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17名局長接完熱線,8個區的這14家被曝光排汙企業都整改了嗎?
從6月5日至18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長接熱線」活動圓滿結束。來自市、區兩級17位生態環境局局長輪流值守「12345」市民服務熱線,共接到市民來電8026個,反映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其中,市民呼聲最強烈的是噪聲汙染,佔比達60%;空氣汙染和油煙擾民問題則緊隨其後,分別佔13%和10%。
熱線期間,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針對市民反映集中的訴求,聯合生態環境執法人員,跟蹤調查了8個區的投訴案例,集中報導了工廠、餐飲商家帶來粉塵、油煙、噪聲等汙染現象。報導刊發後,各區執法人員迅速前往現場核查,有的跨區、跨部門聯動,立刻採取整改措施;有的展開立案調查,要求停業整頓,加強日常巡查。熱線活動結束後,汙染現象是否回潮?整改措施是否到位呢?記者進行了回訪。
已整改——
松江閔行交界處扎堆排汙企業已被取締或立案調查
6月5日,解放日報·上觀新聞報導位於松江閔行交界的申港路899弄,有從事木材加工、模具噴塗、金屬加工的3家企業扎堆排汙。其中一家「三無」木材廠現場木屑飛揚,還涉嫌違法搭建,廠方負責人不知去向;緊鄰的一座金屬加工廠除塵設備故障,粉塵滾滾。執法人員當即對木材廠實施斷水斷電,對金屬加工廠做了調查筆錄。如今,申港路899弄裡的排汙工廠是否整改了呢?
記者聯繫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後,執法人員告訴記者:6月7日上午,閔行、松江兩區生態局,交界屬地政府(閔行馬橋鎮,松江新橋鎮)開展聯合執法檢查。經查,木材加工廠,2018年初私自在兩區交界區域荒地進行了地面硬化約800平方米,搭建了違法房屋和工棚進行木板加工,無土地廠房租賃合同,水、電由一牆之隔的申港路899弄企業提供。7日、8日兩天,木材、設備、違建房屋、工棚等已全部清空。執法人員對荒地區域採取了封閉措施。
松江閔行交界處的無證木材廠已被取締。
針對報導中提及的另外兩家模具噴塗、金屬加工企業,松江區生態環境部門已立案調查。同時,6月11日至14日期間,聯合轄區生態環境部門、屬地政府,針對跨界區域環境薄弱點,開展地毯式執法檢查,共梳理出40餘戶疑似違法違規「散亂汙」重點整治對象。
靜安延長路居民樓下「一證三用」的餐飲店已關門整頓
正值夏日,家門口燒烤油煙直衝室外排放,噪聲廢氣屢禁不絕,在本次熱線期間受到廣大市民的集中「吐槽」。6月10日,有市民投訴延長路上的餐飲小食店油煙味濃重。執法人員當即進行檢查,發現快餐店「小梅園」油煙淨化設備故障、炸雞店「超級雞車」油煙吸收設備低效、炸雞店等3家餐飲店共用一張營業執照和油煙管道的情況。執法人員現場對「小梅園」開具約見通知書,進行立案查處,同時聯繫市場監督部門協同調查「超級雞車」的經營問題。
6月19日,靜安區執法人員反饋,快餐店「小梅園」商家已修補好破損管道,原本故障的油煙淨化器已經更換成高效油煙淨化器;已要求商家在早上6時以後才能開機。針對炸雞店涉及的證照問題,已移交給街道市場所,3家店目前處於關門整頓狀態。執法人員表示,將和街道保持溝通,繼續加強日常監管,行政處罰也會繼續推進。
「小梅園」已安裝更高效的油煙淨化設備。
整改中——
徐匯各部門正聯動整頓黃石路夜間燒烤擾民亂象
6月11日,徐匯區生態環境局接到黃石路一帶油煙擾民的投訴。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跟隨執法人員進行突擊檢查,發現餐飲單位「筆墨紙蝦」燒烤油煙直排,餐館後廚內缺少油煙淨化設備等環境違法行為。
據介紹,「筆墨紙蝦」燒烤店具有小餐飲備案證,但將於今年6月20日到期。區生態環境局已對該店的環境違法行為立案調查,並介紹相關法規指導其整改。在該店原小餐飲備案證到期後,街道食安辦將視其整改情況,決定是否予以小餐飲備案資格。本周以來,執法人員多次夜間巡查,發現該店目前處於停業狀態。
