現代私塾式」烹飪教學啟迪更多學生。

  王希富

  古建設計專家,富華齋餑餑鋪創始人

  在京城餐飲界,王希富老先生可以說是僅存的「活化石」之一。王老先生外祖父是清代宮廷御廚,父親是民國大廚,兄弟們都在餐飲行業打拼,王希富老先生卻活得倔強,此生致力於研究中國傳統建築,宮廷味道早已與王老先生融為一體。王老先生不僅傳承了宮廷菜的製作技藝,也傳承了勤行匠人的精神,多年來老先生致力於恢復宮廷名菜和宮廷糕點技藝,手把手的教導徒弟,目前已經將宮廷點心復原100餘種,滿漢全席菜品重現也日趨成熟,他想和時間賽跑,儘可能多的將好東西留傳下來。

  魏旭翔

  聯合造食聯合創始人

  江湖人稱彪哥的潮汕人,在廣州運營餐飲多年,曾經一手創立過許多名噪一時的餐飲品牌,諸如大龍鳳、祿鼎記。此次入選榜單卻是因為「聯合造食」,魏旭翔於2016年開始摸索餐飲聯合辦公新模式,開創「聯合造食」,到2018年,聯合造食已經成為全國首個基於餐飲的生態平臺。幾十家餐飲品牌、食材供應商、空間設計公司……餐飲生態鏈條上不同公司在一起聯合辦公,降低溝通成本,同時也更容易聚在一起搞事情。許多新品牌在此誕生,許多新模式在此迸發生成。

  翁擁軍

  上海甬府創始人

  甬府用了數年的時間在滬上紮根生長,讓寧波菜和寧波文化在本幫菜的主流話語中佔得一席之地。甬府創始人翁擁軍,作為土生土長的寧波人致力於帶給每位食客味覺上的精緻體驗,只選用新鮮的原料、用傳統的工藝、烹飪出地道的口味,一絲不苟地傳承著老寧波菜的精華,只屬於寧波的極致味覺在每位賓客的記憶中反覆迴響。如果沒有他數年如一日的堅持與詮釋,已經在上海黯淡了60多年的寧波菜難如今日般重新煥發出光芒。

  謝新法

  美味不用等創始人

  2013年,謝新法創建了美味不用等,他將排隊作為細分領域切入點,這樣的優勢讓「美味」在與同業的競爭中獲取了先發制人的通道,在業務拓展的速度上遠遠高於市場同期產品,成為業界的一段美談。五年過去,謝新法帶領著「美味」有進無退,注重技術改造與平臺開源,從排隊軟體到餐飲技術服務商,「美味」不僅僅止步於排隊神器,在推出多項B端服務後,駛入了餐飲賦能賽道,並在今年順利戰略投資餐鏈,在餐飲供應鏈管理方面延伸服務。謝新法依舊不止於此,他的願景,是實現整個餐飲行業內商家、傳統軟體、網際網路 SaaS 數據與 IT 系統的連通。

  閆濤

  美食撰稿人,美食評論家

  閆濤是廣州最具影響力的美食評論家之一,理工科出身的他曾任《南方都市報》首席記者,寫了十七年的美食評論,出過關於美食的書籍,在報刊上開設過美食美酒專欄,作為《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的美食顧問,近年來成功轉型美食文化策劃推廣,策劃主導拍攝了一系列美食專題片《黃金海岸線》、《嶺南水中鮮》、《濠江味傳》、《一人一口》、《嘗,不尋常》等等,用引人入勝的畫面和語言將深厚的美食文化深入淺出地傳遞給觀眾。成為軒尼詩籤約的美食顧問後,參與策劃主持了「重新發現中國味」系列活動,不斷與時代對話,與各地美食對話,用開闊的視野和兢兢業業的態度把食物精彩紛呈的面貌呈現給大眾。

  雲無心

  食品工程博士,《風味人間》科學顧問

  「在實驗室裡研究做飯」以養家餬口,在媒體上介紹「吃的真相」以傳播科學,這是雲無心對自己的概括。身為食品工程博士的他,致力於從營養學的角度解讀食品問題,其三部出版物《吃的真相》也受到諸多公眾的關注。在食品安全問題急劇升溫的今天,什麼是健康的食物?我們應該吃什麼?怎麼吃才是健康的真相?是大眾的普遍焦慮。而雲無心在做的,便是堅持以公允的科學視點科普客觀,答疑解惑,使公眾在魚龍混雜的信息渠道中進行最貼近科學真實的鑑別與思考。2018年,他成為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科學顧問,繼續為大眾傳播科學的飲食科學。

