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孩子的教育就是每個家庭的頭等大事,很多父母孩子剛出生就開始為他們上學、考試、興趣培養等奔波,熒幕上光鮮亮麗的明星們,私下也是為子女奔波的「孩奴」。
之前張杰謝娜就被媒體拍到,在北京為兩個未滿一周歲的女兒花巨資購入學區房,看來明星和普通家長一樣,也為孩子上學的問題操碎了心。
不過與我們普通人相比,明星們尤其是頂流明星不僅擁有超高收入,還掌握了常人無法企及的人脈,這使得星二代們一出生就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的求學之路也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今天就來看一看明星兒女都在哪上學?
1、黃多多
黃多多作為星二代的典範,早在《爸爸去哪兒2》時就曾以一口流利的英語驚呆眾人,之後在黃磊和孫莉的微博上,也能看出來多多還可以用英語寫劇本,而且演話劇、鋼琴、小提琴都不在話下,除了天賦和父母的引導,學校的教育也必不可少。
據了解,黃多多就讀的北京私立匯佳學校非同一般,該校是北京規模最大的私立學校,建校已有25年,是一所老牌名校,入學前需通過英語考試,一讀12年,每年漲學費,小學費用16.2萬,初中18萬,高中24萬。
2、王詩齡
李湘對女兒王詩齡可謂將「富養女」進行到底,一個月要在女兒身上花65萬,不僅衣食住行極盡奢華,在王詩齡的教育上也毫不手軟。
王詩齡幼兒園就讀於嘉德蒙特梭利幼兒園國際園,雙語教學,有良好的英語教學環境,學費約14萬一年。
升入小學的王詩齡就讀於北京德威英國國際學校,這是一所英國學校在北京開設的分校,是名副其實的一所貴族學校,不僅學費貴上天,而且該校對中國國籍的學生是有數量限制的,極少數中國的孩子可以進入這所學校。
傳言當年王菲為了女兒能夠念這所學校,特地託人才進去。
這所學校也是明星子女扎堆的小圈子,王菲小女兒李嫣,田亮女兒森碟,華誼兄弟執行總裁王中磊的兒子威廉都在這所學校學習,王菲大女兒竇靖童則是這所學校上海分部的學生。
學校教育是純英文教學,必須通過全英的入學考試才有入學資格,學校分為全日制幼兒園、小學、初中至高中,高二之前的課程與英國國家課程同步,高二高三則是教授IB國際教育文憑課程。
每年的學費最低都要2.14萬美元,差不多折合人民幣20萬左右,三年高中最少也要50萬元人民幣,可謂拼的身份能力家底運氣一樣都少不了。
3、安吉
沙溢去年發了一條微博,透露了兒子安吉就讀的國際學校,安吉就讀於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坐落於北京CBD商圈,是北京最大的,設施條件最好的國際學校之一,全英文教學,只收25%的中國籍學生,是一所老牌國際學校,每年學費25萬元左右。
4、等等
孫儷和鄧超的育兒方式也一直被人稱讚,兒子等等不僅乖巧懂事是個小暖男,而且畫畫、寫毛筆字都是手到擒來。
曾經有網友偶遇孫儷送孩子上學,才曝光等等是在YCIS(上海)耀中國際學校上學,這所學校每年學費高達20萬,還不是有錢就能進去的,要經過嚴格的家庭面試、書面面試、外部面試、還有在線評估等一系列的考核。據悉姚明、馬伊琍、王志文的孩子也都在這所學校上學。
5、小四月
趙薇的女兒小四月甚少在公眾面前露面,是星二代中低調的一家了。雖然小四月今年才5歲,但趙薇為了讓她入讀香港著名國際學校,不惜狠砸1.2億元先後購入香港三個豪宅學區房,更借好朋友王菲的面子搭線,才拿到面試資格,簡直就是《虎媽貓爸》的現實富豪版。
趙薇想讓愛女入讀的香港耀中國際學校,每年學費約15萬元。特色是從幼兒園到中學升學一條龍,進行中英雙語教學和多元文化的課程教育。耀中是香港有名的貴族學校,就讀該校的學生家境非富則貴,且畢業生升讀國際名牌大學的升學率可觀,成為不少內地家長心目中的「top of the top」。
6、諾一
劉燁的兒子諾一雖然是中法混血,但在《爸爸去哪兒》中卻是意外地接地氣,不僅一口地道的大碴子味普通話,而且對中國的神話故事十分感興趣,最崇拜的人物是孫悟空。
和其他明星父母想讓孩子進國際學校不同,劉燁讓兒子就讀於普通的中國學校,劉燁說:「既然我還想在中國生活,我媳婦和孩子也在,那就是一種人生選擇。我們會把孩子當中國人去養,當然法式教育他媽媽也自然會帶給他。」
明星帶娃的優勢在於財富和資源,但一出生就擁有高起點的星二代,最後都能到達羅馬嗎?
