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不過麥當勞和肯德基 中式「洋快餐」的美國血淚史

2020-12-22 聯商網linkshop

麥當勞肯德基現在似乎有點文化侵略的味道。

比如,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日本人的聖誕節和肯德基便緊密聯繫在了一起,每到聖誕節,肯德基門口都會排起長隊,買一桶肯德基的聖誕炸雞桶來慶祝。在這一天肯德基在日本人的心裡並不是快餐,而是像中秋的月餅、端午的粽子、元宵的湯圓對於中國人的意義,都寄予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而在中國,儘管炸雞、漢堡一度已經成為了激素、肥胖、垃圾食品的代名詞,但孩子們似乎又對肯德基麥當勞有著特別的嚮往,除了炸雞、漢堡、薯條,停留在孩子們心裡的還有麥當勞肯德基的玩具。 而到了去年「麥當勞」更名為「金拱門」的時候,有人甚至在網上發出這樣的感概:我的童年記憶「麥當勞」死了,我孩子的童年記憶「金拱門」來了。

這正應了網絡博主藍宛平在09年的文章標題預言:麥當勞正在佔據中國兒童的童年記憶。

肯德基麥當勞在世界各地被人紛紛效仿。1987年11月12日,當肯德基出現在北京前門,在這個極其接近於紅牆的地方,其門口排出的一長串食客們,排隊三小時,只為一塊原味雞。這種瘋狂現象,更是吸引著「中國版肯德基麥當勞」們的前赴後繼。

一時間紅高粱、阿德鴨、榮華雞......這些曾經叫囂著要打造「中國的麥當勞、肯德基」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存在片刻,又如流星般消逝。「中國為什麼出不了肯德基麥當勞?」這個困擾了中國人20年的問題,似乎在2007年伴隨著一家高喊著「肯德基、麥當勞開到哪裡,鄉村基就能開到哪裡」口號的企業迎來解答的希望。

麥當勞誕生在美國芝加哥,鄉村基則來自於被稱為東方芝加哥的重慶。1996年李紅張興強夫婦盤下了解放碑群鷹廣場上一家做不下去的餐飲店,沒花多少錢,一家名為「鄉村雞」的餐飲店由此開始書寫自己「中國麥當勞肯德基」的故事。

那會兒鄉村基還叫鄉村雞,改名是因為2005年禽流感肆虐。2015年12月9日,南方日報頭版刊發頭條文章《談雞色變,沒有必要》,但仍舊無法緩解日益瀰漫的恐慌。鄉村雞更是被人敬而遠之,於是為了不被「雞」拖累,又能保留原本讀音,便改名為「基」。CSC的內涵也由Country Style Chicken變成了Country Style Cooking。

「師夷長技以制夷」,鄉村基的故事依舊是從薯條、漢堡、雞腿開始。出身於烹飪學校的李紅伊始為鄉村基設計的產品架構就是中西合璧,西式多於中式,但這樣子的模式並沒有給鄉村基帶來騰飛的故事。

李紅夫婦遇到的問題是「麥當勞肯德基」的中國踐行者們遇到的通病:為什麼產品結構相差不大,即使店鋪開在了重慶最為繁華的地段,但卻依舊無人問津? 望著門口熙熙攘攘的人流,屋裡冷冷清清的現狀兩年,李紅終於得出了這樣子的結論「即使我的薯條和雞腿再好吃,客戶還是會去麥當勞」。

1998年,李紅夫婦再次為鄉村基梳理了產品線,徹底拋棄了主打炸雞、漢堡、薯條思路:中餐為主,傳統的香菇雞米線、牛肉米線、泡椒雞飯等成為主打。味道厚重,符合川渝口味,再加上價格便宜,分量充足,鄉村基店內開始出現人頭攢動的景像,成為當時重慶餐飲領域的一顆新星。

2005年,鄉村基迎來了自己第十家門店。十年十家店,這樣子的速率顯然不是快餐行業的主旋律。但鄉村基真的慢嗎?「慢」的結論是通過橫向對比方式產生的,沒錯,對比於那個號稱「2000年前就要開出兩萬家店」的紅高粱來說的確是慢得不能再慢了。但如果以麥當勞為對標,來進行縱向分析的話則會發現更多有意思的東西。

