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通報纖維製品質量監督典型案例:涉社會民生多個領域

2020-12-23 中國網財經

  中國網財經8月10日訊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該局日前發布2017年度纖維及纖維製品質量違法案件分析通報。

  據悉,中國纖維檢驗局對2017年度全國省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和部分地(市)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查辦纖維及纖維製品質量行政執法案件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呈現出案發區域分散、案件數量下降,纖維案件涉案領域轉化、製品類案件涉案貨值較低等特點。重慶、山東、湖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省、直轄市)纖維檢驗局和河北邯鄲市、新疆阿克蘇地區纖維檢驗所工作突出。其中,棉花等纖維質量案件佔比29.6%,絮用纖維製品案件佔比30.4%,學生服案件佔比12.1%,其他纖維製品質量案件佔比27.9%。

  通報指出,全國纖維及纖維製品質量監督部分典型案例,既有加強棉花事中事後監管中出現的棉花摻雜摻假案,也有纖維製品質量監管中發現的「黑心棉」打假、學生服和學生床上用品質量案,還有汽車用纖維製品質量案,涉及社會民生多個領域。案件辦理中,既體現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序銜接,有基層專業纖檢機構對「說理式」執法的探索,以及跨區域案件管轄的協同,有力地震懾了違法行為,反映出專業纖檢機構「執法為民、關注民生」的職責使命。

    一、內蒙古李秋峰生產、銷售劣質生活用絮用纖維製品案

  2017年9月6日,內蒙古自治區纖維檢驗局行政執法人員對內蒙古建築職業技術學院周邊小門市、小攤販涉嫌銷售不合格棉被褥展開產品追溯調查。根據線索發現,李秋峰棉被褥加工廠生產成品棉被1585條,棉褥1833條,使用國家禁止生活用絮用纖維製品禁用原料作為棉被褥填充物,涉案貨值達28.1807萬元。

  2018年5月8日,經一審判決,被告人李秋峰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有期徒刑7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

    二、江蘇堂皇集團連雲港家紡有限公司生產銷售不合格學生床上用品案

  2017年8月,徐州市纖維檢驗所執法檢查小組,依法對徐州經貿高等職業學校和徐州工程學院採購給2017屆新生使用的床上用品質量進行執法檢查。執法人員對兩校的新生用床上用品按標準進行了隨機抽樣,同時對徐州工程學院採購的蚊帳、枕芯、臥具包三種無標識的產品下達了《責令改正通知書》。經查,不合格枕套為江蘇堂皇集團有限公司委託兩公司生產銷售,枕套產品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涉案不合格枕套數量共計11400套,單價7元,貨值金額7.98萬元。該公司對不合格枕套進行了更換。

  依法責令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枕套產品,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不合格枕套11400條,並處罰款7.98萬元。

    三、湖北昊霞家紡有限公司生產、銷售劣質生活用絮用纖維製品案

  2017年1月11日,湖北省纖維檢驗局執法人員對羅田縣民政局救災物資儲備倉庫內的救災物品進行執法檢查時發現:湖北昊霞家紡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該批棉被數量2000床,型號規格:被套220CM×150CM(藍色花格),棉胎210CM×148CM(白網紅筋)。經抽樣檢驗,棉被填充物的原料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GB18383要求,系不合格產品。經查,該批不合格棉被銷售單價119元/床,貨值金額23.8萬元。

  依法責令停止生產、銷售,並處罰款7.14萬元。

    四、重慶九龍坡區愛家緣床上用品加工廠生產劣質生活用絮用纖維製品案

  2017年9月14日,重慶市纖維檢驗局執法人員對九龍坡區愛家緣床上用品加工廠進行了現場檢查,檢查其成品庫房棉胎,共計1450床,未標註「非生活用」警示語。經查,該批棉胎不符合國家標準要求,存在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違法行為。

