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三峽洩洪,長江「一號」洪峰迅猛撲來,接納著湘、資、沅、澧四水的八百裡洞庭瞬間進入汛期。嶽陽監獄轄區內洞庭湖水位、長江水位急速上漲,迅速超過33米警戒水位,達到34.13米,直逼保證水位。
7月11日,嶽陽監獄防汛應急響應由三級調整為二級,嶽陽監獄開啟「抗洪模式」,200名巡堤搶險人員全部集結到位。籌備物資、調集工具、監測水情、記錄數據、巡堤除雜、摸排隱患,監獄各單位幹警聞汛而起、聞令而動,迅速進入抗洪戰位。
18.87公裡長的洞庭湖和長江大堤上,「地毯式」巡查已全面鋪開,堤頂、堤身、堤腳至堤內禁腳100米範圍內,24小時數十人輪班巡查。
前面是洶湧而來的洪水,後方是千裡沃野的家園。被譽為生命之堤洞庭湖大堤上,閃耀著嶽監人抵禦洪魔的身影。
洞庭湖畔「藏青藍」——嶽陽監獄幹警抗洪素描
通訊員 唐海軍 羅先禮
7月11日12時,洞庭湖水位超警戒水位1.26米。下午1時30分,嶽陽監獄防汛抗旱第一指揮所向獄指揮部報告:洞庭湖大堤糧倉湖段樁號1+450---1+550段發生內滑坡險情,長度100米,下滑最大高差0.6米,裂縫最大寬度15釐米。
接到險情報告,所有在指揮部待命的技術處險組工作人員驅車迅速趕赴現場,緊急勘察的同時電話通知其它指揮所技術專幹趕來會商。不到15分鐘,指揮長彭鋒、政委謝華章同時趕達現場。隨後,聞訊前來的還有省司法廳,市司法局聯點領導。各方就地召開處險會,即刻達成處險方案——開挖導浸溝直至滲水點、導浸溝開挖完畢即回填黃沙後填卵石導濾、構築下阻平臺。
3臺挖機同時開工,50名搶險隊員迅速將砂卵石裝袋,以備回填導濾。水電分公司黎鬱軍則帶領外線電工班爭分奪秒搶接電線,保證天黑燈亮,便於同事處險作業。40分鐘,兩條直至滲水點,最深處達2米以上,寬1.5米,長30米高標準導浸溝開挖完畢。一袋袋黃沙倒進來,隨後成噸的卵石平鋪黃沙層。
截至7月12日凌晨3時55分,8條導浸溝開挖成功並導濾,裂縫回填夯實,千噸級卵石防阻平臺築就,現場的每一個人都長長地籲了一口氣。
郭立中 :下好「先手棋」謀劃「一盤棋」
洞庭湖的脾氣、個性,對喝著洞庭湖水長大的郭立中來說實在太熟悉了。作為嶽陽監獄防汛指揮部副指揮長,參加工作以來,郭立中在一線參加防汛搶險不下10次。
早在汛期來臨之前,郭立中便未雨綢繆,組織人員完成多處湖堤滑坡處險、清基掃障、機埠涵閘維修保養工程。安排專職人員實行24小時輪流巡查值守,通過2處自流外排閘和5座電排站科學調控垸內溝渠水位,為當前防汛抗洪搶險工作打下了基礎,下好了「先手棋」。
與「洪魔」打交道多年的郭立中明白,上陣殺敵光憑血性和勇氣遠遠不夠,還必須有足夠的武器、子彈。
7月6日,郭立中派幹警鄧紅、張鵬冒雨驅車100多公裡,趕赴湘陰調運砂卵石。
7月9日晚10時許,1500噸砂子、2500噸卵石安全運達嶽陽監獄管轄的洞庭湖水域。
7月11日、12日,郭立中帶領防汛應急人員先後處理了洞庭湖大堤兩處重大險情。
郭立中(中)深夜查看機埠涵閘。
盧先江 :戰士在哪戰時廚房就在哪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盧先江是嶽陽監獄防汛指揮部後勤保障組組員。為了讓抗洪一線幹警能吃上一口熱飯,他組織人員將戰時廚房搬到大堤安全地點,近距離為抗洪幹警做好後勤保障。
食堂裡猛火爐來了,能裝50公斤的大型煤汽鋼瓶來了。面對每餐不重樣的菜餚,幹警調侃:「盧滿哥平時精打細算,是個老摳,關鍵時刻,還是很貼心嘛!」盧先江知道,大家會心的笑聲,是對自己最高褒獎。
盧先江(右)在戰時廚房。
胡嶽華 :像鐘擺一樣每天堅守在值守點
號稱出生於水利世家的業務「通」胡嶽華,是嶽陽監獄防汛指揮部工程組組長。他與幹警戴力明、李昆明一起,每天巡迴查看每一處開足馬力排漬的機埠、涵閘,詳細梳理查看險工險段和排除疑似險情。
從三津渠機埠到黃安湖機埠,從柳葉湖機埠到華洪運河,從荊江門機埠再回到三津渠機埠,胡嶽華團隊,像一個鐘擺,每天準時出現在自己的值守點。
胡嶽華(左)、戴力明深夜在值守點檢查值班記錄。
後記 :
從來沒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像郭立中、盧先江、胡嶽華這樣奮戰在防汛抗洪一線的湖南監獄人還有很多。莊嚴國徽下,藏青藍制服裡,包裹著一顆顆人民警察對黨、對人民、對事業忠誠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