「快餐廳」鼻祖麥當勞第一家店誕生於1940年,1948年其正式推出「快速度服務系統」原則,1955年麥當勞的第9家分店正式開出,而現在麥當勞在全球擁有超過3萬家店面。那麼,為什麼麥當勞會呈現出這種先慢後快的成長曲線呢?或許我們可以從媒體對於鄉村基的這段描述中略窺一二:

「1998~2007年將近十年時間,鄉村基幹的事情只有一件——將一份中式套餐所涉及的各個環節不斷標準化。比如,門店的玻璃在不同天氣應該採取哪種步驟擦洗?店裡的衛生死角應該採用哪種姿勢清掃、手臂應該彎曲多少角度才能省時省力,甚至廚房不鏽鋼案板中的殘垢應該如何用牙籤剔除……這些都有相關標準。」在諸多中式快餐挑戰洋快餐的失敗之後,有人把快餐行業的精髓總結為:快餐三大喜「標準、物流、翻臺率」。鄉村基前十年的慢則正是壓中的是麥當勞的前半段:標準。

2007年底,鄉村基獲得資本助力,用了不到兩年時間從第50家店拓展到第100家店。它是中國版麥當勞肯德基中的佼佼者,它曾無限接近麥當勞肯德基,甚至於到了觸手可得的地步。

2010年,紐約時間9月28日一早,紐交所高級副總裁理察-阿德蒙納斯,安排了餃子,這一頗具中國特色的美食,款待遠道而來敲鐘的李紅一行。9點30分,李紅敲響了紐交所的鐘聲,敲鐘儀式一結束,她快步走下臺,「怎麼樣」?「交易員說開盤至少漲到25美元」 CFO戎勝文答到。自此中國「肯德基麥當勞」概念股—鄉村基到達自己有史以來的巔峰時刻,一度在紐交所被熱捧。

北京時間9月28日,12點32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通過手機簡訊發了一條微博:鄉村基今晚登陸紐約交易所,第一個中國餐飲公司在美國上市,恭喜李紅和她的團隊。

鄉村基騰飛的故事,與沈南鵬密不可分。

東方風行董事長李靜曾調侃沈南鵬:看女人比較準。包括李靜本人、諾亞財富創始人汪靜波、鄉村基創始人李紅,都幫忙驗證了這一調侃的「科學性」。在沈南鵬看好的這三個女人中,最先從其資本手腕中獲得好處的是鄉村基李紅,成為了紐交所上第一家中國餐飲公司。

2007年,新年的禮炮聲剛過去沒多久,重慶已經回暖了,當人們還沉浸在新年的喜悅中,重慶迎來了沈南鵬和海納亞洲的人來考察重慶小天鵝火鍋這個項目。坐在咖啡廳談完項目的沈南鵬,向樓下望去,一家餐飲店的門前竟然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這是長期在資本主義世界浸淫的他少有看到的場面,他甚至親自到樓下排隊來「解饞」,著實引起了他濃濃的興趣。

輾轉幾次,直到當年4月份,這兩家資本終於和李紅夫婦接上頭。鄉村基之於紅杉和海納就是重慶之行的意外收穫,紅杉和海納之於鄉村基就是上市的伯樂,投資小天鵝和鄉村基前後就間隔了一個月。

在此之前,李紅夫婦對於風投是有偏見,認為他們就是在空手套白狼,底氣在於鄉村基不缺錢,同時由於當時認識的局限性,他們的確不知道拿錢來幹什麼。

2007年11月1日,紅杉資本中國副總裁計越、海納亞洲創投負責人龔挺籤約重慶鄉村基,共同注資2000萬美金(約合人民幣1.5億元),欲將鄉村基打造成中式快餐第一品牌,並計劃3年內在海外上市。此時鄉村基已在全國擁有45家直營店。

「外面的危機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企業每天都有危機。」這是李紅對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態度。鄉村基在此次金融危機中逆流而上,三年內成功上市,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快餐品牌。「中國的麥當勞」來到美國上市了,不知當時「美國的麥當勞」內心是怎樣的OS呢?

