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在線提問「為什麼姐姐就不能為弟弟著想」,重男輕女深入骨髓

2020-09-07 家有小甜椒兒

甜椒兒媽媽,一個時間相對自由的全職媽媽,喜歡分享,喜歡傾聽,希望把經歷過的、看到過的、聽到過的,用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對觀者在育兒上、情感上有所啟發……

文|家有小甜椒兒(專注優質原創,抄襲必究,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身有「重男輕女」傾向的人們,往往會有自己的獨特視覺,她們不認為自己重男輕女,反而埋怨那個站出來表示反抗的女孩不懂事,說她們不顧大局,不懂得為弟弟著想。

很多女孩子都受過這樣的委屈。

媽媽在線提問:姐姐為什麼就不為弟弟著想?

網上看到一個媽媽分享的帖子,帖子內容是抱怨女兒沒有大局觀,完全不懂得照顧弟弟,真的很不懂事。

原來,這個媽媽養了一對龍鳳胎,但是家庭條件有限,不能給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質條件。

姐姐成績很好,媽媽說考上重點院校應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弟弟成績很差,為了給弟弟找條出路,媽媽決定讓弟弟去學習藝術。


藝術很燒錢,想來大家也知道,姐姐知道這件事以後非常氣憤,反對媽媽的做法,並對媽媽說了這樣一番話,讓她很難接受,大致是這樣的:我想要參加一個冬令營活動,你們都要拒絕,現在卻花這麼多錢讓 來讀藝術。等我長大以後,我也會盡我的贍養義務,但是標準絕對不會比他高,還有以後我結婚的彩禮不會給你們,也別指望著我做「扶弟魔」。

這位媽媽說女兒一向很乖巧懂事,不知道為什麼這次反應這麼大,還跟家人冷戰,她只是出於對弟弟未來的考慮,生怕未來孩子沒有出路,作為姐姐,難道不應該為弟弟考慮嗎?

希望女孩替男孩考慮,本身就是重男輕女的一種表現

看完這個帖子,有被氣到,講真,我是一個非常理智的人,很清楚什麼是自己的事情,什麼是別人的事情,可是這個媽媽的態度有觸到我。

那些嚷著要女兒替兒子的未來考慮,希望女兒接受父母偏向兒子,且把這種美化為「大局觀」,本身就是一種深入骨髓的「重男輕女」。

為什麼會有這樣直接的感受呢?因為小時候就是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家庭中。

爺爺奶奶就有比較嚴重的重男輕女,奶奶當然也不是對我們不好,只是行為上時刻提醒女孩子,一定要讓著大哥哥。

比如說奶奶家的零食,大伯家的大哥哥可以隨便吃,而我們只有等著被「賞賜」的份,實話說現在想起來奶奶家小時候放零食的柜子,都是神秘的,因為從來沒有機會打開過。

奶奶的電視機從來都是大哥哥掌控著。

最後呢,這些孫女們都出息了,那個從小被爺爺奶奶慣大的哥哥一無是處,生活一塌糊塗。

父母要求年齡差距不大的女兒為兒子考慮,本身就是可笑的,如果真的為孩子考慮,加強教育和管理,讓孩子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一技之長,而不是靠著「減少」女孩的支出,來增加男孩的支出。

重男輕女要不得,父母一定要重視

重男輕女的案例太多了,輕者引發家庭矛盾,重者甚至導致家庭分裂。

看過的最典型的一個案例就是湖北一個考上北大的女孩的經歷,她就是出生在一個典型的重男輕女的家庭,因為自己是女孩,母親一直不受待見,終究在她7歲的時候,因為媽媽生不出兒子,母女都被趕出家門。

這個女孩的媽媽為了她沒有再婚,而是獨自一人撫養她長大,她也很給媽媽爭氣,成績一直很優秀,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北京大學。

當她因為考上北京大學,在本地名聲大噪的時候,原來的所謂家人想要認親,被她一口拒絕。



被傷害過的心靈這輩子都是難以痊癒的,尤其是被曾經最親的人傷害的。

為什麼我們可以跟普通人和和氣氣,即便發生了矛盾以後,還是可以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過去了依然可以見面打招呼,但是對親人就無法如此?