  依法責令停止生產、銷售,並處罰款5.8萬元。

    五、新疆吐魯番託克遜縣工尚棉花加工有限責任公司在棉花加工過程中不按國家標準分揀、排除異性纖維和其他有害物質案

  2017年10月,吐魯番市纖維檢驗所執法人員現場檢查時發現,該廠正在進行加工生產的3號棉庫中,待送入餵花口的加工籽棉中有化纖編織袋條、塑料薄膜,現場未發現異性纖維挑揀人員。經調查,正在進行生產加工的3號棉庫中存有籽棉約150噸,3號棉庫在未經異性纖維挑揀的情況下已加工籽棉約100噸,共計籽棉250噸,折合皮棉量100噸。

  依法責令改正,按照國家標準對所加工棉花中的異性纖維和其他有害物質進行分揀並予以排除,並處罰款3萬元。

  六、重慶韓一汽車座椅有限公司生產的車型為VD的汽車座椅面套不合格案

  2017年5月10日,重慶市纖維檢驗局執法人員對重慶韓一汽車座椅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並對成品待銷庫房車型為VD的汽車座椅面套進行了隨機現場抽樣。經檢驗,該批產品判定為不合格。經查實,該批車型為VD的汽車座椅面套數量為160套,單價為125元/套,貨值金額2萬元。

  依法責令停止生產、銷售不合格座椅面套,並處罰款2萬元。

  七、新疆哈密二堡鎮白銀棉花專業合作社違反國家標準和技術規範收購棉花案

  2017年10月12日,哈密市纖維檢驗所行政執法人員依法開展棉花收購加工監督檢查,現場檢查時發現:哈密二堡鎮白銀棉花專業合作社現場堆放籽棉約400噸,檢驗室內無檢驗人員,現場完全不具備棉花檢驗條件。經查,該合作社為2017年新驗收通過的棉花加工企業,從2017年9月25日開始收購棉花,截至檢查時共收購籽棉約500噸,已加工完1批皮棉。

  依法責令改正違法收購行為,並處罰款2萬元。

  執法檢查完畢後,執法人員現場對該合作社棉花檢驗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圍繞棉花國家標準、檢驗方法及技術規範,現場操作演示,既達到了「說理式」執法效果,又為企業日後生產經營奠定了良好基礎。

  八、山東武城縣誌友棉業有限公司未按照國家標準加工銷售棉花案

  2017年7月,山東省纖檢局接江蘇省纖檢局(蘇)纖稽建[2017]1號《質量技術監督稽查建議書》移交材料,提供無棣利源棉業有限公司加工銷售的棉花涉嫌存在質量標識不全和無質量憑證的違法行為線索,隨即對無棣利源棉業有限公司開展執法檢查。經查,武城縣誌友棉業有限公司為涉案棉花的生產、銷售方,該批棉花共120噸,貨值79萬餘元,已參加公檢並取得公證檢驗證書,但無質量憑證隨貨同行。

  依法責令改正違法行為,並處罰款1萬元。

    九、邯鄲市雨鑫服裝有限公司不按照國家規定生產學生服案

  2017年12月,河北省邯鄲市纖維檢驗所執法人員依法對邯鄲市雨鑫服裝有限公司進行檢查,發現該公司購進的原材料布有出廠檢驗合格報告,但不能提供布匹的發票或購貨憑證,沒有留存進貨單。經查,按照國家特殊規定,學生服生產者應當對原輔材料進貨檢查驗收和記錄,並保存記錄至少兩年,該公司未履行驗收和記錄義務。

  依法責令改正,並處罰款5000元。

(責任編輯:暢帥帥)