鄉村基故事並沒有沿著麥當勞肯德基的既定曲線發展,上市成了其發展過程的頂峰以及轉折點。上市後第二年,2011年便淨虧損700萬元。當時有業界人士認為,鄉村基虧損與其基礎薄弱、上市之後後勁不足有關,指的是其資本注入後不到三年便運作上市,揠苗助長,當時規模並不足以拖動上市後鋪開的大網。

「吃膩了!」——這是更多遠離鄉村基的人士說得最多的一句話。產品研發跟不上的同時,為了獲得好看的利潤表,鄉村基的價格不斷上漲,服務未見提升,背離了其早期一開始給消費者設立心理標準。這觸碰的就是快餐業內所被公認的「三大憂」:口味、服務和性價比。

但對於鄉村基而言,比利潤表來得更為緊張的是,全民創業熱潮下帶來的日益複雜的競爭環境。紅高粱,阿德鴨,榮華雞等這些早年中國麥當勞肯德基踐行者早已成為了過去時,現在站在時代浪潮的快餐行業弄潮兒大多是完完全全新時代的產物。比如說,如果現在要說對標肯德基麥當勞的,肯定提起的是西少爺等明星創業公司,鄉村基則只能在川渝偏安一隅。

到了2013年 4月鄉村基在北京、上海的10多家門店都陸續全部關停,鄉村基在一線城市的試水也隨之「暫緩」。時任鄉村基財務長(CFO)趙巨濤表示,在未來兩三年之內,鄉村基將把重心放在深耕和鞏固川渝市場上。2011年11月鄉村基成立兄弟品牌大米先生,定位上班白領階層並且只做中餐。此舉是打造鄉村基雙品牌的雙保險,但直至現大米先生這個品牌也不溫不火,少有人知道。

2016年4月20日,鄉村基正式退市,動作相當利索,投票到退市只用一天時間。鄉村基以美國存託股(ADS)5.23美元的價格回購股份,這個價格相當於其IPO時定價的31.7%。這是極為慘澹一幕,上市五年,市值縮水87%,但曾經的伯樂,紅杉卻以賺得570萬美元,投資收益率57%的結果完美退出。

後來有人在網上發出感慨,「難道轟轟烈烈的鄉村基上市,就如同紅樓夢中秦可卿的葬禮,風光到極致之後便開始加速走向滅亡?」

現在,鄉村基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遺忘,但市場競爭會越來越大。在中國模仿麥當來的路上,鄉村基不是第一個,肯定也不是最後一個。西少爺、老鄉雞等一個個都在重複曾經的「鄉村基」們的故事,不一樣的是現在的弄潮兒們大多伴隨著以前不具備的優勢:資本運作,市場營銷,外賣等等。但是他們是不是能夠到達肯德基麥當勞,我們不得而知,甚至於是不是能夠達到鄉村基曾經輝煌我們也不得而知,只能拭目以待。

而對於鄉村基,美股退市兩年,欲上A股,如果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改變,怕也難在A股上講好自己的故事。

(來源:36氪 潘茂雪)

