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審定,2020屆本次授予學士學位307名;授予上海科技大學碩士學位48名、博士學位7名。依託中國科學院大學授予碩士學位75名、博士學位88名。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部分2020屆畢業生將在學校9月增開學位會後獲得學位。
據統計,2020屆本次授予學位的307名本科畢業生中,36%獲得了境外高水平大學繼續深造的錄取通知書,45%在國內高水平大學和研究機構深造。
除了已轉博的學生外,本次授予學位的123名碩士畢業生中,8%選擇赴境外攻讀博士學位,7%選擇在國內攻讀博士學位。
本次授予學位的95名博士畢業生中,41%選擇境內外博士後工作。
還有很多同學找到了理想的就業崗位,其中有58%的同學選擇在國家戰略最需要的重點領域就業。
本科生畢業生代表、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張心瑜發言中,回顧了四年來在校學習的心路歷程,向學校老師、父母親友和學友同學表示衷心感謝。她表示,「立志成才」從這裡出發,「報國裕民」從現在開始,全體畢業生要帶著這份感恩,用不懈奮鬥為社會發展、人類福祉做出自己的貢獻。
研究生畢業生代表、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王飛發表感言。他表示,作為第一屆被授予上科大博士學位的學子,內心無比驕傲和自豪,這是對選擇上科大的最好回報。五年來,同學們見證了學校的飛速發展,學校也見證了同學們的成長和超越。畢業後他選擇加入華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從事器件研發工作,將為我國集成電路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校長江綿恆以《磨礪青春年華 在奮鬥中成長成才》為題發表講話。他強調,上科大全體師生員工積極投身抗疫之戰,在防疫、科研攻關、線上和線下教學等方面,打贏了一場場陣地戰。如今,在充分確保安全健康的前提下,上科大的同學們全部返校學習,學校教學科研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學校教學和科研沒有「縮水」,學校辦學質量沒有「稀釋」。
今年以來,上海科技大學已經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世界頂尖學術期刊中發表了13篇論文。其中,有10位研究生是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5人為今年畢業的博士生。「這體現了上科大一貫堅持的勤勉、嚴謹的學風和校風。不經歷風雨,無以見彩虹,這些終身難忘的經歷必將激勵畢業生們勇往直前。」江綿恆說。
臨別之際,江校長向畢業生們提出四點期待:一是保持自信和定力,經得住磨礪;二是保持道德良知,守得住底線;三是保持家國情懷,擔得起使命;四是保持創新精神,幹得出事業。
他深情寄語2020屆畢業生,在未來漫長的人生道路上,珍惜青春年華,既用激情和理想去追夢,更用實幹和創新去圓夢。
特邀嘉賓、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以《擇一事終一生--我和我的莫高窟同事們》為題作主旨演講。
樊錦詩深情講述了一代又一代的敦煌莫高窟的守護者們,秉承「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心懷家國情懷、守護國之瑰寶,不懈艱苦奮鬥、開拓敦煌事業,堅持科學探索、建設一流遺產,使敦煌莫高窟從破敗不堪到熠熠生輝的感人故事。
樊錦詩感言,非常榮幸能夠與同事們一起為莫高窟這樣一處具有無與倫比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服務,守護莫高窟是值得奉獻一生的高尚事業,是必然要奉獻一生的艱苦事業,也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為之奉獻的永恆事業。她衷心祝福畢業生們在從事自己熱愛的科技事業中綻放自我價值,成就無悔人生。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免疫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楊海濤作為教師代表發言時,介紹了疫情期間科研團隊爭分奪秒開展攻關的過程。他們迅速解析了新冠病毒關鍵藥物靶點——主蛋白酶與抑制劑複合物在原子解析度水平的晶體結構,這是世界上首個被解析的新冠病毒蛋白質的三維空間結構。為了加速針對新冠藥物的開發,應急攻關團隊於1月26日(年初二)迅速公布了研究成果,向全球300餘家科研機構和藥企提供了該關鍵藥靶蛋白的原子坐標。
楊海濤號召畢業生無論身在何處,都需謹記上科大人「立志、成才、報國、裕民」的決心,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在遇到困難和挫折後不要陷入失落和迷茫,要繼往開來,多些「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情懷。
飲水思源,不忘師恩,畢業生代表向母校獻禮。禮物為2020屆畢業生運用三維建模,在學生科創中心手工製作而成的立體校徽。
禮物選取上科大景觀塔、信號波和DNA雙螺旋為主要元素,凸顯上科大學科交叉融合的培養特色,彰顯母校志存高遠、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禮物底座利用雷射雕刻技術展現學校建築景觀,並刻有所有2020屆畢業生的名字,表達了學子們對母校的眷念與不舍。
獻禮學生代表邀請江校長為立體校徽中的景觀塔封頂,點亮燈塔。寓意母校用知識之光點亮學子夢想,將同學們送上學術和人生的高峰。
儀式上舉行了別開生面的點亮校友地圖活動。
在畢業典禮前一周,由信息學院師生製作的「上科大校友」小程序正式上線,通過「雲點亮地圖」、「雲祝福」為2020屆學子慶賀。活動得到了上科大世界各地校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紛紛響應。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