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微信推出的高數公路無感支付、掃碼支付等收費手段試圖憑藉龐大的用戶基礎和便利性壓倒現金收費和十幾年都平平無奇的ETC,參與高速收費規則的制定。
但2019年5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關於印發《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快捷收費應用服務實施方案》的通知,確立了ETC的絕對正統地位。支付寶和微信之前強推的無感支付、掃碼支付等繳費方式也逐漸被取代,支付寶和微信也逐漸回到了ETC的陣營中來。
ETC屬於國家投資建設項目,並且在國內已經推廣了好幾年,已經形成了一整套的體系,如:專用車道建設、聯網收費系統改造、客服體系建設、配套設施建設、ETC運營管理費等,而不單單是一個通道口的問題。
ETC設備基於RFID射頻技術,可以實現車輛身份認證、電子收費認證、交通流量統計、運輸狀態監控、貨物信息收集等,也包括了對黑車和套牌車的管理、養路費徵收稽查和運政管理。這些都是支付寶和微信無感支付、掃描支付很難做到的。
過去ETC扣費很亂
ETC過去的計費方式只通過入口點和出口點核算,無法識別車輛的行駛路徑,只能按照最短路徑收費。
最短路徑是如何衡量的很難有人能說得清楚,「ETC收費亂象」、「ETC天價消費」、「ETC帳單查詢難」等問題也頻頻的造很多的用戶詬病。錯誤計費、重複計費、計費時間錯誤、一次性多次扣費等問題,給廣大用戶帶來了困擾,導致了很多裝了ETC的用戶都不敢用ETC,這才導致支付寶、微信盯上了高速收費百億增量的市場,企圖重新制定高速收費的遊戲規則。
科技的發展也帶動了ETC的不斷進化
現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全國高速公路統一實行分段計費,依託主線上新建的ETC門架系統,加上原有的入、出口ETC車道收費系統,邊通行邊計費。門架系統收取高速公路主線費用,入、出口分別收入入、出口匝道費用。真正意義上體現了多用路者多付費、少用路者少收費。
今年5月份交通部回應ETC扣費、計費錯誤等問題已解決。而ETC視乎也不再滿足於單一的高速公路場景,悄悄地盯上了城市停車場景。
ETC的使用不再限制多多,變得更加親民和便利
隨著交通部正式宣布允許ETC綁定既有的銀行帳戶和支付帳戶,ETC辦理進入在線、免費的時代,辦理流程也大幅度簡化。在這一系列的條件的催化下,各大銀行、支付寶、微信等一時間紛紛加入ETC的爭奪戰。
ETC受政策利好的刺激,迅速成為了新興行業的風口。為了快速地幫助自家的產品佔領市場,各大銀行不僅ETC的設備免費送,還推出了各種通行的折扣優惠,生怕客戶被隔壁「老王」搶了去。
在ETC用戶的爭奪戰中,支付寶和微信顯然掉隊了。
國家早前已經確定了將要取消高速公路收費站,但具體收費方式卻一直懸而未決,導致了支付寶和微信想通過無感支付、掃描支付來重新制定「百億大蛋糕」的遊戲規則。
此前ETC設備必須辦理專門的儲值卡和信用卡才能使用,所以銀行早已有了很大的根基。而直到2019年7月份新規實施後ETC終於能綁定既有的支付帳戶,才成為了微信和支付寶角逐、力爭的巨大支付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