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baby!
9月20日是愛牙日。昨天,帶著孩子們參加了諾亞醫療的口腔美學中心成立的慶典活動。
關注我的老粉都知道,這一兩年我跟不少牙醫成為了好朋友,在他們的影響下,也更新了許多護牙知識。
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認知裡面,愛牙唯一能做的,就是少吃糖、勤刷牙,但是要擁有一口好的牙齒,這遠遠是不夠的。
對於兒童,這幾年,有兩個知識點是完全改變我之前的認知的。
第一,嬰兒1歲左右需要戒掉奶瓶。
以前從來沒想過喝奶瓶會影響顏值。我是生了二胎才知道,原來長期喝奶瓶是會導致齲齒、影響頜面部發育。所以,到了一歲的時候,大人就要及時幫助嬰兒用學飲杯喝奶。
但在中國,幾乎大部分的家長都不知道超齡使用奶瓶的危害。我自己在家「進行科普」時,也遇到很大困難。所以,女兒也拖拖拉拉地到了快1歲半才完全戒掉奶瓶。(國際上有共識,最晚18個月就要完全戒掉奶瓶了。)
還有一次,我看到一位同學三歲的女兒居然還在喝奶瓶。我就馬上提醒他。結果,他不以為然地說「就每天喝一兩次,沒有問題。」
這反映了大部分中國家長的問題,護牙知識的貧乏與落後。
另外一個全新的認知就是MRC糾正器。
簡單來說,通過佩戴它就可以糾正兒童牙齒不整齊等的初期問題,而無需整牙。一般來說6~10歲的孩子,只要跟醫生配合度比較高,佩戴的時間足夠,半年左右就能見效。但這裡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時間點。
總的來說,低齡的孩子效果會比較好。但因為MRC在我國普及度太低,所以很多孩子錯過了最佳、最輕鬆的糾正時間,到最後就只能戴牙套。
所以說,孩子的顏值, 有一半因素是由家長決定的,這一點都不誇張。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幾乎都要整牙呢?這其實從遺傳學上來說,是有原因的。我的牙醫就曾經告訴我,從進化的角度來說,現代人類不再需要像直接吃生肉的遠古先祖那樣使用牙齒。(想像一下動物的牙齒就好了。)
所以,現在的牙齒數量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有點多。後果是很多人的牙齒都長得比較擁擠,這也是許多人整牙前需要拔牙的原因,不把多餘的牙齒拔掉,就難以達到完美的效果。
前段時間因為畸形中央尖而飽受折磨的哥哥,臉腫成了雞蛋 。家人有的說是因為上火,有的馬上批評他刷牙不乾淨所致,結果原因都無關。
昨天我帶哥哥去看一位牙醫。牙醫本來還誇哥哥的牙齒整齊,但是一看了片子,就說估計日後也需要拔牙。因為,她看到了兩個智齒的牙胚,一旦它們冒出來,就會跟現在的牙齒搶位置,牙齒就會日漸擁擠。
所以,這也說明的一個常識:糾正牙齒或者整牙是一種「宿命」,因為我們大部分人的牙齒存在先天缺陷。
如果不更新我們的牙齒知識庫,你們家孩子的顏值就會落後。
去年跟幾個做營銷的朋友聊天,我們討論了一個話題:為什麼現在面容中性化的小鮮肉那麼受歡迎呢?
一位整天跟95後小鮮肉泡在一起的老阿姨懶洋洋地說:「現在又不是戰爭年代,不需要男人去打仗,更不靠他們上山打老虎,陽剛之美當然不受歡迎了。」
聽起來好像也有幾分道理。
TF BOYS三小隻都擁有尖尖的下巴 ,代表著00後的審美
而當時,我正為臉型不夠方正的哥哥苦惱。根據牙醫的診斷,這是長期不啃骨頭,也不愛吃肉的結果,總的來說就是咬肌鍛鍊太少,導致臉部下三分一的肌肉發育「不夠積極「。
但聽了朋友的一番討論,又覺得這可能也是一種進化。
畢竟,這一代的小孩吃得比我們精細,自然那種國字口臉的孩子也比過去少。相反,如果你家養的是一個閨女,就要控制吃骨頭的節奏,不然很容易長出李冰冰剛出道時的臉。
From Gi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