  張新民

  汕頭美食協會會長

  張新民是潮菜文化大家,汕頭潮菜研究會會長,精通潮州菜文化,並將其梳理成文,寫進《潮菜天下》《汕頭味道》《潮州幫口》等書籍中。在汕頭,張新民老師主理的煮海餐廳是眾多老饕的必去之地,這裡出品的潮菜,既深得潮汕美食之精髓,又兼具國際化視野和現代方向的創新,是外人觸摸潮汕美食文化脈搏一個不可多得的去處。如今汕頭是聞名遐邇的美食勝地,背後少不了張新民老師的全力推廣,雖然道阻且艱,他始終堅持發掘、整理潮州菜精髓並使之在更多人的舌尖上大放異彩。

  張藝寧

  品樂侍酒與SOMM侍酒師學院創始人

  這個平時在上海,周末在北京的兩個孩子的媽媽,身上似乎有無窮的力量。她把自己的行程排得滿滿,不是在上課,就是去上課的路上。張藝寧創辦品樂侍酒以來,培養了眾多專業侍酒師,他們分布於各大城市的五星級酒店與西餐廳,2018年,也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中餐廳開始重視專業的葡萄酒與美食的搭配。同時張藝寧和團隊又將目光投向清酒,開始了清酒的相關培訓與教育。

  張勇

  新榮記創始人

  時代造就英雄 ,張勇幾乎憑藉一己之力令台州菜成為東海海鮮的代名詞,在京滬兩地,新榮記已經成為高端商務宴請的標誌性餐廳。新榮記對於好食材的堅守始終如一,本味呈現,踏實本分地尊重傳統與民間,用平實的呈現表現味道的極致。這也是張勇的初心,數年如一日,踏踏實實地表達豐富的中國滋味,如今更是有了榮莊、榮府宴、榮小館等不同層次的品牌,從不同維度展現台州風味的精彩。今年上海新榮記南陽路店一舉拿下米其林二星,香港新榮記也在本月剛剛揭曉的《香港澳門米其林指南2019》中新晉一星榜。在張勇的帶領下,這個品牌在走向國際舞臺上愈發奪目。對於台州來說,新榮記是傳奇,張勇也是傳奇,在通往「好吃」的道路上,他將步履不停。

  張勇

  海底撈火鍋創始人

  2018年9月26日,海底撈的張勇在港交所敲響了上市的銅鑼,發行價為每股17.8港元,開盤後上漲10%,市值突破千億港元,張勇夫婦身價也暴增至650億港元。身價幾何,其實並不重要,張勇和他的海底撈為眾多餐飲品牌提供了一種成熟的商業化運作,資本化運作的思路以及實踐。在中國,海底撈就是一柄旗幟,而張勇則是旗手。

  周宏斌

  杭州柏悅酒店總經理

  2018年年中,周宏斌卸任寧波柏悅酒店總經理,回到杭州,擔任杭州柏悅酒店總經理。這個在中國酒店行業與美食行業都赫赫有名的Peter Zhou,是少有的廚師出身的總經理。他將寧波東錢湖柏悅酒店打造成為一家傳奇酒店,在杭州柏悅又開始了他的傳奇之旅。2018年,他打造了一場「音味」晚宴,將音樂,美食,美酒混搭跨界,成為眾人矚目的精彩晚宴。在「搞事情」上,周宏斌身兼策劃、導演、演員等種種身份,毫不違和。

  周曉燕

  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院長,淮揚菜大師

  周曉燕是揚州大學旅遊烹飪學院院長,同時也是淮揚菜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在淮揚菜的傳承與創新上身肩重任。作為中國烹飪協會特邀副會長,世界中餐業聯合會名廚委副主席,國際、國內大賽裁判長,周曉燕一直以來堅持為淮揚菜樹立標杆、指引方向,他在《舌尖上的中國》和《風味人間》裡展示的出神入化的刀工讓萬千觀眾感受到了淮揚菜的精妙。不論是在世界美食舞臺還是烹飪院校,他都毫無保留地把自己對淮揚菜的一切經驗、理念和審美態度呈現出來。

