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企發局局長張永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2020-12-20 海南日報數字報

  本報博鰲4月1日電 (記者趙紅)今天下午,副省長李國梁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會議中心會見了前來參加論壇2012年年會的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局長張永昌一行。

  張永昌首先向李國梁介紹了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的基本情況,以及新加坡近年與中國的項目合作情況,他透露自己曾在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合作的重要項目———蘇州工業園區工作過。

  李國梁也向張永昌介紹了海南省基本情況,以及海南正積級與新加坡進行項目對接、合作的情況。他表示,海南省政府非常重視與新加坡的合作,希望雙方共同努力,促成更多實現雙贏的合作。

  據了解,近年來,海南與新加坡各層面往來密切,在經貿、旅遊、產業等多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與合作。從2009年至今,我省兩家企業在新加坡投資天然橡膠和醫藥產業。2007年到2012年3月,新加坡累計在海南投資項目25個,主要從事房地產、醫藥、百貨、釀酒、農業和礦產開發。

  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是推動新加坡對外經濟發展的主導政府機構,也是促進新加坡企業開展海外經濟合作、協助新加坡企業國際化的主要組織。

相關焦點

  • 張永昌:50%的新加坡中小企業在中國有業務往來
    11月12日,新加坡企業中心在新加坡舉行揭牌儀式。圖為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局長張永昌致辭。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11月13日電(記者餘南)主題為「上海自貿區為新加坡企業帶來的商機」的新中商務論壇11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論壇同時也為設在上海的新加坡企業中心舉行了揭牌儀式。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局長張永昌在致辭中說,去年接近50%的新加坡中小企業在中國市場有相關業務往來,同比2011年增長了15%。
  • 新加坡盛裕集團國際業務總裁張永昌: 中國和東南亞 仍是盛裕集團...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7日報導,新加坡全方位建築諮詢企業盛裕控股集團(Surbana Jurong)接下來有意參與位於重慶的新加坡與中國政府間第三個合作項目。同時,集團也將積極拓展海外的航空、醫療、工業園,尤其是石油化工業園等領域的總體規劃項目。
  • 新發局局長張永昌: 2014年新加坡在華投資額達58億美元
    原標題:新發局局長張永昌: 2014年新加坡在華投資額達58億美元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4月14日電(記者吳婷婷 實習記者向雪妮)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局長張永昌日前在接受新華網新加坡頻道專訪時表示,亞洲基礎設施建設面臨龐大的資金需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新加坡希望發揮媒介作用,有效促成資金和投資項目的結合。
  •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成立中國商務研究中心
    - 廖文良教授 (委員會主席)- 陳春花教授(成員)- 張永昌先生(成員)- 田濤(成員)- 王石教授(成員)- 楊賢教授(成員)中國商務研究中心諮詢委員會主席廖文良教授表示,「我們相信中國商務中心能積極發揮作用,從而幫助全球領袖更廣泛
  • 促進區域企業之間協作 新加坡企發局首推東南亞開放式創新挑戰計劃
     《聯合早報》12月8日報導:新加坡企業發展局推出首個東南亞開放式創新挑戰(Southeast Asia Open Innovation Challenge),促進東南亞企業之間協作的同時,也鞏固新加坡作為區域創新樞紐的地位。
  • 山西煤監局王端武局長、張永昌紀檢組長到長治煤監分局調研
    我的煤炭網>新聞>煤安中心>煤安資訊>山西煤監局王端武局長、張永昌紀檢組長到長治煤監分局調研 山西煤監局王端武局長、張永昌紀檢組長到長治煤監分局調研   山西煤礦安全監察網 發布日期:2020-05-22 17:58:09
  • 創新學生社團模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海口6月2日訊 (記者周元)海南華僑中學「陽光英語社」是一個普通的學生社團,然而隨著海南教育對外交流不斷增多,這個社團每年都要接待300多名外國學生,成為對外展示海南學子風採的一個亮麗窗口。   海南僑中對外交流中心主任丁穎告訴記者,「陽光英語社」成立於2007年,在我省大力推進國際旅遊島建設、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的過程中,英語社的隊伍不斷壯大,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 本報記者 程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記者今天在街頭隨機採訪部分市民,有市民認為,對於他們並不太熟悉的著名商標,失去資格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可惜的,但那些在海南甚至全國市場上赫赫有名的知名企業,也自動放棄繼續申請「海南省著名商標」,實在令人費解。  喪失「著名商標」資格的企業反應各異  採訪時,記者發現,海南不同企業對喪失「海南省著名商標」的態度各異,原因也很多。
