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文共1823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
導語:媽媽們在孩子剛出生時有沒有經歷過開奶痛?天真如我在沒生孩子之前以為母乳是可以自然分泌的,生了孩子之後才發現完全不是這樣,於是那幾天我經歷了這輩子痛徹心扉、痛入骨髓的最痛,乳房漲痛好幾天結果還是沒奶,所以我家大寶基本上在前幾個月是母乳混合牛奶餵養大的。
那段時間唯一覺得對不起的就是孩子,因為自己的身體原因導致孩子營養攝入不足,出現了缺鋅的症狀。之前我沒發現,還是一個朋友來看我時聽我抱怨孩子總是哭鬧、餵奶不吃、食量小、發育也比同月齡的慢,她說這有點像缺鋅的症狀,建議我去諮詢醫生,我帶孩子去檢查後才知道。
一般來說,嬰兒的鋅攝入主要是從母乳中獲得,尤其是初乳含有大量嬰兒成長所需的鋅,可達正常人血鋅濃度的6~7倍,且可吸收率超過40%。因此,餵養母乳的孩子很少會出現缺鋅的狀況,只有混養以及牛奶餵養的孩子因為沒有充足的母乳攝入量,又沒有補充其他的鋅含量高的食物,才會出現這種狀況。
這件事也讓我有了警醒,即使母乳餵養對於媽媽來說有諸多不便,但作為幾千年延續下來的傳統,它對於孩子的重要性是刻在基因裡的,媽媽們能夠母乳餵養一定要選擇母乳,就算不能全母乳,也要記得在自己的飲食中多攝入含微量元素豐富的菜品,以及孩子一樣要補充鋅、鐵等元素,因為嬰兒單一的食物攝入決定了一旦重要的母乳缺失,就會對身體發育造成影響。
這幾類孩子易缺鋅
兒科醫生提示:不管年齡大小,缺鋅都會影響發育,一般表現為食欲不振,食量小卻不餓;長不高,身體發育遲緩;頭髮稀少長得慢;指甲上有白斑、倒刺;容易長口腔潰瘍;容易多動,注意力經常不能集中;體質差,經常感冒等症狀。
1、 嬰兒時期非母乳餵養的孩子,原因我上面解釋了,這裡還要提下另一種情況,那就是有時候母乳餵養的孩子也會缺鋅,這說明媽媽飲食結構不合理,一日三餐中吃的含鋅食物少。
2、早產兒。早產的孩子在母體待的時間不足,會失去在體內貯存鋅元素的供養,有時候會造成先天性鋅不足。
3、挑食的孩子。
這很好理解,《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有每天應該攝入的鋅含量,來源都是各色各樣的食物,如果孩子挑食吃的不多,那麼很可能體內鋅含量不足,而且在夏季汗液也會把體內的鋅帶走,在這種情況下再不從食物中攝取,鋅不足是遲早的事。
4、身體差的孩子。這一類孩子往往食慾低,吃不下什麼飯菜,並且腸胃功能較弱,對於鋅處於很難吸收的狀態。
5、腸胃功能弱的孩子。腸胃不好的孩子即使每頓吃了很多飯菜,鋅含量一樣會不足,因為不能吸收飯菜中的營養,或者能夠吸收的比例比較低,那這種情況即使吃的很多含鋅的食物,效果也不一定會好。
兒童補鋅三部曲
美國塔夫茨大學和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副教授Ian Darnton-Hill研究顯示,鋅在細胞生長、分化和新陳代謝等生物學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缺乏這種微量營養素會限制兒童的生長並降低對感染的抵抗力,是導致幼兒發病和死亡的一項重要因素。
那麼,讓兒童吸收足量的鋅是必要的,父母應該怎麼做呢?
第一步:年齡段不同,補鋅方式不同。
對於6個月內的寶寶來說,母乳餵養很重要,就算媽媽缺奶也要堅持喂,因為母乳中所含的營養對於孩子生長發育起了很大作用。
半歲到一歲的寶寶可以通過添加含鋅量高的輔食進行補充,順應輔食添加的原則慢慢讓孩子適應。
1歲以上的基本就可以通過食物來補充各類營養了,父母記得食材要新鮮並且多樣化,少鹽少油,同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儘量要孩子不要挑食。
第二步:選擇含鋅量高的食物。
科學研究表明,肉類比植物類含鋅量高,且吸收率也高,同時含鐵量也高。因此當發現孩子缺少微量元素時,可以選擇給孩子補充肉類食物,尤其像豬肝、魚、瘦肉等。當然蔬菜也不能忽略,要營養均衡才能健康成長。
第三步:選擇安全性高的補鋅品牌。
當孩子缺鋅又吃不下飯菜時,可以選擇市面上的補鋅品牌,不抬高也不貶低它的作用,選擇有生產資質的大廠商、大品牌,同時記得詢問專業醫生,在他們的指導下進行以上行動,不要盲目補鋅。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是補鋅要適度,過量的話不僅會影響身體對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還有可能因為攝入量過多而中毒,因此應該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適度補鋅。
枕邊育兒寄語:
孩子都是父母的瑰寶,我們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裡怕掉,唯有珍之重之,將一顆心都記掛在孩子身上,保他平安健康長大。因此,要格外注意孩子身體上的微小細節,別讓孩子因為缺鋅而影響發育!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