相關焦點

  • 官方通報纖維製品質量監督典型案例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10日電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中國纖維檢驗局近期對2017年度全國省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和部分地(市)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查辦纖維及纖維製品質量行政執法案件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呈現出案發區域分散、案件數量下降,纖維案件涉案領域轉化、製品類案件涉案貨值較低等特點。
  • 全國掃黑辦通報4起典型涉黑涉惡案例
    原標題:全國掃黑辦通報4起典型涉黑涉惡案例12月25日,全國掃黑辦舉辦第8次掛牌督辦案件新聞發布會,介紹了八次發布會的總體成效,通報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總體進展,並發布了4起來自北京、河北、吉林、廣西的典型案例。
  • 上海公布2018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多涉及民生領域
    上海公布2018年十大侵權典型案例 多涉及民生領域 原標題:   中新網上海3月12日電 (記者 許婧)「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前夕,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日公布了2018年查辦的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案件,篩選並公布了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黑心棉」、家紡類打假典型案例
    人民網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中國纖維檢驗局近期對2017年度全國省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和部分地(市)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查辦纖維及纖維製品質量行政執法案件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分析結果顯示,棉花等纖維質量案件佔比29.6%,絮用纖維製品案件佔比30.4%,學生服案件佔比12.1%,其他纖維製品質量案件佔比27.9%。在發布的全國纖維及纖維製品質量監督部分典型案例中,既有加強棉花事中事後監管中出現的棉花摻雜摻假案,也有纖維製品質量監管中發現的「黑心棉」打假、學生服和學生床上用品質量案,還有汽車用纖維製品質量案,涉及社會民生多個領域。
  • 婁星區通報4起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典型案例
    為深入推進全區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進一步以案為鑑、嚴明紀法,強化警示教育,現將近期嚴肅查處的4起典型案例通報如下。一、石井鎮祖師村原黨支部書記肖勇志夥同他人串通投標問題。肖勇志還存在涉黑涉惡等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2019年9月,肖勇志受到開除黨籍處分。2020年9月,肖勇志被判處有期徒刑二十二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二、婁星區原林業局原正科級幹部顏義方違規插手幹預工程建設項目招投標問題。
  • 西安通報3起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典型案例
    為進一步嚴明紀律,加強生態環保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強化警示震懾,9月11日,西安市紀委監委通報近期查處的3起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典型案例。 西安市水務局、長安區在全市黑臭水體整治中敷衍應對、工作不嚴不實問題。
  • ...房貸年齡延長至70周歲|省紀委通報6起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典型問題
    (山東商報新媒體記者 曹建民)山東省紀委通報6起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典型問題近日,山東省紀委通報6起民生領域腐敗和作風典型問題,分別是:1.汶上縣民政局原黨組書記、局長杜慶東,原黨組成員、縣殯儀館館長王正國
  • 涉扶貧領域財物依法快速返還!最高檢發布3件典型案例
    最高檢發布3起刑事案件涉扶貧領域財物依法快速返還典型案例村委委員挪用徵地補償款15萬元;民政部門負責人串通村黨支部書記貪汙、詐騙醫療救助資金36萬元……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3起刑事案件涉扶貧領域財物依法快速返還典型案例,進一步發揮典型案例對相關案件辦理的引領、示範和指導作用,震懾違法犯罪分子
  • 服務民生不止步!廣陵法院召開涉民生執行案件辦理情況新聞發布會
    12月25日上午,廣陵法院召開涉民生執行案件辦理情況新聞發布會,通報近三年涉民生執行案件工作情況,並發布典型案例。廣陵法院黨組成員、執行局局長曾光明、副局長丁兆留、審管辦副主任梁田田出席發布會。揚州電視臺、揚州晚報、網易新聞等多家媒體前來採訪報導。
  • 六盤水通報一批典型案例
    盤州市:通報5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盤州市紀委市監委通報了5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  一、盤州市保基鄉政務服務中心主任、冷風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張如華違規發放津補貼問題。盤州市:通報3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盤州市紀委市監委通報了3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  1.大山鎮小補泥村黨支部書記賀大武在人居環境改造工作中違規籌資問題。2017年,賀大武在組織實施大山鎮小補泥村人居環境改造工程中,以發放給群眾的灶臺轉運需要費用為由,違規安排村委人員以30元每戶標準向群眾收取「灶臺轉運費」共計2700元。
