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BI專題場景,深度剖析製造行業如何提高設備利用率?

2020-12-15 OFweek維科網

製造型企業有哪些業務問題可以通過數據分析解決?今天開始將給大家以具體的業務場景為例,剖析製造行業數據分析相關的具體業務問題。

製造型企業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生產設備,而這些設備大多造價高昂,使用壽命有限。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你是否想過這些設備24小時不間斷工作?無視淡旺季的影響?除了常規的設備檢修,站著大數據分析的視角,我們能做些什麼?今天,我們的專題場景就從設備開機率結合接單報價出發,講解製造型企業提高設備利用率的實際案例。

專題場景之提高設備利用率

對於大型設備的定期維修、減少設備報廢率,大多數製造型企業已經有了多年的積累和實踐。但對於很多企業來說,困擾他們的不是「保障設備在滿負荷狀態下的運轉正常」,而是「設備正常的時候沒有訂單需求」!

怎樣使設備的空閒率越來越低,理應是企業提高設備利用率的核心突破方向!

圖1 訂單有限導致設備利用率下降

?策略:設備周期空閒情況監控,一是接單報價環節在常規預估報價的基礎上,輔以價格優惠傾斜;二是營銷端推動空閒種類設備的客戶訂單。實現營銷-生產環節的閉環,最大程度釋放設備的價值!

實例:製造企業A(以下簡稱A),上百臺不多種類的進口生產設備,每臺價格均在百萬級別。正常訂單周期大概是4到6個月,由於產品需求集中在下半年,導致生產旺季在每年的6到9月份。出現了淡旺季,就意味著在淡季/平季時,生產訂單會達不到設備滿負荷運轉的需要!

A通過搭建大數據平臺,構建了SAP、OA、自研系統和設備信息的全數據鏈路。結合數據諮詢服務、數據倉庫、BI,實現了企業數位化管理的基石打造。

圖2 數據平臺架構圖

?步驟一:通過大數據平臺,通過實際訂單及生產環節計劃,獲得生產環節產能負荷預估情況。再拆解出不同種類機器的開機率,開機率=(A環節工時+B環節工時+C環節工時)/可用產能。

?步驟二:針對開機率較低的機器,開展定向推送,預警營銷端的獲客接單方向。

?步驟三:已有商機的客戶,詢價/估價環節,常規報價的基礎上,按照特定機型開機率高低,提供不同比例的價格讓步。因為生產廠家報價,基本圍繞成本展開,再考慮機器成本因素時,可以在保證不虧損的前提下,作出一定的價格讓步,擴大贏單機率。

圖3 不同種類機器開機率

一般建議,在開機率低於40%時,要在原機器成本的基礎上減少20%~30%;開機率在40%~60%之間時,減少10%~20%;開機率在60%~80%之間時,減少5%~10%;開機率高於80%,則可視實際情況而定(因生產性質差異較大,各企業可視自身真實情況定奪)。

整個分析過程依託於完善的數據平臺,打通了各系統間的數據壁壘,才能精準預判實際訂單所帶來的機器負荷情況。如果企業沒有數據平臺,可以率先嘗試採用手工收集的方式,看是否具備從營銷端到生產端的閉環監控條件(即「通過已有訂單,判斷某類機器是否在未來哪段時間需要運行」)。也可以採用敏捷BI的方式,簡化數據處理過程,依託敏捷BI多數據源對接和自由的數據處理能力,實現業務數據分析場景的快速搭建。

?總結:企業管理者通常已經能夠關注到核心業務環節涉及的各類問題,但一些細節場景由於存在數據獲取困難、業務相關性不強等因素的影響,會有一些「知道需要解決卻無從下手」的業務問題。大數據平臺或者敏捷BI,是製作型企業解決涉及全鏈路業務問題的時候,值得花時間和精力去投入的一個方向。

