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幸運的買到三張上阿里山的火車票,大約是有人臨時退票,頭一天下午還沒有呢~最好的節日禮物。
阿里山小火車的票極為搶手,現在淡季,依然是滿座,不過,這種方式也許能限制人流,也是好事。
下圖為嘉義車站裡懸掛的阿里山小火車地圖。目前通車的是從嘉義到奮起湖一段,以及(山上)阿里山到神木、沼平及祝山。奮起湖到阿里山一段的火車路線在2009年的颱風中嚴重損毀,至今猶未修復,交通只有汽車。
阿里山鐵路是日本人建的,一段令人咬牙的歷史。小火車非常推薦,旅途有趣,能看風景,又相對舒適;時間略長,但可以接受。老鐵路搖出慢時光,在現今,這是浪漫元素。
嘉義火車站門口立柱上的宣傳字幅。未過十五,新年的氣息還在。手寫的哦~
小火車停靠在竹崎車站時下車拍攝的小火車。
這個火車頭已經不是當年的蒸汽機車頭了,但也算有特色,配。
站臺停靠的另一輛小火車頭。
漂亮的竹崎車站。
著名的奮起湖鐵路便當。味道不錯,仍然是並不驚豔,但是舒服。
到達奮起湖後,再上山需要搭汽車,山路較容易暈車,到達阿里山站後又有小火車可以通到神木站和沼平站,這兩站之間就是阿里山最集中、較典型的景點了。
圖為沼平車站。
霧氣中的神木車站。
阿里山車站通往神木車站的路上。
這天下午,我們從神木車站溜達到沼平車站,再步行回到阿里山車站。轉了一圈,你才明白,為什麼阿里山在臺灣既非最峭拔險峻或者最高,也非最風光旖旎或者最妖嬈,卻能佔據臺灣象徵的頭幾把交椅之一。阿里山、日月潭,是包括我在內的幾代人印象中"臺灣"的代名詞,我還記得上小學時做地理簡報,到處找阿里山、日月潭的圖片。
總的來說,阿里山很容易讓你信神靈,信這裡有山神。我6歲的閨女有一本非常美的繪本,《春神跳舞的森林》,就是以阿里山及山神為背景的,文、圖的作者都是臺灣人。
上到奮起湖,天已經陰沉下來,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山高,入了雲。逐漸飄起毛毛雨,起了霧,更顯得林森森、綠濃濃,如入仙境~
阿里山有著獨特的霧林帶,跟氣候、跟海拔、跟山勢、跟植被都有著綜合而微妙的關係,這「複雜」的關係,造就了這獨特,造就了神秘。這樣的林子,自然而然,讓人心生敬畏~
著名的三代木,爺爺1500歲,據說是雷電劈倒的,爸爸幾百歲,日本人砍伐的,兒子幾十歲,三代同株,樹死後飄來一顆種子,於是復榮,其實不一定有「血緣」關係,但是三株同堂。奇妙的大自然。
在神木車站不遠,橫臥著已經死去的原阿里山神木,3000歲的老爺爺,年齡最大的一顆。
這個角度有了參照物,你可以想像它曾經的偉岸~
巨木群棧道兩旁,有38棵帶編號的巨大檜木,少則800歲,多則2000-3000歲。真可謂參天巨木。他們是少數躲過當年日本人瘋狂砍伐掠奪的倖存者。
這是上圖中那棵樹的說明書:「28號巨木 樹種紅檜,為巨木群棧道中最為高大、樹齡最為久遠之巨木。胸圍有13.1公尺,高度43.5公尺,樹齡約2000年,巨木上有著生黃花著生杜鵑與條蕨等臺灣特有種植物。」
這樣的斷木,有自然死亡的,但大多數是當年日本人瘋狂掠奪的結果,據說,現在日本大多數神社,都是用阿里山檜木建的,而阿里山鐵路,最初也是日本人為運輸這些寶貴的木材而修建。歷史的滄桑,賦予阿里山小火車一份複雜的滋味!
幾乎處處可見這樣的老樹樁和老樹根,最觸動我,青苔如綠血,老根如枯爪,老樹新枝,互相依存,幾度枯榮,綠草嚶嚶,讓人在心裡默默感嘆自然,感嘆歷史,感嘆時光~
當晚住在阿里山車站附近的大峰山莊,雖不及阿里山賓館條件好,但我覺得乾淨溫馨,已經不錯了,值得推薦。
車站附近的蒸汽機車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