不見得,把孩子養廢的明星爸媽我們也見過很多,貝克漢姆夫婦有錢有人脈,依然把大兒子養的一事無成,幹啥啥不行,上大學因為想家半途而廢,出書4個月僅賣出3890本,用過媒體直接評價他:真沒出息。
想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除了學校的教育,家長也要從中協助,那些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星二代」們,除了擁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明星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功夫,一點不比普通人家少!
1、尊重並支持孩子的興趣
明星父母們也深知,對孩子真正的富養,是不遺餘力地在孩子的見識、視野、語言能力、交際能力、興趣愛好等方面的投入。所以,明星教育重在大把花錢,只是我們看到的表面表象,在陪伴孩子和培養孩子的興趣這件事情上,他們是非常的盡心盡力,盡職盡責的。
黃磊的女兒多多喜歡話劇,黃磊夫婦每次演出話劇就會帶著多多,讓她在旁邊看,感受舞臺的氛圍。近十年的時間,多多看了整整500多場話劇。
田亮的女兒森碟喜歡運動,田亮便陪著他打網球、玩滑板、爬山騎馬,對女兒的所有愛好都支持到底,鼓勵她去嘗試。
當孩子表現對某一方面感興趣時,父母應尊重孩子的興趣給予孩子選擇權,為孩子提供發展興趣愛好的機會。同時也要培養孩子的耐心和刻苦學習的精神,讓孩子學會學習,為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奠定堅實的基礎。
2、教孩子學會堅持和努力
就算是明星、名人家的孩子,沒有刻苦的努力學習、練習,也不會成功。
馬伊琍的女兒愛馬參加「錦錕杯」2017年中國體育舞蹈公開賽,獲得所參賽組別的第一名!
林永健的兒子林大竣,才八歲就在奧地利音樂大獎賽上登臺亮相,並獲獎。
王中磊的兒子曾在綜藝節目中,憑藉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語爆紅,讓人感嘆他真是高富帥中的「學霸」代表,英語水平堪比專業八級。
這種看似輕鬆的「張口就來」、「比賽獲獎」,背後一定是孩子日復一日練習的結果,絕不會是表面看起來那麼輕鬆。
就算一出生就佔據高起點,但也需要每天寫作業,周末上興趣班,努力練習英語,平日裡在家練琴……跟普通孩子沒什麼兩樣。
好學校的孩子不一定優秀,但是努力的孩子一定優秀。
普通人沒有這樣的財富和資源,就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嗎?
當然不是,教育孩子是一個系統工程,並不是說你不給孩子買1000元的衣服,就跟小S一樣是「窮養」了,你讓孩子染髮了,你就像黃磊一樣開明了。
育兒的根本差異在於:父母的格局、觀念、認知和行動力!
而這些不需要金錢和地位,都能辦到,只是需要父母們多花點心思和時間。
當我們沒有金錢帶著孩子環球旅遊時,可以放下手裡的手機,帶著孩子去田野裡撒歡,讓他們多些韌勁,少些嬌氣;如果支付不起高昂的興趣班費用,可以陪孩子去圖書館,一起找一本喜歡的書,從書中見識廣闊的天地;不能像明星一樣天天陪在孩子身邊,可以每天下班抽一個小時,陪他們聊聊天,玩遊戲,當個知心父母……
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當,也將成為不平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