徐匯生態環境執法人員於6月19日晚巡查黃石路,此前油煙擾民的「筆墨紙蝦」燒烤店處於關門狀態。
針對居民對黃石路27號「黃石大排檔」門口製作燒烤並直排油煙的投訴,區生態環境部門現場已責令該店不得在店門處進行燒烤加工等任何產生油煙的作業,同時要求其在樓頂原有淨化設施的基礎上,增加二次油煙淨化與異味處理設施,並按照規定安裝油煙在線監控設備。目前,「黃石大排檔」已拆除燒烤設備,未從事燒烤加工活動。
6月12日,龍華街道牽頭區生態環境、城管、市容、市場、拆違等部門對相關區域的涉事餐飲店進行綜合執法,對夜間燒烤擾民問題之外的後廚髒亂、超範圍經營問題予以整治,6月22日前完成整改。
對著20多個空調的居民樓有望安裝隔音屏障
長寧區榮華西道99弄的小區居民,對著掛滿20多個空調的商務樓,反映夜半時分如同「睡」在廠區。長寧區生態環境局接到市民投訴後,當天下午就弄清了噪聲源之一——來自新快超市廣告牌後的空調壓縮機故障。聯繫工程單位後,迅速完成了整改。同時,監察支隊約談商務樓內相關商戶,組織物業與商戶,共同制定降噪方案,目前擬定在萬科廣場四樓陽臺北側靠近居民樓處安裝隔音屏障。6月17日,監測站對涉及的5家餐飲企業的固定設備進行噪聲監測。經監測,2家餐廳噪聲超標,執法人員已經依照國家法律進行處罰。
拆車廠需重新進行環評,噪聲超標食品廠減產30%
金山區亭林鎮村民反映的噪聲擾民問題來自一處拆車廠,不僅半夜拆車等作業噪聲擾人,機油味也十分濃重。6月16日,金山區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前往金山拆車廠檢查,要求拆車廠暫停業務,並清理了場地揚塵、裸土上的車輛等汙染源。進一步核查顯示,金山拆車廠與閔行拆車廠合併後,場地產能從1993年報批的600噸擴大到6000噸,需要重新展開環境評估和調查。因此,執法人員將在6月21日約談企業負責人做詢問筆錄,同時對整改情況進行驗收檢查。
閔行區的上海西貝天然派食品有限公司儘管環保手續齊全,但執法人員在多個噪聲點位現場查看後,初步判定企業噪聲超標,對緊鄰廠區東側的居民造成了較大影響。6月19日,執法人員約談了企業負責人,要求企業減產30%。閔行區生態環境局將在6月20日安排區環境監測站進行現場監測,並按照監測數據結果依法進行處罰。
金山拆車廠已對廠區進行初步的清理。
松江小區商鋪開中餐館:餐飲店已自行拆除部分煙囪
松江海珀佘山小區居民反映新建的餐飲店開在距離居民樓門廳7.5米處,距離過近油煙擾民現象必然會發生。而且,餐飲店所在的商鋪曾被環保部門列為有油煙汙染項目的「環保選址禁區」,如今是否仍然是選址禁區居民和相關部門各執一見。報導後,近兩天,居民觀察到,新建餐館已拆除部分油煙管道,並停止了裝修。不過,是否意味著餐飲店老闆已自行調整業態,接下來又會怎麼樣,松江區的市場監管局與生態環境部門還未向業主反饋。
等待整改——
關於楊浦區民星路建築垃圾堆場引起的揚塵問題,有市民希望環保部門能對場地進行實時監測,加強監管。不過,記者獲悉,該處臨時堆放點是全市實施垃圾分類以後,楊浦區臨時安排的過渡堆放點,由區相關部門負責具體實施,環保部門表示只能協調配合。
此外,青浦區被投訴噪聲擾民的兩座混凝土攪拌站——「虹翔」和「同玖」因重大工程建設所需還要繼續生產,而企業投入建設環保設施仍需時間,相關降噪措施尚未到位。
8個區的監督樣本可能並不算特別典型,但也可以看出:城市居民的噪聲問題多與密集的城市空間相伴相生,更與夏季時令商業活動的擴展密不可分。而郊區的環境汙染問題,多與工業產能調整相關聯。從回訪的結果看,絕大部分生態環境問題都得到了全部或部分解決,少數諸如涉及到跨部門合作等難題處置進展還較緩慢。建議環保與相關部門應該主動擔當,跨前一步,切實履行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綜合治理的相關職能,在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審批工作中加強聯動,在治理、保護和鞏固成果中久久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