原因很簡單,我們對親人是有預期和希望的,當這種預期和希望變成失望和傷心以後,是很難痊癒的。

家有兒女,父母最好做到這幾點:

1、儘量公平對待

絕對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可以儘量做到公平,不要讓偏向太過明顯。

打個比方說,開篇提到的媽媽,哪怕只要有一次滿足女兒的願望,讓女兒參加一次冬令營,或者女兒就不會對弟弟去讀藝術有如此大的反應。

絕對公平是不存在的,但是我們可以儘量平衡,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也是被重視的,這一點很重要。

2、好的教育不是你要求孩子謙讓,而是孩子主動謙讓

有人說「孔融讓梨」是偽命題,因為孔融讓梨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而現在的很多父母卻用這個典故來要求孩子們在不願意的基礎上做到謙讓。

好的教育,絕對不是家長呵斥著孩子說「他是弟弟,你要讓著他」,而是女孩自己主動站出來說「他是弟弟,我應該讓著他」。

女孩子主動站住來心甘情願地做這件事,是有前提的,她這樣做一定是基於對弟弟的關懷和愛護,可是,如果生活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中,她對弟弟不會有這樣的感覺,她憎惡弟弟還來不及,哪裡來的愛和呵護

3、想要孩子相親相愛,父母先給予孩子同等的愛

家長都希望孩子們互相照顧、未來成為彼此的依靠,但是實際上,孩子長大以後真的互相照顧,成為了彼此的依靠的例子是少數的,大多數兄弟姐妹成年之後關係一般甚至是惡劣的。

父母越是關照誰,未來那個人越是不會得到姐妹的關照。

這很容易理解,兄弟姐妹之間實在是沒有什麼好記恨或者埋怨的,很多兄弟姐妹之間的嫌隙都來源於父母的不公平。

做父母的常常希望孩子們未來相互照顧,卻在孩子童年的時候,給孩子種下一顆「罅隙」的種子。

不想這樣的現象發生,從現在開始,讓孩子們都能夠感受到父母的愛和關注,而不是把這份愛和關注都傾注在一個男孩子身上。

相關焦點

  • 姐姐拒養弟弟被上訴:重男輕女,毀了多少中國家庭?
    「姐姐有撫養弟弟的義務,弟弟長大以後對姐姐有贍養義務嗎?」「為什麼姐姐沒有不同意生二胎的權利?」你們倒是生的時候爽了,有沒有想過以後女兒怎麼辦?沒能力撫養,那為什麼還要生,說到底還是重男輕女的是思想在作祟。不惑之年,突然發現只生一個女兒,而女兒總歸要嫁人的,以後生的孩子又不跟自己姓,那香火不就斷了嗎?不知道有多少父母有這種思想,但據我所知,這種思想在很多地方還是挺普遍。
  • 新型重男輕女:媽媽說把蝦平分,弟弟5隻,姐姐2隻,很公平
    導語:重男輕女(prefer boys over girls),指的是重視男性,輕視女性的封建思想, 重男輕女這種觀念常見於父權社會,是社會一種男女不平等的觀念。它不僅限制女性發展個人才能和其人身自由,且伴隨著男尊女卑和性別分工的觀念出現,也影響父母對生男生女的意願。
  • 為弟弟「無私奉獻」的姐姐們了解一下
    為弟弟「無私奉獻」的姐姐們了解一下時間:2019-08-26 13:54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扶弟魔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為弟弟無私奉獻的姐姐們了解一下 指受重男輕女觀念影響的多子家庭中的年長女兒,通常因受到家庭的影響,會對自己的弟弟不計成本地奉獻,四捨五入就是弟弟的第二個媽。
  • 姐姐拒帶弟弟離家出走,網友:重男輕女背後,是別人看不見的辛酸
    01 「伏弟魔」逃離 小媛12歲那年,媽媽把想生二胎的想法告訴了她,由於年齡小 沒有料到的是,寶寶長到兩三歲時,照顧弟弟的工作落在她的身上。小媛非常苦惱,不願把時間花費在帶弟弟的事情上,留下一個字條,上面寫著:想過一段沒人打擾、開心的日子,已經將弟弟送去幼兒園了,你別忘接回就行。背著簡單的行裝離家出走了。
