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MBA:非全日制班學費提升至30.8萬(與上一年清華學費持平),非全日制科技金融方向更是漲到了36.8萬。非全項目實現了3年間漲7萬的情況。科技金融方向(之前的網際網路金融方向)更是大幅度越超清華MBA、北大MBA項目,成為價格新高地。該消息播出後人大群造成了不小波動,同時在人大公布第三批面試名單後,可以感受到整個諮詢輔導的意願迅速下降。目前人大的策略是反正考上清北的也不來,來的就算有抱怨學費也沒別的可選,乾脆我漲我的,先保證整體項目運作。目前人大在京城的位置比較穩固,目前不太可能有人為了外經貿、中財去放棄人大的offer。
北大MBA: 北大MBA在宣布學費將32.8萬提升到39.8萬後,今年整年申請北大的意願都弱於清華。但在9月後又宣布可能不漲,並在前兩天最終確認這一消息。這意味著北大將和人大的學費基本持平。不得不說這對於北大招生辦來講是自坑的一年,如果不漲學費可能早點能爭取到更好的學生,而目前這個階段北大也已經無法報名,即使偏愛北大的同學,也沒有更改餘地。但不得不說,至少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在最後時刻搶到一些清華MBAoffer的申請者。
同時北大MBA的招生階段進入到最後關鍵期,並給予19日擴充了30個面試名額。在最後階段北大第二批提交材料+視頻的周期越來越短,從之前的10天,7天,最後已經有了3天,2天的情況。許多同學在工作之餘根本來不及寫短文錄視頻,臨時硬湊,結果可想而知了。最後階段很多拖延症晚期剛提交,但絕大多數基本都成為炮灰了。
清華五道口MBA:五道口MBA第三批面試過了近一個月後的今天才公布結果,堪稱歷史上最長難產,對比人大面試後1天出結果的情況,其決策效率可謂災難。同時今天五道口MBA公布了進一步擴招的計劃,這意味著五道口MBA從去年的70人招生規模,一躍為今年招生120人,招生規模提升71%!對於往屆考生而言,通貨膨脹並非好消息,這意味著品整體學員背景會出現明顯下降,品牌稀釋明顯。同時,我們看到五道口的學費也有明顯提升,清華部分31.9萬目前還沒有宣布漲多少,而康奈爾部分目前已經確定為51700美元,按當前匯率計算為36.5萬。即使不考慮清華部分的漲幅,未來美元可能的升值影響,目前的價格也在68萬多。清華方面即使象徵性漲一點也會到70萬的門檻,再加上兩次去美國交換的額外費用,預估該項目成本在80萬。在整體經濟形勢不佳的態勢下,可以看到五道口選擇了復旦、交大的路線,擴大招生提升收入,稀釋品牌價值,先提升現金流應對未來可能的變化。由於清華MBA、北大MBA目前均沒有明顯漲價,這意味著期間有50萬的差價,甚至其學費已經接近清華EMBA、北大EMBA學費,目前很難估量最終多少五道口的申請者將其作為最終選擇。由於學校也對此沒有把握,可以看到五道口MBA的通過率大幅度提升,並且待定waitinglist比例也大幅度提升,除非特別差的機會沒有人被淘汰,這意味著學校也不確定最終多少人會選擇這裡,只能先多發offer,並給予大量遞補保證最終能招滿人保障收益。客觀來講,五道口的學員綜合背景弱於清北,但國際化背景和英語能力這個環節更強。
清華MBA:近期唯一沒有什麼消息的學校,但要求了學員20日前報名(之前一篇文章提過),往年也經常在這個階段爆學費,不知道今年如何操作。一般如果學校整體比較強勢(或基本不漲),會選擇提前爆學費。如果比較弱勢(或者漲的太多),就會等到11月後你改不了了再公布。個人無責任瞎猜估計會報一個比北大高的價格去評估(不可能接受漲後還低於北大),比如34.8,35.8萬,36.8萬(人大金融科技班),如果沒批,那就維持30.8萬。個人估計如果這幾天不出,漲價的概率更大。但這個漲幅區間清華沒有競爭對手,因此漲到36.8也完全可以實現價值最大化,再多超過20%漲幅比北大多5萬的話,就可能引流北大了。
最後公布下有效的清華MBA VS. 北大MBA觀點的匿名觀點評論(以下問卷調查與本人觀點無關,且不保證其一些細節所述真偽):
1去年關注清華和北大的備考,今年選擇清華。
2選清華 北大服務太差了 加群都不給加 (不知道啥群。。)
3清華:#1. 清華的宣傳材料(招生簡章),做的很精緻,如果說MBA項目是產品的話,那清華的MBA招生簡章就是一份漂亮的產品介紹與目錄,更吸引人,但是更深層次的思考是,這是一幫用細心、耐心、誠心的人在做事;#2. 內容闡述上,清華是與其「創造知識,培育領袖,貢獻中國,影響世界」口號相匹配的,更給人一種「我要與精英為伍」的衝動;#3. 清華總體給人那種「不求一時轟轟烈烈,只為石破驚天響徹寰宇「。#北大:#1. 北大的網站風格和招生簡章的風格,給人感覺就是」頑皮不恭+實力超群「,只給你指明方向,絕頂險峰一座,有實力就來攀爬,路線自擬;#2. 北大的視頻要求是一個拉分項,開放性大,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給了具備」以雄心書壯志「的人和精心布局提前抓緊的人更多施展的舞臺;#3. 北大的網站經常出問題是比較煩的,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熬人的耐心和傾心,無意的」耍脾氣「也是會磨掉一些人的心情的。#另外,北大這近一年一些事件的影響」翟天臨「,」退檔「,」博士畢業生為官腐敗「等事件影響了頂級學府的形象,而清華低調做事,關鍵節點老院長鼓勵成長,加分不少!
