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8月7日訊(記者郭會橋)記者今日獲悉,在剛剛結束的國際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上,由中國地理學會派出的中國大陸地區代表隊4名選手與來自42個國家和地區的165名選手激烈角逐,取得了一金一銅的優異成績。其中,武漢外校高二(9)班學生談明康摘得金牌,山東省實驗中學張千一同學獲得銅牌。
談明康告訴記者,國際地理奧賽的測試內容包括綜合問答題、多媒體測試題和野外考察題。多媒體測度題就是用電腦給一些景觀圖片、統計圖表,讓選手做選擇題。綜合問答題是給一些材料進行筆試。野外考察題的內容包括觀察、作圖及地理分析,通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野外實地考察分析,另一部分是基於實地考察之後的地理綜合分析。「難度最大的也是野外考察題,記得考察途中給了一張上世紀六十年代的航拍圖片,讓你依現場考察的情況,在現在的地圖上畫出原來的海岸線。」
這次獲得金牌的談明康,從小學起就喜歡看地圖、畫地圖,被很多同學稱為「活地圖」、「地圖達人」。記者隨機測試幾個國內外著名城市,談明康均能迅速地說出城市經緯度。對全國地圖的記憶,他基本能夠細化到重要縣市的主要幹道,世界地圖甚至能夠精確到部分國家的一級行政區劃。
記者發現,除了熟悉地理知識之外,談明康還喜歡手繪地理,他目前繪製了美國、歐洲等十幾個國家、地區的地圖。在手繪地圖上,他還將國家分界、國家的行政區劃、城市規劃、交通路線等一一標註。今年1月,談明康與同學們一起去天興洲開展野外考察,針對天興洲地區的交通狀況寫了調查研究。目前,談明康正在北大優秀中學生夏令營學習。
「在地理上,由於他具有超強記憶力與方向感,讀高一時,他曾在全國地理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銀獎。」高二(9)班地理老師張義新說,這名學生非常喜歡地理,學習沒有那麼功利,初中地理雖未列入武漢中考總分,但他的地理知識學得很紮實。讀高二時,他就自學了一些大學地理知識,如地質學、城市學、水文學等。「在外校有個地理奧賽學生群,他常在群裡出地理奧賽的題,給學弟學妹們做,也幫著推薦一些好的地理書籍,經常把自己的經驗拿出來分享。這孩子思路很活,知識面廣,動手能力也很強,會學也會玩。」
據悉,國際地理奧賽始於1996年,2012年之前,每兩年舉辦一次,2012年之後每年舉辦一次。各參賽隊選擇本國或地區16—19歲的地理素養水平高的中學生來參加競賽,每個參賽隊學生人數不超過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