  • 「卑微」弟弟火了,照顧姐姐體貼周到,網友:我也想要這樣的弟弟
    ,照顧姐姐體貼周到最近有一個小男孩在朋友圈很火,本應該是被大人照顧的年紀他卻在家裡為姐姐服務。弟弟醒的比較早在客廳看動畫片,看到一半的時候姐姐醒了從臥室走了出來,弟弟看見姐姐起身開始忙碌起來。接著為姐姐拿來衣服還把奶瓶送到了姐姐的嘴邊。姐姐的眼睛還沒有完全睜開,就像小公主一樣靠在沙發上享受著弟弟的服務。跟其他弟弟待遇不同的是他很照顧姐姐,吃草莓的時候會把草莓尖留姐姐、還會給姐姐吹頭髮,大家都羨慕地評論:我也想要這樣的弟弟!
  • 弟弟趁姐姐看電視,站在姐姐旁邊偷吃雞腿,網友:姐姐低頭被萌到
    當然,雖然他們偶爾也會發生矛盾,但在爸爸媽媽身邊,無時無刻不給他們帶來歡樂。兩個孩子無意間的笑容,總是可以滲透媽媽的心,這或許就是寶寶天生的優勢,讓我們父母忍不住想保護他們。案例前些日子,一位網友在網絡上分享了她們家的趣事。家裡的人都圍在一起吃飯。
  • 我說出對弟弟做過的事,媽媽憤怒不已,「重男輕女」害了多少家庭
    但是問題也隨之出現,很多老一輩還是有「重男輕女」的想法。說出小時候對弟弟做過的事,媽媽憤怒不已小文的媽媽幫著帶孩子,可是卻總是偏袒兒子,冷落女兒,小文對此很不滿,向媽媽抗議。媽媽不以為然:「妞妞怎麼一點都不像你呢,你小時候對弟弟多好,什麼都讓著弟弟,我還記得有一次你弟弟走丟了,你哭著找了四五個小時,愣是把弟弟找到了。」
  • 姐姐教育打人的弟弟,被訓得很絕望,一旁媽媽只能小心翼翼
    弟弟在學校打人了,然後回到家,就挨姐姐訓了。可以看到姐弟兩人面對面,姐姐很氣憤的衝著弟弟喊:你叫得出人家的名字嗎?叫不出來為什麼還打人呢?無憑無據就打人,你這個人有沒有道理呢?,教育弟弟,旁邊媽媽也插不上嘴,只能偶爾小心翼翼的補充了一句。
  • 弟弟結婚,媽媽卻讓姐姐們資助買房,是家庭和睦還是親情綁架
    然而,小周最近卻為這份「親情」感到煩惱。弟弟買房,媽媽讓姐妹三人資助小周上面有一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小妹和弟弟,雖然生在農村,好在父母勤勞,生活上小周姐弟並沒有受過多大委屈,現在都長大了,大姐和自己也都成了家,妹妹也有了工作。現在只有弟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許是因為家裡就他一個男孩,造成了他這種性格。
  • 姐姐開學後,弟弟「花式」想姐姐,媽媽:好了傷疤忘了疼
    但是事實卻不是家長想的那樣,最近有一位寶媽就分享了自己家老大上學後老二「花式想姐姐」的狀態。平日裡這姐倆沒少讓媽媽操心,因為老二是男孩子的原因,總是調皮的逗姐姐,姐姐沒比弟弟大多少,也是被父母寵著長大的,有時弟弟惹怒姐姐,姐姐也不會慣著弟弟,經常把弟弟教訓哭。不過倆人還是有分寸的,作為家長,也就沒有過多插手姐弟倆之間的矛盾。最近姐姐開學了,家中就剩老二一個人了,沒有姐姐和弟弟搶玩具、搶電視,媽媽覺得這回弟弟這回可以在家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了。
  • 「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小女孩回了一句話,奶奶啞口無言
    原因也不是玲瓏的爸爸媽媽非要生的,而是奶奶重男輕女,所以媽媽在奶奶的要求下,又生了一個孩子。自己的弟弟出生以後,奶奶就非常偏心,有什麼好東西都給弟弟,不給玲瓏。但是玲瓏的家長沒有重男輕女的思想,兩個孩子有的東西都是買兩份的。弟弟有的,姐姐也會有。有一天,玲瓏的弟弟搶走了玲瓏的一個小玩偶,玲瓏動手搶回來了,奶奶看到了,對著玲瓏喊:「你是姐姐,要讓著弟弟!」
  • 二胎媽媽,把時間給姐姐,把愛留給弟弟
