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暑假結束,苗苗突然說自己經常肚子疼,媽媽帶著苗苗去醫院看醫生。一開始,媽媽懷疑苗苗是痛經,為此給苗苗掛了婦科號。然而,婦科醫生在對苗苗進行初步檢查和診治之後,對媽媽說:「給孩子做個B超吧!」媽媽很疑惑:「痛經還需要做B超嗎?」醫生很委婉地說:「還是做一個吧,做一個看得更清楚些。」B超的結果出來,媽媽如同遭遇晴天霹靂。原來,苗苗居然懷孕了。媽媽當即崩潰,對著苗苗打起來,質問苗苗:「他是誰,他是誰?」媽媽從來沒有發現苗苗有戀愛的苗頭,所以苗苗暑假裡總是說和同學出去玩,有的時候還在同學家裡過夜,媽媽都以為苗苗是和閨密在一起,也就沒有放在心上。這才剛剛開學,苗苗就爆開了這麼一顆炸彈,媽媽簡直崩潰。
後來,在媽媽的逼問下,苗苗才說自己和班級裡的一個男生戀愛了。媽媽思來想去,和爸爸商量之後,決定不把這件事情告訴男孩家裡,而是要求苗苗保證和男孩斷絕關係,因而偷偷摸摸帶著苗苗進行了流產手術。看著苗苗從手術室裡出來之後慘白的小臉,媽媽又是恨又是心疼,心都要碎了。這件事情之後,媽媽把苗苗看得很緊,每天都親自接送苗苗。而且,媽媽也為苗苗講述了避孕知識,要求苗苗不管何時都定要保護好自己。
媽媽對於青春期女孩的早戀心理顯然是有些疏忽了,為此,才會在苗苗懷孕之後,才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這樣突如其來的問題,簡直要把媽媽擊垮,而苗苗因為缺乏性知識,所以壓根沒想到自己偷吃禁果的行為會引起這麼嚴重的後果。其實,正如前文所說的,孩子成長有自身的節奏,絕不因為父母有意識地迴避性教育,就不會對性好奇。作為父母,與其讓孩子在懵懂無知的狀態被性行為傷害,不如儘早主動對孩子展開性教育,這樣一來,孩子至少知道什麼是性,尤其是作為女孩,也才知道如何保護好自己不受傷害。
家裡有青春期女孩,父母一定要更加小心對女孩開展性教育,而不要諱疾忌醫,最終釀成嚴重的後果。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於性的觀念也更加開放。曾經有專門的調查機構進行調查統計,發現有相當一部分青春期孩子對於婚前性行為都懷有肯定的態度。他們認為,只要兩個人彼此相愛,就可以進行性行為,然而,說出這番話的孩子往往還很稚嫩,甚至不能完全理解什麼是真正的愛,這才是最讓人感到頭疼的。
那麼,到底是什麼讓孩子對於性的觀念如此開放,對於性的行為也出現隨便的趨勢呢?其實,青春期孩子有非常強烈的從眾心理,如果身邊有人已經開始嘗試性行為,則他們很容易做出相同的舉動。此外青春期孩子心理髮育不成熟,情緒很容易陷入衝動狀態,再加上自控力比較弱,而且性衝動也會對孩子產生影響,所以他們就更容易陷入性的欲望之中。此外,現代社會信息傳播速度很快,孩子通過影視節目、網絡圖片和文字等,很容易接觸到更多關於性的知識和啟蒙。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沒有及時對孩子進行性教育,則孩子就會受到負面信息的影響,也會不知不覺間對於性更加開放和推崇。
要想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父母就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愛情觀,讓孩子意識到所謂的愛情並不是無底線地付出,而是相互尊重和理解,相互珍惜和愛護。當孩子意識到純潔的愛情拒絕偷吃禁果,出於對於愛情的崇拜,他們會有更強大的自制力。此外,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時候,還要把偷吃禁果的危害告訴孩子,讓孩子知道偷吃禁果的嚴重後果。對於男孩,父母應教育他對愛的尊重,進行愛的道德教育;對於女孩,父母更要把偷吃禁果的嚴重後果明確告知,從而對女孩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總雨言之,面對偷吃禁果的行為,父母針對男孩和女孩要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認知自我成長現象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讓青期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