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玄武區率先在全市選聘「大學生河長」,通過聯動學校、園區、企業三方,有效解決藏於「深閨」中的河流湖泊水質問題。曾經難以解決的「臭水溝」,正源源不斷地展示生態活力,生態靚麗不斷添秀色,美麗環境留得住鄉愁。
大學生當起「河長」
守護校園水環境
南京林業大學學生駱帝瑤在途經校園內的河流紫湖溪時,拿出手機拍攝了一張照片留存。在他的手機裡,有一個名為「紫湖溪日常養護聯繫群」的微信群,一名老師也拍照上傳了照片,並留言:「水質水位正常。」
在日前玄武區舉行的愛河護河行動月活動中,玄武區政府副區長、唐家山溝區級河長莊佳峰向4名同學頌發了聘書,他們成為了南京市首批「大學生河長」,任期兩年。
如今,利用課餘時間,4名「河長」時常來到河邊走走看看,發現落葉堆積、垃圾亂放等現象後,及時拍照反映,交由相關部門解決。
校地共治
「臭水溝」變身校園一景
「學生河長」掛鈎的紫湖溪,最早是紫金山上一眼山泉,東起蔣王廟街,西至玄武湖,全長4.71公裡。河流自東向西流經南林大校區,長度超千米。彼時,這條河流水體汙染嚴重,一到夏天,成了師生們避之不及的「臭水溝」。
2014年前後,唐家山溝啟動黑臭河道治理,通過清淤、截汙、引水與生物治理措施,目前水質已穩定在IV類標準。2015年,南林大對校區雨汙分流管網進行整體改造,使汙水不再下河,並會同區水務局、街道、社區成立超30人的巡河護河隊伍,落實長效管理。
近年來,南林大還對河道岸線系統打造:楊柳與桃樹交替種植在河道兩側,輔以青翠竹林,護坡土上遍植二月蘭。恰逢花期,二月蘭臨水照影,將河水也映成了紫色。就這樣,「臭水溝」變身成了市民們打卡的美麗風景。
企地聯動
園區水體長治久清
位於紫金山東麓的徐莊高新區,園區內水體眾多。過去,因汙水下河現象普遍存在,河流汙染嚴重。
2017年起,玄武區啟動片區雨汙分流改造,除清淤疏浚外,還對河道沿線多家企業逐一排查排水口,確保「毛細血管」不錯接,水質得到明顯提升。除河長及巡查員定期巡河外,沿岸企業及員工也常受邀參與巡查,對水質以及岸坡周邊環境提出意見以及建議。
園區和沿河企業物業聯動,一旦發現河道問題立即整改。繼「大學生河長」上任後,玄武區首批「企業河長」的選拔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 6家企業加入到屬地水環境治理的「大家庭」中。
未來,玄武區還將持續進行「教師河長」、「銀髮河長」等探索,組建一支覆蓋全面、人員多樣的河長隊伍,以「共治、共管、共享」的治水新格局,共同守護主城安瀾之水,繪就美麗古都水韻底色。
(來源:美蘇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