相關焦點

  • 肯德基換將麥當勞關店 洋快餐能否再續輝煌?
    一時間,洋快餐在中國的未來再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可以看到,如今百勝旗下的肯德基招牌隨處可見,但卻沒有了過去的無限風光,麥當勞在華銷售也是頻遇挫折。百勝此次換人能否助力旗下肯德基重獲中國消費者認可?在當今的外賣大戰中外來快餐巨頭能否再度掀起中國風暴?
  • 為什麼中式快餐幹不過肯德基和麥當勞?
    可是,當我們說起全世界最知名的品牌時,卻是麥當勞、肯德基,為什麼中國就沒有做出國際化的快餐連鎖品牌呢? 01 地方化不夠, 國產快餐品牌難走出地方 中國烹飪協會出過一份2018年中國快餐企業70強,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排前三,都是美國的品牌,排在他們後面的是
  • 肯德基要回中國上市?肯德基、必勝客到底還是不是洋快餐了?
    等等,你說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是中概股?你確認沒有開玩笑?的確沒有開玩笑,不過還是那個奇怪的問題,我們每天吃的肯德基到底是不是洋快餐了?他怎麼能成中概股的?一、百勝中國要回國上市了?根據《金融時報》消息,百勝中國正在接觸投資銀行,尋求在港二次上市,這意味著百勝中國或成為又一家選擇在香港融資的中概股公司。
  • 中國第一家肯德基 第一家麥當勞 第一家漢堡王 中國洋快餐發展
    估計會不約而同的會回答:肯德基/麥當勞!事實上,肯德基/麥當勞,不但初步定義了中國人心中的西餐概念,也第一次實實在在,真真兒的傳遞了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中國人也絕對有愛吃漢堡包的理由,因為,據說漢堡包就來源自古代的中國。
  • 繼肯德基麥當勞後,又一「洋快餐巨頭」來華,開業日卻收200差評
    導讀:最近這些年,洋快餐越來越受到國人的認可,因為有的洋快餐口味確實不錯,而且又很便捷,這也是大家選擇洋快餐的原因之一,畢竟時間就是金錢,如果能快速解決就餐的問題,減少等待的時間,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肯德基和麥當勞早已經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如今,又有一家洋快餐來到中國,可是開業的當天卻收到了200條差評,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當天的情況吧。
  • 為什麼在中國麥當勞一直「鬥不過」肯德基?這三大因素揭露真相
    為什麼在中國麥當勞一直「鬥不過」肯德基?這三大因素揭露真相,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了,很多上班族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所以這快餐就順應時代潮流成為人們最常吃的美食了。說到快餐店,在中國的兩大快餐界龍頭就是麥當勞和肯德基了,相信很多小夥伴平時都是沒少吃的吧,像小優平時也會去肯德基吃一份漢堡套餐。
  • 洋快餐再進攻 你還吃不吃中式快餐
    □本報記者 秋凌  繼肯德基兩年多前開賣米飯後,對本土化創新一直十分謹慎的麥當勞昨日正式開始試水「中式快餐」,在晚餐時段開賣「蓋澆飯」,其實在中式快餐和洋快餐正面交鋒時,大多數成年消費者還是更鍾情於中式快餐。早餐,街頭小攤成主角,中午,不少深藏社區的大排檔頗為熱鬧。看來,本土中式快餐缺的並不是市場。
  • 他是肯德基教父,唯一打敗麥當勞的人,馬雲在他退休後才買肯德基
    其實在國外,麥當勞的名聲要比肯德基大,但在百勝大中華區總裁蘇敬軾的帶領下,肯德基在中國的店面由起初的4家擴大到如今的4000多家,成為中國最大的快餐企業。與蔡衍明先生所崇尚的街頭教育所不同的是,蘇敬軾先生在課堂上剛學到的知識更令自己受益匪淺。他曾先後就讀於臺灣大學、美國賓州州立大學和美國沃頓商學院,並先後取得了大學學位、碩士學位和工商管理學位。
  • 正版打不過盜版?伊朗的山寨麥當勞肯德基到底有多強
    然而在一些國家和地區 由於宗教或政治原因 導致這些美國文化的快餐店無法生存 而肯德基和麥當勞等 代表美國文化的快餐店 在伊朗也遭到封殺 但是由儉入奢易
  • 洋快餐紛紛促銷 麥當勞超值套餐價格竟低於十年前
    昨天,中式快餐真功夫也表示,在全國308家真功夫餐廳同步推出「一起牛¥17.6超值套餐」活動,這次活動最高優惠幅度達33%。而此前,洋快餐肯德基對外宣布,消費者點雙份或者更多香辣勁脆雞腿堡、紐奧良烤雞腿堡等5款快餐,將可享受20%折扣。(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相關報導】麥當勞價格降回10年前 肯德基在沈先降一步  瀋陽晚報報導:「你是不找錯錢了?」
