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龍的庇護」,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收到我們的文章了。
(圖文來源網絡 侵權聯繫刪除)
ZBD-05兩棲突擊車
ZBD-05兩棲步兵戰車是目前全世界現役唯一的滑板結構兩棲裝甲車輛。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陸戰隊的重要武器之一,它屬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的05式兩棲裝甲車族系列,ZBD-05兩棲步兵戰車一挺裝備30mm機關炮,炮塔兩邊各外掛有一枚紅箭-73A反坦克飛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此前裝備的63式兩棲坦克相比,ZBD-05兩棲步兵戰車的水上運動速度有突破性提高,大大縮短了在搶灘登陸過程中暴露在敵人火力中的時間。
國家:中國
技術數據
名稱:ZBD-05兩棲突擊車
誕生時間:2005年
底盤類型:履帶式
輪胎負重輪數量:六對
性能數據
乘員與載員:11人
戰鬥全重:26,000千克
最大速度:40公裡/小時
結構特點
ZBD-05兩棲步兵戰車車體兩側每邊各6個負重輪,在水上航行時可以將負重輪收起,以摺疊履帶減少水面航行阻力。該戰車分為三個艙段,動力駕駛艙/戰鬥艙/載員艙。動力駕駛艙內分為左右兩個艙室,左邊為駕駛員的座位,座位背後有兩位載員的位置。右邊為發動機艙。
戰鬥艙在車體中後部,採用裝備30mm機關炮的雙人炮塔,炮塔上裝有相應的觀察瞄準設施。炮塔兩邊各外掛有一枚紅箭-73A反坦克飛彈(參看紅箭-73反坦克飛彈)。炮塔內乘員為車長和射擊手。
載員艙在車體最後方,可容納7名海軍陸戰隊隊員,其中6人坐在艙內兩側的座椅上,最後一名上車後關門,可打開門上的摺疊椅坐下,該設計對戰車的空間利用達到最高。
其主要特點在於其使用了大型前滑行板和水翼型尾滑行板,在水中,05式兩棲步兵戰車可以通過首尾滑行板製造的升力將車身逐步抬離水面,減少航行阻力,達到極高的水上速度。這項性能的提升,有利於海軍陸戰隊在登陸時減少處於敵人火力下的時間。
該車使用了兩臺噴水推進器,可以在水中輕鬆轉向甚至在水中倒車。
使用情況
簡氏稱中國071型登陸艦可載16輛ZBD-05突擊車
首見05式兩棲突擊車打反坦克彈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
義大利公羊主戰坦克,也稱為C-1「公羊」主戰坦克,是義大利軍方20世紀90年代研製成功的第3代主戰坦克。新的主戰坦克的原型車被命名為Ariete公羊(義大利語),「公羊」坦克作為義大利裝甲部隊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於1986年設計完成。1988年與其他的戰車一起通過了義大利軍隊的全面測試。「公羊」坦克採用複合裝甲,並可掛裝反應式裝甲,炮塔正面傾斜角度較大,外形很像美國的M1A1主戰坦克。
國家:義大利
技術數據
名稱:C-1「公羊」主戰坦克
研發廠商:奧託·梅萊拉公司,依維柯公司 ,菲亞特公司,塞克爾公司
誕生時間:1986年
底盤類型:履帶式
輪胎負重輪數量:七對
性能數據
乘員與載員:4人
車長:9.669米
寬度:3.601米
高度:2.5米
戰鬥全重:54,000千克
最大速度:65公裡/小時
最大行程:550公裡
結構特點
義大利公羊坦克車體和炮塔用軋制鋼板焊接而成並在重點部位採用新型複合裝甲,主要武器是1門由奧託·梅拉拉公司研製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配有動能彈和化學能彈,火控系統輔助武器包括1挺與主要武器並列安裝的7.62毫米機槍和1挺安裝在車長炮塔艙蓋上的7.62毫米高射機槍,具有核化生化防護系統SP-180和英國航太的雷射警示裝置。
使用情況
1988年初,已製成6輛C1坦克樣車,並交義大利陸軍試驗。
現已停產,裝備義大利陸軍。63式履帶式裝甲車族
63式履帶裝甲輸送車最初研製起始於20世紀50年代末,不同於同一時期多數中國的武器系統,不是依靠蘇聯援助的設計,而是自主開發。1961年開始對531樣車繼續改進設計,工廠代號531A,1963年3月正式定型,命名為「六三式履帶裝甲輸送車」,具有水上浮渡能力。裝備中國部隊及用於外貿。1981~1985年改進為B531、531C、531D、531E、531G、531K裝甲輸送車。1987年改進為531H(又稱85式裝甲輸送車)。在前後20多年的時期內大量生產、裝備中國部隊及用於外貿。
國家:中國
技術數據
名稱:63式履帶式裝甲車族
研發廠商:中國北方工業(集團)總公司
誕生時間:1958年
底盤類型:履帶式
輪胎負重輪數量:四對
性能數據
乘員與載員:15人
車長:5.476米
寬度:2.978米
高度:2.58米
戰鬥全重:12,800千克
最大速度:60公裡/小時
最大行程:500公裡
型號演變
531裝甲輸送車
1963年,531裝甲輸送車設計定型,命名為63式裝甲輸送車。
A531裝甲輸送車
1968年,改進為A531裝甲輸送車,以後大量生產。與531相比,主要改進有:車載7.62mm機槍改為12.7mm機槍;增加冬季用的發動機水加熱器;發動機與變速箱之間用萬向傳動軸代替齒套聯結;用新的變速操縱裝置和減振器代替舊結構。
