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媒體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以及面對「十四五」發展改革需求,傳統媒體迎來轉型的新機遇和新挑戰。12月21日,現代教育報社舉辦「2020年北京農村教育宣傳專題研討會暨現代教育報改版座談會」,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更好地服務於首都教育的改革發展。
當天,來自北京高校宣傳負責人、專家學者、中小學校長教師與報社全體員工相聚一堂,為報紙改版以及未來發展進行研討交流,建言獻策。
會上,報社相關編輯部負責人介紹了2021年報紙版面創新改版方案,從版面定位、欄目設計、內容創新、提升互動性等方面進行介紹,力求打造更多精品欄目,提升《現代教育報》傳播力和影響力。
北京工業大學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幸菡在發言中表示,報紙有很多精品欄目,內容豐富。「國際教育」欄目是個非常好的視角,可以借鑑海外優秀的教育經驗,也可以將國內的優秀教育經驗也可以納入到版面中來。「特別是報紙能夠關注到農村教育的發展,我感覺很有必要。」北京市第十五中學校長蘇冰表示,能夠根據新時代媒體的發展趨勢進行改版,有價值有意義。作為資深讀者,北京市徐悲鴻中學副校長羅光輝感謝《現代教育報》30年的堅持、堅守。他認為,在融媒體發展背景下,傳統紙媒應該與新媒體進行深度結合,將品牌做大做強。大興區教委組宣科科長崔連娜對報社多年來對區域教育的宣傳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她表示,《現代教育報》無論在版面設置還是內容方面,都是精益求精,希望未來能夠繼續做有深度、有態度、有溫度的媒體。「現代教育報是伴隨我成長的報紙,幫助我和很多老師從讀報學習中成長。」北京市私立匯佳學校雙語融合部校長孫清亞說,希望報社能堅守教育新聞宣傳陣地,讓更多教師從中受益。
對於報社未來的發展及媒體融合趨勢下的創新,嘉賓也給予了意見建議。中國兒童中心師資培訓部副部長盛森鑫建議,面對國家教育及首都教育創新改革及新媒體的發展,報社要在新時期找準新目標、新方向,版面定位要清晰。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牛楠森表示,傳統媒體創新轉型,要關注「定位、立場、視域」三個問題,要發揮媒體的服務性、功能性作用。北京市昌平區城關小學校長陶德亮認為,報紙的創新改革要把握兩個問題,一是把握宣傳定位,二是提供豐富內容,發揮新聞媒體優勢,滿足讀者需求。「紙媒和新媒體要發揮各自所長、相互結合。」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學主任高建民建議,要利用新媒體提升報紙的影響力,把更多讀者導流到紙媒上去。
對此,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黨委委員、現代教育報社社長兼總編輯王宇表示,嘉賓發言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報社將吸收各方意見,進一步優化版面結構。面對當前媒體轉型發展挑戰,報社將抓住機遇,為首都教育服務、為更多教育工作者成長助力。
《現代教育報》前身是北京市教委的機關報《北京教育報》,創刊於1991年,2001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更名為《現代教育報》。一直以來,《現代教育報》遵循「思想就是力量」的辦報理念,以「原創、深度、專業、社會化視角」為四個維度,著力打造有思想、有品位的教育專業類報紙。
還想看到首都教育的哪些報導
快來留言支招
文字:蘇珊 雷靈
攝影:付磊
編輯:現教姐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