4毫無疑問清華。
5申請清北兩校均獲得預錄取資格。北大今年採取兩輪面試,是一個很大的創新,但是有一些不足是第二輪提交時間過短,而且幾個批次時長也不相等,這給在職學習的同學很大壓力,如果沒有補習班,很難想想如何用5-7天完成5篇作文和一個視頻。這事必造成了一部分同學的放棄和倉促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北大在面試環節對考生的照顧和雙面試,體現了學校的人文關懷和嚴謹。無奈北大近年負面消息纏身,更多人選擇了清華。清華整體還是非常細緻的,從面試通知,資料審查可見一斑。根據個人未來發展,我也選擇了清華
6裸考拿到了清華的面試資格,最後被刷。但是還是感嘆清華的細緻和嚴謹。被老師懟到心塞。一個人在飛機上默默流了淚。北大只是默默忽視最後結束收到了材料不通過。很好奇自己為什麼一個拿到面試一個沒拿到。自己在廣東報的北大深圳班。不管怎樣上交和嶺南都拿了。但是心有不甘
7清華今年激烈程度明顯提高,北大步子邁的有點大,又恰逢多事之秋,清華生源優於北大。如果有兩個offer,還是選北大,綜合性更強,清華太注重前沿科技相關,綜合性會有問題。
8清華的申請簡單清晰,沒有家庭成員等敏感信息索求,各時間點設置明朗,北大2輪設置和時間不確定性存在。最終選擇清華,清華課程設置和校友資源和我相關性更大,而且一直顧慮人文氣息不足的擔憂被今年MBA晚會的精彩呈現打消,北大最終延長一輪資料遞交時間給人感覺招不到合適學生的擔憂。(我一直覺得晚會這種花錢花精力的沒啥用,看來不都這麼想。。北大延長是因為國慶被強制關網)
9清華求同,要最好的#北大存異,影響力不如清華,更多元一些#我去的北大
10 1.清華面試同學工科素質顯著,穿衣服背大雙肩背,男女都是。老師風格嚴謹,還會去查linkin,面試過程中雖然突突突,但是問的問題都腳踏實地,偏批判。#2.北大抽題環節,貌似佔分數不高。第二輪略壓力。整體北大老師偏年輕,問的問題稍微浮於表面。#3.兩校相比,選清華。
11北大隨機問題太坑了
12北大:申請流程不清晰,面試流程不清晰,處理時間過渡拖延。面試氛圍較為和善。#清華:嚴格按照時間節點,面試中會施加壓力,抓住一個事情細問,確認材料真實性。#去向:清華。#理由:清華選修範圍更為廣泛,學業壓力大使基礎更為紮實。工科院校,有助於發掘潛在製造業創業機會
13清華整個流程更加清晰明了,準備簡單,結果從速。宣講會也乾貨較多。我偏向清華,還沒決定
14今年就奔著這2所學校去的。現在拿到清華offer,感覺清華老師態度非常溫和,循循善誘,主考老師不怎麼說話,一直觀察,整體氣氛顯得很平靜,於是讓我有一種自來熟的衝動。因為本科的時候沒考上清華,自己可能有情懷。北大還在申請過程中,單從申請內容看,我其實更重視,它的要求也更多、更嚴,有一種兼容並包的老傳統。師兄師姐同事有上過的,似乎評價圈子文化很濃,同學間互動多。個人選擇尚未確定。偏向清華,因為我本科人大是偏文科學校,特別想平衡一下,另外比較喜歡清華治學嚴謹的態度。
15隻申了清北,清華已經無情嫌棄了我,北大在等面試。之前的計劃一直是上清華,只有清華不過的時候才考慮北大。無他,作為理科生,清華是從小的夢。再有就是身邊北大的比較多,而且基本上都是我不太看得上的人,常常有「這種人也能上北大」的感慨……所以總是主觀覺得北大不如清華~現在既然只有北大還有機會,理智的考慮一下北大和清華其實也難分伯仲,只是個人主觀感受而已,所以如果北大拿offer還是會開開心心去讀了,但到底會對清華有遺憾。
16清華的面試安排很嚴謹清晰,組織工作緊緊有條,面試老師全程壓力追問,但是問題都很在點上,專業性很強。#北大的面試安排比較佛性,通知2點,2:30才開始進行審核工作,整體環境特別放鬆。面試過程感覺很nice,老師都是笑呵呵,面試互動很好。#後期筆試群通知方面,北大勝出,積極組織和響應同學問題,清華就反饋較慢。群裡的同學們態度差別較大,北大群活躍度高,大家都在主動分享報名相關經驗和複習心得,清華群…..感覺工科生太多吧,很悶。#最後我又看了看兩校的招生介紹頁面,感覺北大的介紹更吸引人,清華還是一如既往的低調奢華。#我現在還在糾結選哪家,方老師可否給點建議。(本人工科碩士出身,500強國資企業從事戰略和市場管理)(如果你對比過清北人三個通過群,會發現特別大的風格差異,憑心而定或值乎諮詢,我不能公開發表主觀意見)
17北大不同老師兩輪面試,兩輪成績疊加,更客觀一點,清華壓力測試,面試人員並不掌握壓力測試的技巧,一通diss形同罵街,感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