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壹原創 · 作者|沛嘉
據國家郵政局公告, 2020 年 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12.5,同比增加 35.8%,較去年同期有較大幅提升,其中發展規模指數、服務質量指數、發展能力指數和發展趨勢指數分別為 374.7、390.4、241.3 和 105.4,比上年同期分別提高 33.5%、53.2%、15.2%和 58%,快遞市場整體提升明顯。11 月,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 98 億件,同比增長 37.6%。快遞業務收入預計完成 965 億元,同比增長 21.1%。1-11 月,全國預計完成快遞業務量 742 億件,近 3 個月實現從500 億件到 600 億件、再到 700 億件的連續躍升。
2021年,快遞行業還能依舊保持強勁增長嗎?
雙壹認為,在國家大力推動內循環的政策和電商行業高速發展的雙重影響下,2021年快遞業務量在大基數情況下,依舊會保持高速增長,但增速放緩並且還會伴隨激烈的競爭,「增量不增收」「增量不增利」情況會更加嚴重。快遞企業之間的競爭不僅會體現在價格上,在服務質量及經營管理層面的競爭也將會成為新的焦點。
提振國內消費,我國進入「內循環」時代
由於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循環生態鏈發生了重大變革,自5月以來,中央多次提出「雙循環」發展格局,並大力促進經濟內循環,刺激國內消費市場,擴大內需,加快人、物、錢和信息的流動,畢竟只有流動起來經濟才能發展。通過國家統計局網站的數據,明顯地感覺到第三季度進口高增,其中民營企業進口3.64萬億元,增長10.5%,這也是當前國內居民消費需求快速復甦的證據之一。此外,第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0.9%,而第二季度則是下降3.9%。在基本生活消費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消費升級類產品的增長明顯並且穩定。內需持續擴大,對於消費市場的發展長期有利。快遞的通道作用在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性將會進一步凸顯。
服務升級,促進線上滲透率進一步提升,長期利好快遞
疫情影響之下,消費者購物習慣向線上轉移,各大電商平臺的爭奪陣地不斷向下沉市場轉移。電商平臺持續派發高額補貼,進行下沉市場的「搶客」大戰,多地政府也對「快遞進村、下鄉」給予較大的政策補貼,不僅如此,「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行」將會進一步提升下沉市場電商滲透率。
在線上消費市場中,生鮮產品由於單價較低、損耗率高,導致滲透率不足,而生鮮產品背後是萬億級規模的市場,潛力巨大,這也是現下各商業巨頭重磅進入社區團購領域的原因之一。今年,多家快遞紛紛增加生鮮寄遞專線,升級冷鏈服務,推進生鮮消費市場向線上轉移。長期來看,生鮮市場的線上消費轉移不僅會利好快遞行業發展,也會促進快遞末端門店、驛站的商業變現。
總部層面:不斷加強網絡建設,儲存糧草,持續作戰
根據2020年各大加盟制快遞公司財報,可以看出各家公司紛紛加強基礎網絡建設。2020 年圓通中心改擴建項目36個,申通完成54個產能提升項目,韻達放大自營資源,追求技術降本,加大對機器設備進行升級改造。通過財務數據可以看出,今年快遞企業投資重心都放在自身網絡建設以及運力的全面提升上。從總部層面看,加盟制快遞企業的差異化並不突出,沒有絕對的競爭優勢也是目前尚未出現絕對的龍頭老大的原因。
數據來源:公司財報
隨著雙十一落幕,行業即將進入淡季,快遞業務量回落,新一輪價格戰不可避免,總部維持網絡穩定,特別是在高用工成本情況下末端網點的穩定,是未來行業最大的考驗。
網點層面:考驗經營管理水平,共配尋出路
2020前三季度快遞單票價格的下跌幅度及速度超過2016-2018三年,僅2020年前三季度單票價格下降近一元。未來快遞價格的降價空間越來越小,快遞企業之間價格大戰的結果,終歸會造成多方的元氣大傷,重則直接被打敗出局,輕則大幅壓縮利潤。雖然快遞行業一直在談論「降本增效」、精細化管理,然而經營管理的轉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收入下降,成本高企,行業的發展現狀對經營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層網點在「單打獨鬥」的情況下生存情況確實非常艱難,今年以來,很多網點都在探索共配「抱團取暖」。雙壹也多次發文提出:共配是未來大趨勢,勢不可擋。當然,共配是網點尋求生存,降本提效,增強風險抵禦能力的一種選擇,然而對經營管理的要求也更加複雜。
數據來源:國家郵政局,雙壹整理
2021年的快遞市場依舊風起雲湧,新老玩家在2020年備好了糧草,新的一年必定會卯足精神爭奪市場,而你又看好誰?歡迎留言討論!
【一站式突破網點財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