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近代以來的,賭場風雲故事,很多人還停留在香港的電影中,只有很少人會覺得:中國近代賭王,是澳門葡京賭場的何鴻燊。但是,這些傳言,有很大的錯誤,在很多混跡澳門賭場的人心中,何鴻燊只能算作是賭場的老闆,並不是賭桌上真正的帝王,在他們心中,中國近代以來真正的賭王,其實是出身草根的葉漢!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說,這個傳奇賭王的精彩一生!
這位中國賭王,出生在1906年,是廣州江門人,因為家裡邊父母有生意,雖不富裕但總歸不算貧困,因為小時候生活環境的原因,其很小就染上了賭隱,到後來居然學會輟學玩牌,學業也因此荒廢。在長大之後,對賭博的沉迷,讓他一度失去正常生活的能力,看到葉漢如此沉迷賭桌,其族叔只好將他介紹到了,澳門盧九的一個賭場,做起了荷官。
我們覺得,這次到澳門的經歷,是賭王葉漢的人生轉折,也正是這個荷官的工作,讓葉漢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因為葉漢自身對玩骰子有一套獨特的心得,所以看似簡單的擲骰子,在他手裡顯得出神入化。他也藉助這一項技能,在當地名聲鵲起,甚至有很多人專程過來看他表演,賭場的生意也被帶動起來。到了這個時候,葉漢遇到了第一個人生瓶頸,當時他的老闆只是賭場中的一個小頭頭,並不能給葉漢更大的發展平臺,就在葉漢躊躇滿志的時候,葉漢被當時澳門賭業的大亨傅老榕看中。
我們認為,這一次轉變,對於葉漢來說,是一次難得的助力。他在跟隨傅老榕不久,就遇到了一件怪事,當時的賭場悄悄興起一股「聽骰黨」風波,據說是能夠,靠聽骰盅裡的聲響判斷出大小點數,賭場竟然一次損失的慘重。為了解決這種老千行徑,青年時的葉漢,開始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聽骰的研究中,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次的嘗試中,葉漢終於發現了其中的奧秘。知道秘訣後的葉漢,及時給賭場想了解決的辦法,自那以後,「聽骰黨」被重挫!
在轉投到傅老榕手底下之後,葉漢一幹就是24年,很多人都覺得,這時候的葉漢已經腰纏萬貫,其實不然。當時的葉漢僅是賭場裡的小工,雖然很有能力,但畢竟拿的是死工資,據說一個月只有700塊錢,這讓在賭場混跡的葉漢很是沮喪。為了改變現狀,葉漢連同幾個相熟的兄弟,辭職出走上海,打算闖蕩出自己的天地。
但當時的上海,豈是這幾個外來人能夠把控的?在上海沒玩幾天,葉漢就被孤立了。後來他又輾轉越南、香港和中山等地,也沒有多大的收穫,經歷過這一通挫折之後,葉漢終於想明白,自己之所以處處碰壁,並不是自己賭技和經營不行,而是缺少一位有權有勢的合伙人。為此,葉漢特意去找了民國著名的富二代葉德利,希望跟他搭夥。
事實證明,葉漢在找到葉德利之後,事業有了很大的改觀,為了在澳門儘快紮根,葉德利又找了他的大舅哥何鴻燊幫忙(也就是現在何酋君的父親)。在兩位有權有勢的富二代加持下,葉漢在澳門賭界很快闖下一番天地,甚至葉漢的老東家傅老榕,也成了他的手下敗將,沒多久葉漢就成為澳門的賭王!但是葉漢沒有料到的是何鴻燊並沒有起初想得那麼簡單,兩人的眼界很快出現差異,在賭場經營上葉漢處處被反對。作為富二代的何鴻燊,總是抱怨葉漢太保守;另一邊的葉漢則覺得何鴻燊對賭場經營一竅不通。分歧的結果往往都是一拍兩散,只不過被踢出局的卻是投入最大的葉漢。
我們認為,這一次事業上的打擊,讓葉漢徹底失去了翻盤的希望。在1972年的時候,葉漢因為事業變動,被迫離開了打拼了半輩子的澳門,而何鴻燊則從一個玩世不恭的富二代成了後來的世界賭王,真是世事弄人。在將家產係數變賣之後,聚攏回來的資金高達30億,足見葉漢大半輩子的賭場闖蕩也是有收穫的。這時候,已經年逾不惑的葉漢,早已無心繼續投身到賭場,但是幾十年的賭性卻一時間戒不掉。賭場上的葉漢最喜歡贏美國佬的錢,按他的話說,這也算是「為中華民族增光」了。
據葉漢的身邊人回憶,賭王生前上賭桌時,會在身後的牆上掛一塊木牌,上面寫著五個字:「小刀鋸大樹」。對這句話,我們認為,意思很可能是告誡自己,凡事要一步一步來,要有恆心。正所謂「鐵杵磨成針」。這5個字,很多人都看到過,卻鮮有人像葉漢一樣記在心裡。我們覺得,這句話放在其他方面,同樣適用,對此你覺得哪?歡迎評論!
(圖片來源於網絡,文章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