相關焦點

  • 工業4.0時代,智能製造是如何提高生產效率的?
    工業4.0發展過程  智能製造是基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先進位造過程、系統與模式的總稱。智能製造貫穿「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製造活動各環節,並具有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等功能。
  • 半導體製造行業深度報告:從um級製造到nm級製造
    1、半導體製造:半導體產業鏈中的王者將半導體產業鏈分為上中下遊。上遊晶片製造封測支撐行業,主要是半導體設備和材料提供商,設備代表廠商有 ASML、應材、Lam,國內企業有北方華創、中微公司;材料代表廠商有信越化學、SUMCO、住友化學、陶氏化學,國內廠商有華特氣體、安集科技等。
  • 尿素利用率不足30%,導致資源浪費、環境汙染,如何提高利用率?
    尿素含氮量高,達到46%,但是尿素受化學和肥料學性質所限 (易溶於水,易釋放,易損失等 ) ,水解、氨化、硝化耗時較短,作物氮素利用率通常低於30% ,其餘70%氮素通過氨揮發、硝化、反硝化等途徑損失,造成農業生產資料的浪費,成為環境氮汙染的主要來源。 因此,控制尿素在土壤中的分解速率和轉化途徑是提高其氮素利用率,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及控制環境汙染的關鍵所在。
  • 中國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系統技術及應用會議(杭州優時2020)成功舉行
    會議以「創新、融合、挑戰、合作——賦能化纖行業智能製造」為主題,深入探討了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背景下化纖工業網際網路及5G時代智能製造、裝備的發展方向,分享了聯想、中國移動、阿里雲等公司在智能製造建設方面的做法,以及智能製造軟體系統在大型企業集團的實際應用情況,為智能製造階段工業互聯互通裝備設計開發與化纖行業的融合提供借鑑,提供化纖行業智能製造升級方案
  • 人工智慧將如何影響智能製造?| CNCC2019
    所謂「數位化」,是指將工業信息轉換為數字格式,利用計算機進行管理或控制的過程;而「網絡化」則指新的軟硬體技術將生產者-機器,機器-機器,消費者-生產者之間的相關內容連接,形成數據、流程互通的基礎,即萬物互聯過程;第三個層面則是「智能化」,指通過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提高全流程的自主化水平。前兩項內容伴隨著計算機的大規模普及以及網際網路的發展,目前已經日趨成熟。
  • 2020年版中國海洋工程裝備製造行業深度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
    根據《規劃》,我國將重點打造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三個產業集聚區,**年銷售收入均達到400億元以上,**年提高到800億元以上;重點培育5-6個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總承包商,**年銷售收入達到200億元以上,**年提高到400億元以上。《規劃》還指出,**年,國內海洋油氣開發裝備關鍵系統和設備的配套率達到30%以上,**年達到50%以上。
  • 工程機械行業及關鍵零件製造技術解讀,這些乾貨不容錯過!
    尤其是在工程機械核心零部件製造方面,由於不斷提高設計、製造、試驗、檢測的能力與水平,效率大幅提升,在實現進口替代上有了新的突破與進展。8月7日,由金屬加工雜誌社主辦的2020工程機械及關鍵零件製造技術在線論壇在北京機工演播廳成功舉辦。
  • 走出PPT,智能製造如何真正落地?
    在半導體行業,晶片製造過程就如同「蓋房子」,矽片是「地基」,保證「地基」的良率是半導體生產商一致追求的目標,而工業質檢環節就佔了整體成本30%-40%。思謀科技通過運用計算機視覺技術、AI自動化缺陷檢測來提升質檢效率,進而優化現有生產線良率,幫助廠商實現量產。
  • 衝壓件同步工程階段材料利用率提升方法
    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製造成本,是企業賴以生產並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途徑之一。整車部件中,超過一半以上的零件(60% ~ 70%)是通過衝壓加工所得,衝壓生產成本(包含材料成本)佔汽車生產總成本的40% 左右。因此,在衝壓工藝上下功夫,對降低製造成本會有很明顯的效果,提高單車材料利用率是衝壓降本的方向。
  • 關於中芯國際產業鏈機會深度剖析!
    設備廠商國產替代明顯加速。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約 500~600 億美元,大陸佔比持續提高。中微、北方華創在設備領域持續放量,武漢精鴻檢測設備落地、上海精測膜厚設備突破。我們認為國產供應鏈重塑將繼續延循兩條主線展開:國內晶片生態圈將開始壯大發展,在當前國產替代需求下,具備核心研發能力的公司將會獲得更多的試錯和產品迭代機會;整個產業鏈還有製造、封測、材料、設備等眾多環節,國內產業鏈重塑,為國內半導體打造更加安全、可靠、先進的發展環境,相關的邏輯晶片代工、封測、設備、材料等廠商有望深度受益;