  • 肯德基、麥當勞和巴比饅頭,都看中了8400億早餐市場
    於2002年最早進軍早餐市場的肯德基,特地將營業時間從9點提早到7點。至2014年,全國大部分肯德基的早餐供應時間都改為6:00-9:30。而在麥當勞24小時營業的門店,早餐供應時間為5:00-10:30。要做中國人的早餐生意,取悅「中國胃」也是必修功課。肯德基早餐從一開始就走中西合璧的路線,推出「海鮮蛋花粥」和「香菇雞肉粥」2款粥品。
  • 麥當勞虛假宣傳 洋快餐是能量炸彈
    根據日本新聞網報導:虛假宣傳的起因是在去年的八月份,麥當勞公司新推出的一款東京烤牛肉漢堡,從電視的廣告宣傳上可以看到,麥當勞宣稱牛肉的產品使用的是整塊的牛肉,但實際上,超過一半的東京烤牛肉漢堡中的牛肉並非是整塊烤制的,而是碎牛肉加工而成的,日本消費者保護廳認定他們違反了相關的產品法規。
  • 中國早餐市場持續增長 肯德基、麥當勞等加入競爭
    中國早餐市場持續增長,目前,肯德基(需求面積:240-300平方米)、麥當勞紛紛加入對早餐市場的競爭。   與此同時,中式快餐企業也在不斷謀變,中式快餐第一品牌真功夫(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昨日不僅喊出將打造中式快餐的創業平臺,還「搭上」網際網路金融的「快車」,欲為創業者提供金融支持。
  • 相愛相殺的麥當勞、漢堡王,一旁的吃瓜群眾肯德基躺贏
    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都是美國快餐。在咱們三家相安無事。然而在他們老家美國就不是一番其樂融融的景象了。難道麥當勞、肯德基在美國還還還互掐不成?互掐不假,但是沒肯德基什麼事。肯德基屬於一邊圍觀的的吃瓜群眾。真正的主角是。麥當勞和漢堡王,兩家已經整整互掐了60年長達半個多世紀。雙方你來我往唇槍舌戰,所謂同行是冤家。
  • 麥當勞肯德基在中國逆勢開店
    全球經濟不景氣,餐飲成本攀升,麥當勞和肯德基均出現淨利潤下降。據前瞻網記者了解,「洋快餐」巨頭麥當勞近日公布的二季報顯示,第二季度麥當勞純利按年跌4.5%,低於市場預期。而此前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公布的財報顯示,二季度其在中國市場的利潤率下降4.1%。
  • 最接地氣的西式快餐,卻比不過肯德基、麥當勞
    現如今,我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而快餐也逐漸成為大家生活中的必需品,現代的快餐起源於德國,可要說道最知名的快餐品牌,恐怕就是產生於美國的肯德基和麥當勞了,即便是這在中國這樣的美食大國裡,他們也可以佔據很大的市場份額。
  • 洋快餐,中式快餐,師徒?對手,朋友,還是……
    洋快餐是在改革開放以後進入中國的。1987年11月12日,中國大陸第一家肯德基餐廳在北京前門開業。當年拉著爸爸媽媽來肯德基的孩子們,如今也為人父母。又過了5年之後,肯德基在南京開店。肯德基在大陸的成功也刺激了其他的洋快餐品牌。1990年,麥當勞在改革開放的前沿深圳特區開設中國的第一家餐廳,同年,必勝客也滿懷信心進入中國市場,在北京開設第一家中國分店。有趣的是,以肯德基為代表的洋快餐不僅成功地吸引了孩子,成為每個孩子過生日的首選之地。
  • 洋快餐本土化從「賣飯」下手
    原標題:洋快餐本土化從「賣飯」下手日期:[2016-05-06] 版次:[A23] 版名:[賺錢] 字體:【大中小】 「中進西退」格局下新快報訊 記者龐倩影 實習生鍾凌瀚報導 繼肯德基、麥當勞陸續推出米飯新品後,「脆皮炸雞專家」德克士也最新推出新品咖喱脆皮雞腿飯。
  • 肯德基等洋快餐能火遍全球,為啥中式盒飯和小吃就不行?
    要說快餐,第一印象少不了是肯德基或者麥當勞等一大批洋快餐,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這兩家的快餐餐廳已經遍布了全球八十多個國家和數不清的地區。然而作為美食之國的中國為啥卻幾乎少有聽說能夠火遍全球的餐廳?難道是缺乏料理?
  • 肯德基、麥當勞和德克士推進「去快餐化」 哪家摸索最有看點?
    2016年到2017年間,中信股份、中信資本與凱雷投資完成了對麥當勞(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中國公司80%股份的收購,新公司「金拱門」成為麥當勞在美國以外的最大特許經營商,獨立運營一年後,麥當勞在國內新開了300多家門店,在中國的門店總數達到了280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