    明天就開學了,提前幾天把姐姐從老家接回來了,因為要給她補寫暑假作業。這幾天家裡雞飛狗跳的,為了逼迫姐姐認真寫作業,媽媽喊得嗓子都疼了,也打得手都疼了。在打罵姐姐時,她那種眼中帶恨的眼神著實刺激到媽媽了。媽媽其實也不想動輒打罵的,但是在每晚花費大量的時間陪姐姐寫作業時,她那不認真的態度真的挺讓人上火的,火氣一上來就罵了,再不聽就打了。靜下來的時候,媽媽心裡挺難受的。
  • 「重男輕女」又上熱搜,明星也不例外,先出10萬給弟弟買婚房
    人為什麼都想生兒子?這個問題從小就困惑著我,這個話題,我也一直不敢碰觸,因為我自己也是小受傷著。我的父母在「重男輕女」方面,表現得雖不及樊勝美父母那般極端,但在我和姐姐成長的過程中,卻也有或多或少的刺痛。
  • 22女孩不養弟弟被爹媽告了:我特別害怕這樣的父母
    我想說的是,這件事之所以能引發眾人的同情,是因為它讓我想到了一個真實存在的扎心事實:重男輕女,以女養兒。,能為家庭做貢獻應該很高興才對,有什麼好委屈的。,可是把女兒只當作救命稻草,當被問到:捐骨髓會不會對女兒造成什麼傷害時;這個媽媽說出了一句讓人徹底心寒的話:我沒有考慮那麼多....
  • 趁姐姐不注意,弟弟「掉包」姐姐礦泉水,媽媽:你自求多福
    但其實兩個寶寶相處的時候,會發生一些矛盾,因為爸爸媽媽的精力有限,很可能不能同時照顧到兩個寶寶的情緒。小寶調包姐姐書包,坑姐毫不手軟其實家裡兩個寶寶經常會發生許多有趣的事情,有的時候爸媽看了都覺得苦笑不得。有一位小寶平時在家裡就總和姐姐打架,但他因為年齡較小,身高體重各個方面都敵不過姐姐,每回都以失敗告終。但小寶可沒有認輸既然身體上不能取勝,就選擇用智取勝,受盡姐姐壓迫的小寶在這天決定反抗。
  • 姐姐開學後,弟弟在家各種「百無聊賴」,媽媽調侃:忘記她揍你了
    ,弟弟在家各種「百無聊賴」的一幕,很多網友看到之後都紛紛笑翻了,最近,在網上一個弟弟想念上學的姐姐的一幕在網上也是火了的節奏,在平時,因為自己年紀小,所以經常被姐姐「欺負」,搶東西也搶不過姐姐,還經常被姐姐數落和教育,甚至有時候還會當做姐姐的出氣筒,弟弟也在想:什麼時候姐姐能開學就好了,這樣自己就可以佔山為王了,但是沒有想到,姐姐真的開學之後,弟弟反而不開心了。
  • 弟弟摔倒,姐姐害怕得向媽媽求饒:你的偏心是刺向孩子的一把刀
    今天,兜媽想給大家講一個二胎家庭如何平衡兩個孩子之間關係的故事。春節前,我帶小小兜去麥當勞吃東西,因為是早上,人不多,只有兩桌人。一桌是我和小小兜,另外一桌是一位媽媽帶了兩個孩子——姐姐和弟弟。姐姐大約4歲,弟弟大約2歲。
  • 最現實的二胎現狀:妹妹上學哥哥擔心被欺,弟弟上學姐姐教打回去
    媽媽越是催快點要遲到了,哥哥就越傷心,不知道是想起來當年自己剛上幼兒園的情景還是真的擔心妹妹在幼兒園不習慣,突然間用手捂著眼睛大哭起來,躲在哥哥懷裡的妹妹不明白哥哥一下子為什麼會這麼傷心,呆呆著看著哥哥都忘記了剛才跟哥哥說了什麼。
  • 為給弟弟捐骨髓,畢節這個小姐姐20天狂增5斤!
    就讀於畢節一中高一(30)班學生李穩身患白血病姐姐李薇為捐骨髓狂增體重希望早日為弟弟捐獻骨髓
  • 弟弟出生後,姐姐成「傭人」帶娃做家務,媽媽動輒打罵:你找死啊
    ,因為婆家一直很重男輕女,所以婆婆也從來沒有給好臉色給媽媽,不僅沒有幫助照顧孩子,還經常謾罵和指責媽媽,因為婆家覺得生女士就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這也讓媽媽受了好幾年的氣。媽媽看到自己因為自己的女兒而讓自己受氣,於是就經常和女兒出氣,後來好不容易懷上二胎,沒有想到又是一個女孩,這時候,因為家裡的條件變好了,所以媽媽對小女兒的態度要好很多,後來媽媽由拼三胎,這下算是揚眉吐氣了,終於生了一個兒子,這也讓媽媽和家裡人都把寵愛集中在小兒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