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詳細寫賈府過大年,曹雪芹將這一重大節日安排在第五十三、五十四回。極盡熱鬧、繁華,極盡周到細緻,環節和內容的也十分的連續詳實。只是在這貌似一派喜慶裡,隱隱埋下了許多悲的種子,就連寶黛釵三人的三角戀情關係,也在元宵家宴上歡聲笑語裡出現諷刺的聲音,經不起細細地推敲。
元宵夜宴上,八面玲瓏、左右逢源的是王熙鳳。賈母聽了一段書,說這些書都是一個套子,鳳姐馬上給老太太一頂高高的帽子戴上,還美其名曰《掰謊記》。哄得老太太開懷大笑了一番。歡聲笑語裡,出現了一個令人耐人尋味的小插曲,有人說這是王熙鳳在打趣寶玉黛玉兩個人不自覺的小恩愛,有人說這是鳳姐在不動聲色的諷刺寶釵。到底如何呢?一起看看這一段曹公是如何描述的:
賈母命寶玉道:「連你姐姐妹妹一齊斟上,不許亂斟,都要叫他幹了。」寶玉答應著一一按次斟了。
至黛玉前,偏他不飲,拿起杯來,放在寶玉唇上邊,寶玉一氣飲幹。黛玉笑說:「多謝。」寶玉替他斟上一杯。鳳姐兒便笑道:「寶玉,別喝冷酒,仔細手顫,明兒寫不得字,拉不得弓。」寶玉忙道:「沒有吃冷酒。」鳳姐兒笑道:「我知道沒有,不過白囑咐你。」
到這裡,戛然而止,作者沒有寫一句鳳姐說完這話,眾人如何反應,就是留下了一個巨大的空白。就單看這一段文本表面,給人一種黛玉在眾人面前故意宣誓主權的意思,黛玉用的是她自己的酒杯,還親手送到寶玉的嘴邊,很有些不太注意影響的感覺。鳳姐喜歡開玩笑,和寶玉黛玉關係又很親密,加上她原本就喜歡拿兩人的姻緣開玩笑的,比如很公開的就有兩次,一次是二十五回,鳳姐當眾調侃黛玉:
「你既吃了我們家的茶,怎麼還不給我們家作媳婦?」
還有是清虛觀打醮回來,寶玉黛玉兩人大鬧,鳳姐去說和,拉了兩人到賈母上房,向眾人道:
「(兩人)對哭對訴,倒像是『黃鷹抓住鷂子的腳』,兩個都扣了環了,那裡還要人去說合。」
可是這次鳳姐調侃的對象卻不是黛玉,而是寶釵,理由有三:
一、勸寶玉不要吃冷酒的不是黛玉,而是寶釵
黛玉是寶玉的知己,也是愛人,她對寶玉從不勸諫,也從來不反駁。她和寶玉鬧矛盾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感受到來自金玉良緣的威脅時。
寶玉和襲人初試雲雨,她不生氣,反倒稱襲人為嫂子;寶玉天天瞎混,連作業都不想做,黛玉替他寫;她和寶玉拌嘴,寶玉一時性急將披風忘了穿,她柔聲細語嗔怪寶玉怎麼忘了穿衣裳,滿心裡都是心疼,根本沒有要他改什麼的意思。
勸諫寶玉最積極的有兩人,一個是寶釵,另一個是襲人。《紅樓夢》第八回關於勸寶玉不要吃冷酒的,不光有寶釵,還有薛姨媽,原文這樣寫道:
寶玉說:「不必溫暖了,我只愛吃冷的。」薛姨媽忙道:「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寫字手打颭兒。」寶釵笑道:
「寶兄弟,虧你每日家雜學旁收的,難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熱,若熱吃下去,發散的就快;若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以五臟去暖他,豈不受害?從此還不快不要吃那冷的了。」
對於寶釵的這番勸諫,黛玉心裡很是不受用,她言談舉止裡透出一股吃醋的情緒,她懟為她送手爐的雪雁,排揎寶玉的奶母李嬤嬤。三個人之間的諷刺摩擦心照不宣,旁邊丫頭婆子看不出所以然來,只當黛玉小性兒。
很明顯,這次在薛家吃酒飯局的情景傳到了鳳姐的耳朵裡,而且鳳姐對薛家是有想法的,時機合適,她就來這麼一下,寶玉黛玉明白不明白難說,如果寶釵聽見,以她的風格,肯定要裝聽不見,這是親表姐在諷刺她啊。
二、薛家過年都不回自己家,這也是鳳姐的不滿表達
過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除非主家苦苦挽留,否則斷然沒有在親戚家過年的道理。薛家在京是有好幾處房產的,又有生意,就這麼死住在親戚家不走,話說距離產生美,雖說不用人家負責日常費用,可人家也總得應酬你不是。
這次過年,和賈母同席用餐或坐在一起的,永遠是寶玉、黛玉、寶琴、湘雲,薛寶釵永遠是離得比較遠的。基本是和三春在一起,三春那是賈母的親孫女,再見外也不見外。按說關係八竿子打不著的寶琴十分受賈母的喜愛,投奔寶釵去的史湘雲也永遠陪在賈母旁邊,可是薛大姑娘,真的是尷尬的。
其實鳳姐對薛家和寶釵的態度早就有了微詞,這個年剛過完,鳳姐小月了,因此出現了探春、李紈和寶釵三人協同管家。王熙鳳就評價薛姑娘「不幹己事不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這樣的評價著實不高,對其人格品性是不大認可的。既然對寶釵是這樣的觀感,言語中揶揄她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三、眾人沒有任何的反應,本就是態度的表達
既然梨香院的冷酒段子鳳姐知道,也就不愁整個榮國府大家都知道,畢竟當時在場的也是丫頭婆子一大堆。
黛玉寶玉兩個人在秀恩愛,王熙鳳上來就提醒寶玉有人勸你別吃冷酒呢,而且也知道你沒吃,不過就是白囑咐你。啥意思?顯得自己賢淑有德呀。鳳姐的話很有水平,如果擺明了是說寶釵,別說薛家上下沒面子,讓王夫人的臉往哪兒擱?也顯得賈家的人太小氣了。偏偏在人家寶黛親密無間中講,薛家和寶釵如果聽得懂這裡的弦外之音,當會羞愧難當才是。
熱鬧歡快的元宵夜宴,估計寶釵心情很是複雜,一邊承受著來自賈母的故意冷落,一邊不得不觀賞著寶玉黛玉默契無間的親密,一邊還得承受著來自親表姐的嫌棄和諷刺,得虧寶姑娘大度有涵養,否則還不氣炸,立馬收拾鋪蓋卷回家呀!
我是屏山,歡迎點評、關注。為您研讀《紅樓夢》裡的真故事。
參考原著:甲戌本、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人民文學出版社120回通行本《紅樓夢》
圖片來源:清 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