  • 博州通報八起編造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典型案例
    博州通報八起編造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典型案例微信群組等私密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際網路群組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第九條明確指出:網際網路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當履行群組管理責任,依據法律法規、用戶協議和平臺公約一、精河縣網民吾某編造傳播涉疫情謠言信息案案例1:2020年7月30日,網民舉報吾某(女,26歲,戶籍地址:新疆精河縣八家戶農場)在微信群中編造散布「博州有疑似病例」的謠言信息。
  • 成都法院:第三批涉新冠肺炎疫情典型案例
    作為第三批涉疫情典型案例三、典型意義疫情對社會各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社會在大範圍內停擺對一些特殊生鮮商品經營者造成了巨大的影響,本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三、典型意義本案系新冠肺炎涉疫情期間執行工作中統籌兼顧涉民生保護與企業復工復產面臨困難以及平衡執行的問題。
  • 【盤點2020】「冬暖」涉民生執行典型案例之四——被害人的「賠償...
    【盤點2020】「冬暖」涉民生執行典型案例之四——被害人的「賠償款」 2021-01-08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紀委通報六起問責典型案例,涉山東這些幹部
    為督促和激勵各級黨組織、黨的領導幹部強化責任擔當,履行崗位職責,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推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決策部署落實落地,日前,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近期部分地方問責的6起典型案例進行公開通報。
  • 雲南省紀委通報4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
    原標題:省紀委通報4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   近期,省紀委對4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進行了通報,分別是:  紅河州河口縣瑤山鄉原副鄉長鄧淇剛、瑤山鄉牛塘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盤永金違規騙取扶貧資金的問題。
  • 湖南法院發布涉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華聲在線3月14日訊(記者 張鼎峰)3月14日,湖南高院向社會發布湖南法院2019年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旨在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引導消費者積極理性維權,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提示廣大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營造良好市場秩序和消費環境。
  • 最高檢相關負責人就發布監督撤案典型案例答記者問
    10月29日,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4起「保障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監督偵查機關撤案」典型案例。先後發布了《檢察機關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健康發展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檢察機關涉民營企業司法保護典型案例選編(第一輯)》、最高檢服務民營經濟11項具體檢察政策等,為依法平等保護好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貢獻檢察力量。➤ 三是服務保障「六穩」「六保」。新冠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重大影響,檢察機關將運用法治手段為六穩六保提供切實保障。
  • 贛州市通報4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
    為進一步正風肅紀,持續深化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3月11日,贛州市紀委監委通報了全市近期查處的4起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典型案例。會昌縣曉龍鄉桂林村原村委會主任肖磊在扶貧項目實施過程中索取、收受他人財物問題。
  • 河南高院發布涉疫情房地產典型案例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妥善化解涉疫情房地產糾紛,樹立正確的糾紛解決導向,河南高院於12月15日,發布涉新冠肺炎疫情房地產糾紛十大典型案例。為進一步發揮"後疫情時代"司法裁判對"六穩六保"的服務功能,進而對房地產市場起到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功能,河南高院篩選出十起涉疫情房地產糾紛典型案例向社會發布,以期積極回應群眾期盼和企業需求,並對全省法院統一此類糾紛裁判尺度,發揮積極的指導作用。本次發布的案例主要體現了以下特點:第一,堅持調解優先,妥善化解社會矛盾。
  • 明天丨門頭溝法院通報涉公證債權文書案件執行情況及典型案例
    通報會預告公證債權文書是公證機關按照國家賦予的權力和法律規定的程序,對於債權債務進行審查,依法製作的並賦予強制執行力的法律文書。廣泛用於民間借貸、融資、典當、租賃、擔保等領域。近年來,門頭溝法院受理的公證債權文書執行案件呈增長趨勢,在全部執行案件中具有總比重小但個案標的大的特點。該類案件執行存在哪些問題?法院採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