  《風味人間》導演團隊

  特別貢獻獎

  《風味人間》劇組用接近觀眾經歷的方式,用能夠觸動觀眾神經的元素,用顯微攝影等新的技術實現,讓每個人都能感同身受食物最本真最原始的美好。為了片子的前期調研與完成,劇組走遍全球五個大洲、20多個國家,把視野從中國轉向了世界,同時也不脫離普通人的生活,即承襲了優秀紀錄片中重視人文關懷的特點,又將散布於世界各地的美食拆分呈現,專業而又不失溫度。在片中,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各地美食,還能感受到美食背後的故事,讀懂當地文化的深層意涵,通過紀錄煙火致敬文明的進程,憑藉傳播風味展示人間的美好。

  黑珍珠餐廳指南

  特別貢獻獎

  2018年1月16日,大眾點評網發布了2018年黑珍珠餐廳指南。這本榜單覆蓋了中國22座城市,以及海外五座城市,包含了330家上榜餐廳。其中包括217家一鑽餐廳,85家二鑽餐廳,28家三鑽餐廳。按照美團創始人王興的說法:「做一個好的美食榜需要三樣東西:需要有愛、有錢、有耐心。」在各種美食榜單中,黑珍珠餐廳指南獲得了更高的關注度,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廣普及了中國式的精彩美食文化。其中雖然也有遺憾,但是會隨著時間的發展慢慢修正,越來越好。2019年1月10日,第二屆黑珍珠美食指南將在澳門發榜,誰能上榜?拭目以待。

  華潤萬象城餐飲招商團隊

  特別貢獻獎

  在中國的商業地產的格局中,餐飲越來越佔據了重要地位。餐飲意味著人氣,與不可取代的線下交流空間。種種Mall餐飲經歷了數年的狂奔之後,漸有疲憊之態。招商團隊與餐飲品牌在博弈之中,亦是妥協之術。在2018年,華潤萬象城以獨具一格的眼光與心態,重建餐飲品牌共生平臺,各地萬象城都尋找到氣質匹配的餐飲品牌。其中以最新開業的深圳萬象城為上佳,大董、炳勝等眾多品牌的入駐,為商業地產與品牌的共贏發展,指點了方向。

  2018 BEST 50年度美食人物

  評選機制

  評選緯度

  有創新、有成就、有跨界

  具體條件

  1、在2018年,改變了我們的餐飲格局,更新我們的味蕾體驗

  2、在2018年,在餐飲行業有突出成就

  3、入選人員不局限於餐飲行業,在科技、網際網路等領域有助於飲食發展的人士也在我們的入選名單內

  評選流程

  初選提名: 我們邀請中國30個城市以上的250名資深食客、生活方式媒體人、自媒體人、生活家進行第一輪提名,提名入圍人物共計300多個。

  終選投票:終選結果將結合一大口專家評審團的意見進行評議及投票。最終將有50位提名人物入選2018中國美食年度人物榜單。

  此次一大口美食榜【2018 BEST 50 年度美食人物榜】由一大口美食榜發布。詳盡版本,請關注微信號(laiyidakou)。

  法律聲明

  一大口【2018 BEST 50 年度美食人物榜】僅代表一大口美食榜作為企業及一大口【2018 BEST 50 年度美食人物榜】評審團成員作為自然人的意見,一大口美食榜擔保此榜單未受到任何商業利益的牽連,上榜人物排名不分先後。

  一大口美食榜歡迎各大企業、個人和媒體授權後轉發或授權後使用一大口【2018 BEST 50 年度美食人物榜】,並期望該榜單能讓大家更多了解這些人物為飲食所做的貢獻。

  在轉發和商業使用過程中,需在明顯位置註明榜單來源及內容出處,包括但不限於:一大口美食榜Logo,一大口美食榜二維碼等。凡未加出處說明,擅自摘編榜單內容(內容包括但不限於:一大口【2018 BEST 50 年度美食人物榜】內容、形象及一大口美食榜對上榜人物介紹中的文字和圖片),一大口美食榜將保留使用法律手段維護自身版權的權利。

