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
這幾天被唐楚玥的語文成績刷了屏,作為湖北省的理科高考狀元,語文竟然得了146分,作文滿分,只錯了一道選擇題。
對於這樣高高在上的分數,也引起了網友們的好奇,有人在網上發起提問「湖北高考理科狀元總分725分,語文146分,如何做到的?」
先是她的同學回答說:唐楚玥值得這樣的成績。同學隨便挑一篇作文,看上去都是引經據典、洋洋灑灑、字跡娟秀,無可挑剔。
唐楚玥本人也對此進行了回答,仔細閱讀下來,原來這樣高的分數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從她的回答中,提取了5個關鍵詞,是語文得高分的法寶。
古人云:師者所謂傳道授業解惑也!
但是,如果老師僅僅傳授知識、解答疑惑,不能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孩子在學習時也會感覺味同嚼蠟,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
在學生時代一直流傳這樣的話「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想到學語文,就會心生恐懼。這是因為我們都沒有領悟到學習語文真正妙處,只是為了學而學。
唐楚玥提到要不是一位文學院年輕畢業生成為她的培優老師,她可能就是一個語文學習機器。那位老師教她寫三行詩、民國體書信、講才子佳人、名家名篇,受益良多。
唐楚玥因此改變了對語文的看法,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認識語文,發現了學習語文的美好,從此充滿更大熱忱。
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說,一個人之所以能夠成為人,而不是動植物,主要是因為人有語言。
世界偉大的思想之所以流傳於世,也是因為他們記錄下來。當你遇到挫折的時候,一句歌詞、一篇文字就能把你從泥潭裡拉出來。當你興奮的時候,就會隨後發一段文字,分享給更多的人。語文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豈止是一個考試科目呢!
然而,我們家長和老師是怎麼引導孩子好好學語文的?往往比較功利。
這些讓孩子聽得起繭子的話,沒有一個走進孩子心裡去,還把語文當作眼中釘肉中刺。
孩子需要一個點亮語文學習熱情的人,能讓孩子發自內心去學習。記得小學的語文老師、高中的語文老師就是這樣的人,他們經常補充我們感興趣的知識,讓我對語文充滿了敬畏。
先有輸入才有輸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語文學習需要大量的、持續的積累,並且還要學會總結歸納。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學好語文需要做好筆記。
唐楚玥每個年級都會準備幾個筆記本,專門用於各種記錄,她的記錄包羅萬象,課堂知識、摘抄、有趣的東西,隨手記錄,因此積累了大量的素材。
記錄的方式有的是純手寫、有的是剪貼,用不同的顏色、符號、貼紙做好標記,供自己查閱方便。
個人認為剪貼是一個好辦法,可以節省時間、節省空間,還不容易出現抄寫錯誤。
唐楚玥大篇幅都在介紹筆記的問題,高中三年,做了足足7本厚重的筆記,可見對她有多大的幫助。
知乎上一位網友說:筆記幫我渡過了很多難關,筆記能幫我們梳理很多東西,讓我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變強!
大文豪錢鍾書記憶過人,就是因為他習慣記筆記,記筆記的時間是讀書時間的一倍。
所以,記筆記是學好語文的基本功,上課聽講、刷題、讀書都需要做筆記,可以為語文學習助一臂之力。
《文案爆炸》中提到:筆耕不輟,才有靈感可言。長期封筆,腦子會生鏽。只有嘗試輸出,輸出的過程中才會迫使自己思考很多,而你思考得越多,就會產生越多的想法,從而培養成深度思考的習慣。
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讀書的表現形式,是給信息輸出的過程,也是一個整理思路、輸出思想的過程。只有輸入沒有輸出,也會感覺無從下筆。
演員歌手們都說「三天不練,觀眾知道」。在鋼琴界也流傳著「一天不練自己知道,三天不練觀眾知道」的說法。寫作也是一樣,一天天荒廢下去,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方法,還是不會寫。
唐楚玥每周至少一次練筆,還要在老師批改之後,重寫部分或全部內容。這是最低要求,當然越多越好,平時還要做好素材積累。
要想寫好作文,就要不斷練習。如果平時有靈感要記得及時記錄下來,每次寫作文的時候認真對待。記得高中時期,有同學語文學得差,就是寫作文時從來不想交,逼急了才應付公事,就別提重寫的問題了。
語文雖然是一個很美好的學科,但是畢竟還是要落實到成績上。只靠一腔熱情、讀書積累、寫作練習,要想取得好成績還是不夠,仍然需要刷題。
唐楚玥也特意提到了刷題的問題,高一、高二做必要的課堂練習、高三做過兩個月的金考卷。
刷題時檢驗自己所學知識的試金石,基礎知識掌握是否紮實,一做題就知道了。閱讀題目也需要一些技巧、分析、總結,做一些題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再遇到同類題時,能夠迅速理清思路,找對答案。
語言文字的運用也需要刷題來解決,唐楚玥提到高三時做了大量的專項練習。漫畫、標誌、圖表、補寫句子、壓縮語段、新聞等等。
學霸也難以免俗,對於基礎差的孩子來說,靠大量積累可能來不及,還不如多多一些題找找感覺,保持手感。
記得初中學物理的時候,簡直一竅不通,但是通過大量刷題,題目和答案都爛熟於心,考試時簡直是閉著眼睛寫答案。刷題雖然機械,在特殊時候也會派上用場。
唐楚玥並沒有提到字體的問題,但是字體特別重要。從她的筆記來看,字體工整美觀,卷面整潔乾淨,這絕對是加分項。同學誇她的字:足夠震撼!
兒子的字太醜,老師直言,考試時會丟5-10分,在分分分都是命根的當下,一分之差就可能與心儀大學失之交臂,何況是5-10分,要多吃虧有多吃虧。
中考、高考,閱卷任務繁重,老師需要在規定時間內批改完所有試卷,坐在電腦前面幾天如一日。開始可能心情好一些,有些耐心批改。幾天後累得頭昏眼花,看到亂糟糟的字體,第一眼就沒好印象。如果看到一手好看的字,說不定心情大好,首先給個印象分。
&34;
寫字好的人,也往往被認為是嚴謹的人,態度端正的人,對孩子來說很容易獲得老師的好感。在未來職場,也是提升形象、提高自信的法寶。
所以,讓孩子重視字體非常重要。不必學得像書法一樣好, 至少要工整、乾淨。
從唐楚玥的分享來看,是一位老師點燃了她語文學習的熱情,語文的學習重中之重就是做好筆記,上課聽講、刷題、讀書都是筆記的內容,練筆讓她的作文總是言之有物,她雖然沒有提到字體的重要性,但是她的筆記已經顯而易見了。
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考這樣高的分數,但是如果按照上面的方法不折不扣做下來,語文得個高分應該沒問題。還有一點,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不要自暴自棄。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