  • 為什麼模具製造工廠需要投資自動化設備?
    為了提高工廠的競爭力,努力實現縮短製造周期,降低製造成本是所有模具製造廠商的目標。如今,傳統的「手工制模」已被自動化數控設備替代,且越來越多的模具製造工廠開始關注並引入自動化生產系統與設備。
  • 2020-2026年中國食品製造安全檢測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
    2020-2026年中國食品製造安全檢測行業現狀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對我國食品製造安全檢測行業現狀、發展變化、競爭格局等情況進行調研分析,並對未來食品製造安全檢測市場發展趨勢作了闡述,還根據食品製造安全檢測行業的發展軌跡對食品製造安全檢測行業未來
  • 提高設備利用率,莫讓農村素質教育「空轉」
    國家持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推進了農村幼兒園、中小學設施、設備的改善。但是,在農村中小學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下列現象:實驗器材、勞技器材不能有效利用,圖書借閱率不高,閱覽室利用不足,實驗室、音樂室、書法室、舞蹈室等功能室利用率較低,造成設施、設備的閒置,制約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
  • 淺談離散製造行業的設備管理
    供應鏈全球化、客戶定製化、日益嚴苛的環境及安全法規等使機加工企業正處於一個前所未有的不利境地,平均利潤率已經被壓縮並呈現出持續下降的趨勢,這一點在離散行業中尤為明顯。因此,需要想方設法通過精益製造和數字工廠建設等先進的生產和管理方式優化工廠底層資源,改善數據採集質量,以提高生產力和客戶滿意度。那麼,接下來我們聊一下,離散製造行業的設備管理需要注意些什麼?
  • 關於水泥智能製造,聽聽這30位行業人士怎麼說
    水泥行業智造市場需求明顯,急需搭建智能製造的生態體系,希望藉此契機共話行業發展新趨勢和新技術,推動行業智能化發展,通過技術進步引領行業發展,共同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堯柏集團 白明科  白明科總工指出,推進中國水泥智能化,要做好人工智慧製造技術與傳統行業的應對。
  • 華為智簡網絡解決方案,讓智能製造觸手可及
    近年來,我國產業升級穩步進行,能否抓住全球製造業發展變革的機遇期,關係到我國能否從製造大國跨越到製造強國目標的實現。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技術融合發展,把智能製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成為行業共識。當前智能製造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 半導體設備之封裝設備行業專題報告
    2.封裝設備市場格局晶圓在封裝前和封裝過程中需進行多次多種測試,如封裝前的晶圓測試(WAT 測試)、在封測過程中需進行 CP 測試、FT 測試等,所涉及設備包括探針探、測 試機、分選機等,該部分測試設備我們在此前專題報告《檢測設備系列之二:半 導體測試設備——進口替代正當時-20200301》中已進行詳細論述和市場規模測算
  • 前美的、SKG操盤手深度剖析:小家電該如何突圍?
    12月30日,在海豚社新消費新國貨討論群中,獨白科技創始人王旭東針對小家電產業格局及未來趨勢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度剖析。王總擁有多年小家電操盤經驗,曾操盤美的、愛仕達、SKG、摩韻等眾多品牌,具體來講,當天王總的獨家分享內容包括:1、當前小家電產業格局如何?2、未來趨勢是怎樣的?3、小家電想要突圍,有哪些模式和途徑?
  • 集成電路產業鏈深度報告:製造、封測、設備、材料
    巨額的設備 投入只有具備一定規模的頭部集成電路製造廠商可以負擔,其進一步加劇了集成電 路製造行業向頭部集中的趨勢,為頭部集成電路製造企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機遇。近年封測行業併購頻發,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大陸封測廠也通過併購迅速提 升自身技術實力和市場規模。封測行業資本投入、進入壁壘、集中度介於 IC 設計和製造環節之間,同類企業間無較大技術差別,封測廠商初期競爭十分激烈,在競爭和 成本的雙重壓力下,頭部企業通過併購實現規模擴張,從而提高自身集中度。
  • 當停車場不再是平面……廣州立體停車該如何生長?
    新快報記者畢志毅/攝■專題策劃:新快報記者張英姿陳琦鈿■本版採寫:新快報記者何生廷針對停車難的問題,11月14日,新快報以「共享停車如何破局」為落腳點進行專題報導(詳情見《新快報》03-07版),旨在更有效地解決車位閒置率高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