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萱爸育兒經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在我們的印象中,孩子往往要等幾個月大的時候,才會漸漸開始「認人」。但是也有的時候,寶寶出生沒有多久,就能夠認出自己的媽媽了。
萱爸有位剛生二胎不久的朋友,最近總是在朋友圈發自己家寶寶的照片。當萱爸通過微信恭喜她時,她驕傲地對萱爸說,自家二寶和大寶不一樣,剛生下就能認出媽媽了。
她說,寶寶最親她,只要在她身邊就安安靜靜不吵不鬧的,睡得可安心了。出院以後,寶寶更是離不開她,除了她以外的其他家人來抱寶寶,寶寶就會很不開心,有的時候還會鬧。
那麼,為什麼生下來沒有多久的寶寶,就能認出自己的媽媽呢?原因可能有以下3點:
1. 寶寶能依靠聽覺和感官分辨
科學研究表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約16周大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了聽力。而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他們聽到最多的,就是媽媽的心跳聲。
懷胎10月,寶寶早已記住了媽媽心跳的聲音。因此在出生後,當寶寶被媽媽抱在懷裡,小耳朵貼上媽媽的胸口時,他就能聽到那個熟悉的聲音。
可能這也是有些寶寶在媽媽懷裡睡得格外香甜的原因。媽媽熟悉的心跳聲給了小嬰兒一份溫暖可靠的安全感。
2. 寶寶能依靠氣味分辨
新生兒是有嗅覺的,他們能夠聞到媽媽身上的奶香味,有的寶寶在被媽媽母乳餵養的時候,還會自己往媽媽的懷裡拱。
而如果媽媽因為身體無法母乳餵養,採用配方奶餵養時,寶寶就有可能和身上有奶香味的家長更親近一點。
3. 寶寶具有一定的「看」的能力
專家表示,剛出生的小寶寶雖然沒有擁有發育完全的視力,但也具有一定的「看」的能力。
他們看不清楚太遠和太細緻的東西,但對於物品大致的輪廓和顏色卻有一定的認知和反應。因此在寶寶和媽媽熟悉後,就能夠通過媽媽的形象特徵認出媽媽。
了解了寶寶為什麼一出生就能認出媽媽之後,我們不妨再來了解一下家長在餵養新生兒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1. 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
媽媽在產後1~3天分泌的母乳,被稱作「黃金初乳」。初乳中不僅富含寶寶需要的營養元素,還能幫助寶寶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
同時,在寶寶出生後的第1個小時,被稱為「黃金一小時」,專家認為此時寶寶因為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激素作用,嗅覺和記憶力都會顯著增強,並且在一小時後下降。
所以,為了讓寶寶儘快適應和媽媽相處,與媽媽產生親密聯繫,在寶寶出生後的一小時內,媽媽應儘早與寶寶親密接觸,並可以在醫護人員的幫助下嘗試哺乳。
在黃金一小時內母乳餵養,不僅能幫助寶寶更早熟悉媽媽,也能夠幫助媽媽更順利地開奶和分泌母乳。
2. 注意根據寶寶的胃容量進行餵養
小寶寶出生的第1天,胃容量只有5~7ml;等到寶寶出生的第3天,他的胃容量就提高到22~27ml;等小寶寶出生過了10天,他的胃容量才會變成60~81ml。
雖然剛出生的小寶寶胃容量很小,但是家長餵多少,寶寶就會吃多少,這就導致很多家長餵配方奶時沒有注意分量,把寶寶餵撐了。
而父母把寶寶餵撐了,會讓寶寶的胃容量不正常地增大,導致寶寶比其他小嬰兒更容易感到飢餓,餵養的頻率也比其他小嬰兒更高。
同時,這種餵養方式還容易使寶寶的消化系統出現問題。
人類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繁衍進化,母親分泌母乳的量和寶寶成長所需的能量完全能夠達到平衡。所以,我們建議媽媽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進行母乳餵養。
3. 根據比例調配配方奶
有很多家長在衝配方奶時,要麼因為粗心大意把水放多了,要麼因為怕營養不夠把奶粉放多了,其實這兩種做法對於小寶寶來說都是不利的。
衝調的配方奶太稀,容易導致小寶寶營養不良和發育不良;衝調的配方奶太稠,奶液的滲透壓隨之增高,容易使小寶寶出現嘔吐、腹脹甚至便血、腹瀉和發熱等。
在衝調配方奶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嚴格根據衝調說明要求的比例,進行衝調。
4. 冷凍母乳復溫要熱透
有的媽媽因為要同時兼顧到家庭和工作,選擇將母乳冷凍起來去上班,讓家人在需要餵寶寶喝奶的時候再拿出來復溫。
但是,很多家長在復溫冷凍母乳時,並沒有熱透就餵給寶寶,這樣做有可能會導致寶寶腸道感染甚至消化道出血。
冷凍母乳復溫的正確方式是隔水復溫法或用專業溫奶器進行加熱。
使用隔水復溫法時,家長要不停晃動容器,確保母乳受熱均勻。而使用專業的溫奶器加熱時,家長要將溫度設置在40℃左右進行加熱。
已經加熱好的母乳不可以再次冷凍,且加熱後超過24小時就不可以再給寶寶吃了。
寶寶對於爸爸媽媽來說,就像是天賜的禮物。而爸爸媽媽對於寶寶來說,也是這個世界上最溫暖最無私的依靠。
寶寶一睜眼就能認出媽媽,也許是因為那些科學原理,也許也是因為母子之間天然就有著神奇的感應與緣分。
無論出於哪一種原因,寶寶的這種舉動都證明了母子之間動人、溫暖又堅不可摧的愛。
各位寶爸寶媽的寶寶在出生後過多久學會認人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和討論~
我是小萱爸爸,積極學習帶娃的「女兒奴」一枚,每天分享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感,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轉發、評論,你的喜歡是我寫作的最大動力!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