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37周,孕媽開始時時準備小寶寶發動了。但至於什麼時候發動,寶寶的「脾氣」還真不一樣,有的寶寶「性子急」,還沒到預產期,就不安分在媽媽肚裡待著了,「吵著鬧著」要出來。有的寶寶,卻穩穩地,一天一天在媽媽肚裡等著,踏踏實實在肚裡等到40周才發動。通常,那些安安穩穩等到40周出生的寶寶更讓人羨慕,為什麼這麼說呢?
TIPS:不想胎兒太大,要多注意運動,可以多去走走,順便給寶寶買點東西。
推薦:babycare嬰兒健身架,腳踏鋼琴,寶兒的「節奏大師」,從小訓練寶寶踢、踩、抬頭、翻滾大動作,以及手部抓取等精細動作,刺激寶寶大腦發育,提升寶寶智力,讓寶寶比同齡寶寶各項能力更超前。
滿40周出生的寶寶,健康和發育成熟更高
通常胎兒在媽媽肚裡待滿37周,大多數孕媽的心就放下了,因為過了這一關,就意味著寶寶避免了早產的可能。的確相對於足月兒,早產兒各器官發育不夠健全,容易出生呼吸衰竭、感染等一系列的健康問題,甚至威脅生命。避免早產是醫生和孕媽共同努力的目標。
但37周作為一個分界線,更最要是從安全角度來說的。
事實上,37周之後,胎兒在繼續發育,每晚出生一周,胎兒各器官系統的成熟度都比上一周要更好。《美國婦產科雜誌》認為出生於39周~41周的新生兒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足月兒,也就是說真正從胎兒的健康和發育成熟度來看,寶寶在媽媽的肚裡待滿40周,才真正達到了足月兒的標準,在40周左右出生的嬰兒,健康程度更好,器官發育更完善,免疫力和新生兒疾病的發病率也更低。
TIPS:孕期不要過度飲食,小心妊娠紋!從孕中期開始,就可以使用護理油,減少妊娠紋發生可能。
推薦:Bio Oil百洛油,一「油」多用,喚醒肌膚修護能量,修護媽咪痕跡,淡化印記,淡化「花肚皮」滋潤保溼,緩解粗糙,提亮膚色,孕期和產後都可以用。
這裡要提醒媽媽,在不得已進行剖腹產的情況下,不要因為想挑個好日子,提前讓寶寶出生,這對寶寶健康有很大傷害,寶寶出生後患新生兒肺炎等疾病的機率會更高。為了寶寶的健康,最好等到39周之後,在做剖腹產手術。
美國對於足月兒的新定義
早產兒(Pre Term):小於37周
早期兒(Early Term):37周~38周6天
足月兒(Full Term):39周~40周6天
晚期兒(Late Term):41周~41周6天
過期產兒(Post Term):42周以上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孕37周到39周是胎兒腦部發展的關鍵期,該項研究數據分析,37周出生的嬰兒發生輕度和重度的閱讀障礙的比例,較41周的嬰兒分別多出14%和33%,基礎運算能力出現困難者則多出了16%。這意味著相對37周出生的嬰兒,40周出的嬰兒在智商、理解力、認知力等表現,都更突出。
出生條件並不決定一切,後天的養育也很重要
小寶寶在出生時,的確存在更有優勢或較劣勢的方面,但這並不決定一切,爸爸媽媽的後天養育也很關鍵。事實上,寶寶在媽媽肚裡時,媽媽的身體會自動啟動「胎兒為先」的模式,不管從營養供給還是安全的角度,胎兒總會從媽媽那裡得到「最優的照顧」。出生後,就不一樣了,媽媽的養育方式千差萬別,在營養供給和科學照料方面的差異會很大,寶寶能得到「最優的養育環境」對他們來說才最關鍵。
所以,不管寶寶什麼時間出生,在寶寶出生後,媽媽堅持更科學的育兒理念,給寶寶提給更優質的營養、照護和早期成長環境,對於他們而言才更為關鍵。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