  此榜單完整版權與最終解釋權歸北京一大口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美食年度人物榜發布:這些人在我們舌尖上捲起一股風暴
    從這一天起,中國開始進入「春節模式」。闔家團聚,回到故裡,重返舊時。我們的每年一度的「BEST 50中國美食年度人物」今年已經是第四次發布。在潮水中,我們感知著潮水的變遷,在時代裡,我們觸摸著脈搏的跳動。人是萬物的法度,也只有人,在不停創造著歷史。在過去的2019年,註定是一個難忘的一年。它是21世紀10時代的結束,也是20時代的序章。
  • 2018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發布,這些小說入榜…
    &nbsp&nbsp&nbsp&nbsp交匯點訊 12月23日,由中國小說學會主辦、興化市委宣傳部承辦的2018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在「中國小說之鄉」興化揭曉:徐懷中的《牽風記》、李洱的《應物兄》、劉醒龍的《黃岡秘卷》、賈平凹的《山本》、劉亮程的《捎話》與陳河的《外蘇河之戰》共6部作品入選長篇小說榜;遲子建的《候鳥的勇敢》
  • 《自然》發布2018年度十大科學人物,22歲中國物理學家曹原入榜
    英國《自然》雜誌18日發布了2018年度科學人物,該雜誌每年遴選出十位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士,囊括全年最重要以及最受爭議的科學事件。《自然》特寫版主編表示:「十大人物的故事濃縮了2018年度最難忘的科學事件,這些事件迫使我們思考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從哪裡來、以及我們要去向何處的難題。」
  • 2018年中國捐贈百傑榜發布
    中新社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王祖敏)《中國捐贈百傑榜(2018)》17日在北京發布,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家族以43.49億元(人民幣,下同)位居榜首。恆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萬向集團總裁魯偉鼎分別以42.8億元、41億元名列第二、第三位。
  • 《自然》雜誌發布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
    12月19日零時,世界頂尖學術期刊、英國《自然》雜誌(Nature)發布了2018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其中,中國22歲天才少年曹原因發現石墨烯超導角度位列榜單第一位,同時,因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引發巨大爭議的賀建奎也名列其中,成為了今年榜單的「反面案例」。
  • 徐留平獲評2017中國主流汽車總評榜年度汽車人物
    中國一汽副總經理王國強代表徐留平領獎。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和謀劃全篇的大局意識以及擔當格局是徐留平獲獎的主要理由。11月17日下午,2017中國主流汽車總評榜在廣州車展媒體日汽場展臺發布,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董事長徐留平獲評年度汽車人物。
  • 2018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2018年度中國百名社工人物
    2018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2018年度中國百名社工人物 2019-03-27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公益時報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和政府「大力發展專業社會工作」的指示,以榜樣的力量推動社會工作人才的專業化發展,促進中國社會工作事業可持續發展,《公益時報》社發起主辦的「2018年度尋找中國最美社工」
  • 亞馬遜中國發布2018年度閱讀榜單 解讀中國讀者閱讀特徵與趨勢
    【PConline 資訊】2018年12月21日,北京——今天,亞馬遜中國隆重舉辦「摯愛閱讀——2018亞馬遜年度閱讀盛典」,發布基於亞馬遜閱讀數據產生的2018年度閱讀榜單,並聯合新華網及眾多國內知名出版機構發起並揭曉「40年·25部影響力外譯作品」書單。
  • 大象保險楊喆榮登品途商業評論「NBI商業影響力年度新銳人物榜」
    2018年1月16日,由品途集團主辦的首屆「品途 NBI影響力盛典」在北京舉行。本次盛典邀請了百餘位國內外一線基金投資人、優秀創業公司 CEO,以及媒體達人和文化名人共聚探討商業發展的新動向。大象保險創始人兼CEO楊喆受邀參加此次大會。
  • 2018成都零售商業峰會暨第七屆年度總評榜頒獎儀舉行
    3月30日,以「致·美好生活」為主題的2018成都零售商業峰會暨第七屆年度總評榜頒獎儀式在成都蒲江縣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由成都零售商協會主辦,成都市商務委員會指導,並得到了蒲江縣人民政府、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及中購聯的大力支持。