B531裝甲輸送車
1981年,改進為B531裝甲輸送車,但未投入批量生產。與A531相比,主要改進有:每側4個760mm單負重輪改進為5個650mm雙負重輪;負重輪動行程從170mm提高到210mm,每側增加3個託帶輪;每側2個搖擺式減振器改為3個筒式減振器;車體加長178mm。
YW531C裝甲輸送車
1982年,改進為YW531C裝甲輸送車,與A531相比,主要改進有:6150L型水冷柴油機改為BF8L413F型風冷柴油機,功率從191kW提高到235kW;增加並改進了步兵用的球形射孔;改裝了電臺。WZ531G和WZ531K裝甲輸送車1984和1985年,A531改進為WZ531G和WZ531K型裝甲輸送車。主要改進為增加並改進了步兵用的球形射孔,改裝了電臺。
YW531H裝甲輸送車
1987年,改進為YW531H型裝甲輸送車(85式)。與YW531C相比,主要改進有:每側4個760mm單負重輪改進為5個650mm雙負重輪;負重輪動行程從200mm提高到230mm,每側增加3個託帶輪;每側2個搖擺式減振器改為3個筒式減振器;車首變尖, 車長增加649mm。增加外柴油箱。增加拋射式煙幕彈發射器。改裝了電臺。
在川普政府執行四年中,美國明確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並企圖通過打「臺灣牌」,對華形成牽制效應。如今,未能通過民意「大考」的川普已經倒臺,拜登正式入主白宮。此時此刻,臺灣當局的戰略選擇,到底是靠向美國,還是以臺海和平發展為理念處理相關問題?
遺憾的是,民進黨當局選擇了前者,試圖挾洋自重,倚美抗陸保「獨」。此前,蔡英文當局接連向拜登發去祝賀,但後者卻「已讀不回」。為此,民進黨當局計劃耗資14.7億元新臺幣,向美國採購為CM34雲豹裝甲車配套的30毫米穿甲彈等6項彈藥。輿論普遍認為,蔡英文當局意在通過軍購的形式向美國政府「納貢」,並向拜登總統送上一份「見面禮」。
對於蔡英文的主動投靠,美方出一些有分量的「挺臺」舉措一點也不足為奇。有島內官員稱,美軍「羅斯福」號航母從巴士海峽進入了南海,是拜登政府的「下馬威」。但也有島內媒體注意到,解放軍的海空力量在臺灣周邊海空域的演訓越來越頻繁,且規模越來越大。1月23日,8架轟-6K、4架殲-16在運-8反潛機呈梯隊飛向東沙群島至巴士海峽一帶的空域。分析認為,此舉不僅是震懾「臺獨」勢力,也是模擬對境外勢力幹涉臺海局勢的一次區域拒止性質的打擊演練。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美方還是中方都表示,這是兩國軍事部門按照預定計劃進行的演訓。不過,每一次哪怕是日常演訓性質的軍事動作都是帶有政治意涵的,更何況解放軍出動這樣一個戰役規模的機群,其顯然帶有敲打民進黨當局的意味。特別是蔡英文這幫人在美國「改朝換代」的敏感時刻,仍舊小動作不斷,挾洋自重,「以武拒統」的圖謀絲毫沒有收斂。不過,解放軍早牢牢掌控了臺周邊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這一點美國人是非常清楚的。
就在1月23日,拜登政府首次發表涉臺聲明,敦促中國大陸停止對臺施壓,與臺當局進行有意義的對話。同時,美方還強調將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並提到會堅持與「臺灣關係法」和「六項保證」中對臺灣作出的長期承諾,並將繼續協助臺灣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事實上,美方所謂協助臺維持自衛能力,無非是想繼續從臺灣「撈金」,而恪守「三個聯合公報」,則是等於公開承認「一中原則」,這表明拜登政府有意緩和中美關係,而臺灣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則開始下降。
當然,臺灣地位對美國的地緣戰略並非不重要,但重要性是相對的,而且是動態的。美國依然是世界第一軍事強國,時不時要做一點強勢的姿態來提醒世界,其出動航母的意圖就在於此。問題是,美國已經不可能在通過軍事手段迫使中國在臺海問題上做出任何讓步。這一點,拜登政府也是非常清楚的。
更為重要的是,當前中美在臺海問題上的這根弦已經繃得足夠緊了,如果拜登繼續採取強硬政策,這根弦繃斷的結果就是,大陸隨即奪回美國手中的「臺灣牌」。所以拜登政府的這份涉臺聲明,主要的目的是為緊張的臺海形勢踩剎車和澄清真意,防止誤判,從而確保中美雙方不會走向硬碰硬。
當前,拜登政府戰略重心在於防控國內疫情,重啟經濟,彌合國內政治和社會的分裂。而在經濟層面,美國的繁榮和發展越來越取決於中國的貿易與合作,所以美國將臺灣棄之棄之敝履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有專家表示,以前民進黨瘋狂押寶川普,但現在則惶惶不可終日,想盡辦法與拜登政府套近乎。不過,這仍然無法改變其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宿命!
每日編輯不易,若您還滿意,可點右下角「在看」支持小編,或放到圈子裡,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