  • 海大「211工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海口3月24日訊 (記者李叢嬌 通訊員陳菲 楊葵)今天,海南大學「211工程」三期建設項目通過專家組驗收,為迎接國家驗收奠定良好基礎。  23日至24日,省教育廳組織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副校長鍾登華任組長的專家組,開始對海南大學「211工程」三期建設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通過聽取匯報、現場答疑、實地考察、查閱資料、師生座談等方式進行。
  • 最大橡膠樹保單具裡程碑意義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今天上午,在完成籤約儀式後,省農墾總局副局長王任飛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老課題的新突破  農業保險是世界性難題。我國農業保險自1982年恢復開辦以來,總體發展緩慢。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探索建立和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2007年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農業保險,逐步建立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和農業再保險體系。
  • 中和美食東坡風骨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中和美食東坡風骨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關平   一代文豪蘇東坡是舉世公認的美食家,細品蘇東坡謫居中和留下的詩文,其筆下的「玉糝羹」、「酒煮蠔」令人垂涎欲滴。對玉糝羹,蘇東坡曾留下詩文:「過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糝羹,色香味皆奇絕。天上酥酡則不知,人間絕無此味也。」
  • 東閣粿仔:左右逢源養生湯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如今,無論是海南的各大星級酒店,還是海口騎樓小吃街;無論是文昌的老爸茶店,還是街頭的大排檔,都有東閣粿仔的身影,溫辣甜潤的味道令人回味無窮。也正如民間所說的「什麼時候吃都可以」、「大人小孩都能吃」,多年來,由細米粉製作而成的粿仔自然而然地散發著濃濃的「養生味」。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學者孟沙認為,大量海南人移民到馬來西亞應是1850年以後的事,而檳城是海南人最早登陸的據點,隨後才分布到馬六甲、太平、吉蘭丹和丁加奴等地。  1866年,海南人的第一個「瓊州會館」在檳城創立。那裡至今仍是馬來西亞海南人最集中的地方。  「怕死不來番」  海南人為什麼要移民東南亞特別是馬來半島?
  • 蘭洋海港溫泉度假村股權轉讓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本報海口3月23日訊(記者高虹 通訊員楊謙 王國慶)昨天,海南產權交易所以電子競價方式成功處置了儋州蘭洋海港溫泉度假村有限公司100%股權,海南國際資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3360萬元競得,比掛牌價高出1960萬元,增值率高達140%。
  • 海南日報數字報-僑生慷慨赴國難
    文\海南日報記者  範南虹  通訊員 陳永忠  青年時從新加坡回國,報考黃埔軍校,投身民族解放,浴血沙場;中年時,遭遇「文革」不公平對待;晚年時,無怨無悔痴心家鄉教育事業,動員華僑先後捐資五十萬,為家鄉重建時中小學。
  • 三亞賦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註:① 秦朝置的南方三郡,海南崖州是其中之一的象郡。  ② 漢代在三亞設珠崖郡。  ③ 三亞落筆洞是我國最南端的史前文化遺址,距今一萬餘年,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  ④ 蘇東坡謫居海南期間(1097年7月———1110年6月)作有「他年誰作輿地誌,海南萬裡真吾鄉」詩句。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她發現怪圈中有不少線條從中心向外延伸,線條上有許多短折號和分隔號,看起來圖案中隱藏著複雜的數字,能代表「歐拉恆等式」中的各個字母。  英國《每日郵報》24日援引普林格爾的話說:「我認為這一怪圈包含一個用0、1記分的二進位記數系統。從中心向外延伸,我們發現怪圈與萊昂哈德·歐拉的恆等式e^(i)π+1=0有關聯。」
  • 甘肅日報榮登中國報刊經營價值排行榜省級日報10強
    9月7日,被譽為中國傳媒市場「風向標」的「2015—2016中國報刊經營價值排行榜」在南京揭曉,榜單客觀呈現出中國報刊媒體的市場格局以及市場價值。甘肅日報在全國報業同行中脫穎而出,躋身「2015-2016中國報刊經營價值排行榜」全國省級日報十強。這也是甘肅日報第二次獲得該項殊榮。
  • 「玉器鑑定第一人」張永昌辭世
    南京日報報導(記者 李冀)昨天,記者獲悉,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出境鑑定江蘇站專家、蘇州文物商店研究館員,被公認為我國玉器鑑定第一人的國寶級專家張永昌先生在2月25日晚6:30辭世,享年85歲。今天,張先生的遺體告別儀式將在蘇州舉行。
  • 5116 大廣壩水庫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大廣壩水庫為海南第二大水庫,水庫湖面100平方公裡,庫區風景秀麗,湖光山色,碧波萬頃。大廣壩水電站氣勢磅礴,壩長近6公裡,高程144米,裝機容量24萬千瓦,是亞洲第一大土壩。這裡有中國最早的水電站遺址,是日本侵華掠奪我國資源的歷史見證,又被譽為東方市的「天然公園」,曾經接待過許多中央首長和大量的國內外遊客,綜合開發旅遊條件十分優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