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電力實現設備隱患缺陷數據貫通

2020-12-22 中國電力網

陝西電力實現設備隱患缺陷數據貫通

發布時間: 2020-12-14 15:59:29   來源:  作者:楊曉兵 楊寶傑

  12月9日從國網陝西省電力公司獲悉,該公司在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系統內率先實現電力管理系統(PMS系統)缺陷模塊與安監一體化系統隱患模塊數據貫通,相關信息自動同步,做到相關數據「一本帳」、處理流程「一條線」,提升輸變電設備缺陷隱患管理水平,減輕一線人員負擔。

  數據貫通後,相關人員僅需在PMS系統錄入設備缺陷信息,信息即可實時同步至安監一體化系統,實現「一次輸入、處處使用;一源加工、處處共享」,壓降工作量50%以上。同時,該公司一體化管理設備缺陷隱患,及時掌握隱患缺陷「如何解決、何時解決、誰來解決」等信息,並將隱患信息與消缺工作任務單、停電計劃等關聯,實時跟蹤隱患治理進度。

  據介紹,在長期管理和系統運營中,國網陝西電力發現,由於兩個系統獨立運行,設備維護人員要重複錄入相關數據。同時,缺陷隱患相關處理流程煩瑣,影響隱患排查治理效率,兩個系統的全過程管控與專業管理作用也難以充分發揮。

  為實現跨部門、跨系統數據貫通,發揮好兩個管理系統平臺的作用,從6月份開始,國網陝西電力按照「缺陷即隱患,隱患即缺陷」的管理思路,推進兩個系統的數據貫通工作,並結合實際,梳理PMS系統缺陷管理9項重要流程和安監一體化系統隱患管理6項重要流程,確定從PMS系統抽取缺陷登記、消缺安排、消缺結束三個節點的40項缺陷數據同步至安監一體化隱患管理模塊,並通過數據倉庫技術實現兩個系統模塊的數據貫通。

  國網陝西電力先期在陝西電力檢修公司開展隱患缺陷一體化管理試點。11月份,該公司初步實現兩個系統模塊數據自動同步,隨後又在安康、渭南供電公司多次開展模擬演示,取得良好成效。