  • 「2018年度深圳慈善捐贈榜」發布 恆大騰訊萬科捐贈額居前三
    原標題:「2018年度深圳慈善捐贈榜」發布恆大騰訊萬科捐贈額居前三深圳特區報2019年09月06日訊 9月5日,深圳慶祝「中華慈善日」系列活動之一,以「慈善聚焦脫貧攻堅,攜手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2018年度深圳慈善捐贈榜」
  • 口碑聯合一大口美食榜 發布「BEST100中國餐廳榜」
    聯商網消息:支付寶口碑聯合美食新媒體平臺一大口美食榜,於9月19日發布「BEST100中國餐廳榜」。即日起,你可以通過手機登陸支付寶口碑,尋找這些分布在全國18個城市的中國最佳中餐廳。六家杭州餐廳入選基本都是杭州地道的本土美食。美食名家共同評選
  • 綠色餐桌推廣者葉欖獲「素食楷模公益人物年度和平獎」
    意不盡網訊 阮中華 楊慧瑩 12月22日至23日,每天果2018(海南)國際素食養生財富論壇暨新時代素食楷模公益人物年度和平獎頒獎儀式在海南國際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在本次論壇上,徐嘉博士做了主題為《素食健康的核心要素》的分享,每天果品牌創始人山長峰做了主題為《素食連鎖餐廳成功密決》的分享,綠色餐桌推廣者葉欖做了主題為《從綠色餐桌到和平地球》的分享,十大素食華人馬綽做了主題為《素食力量》的分享,素食街創始人黃山做了主題為《世界上純素者以外,居然也是吃素的》的分享,十大素食華人李丹做了主題為《想素、享素,健康美味兩不誤》的分享,清心素食發起人周清平做了主題為
  • 2018深圳創新榜榜單發布 3大類別7大獎項揭榜
    龍崗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庚祥(左一)為「年度創新成長企業」頒獎深圳新聞網12月27日訊(記者 葉玉燕 通訊員 鄧嘉興)「2018深圳創新榜」年度新銳創業者、年度最具潛力創業項目12月27日下午,由深圳廣播電影電視集團主辦的「2018深圳創新榜榜單發布盛典」在龍崗創投大廈三樓國際報告廳舉行,龍崗區委常委、宣傳部長胡庚祥與深圳優秀企業、創新人才代表3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榜單揭曉,一起分享這場深圳雙創年度盛會。
  • 「2018—2019綠色中國年度人物」揭曉
    11 月 30 日,"2018 — 2019 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和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 實踐創新基地表彰授牌活動在京舉辦,古浪縣八步沙林場 " 六老漢 " 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獲 "2018 — 2019 綠色中國年度人物 " 殊榮。
  • 《新周刊》中國年度新銳榜: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榮膺年度...
    12月23日,由《新周刊》舉辦的「中國年度新銳榜」榮譽盛典在京盛大召開。今年,中國年度新銳榜以更具社會縱深的視角繼續為年度新銳加冕,在科技、文化、公益等各個領域推舉了一大批具有時代意義的代表性人物,而在商業領域,帶領團隊始終不忘初心,傾力構築美好的音樂娛樂生活,創造音樂無限可能,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也從多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榮膺「年度商業人物」。
  • 《新周刊》「凱迪拉克·2019中國年度新銳榜」 點亮上海之夜
    中國年度新銳榜單是我們的價值觀和風向標,也為公眾提供判斷和心得;新增的新勢力榜,是為了發現中國青年力量;同時發布的優化生活特別貢獻榜,旨在褒獎中國美好生活供應商。2019年度漢字,為什麼是「南」?《新周刊》從2012年開始,每年都會評出年度漢字。2016、2017年和2018年,《新周刊》選出的年度漢字分別是 「刷」、「戲」和「稅」。今年,我們評選出「2019新銳榜」年度漢字:「南」。
  •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發布 嘉興朱麗華榜上有名
    5月17日晚,「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榜發布,浙江嘉興盲人中醫師朱麗華名列其中。「榮譽啥的,我倒是看得淡了。」剛剛記者撥通朱麗華的電話時,爽朗的她依舊抑制不住興奮,「但這些年,我能影響這麼多人,這個真的沒想到。」
  • 《自然》發布2018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居首
    英國《自然》雜誌18日發布了2018年度科學人物,該雜誌每年遴選出十位對科學界產生重大影響的人士,囊括全年最重要以及最受爭議的科學事件。中國天才少年曹原出現在榜單的第一位。《自然》特稿版主編裡奇-蒙拿斯特斯基表示:「十大人物的故事濃縮了2018年度最難忘的科學事件,這些事件迫使我們思考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從哪裡來、以及我們要去向何處的難題。」
  • 2017中國汽車年度人物&年度企業獲獎榜單出爐
    「中國汽車金引擎獎之2017中國汽車年度人物&年度企業評選」的獲獎榜單在「2018中國汽車新創峰會」隆重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