相關焦點

  • 國網陝西培訓中心加強管培推進電網業務提質效
    通過建立標準化工器具、儀器清單,生成與之一一對應的「位置信息」條形碼,掃碼檢索使用和歸還工器具,條碼同時攜帶每一件工具儀器的購置合同、資產卡片等「身份信息」和檢驗時間、周期等「健康信息」,實現工具儀器「源頭追蹤」。  細之又細支撐大數據  數位化、信息化進程是電網戰略轉型的重要途徑。
  • 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縱深推進 電力企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
    ,建成數據「全採集、全貫通、全分析」的數據資產全域管理體系。推進配網設備信息「一碼貫通」。杭州公司建立以「一碼貫通、雙網交互」為特徵的新時代設備運維管理體系,實現設備管理「在線化、透明化、移動化、智能化」。已開展配變、環網櫃兩類設備的RFID電子標籤安裝,運維人員根據PMS2.0系統自動生成的設備巡視策略,攜帶移動終端開展設備巡視工作。
  • 國網漢中發力營配貫通築牢提質增效數據基礎
    國網漢中發力營配貫通築牢提質增效數據基礎 來源: 時間:2020-12-22 11:18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向濤  周瓊 報導 截止
  • 國網陝西培訓中心支撐電網主營業務推進工作質效
    國網陝西培訓中心從陝西公司各單位電力大數據應用專業工作現狀入手,明確電力大數據應典型工作任務和工作內涵,確定電力大數據應用培訓目標,針對關鍵技術開發課程,推進營配貫通數據治理工作深入普及,提升相關人員技術技能水平和專業工作勝任能力。
  • 國網陝西電力多措並舉迎峰度冬保供電
    (高浪舟攝) 國網陝西電力系統各級電網調度人員嚴密監視電網運行情況。多措並舉全力確保電力可靠供應和電網平穩運行。國網鄠邑區供電公司組織員工分組對轄區進行負荷測量及消缺工作。(楊建軍攝)近期,在大範圍寒潮影響下,採暖用電負荷加速釋放。疊加國民經濟持續向好、電力需求快速上升因素,全國多地電網迎來用電高峰考驗。
  • 混合現實技術(MR)在天津電力領域實現落地應用
    隨著佩戴人員移動,MR眼鏡迅速定位辨識被巡檢設備,實時將數據傳送至佩戴者眼前。MR是虛擬實境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該技術通過在虛擬環境中引入現實場景信息,在虛擬世界、現實世界和用戶之間搭起一個交互反饋的信息迴路,從而增強用戶體驗的真實感。MR應用在電力領域潛力很大。
  • 陝西電力總會計師檢查指導藍田供電防汛工作
    陝西電力總會計師檢查指導藍田供電防汛工作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 2020-08-25
  • 中泰創安智能安全帽-為電力巡檢保駕護航
    而電力安全巡檢,作為維護國家電網的一個重要環節,能夠及時、全面、有效的對當前電力運行狀況及周邊環境的變化做及時反饋,一旦發現電力設備出現問題和故障,可以向總部提出修檢意見,以便及時的消除安全隱患,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並且電力安全巡檢可以保障電力運行的平穩,實現電力系統安全、經濟的運行。
  • 2019年全國電力裝機量、發電量、用電量數據盤點
    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產業,電力運行情況已經成為反映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小編將2019年我國電力裝機、新增生產力、設備利用小時、發電量、用電量、電力投資等主要電力數據指標進行了盤點對比,以便直觀呈現電力行業發展現狀,以資參考。電力裝機截至2019年底,全國發電裝機容量201066萬千瓦,同比增長5.8%。
  • 24小時監測企業排汙設備用電情況 國網重慶電力大數據助力汙染防治...
    ,明確電力數據採集、清洗、分析、應用等全流程工作任務,加速推動電力環保大數據融合。據了解,重慶市生態環境局與國網重慶市電力公司於今年7月籤署「電力環保數據共享與創新應用戰略合作協議」,探索建設「電力+環保」綠色智慧服務體系,共同推動重慶在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促進重慶生態文明建設。國網重慶電力利用企業用電採集數據,輔助環保部門提高汙染監測覆蓋率,助力解決在山區、丘陵、河流等地散亂汙染企業排汙監控難、取證難等問題。
  • 責任重於泰山 陝西地電用「釘釘子精神」抓安全生產
    安康分公司還創新使用了安全隱患痕跡化管理,留存隱患消除前後的影像資料。  釘釘子 狠抓電網安全風險管控  當前包括陝西地電在內的各電力企業,正在適應中國經濟「新常態」,努力向管理要效益,用管理促轉型,打造企業管理的「升級版」。陝西地電樹立「安全也是效益」的理念,立足行業特色,以釘釘子的態度,紮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 大型電力電子設備的低壓試驗新方法
    電力系統常見的大型電力電子設備包括靜止無功補償裝置、固定融冰裝置、可控串補裝置、可控高抗裝置等,其日常停電檢修、設備投運試驗是保證設備和系統安全的重要方面。通常檢測方法無法滿足重新投入使用前試驗的需要。
  • 國網廈門供電公司:升級服務品質 落實落細電力惠臺利民政策
    推出面向臺資企業的「企業受電設備財產險」等保險業務,實現多方共贏。實施「電力看臺企」大數據賦能重點圍繞海滄臺商投資區臺資企業生產情況、產能用電、企業開辦註銷等方面開展電力大數據分析,分行業、分區域、分規模挖掘產能情況,為政府和臺資企業提供企(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參考,通過電力數據透視臺資企業發展動向。
  • 【國資委】 陝投集團所屬電力企業日發電量和供熱量雙創新高
    日前,陝投集團所屬五家電力企業中的13臺發電機組連續保持高負荷運行,單日發電量突破1.4億千瓦時,單日供熱量達7.8萬吉焦,雙創歷史最好成績。隨著雪後氣溫的再次下降,陝西電網繼11月23日達到了最大負荷2591萬千瓦歷史新高后,11月25日用電量也創下了5.87億千瓦時的歷史新高。
  • 瑞尼4G智能安全帽在電力行業中的應用體現
    電網是高效快捷的能源輸送通道和優化配置平臺,是電力能源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環節,在現代能源供應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樞紐作用,關係國家能源安全,電力安全建設是保證電力設備安全運行的一項重要工作,電力4G智能安全帽在電力建設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和優勢體現。
  • 電力大數據的有效應用帶來的巨變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有電網專家分析稱,每當數據利用率調高10%,便可使電網提高20%~49%的利潤。電力行業的數據源主要來源於電力生產和電能使用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可大致分為三類:一是電網運行和設備檢測或監測數據;二是電力企業營銷數據,如交易電價、售電量、用電客戶等方面數據;三是電力企業管理數據。
  • 重慶解放碑商圈:共建智能互聯電力隧道
    隧道電纜出口直接與商圈樓宇地下車庫相連,有效利用了地下空間資源,破解了電力建設與人文資源的衝突難題,對市容環境沒有影響,實現了電力資源與社會資源的統一。  為確保電力隧道安全可靠運行,國網重慶電力在已建成的隧道內裝設了結構應力監測、環境感知和氣體監測等智能設備,構建了24小時綜合智能監控系統,可實現排水通風等遠程控制。
  • 人口普查、防治汙染、轉供電查詢……電力大數據產品應用場景日趨...
    、村情村貌等數據,在國內首創利用電力大數據精準識別「空心村」……今年以來,電網企業紛紛推出各種電力大數據產品,不僅在助力企業復工復產、輔助政府部門精準決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還逐漸走進百姓日常生活中。
  • 重慶電力運用電力環保大數據監測系統助力企業合理排汙
    中新網重慶12月16日電 (記者 周毅)16日,記者從國網重慶長壽供電公司獲悉,為助力企業合理排汙,國網重慶長壽供電公司聯合長壽區生態環境局、重慶電科院能源大數據中心研發了「電力大數據+環保」監測系統。該系統以後臺統一環保設備運行監控平臺為支撐,將企業環保設施運行情況進行實時監測。 圖為電力工人在現場調試設備。
  • 國網湖南供電服務中心推進營配貫通圖模治理
    國網湖南供電服務中心推進營配貫通圖模治理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