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科技論文寫作雜談

2021-02-19 基迪奧生物

導讀:SCI論文是進行國際科學交流的重要方式,準確地表達作者的研究意圖對科研成果的闡述至關重要,然而,對於非英語母語的寫作者而言,經常會在SCI論文寫作中產生一些會引起歧義的表達。在此,LetPub具有豐富SCI論文審稿經驗的美籍編輯在長期的審稿工作中總結了一些常見易混淆詞語的用法,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準確用詞

英文論文寫作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不同英文單詞都可以表達同一個中文意思,但根據其詞性以及本身含義,在英語中所表達的含義不盡相同,LetPub在多年的英文科技論文編輯經驗中,搜集了一些中國作者在英文寫作中經常出現的錯誤,以下列出最常見的「研究」、「需求」、「暗示」三組詞來舉例:

Imply vs. Infer

Writers or speakers imply. Listeners or readers infer.

通常見到的是「作者及報告人暗示…」,「聽眾或讀者推斷…」當你使用imply的時候,你只是暗指某些事情而不是直接說出來。Imply這個詞起源於古法語詞,本意為「擁抱」,由此你可以聯想到某個隱含的情境,實際要表達的部分這裡是隱去了的。當你使用infer的時候,通常是你基於某種情境推斷出了一些未被表達出來的意思。Infer來源於一個拉丁詞「引進」。這會讓你聯想到讀者或聽眾對某個句子中未明顯陳述的內容加入自己的解釋。用infer來代替imply的錯誤使用非常普遍,在未來十年左右的時間這種現象可能還會被認可,但是現在已經有一些細心的作者或報告人堅持去區分開他們的用法。

Research vs. study

這兩詞之所以容易混淆是因為它們即可作為動詞又可作為名詞。如果你問別人「'studies'和'researches'這兩個詞是一樣的意思嗎」,你可能會獲得肯定的回答,但是僅僅當這兩個詞同為動詞的時候該答案才是正確的。作為名詞使用時,二者其實有著細微的差別.

demand vs. need

"Demand"一詞常用於經濟學中,用來描述人們對某種事物的需求,更具體地也可以說成,人們是否有購買的欲望以及欲望的程度。人們對事物的需求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人們實際需要的事物,另一種僅僅是渴望得到的,但不一定需要的事物。"Need"通常指的是人們有多麼需要某種事物,指的是一種需要的程度,而不涉及人們是否需要以及是否渴望得到它。

重視中西方文化差異

英語論文寫作過程中,往往會遇到一些中西文化的差異,而如果這些差異沒有引起寫作者重視時,很可能就是導致審稿人閱讀文章產生疑惑的原因之一。以下列出最常見的 「國籍與種族」兩組詞來舉例:

nationality vs. ethnicity

(noun) vs. (noun)

nah shun AL ih tee vs. eth NIH sih tee

("al" rhymes with "pal") ("eth" rhymes with "Seth")

Nationality

The state of being a citizen of a specific country or otherwise a member of a national group.

Ethnicity

The state of belonging to a group with a shared ancestral, national or cultural tradition

In common usage in the U.S., "nationality" and "ethnicity" mean very different things. "Nationality" means "What country's on your passport and birth certificate?" and "ethnicity" means "Who were your ancestors." In my case, my nationality is American and my ethnicity is mostly Italian and Irish.

In other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however, "nationality" and "ethnicity" are almost interchangeable. (This is probably because most countries are believed to have been founded and principally populated by one group of people. This would be various specific Celts for Ireland, Scotland and Britain proper, Franks for France, Indians in India, etc. This belief is not always true, but it is usually there. The people in the U.S., however, have always considered themselves to come from more than one ancestral group. (Back in the 1700s, having Germans and Britons and Dutchmen in the same room counted as a highly diverse meeting, and the concept of ethnic diversity has expanded since.) So nation and ancestry were more clearly two separate things for Americans than for other people.)

To U.S. readers, talking about the "nationalities" of participant in a medical study does not make sense may be confusing because they will be thinking about citizenship and passports and not about shared genes or even shared recipes and eating habits.

正確使用逗號

英文論文寫作過程中,逗號的使用往往會改變一句句子所要表達的意思,這種現象往往在一些複合從句的表達中出現,最常見的示例如下:

Restrictive vs. Nonrestrictive Clauses

An author sent me this:

● Local residents, impacted b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should be compensated.

● Local residents impacted b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should be compensated.

Would that be okay if I remove commas here? Thanks.

Actually, that would change the meaning. In its current form, the words "who are" are implied before "impacted."

Local residents, who are impacted b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should be compensated.

This means that 1. all local residents are impacted b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and 2. they should be compensated. Here, "who are impacted b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is called a non-restrictive clause because it is only describing the residents.

Local residents who are impacted b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should be compensated.

This means that 1. some local residents are affected by these projects and some are not. 2. only those who are affected should be compensated.

Here, "who are impacted by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rojects" is a restrictive clause, because it restricts the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to only some local residents and not others.

So the question is this: Is the original writer telling us that all the local residents referred to in this paper are impacted by the projects and therefore due compensation or arguing that only some of them deserve (or need) compensation? It should be pretty clear from the rest of the paper.

簡單詞不「簡單」

英文論文寫作過程中,往往一些常見、簡單的單詞在使用時,會被忽略其用法的一些限制,最常見的示例如下:

「and」 vs. 「or」

What is "and" in the affirmative may be "or" in the negative: Our results indicated X, Y, and Z, but they did not indicate A, B, or C.

Like vs As

「like versus as」的爭議根本還在於傳統上like是一個介詞而as是連詞。儘管如此,人們像連詞一樣使用like(像我一樣)已經至少100年了,而語法學家對這種用法也反對了100年。1954年,一個溫斯頓香菸的廣告將這個爭論引入公眾的視野。溫斯頓說,他們的香菸味道不錯「like a cigarette should」,這讓的用法激起了語言愛好者的憤怒,因為該廣告應該這樣表達他們的香菸味道不錯「as a cigarette should.」

有效區分like and as的方法是使用like的時候後面通常沒有動詞。當使用like的時候,後面跟隨的內容一般都比較簡潔。如果跟隨的子句中包含動詞,則應該使用as。當使用as的時候,後面跟隨的內容往往更為複雜。

你遵守這個規則與否可能取決於你對語法的挑剔程度。結果是,你可能經常聽到的句子其實是錯的,如:It's like I'm looking at my twin.而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是錯的。所以我的建議是,除非你已經準備好接受語法學家們狂暴的抨擊,否則不要將like作為連詞使用,尤其是在寫作的時候。

As if Versus As Though

最後需要說明的是,As if 和 as though之間其實沒有明顯的差異。有資料顯示說,As if通常指不太可能發生的情況—my cousin being Batman(我的堂弟是蝙蝠俠)—as though則用來說明更可能會發生的情況—my neighbor is a maniac(我的鄰居是個瘋子)—但這不是一個明確的規定。

——轉載自生物探索

參考資料

1. O'Connor, P. Woe Is I: The Grammarphobes Guide to Better English in Plain English. New York: Riverhead Books, 2003.

2. Lynch, J. The Guide to Grammar and Style.andromeda.rutgers.edu/~jlynch/Writing/l.html (accessed April 9, 2007).

3. Morris, W. and Morris, M. Harper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Usage.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e, 1985, p. 52.

4. Burchfield, R. W, ed. The New Fowler's Modern English Usage. Thir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1996, p. 458.

5. Garner, B.A. Garner's Modern American Us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496.

6. "Use and misuse of 'like.'"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Online, 16th edition. Section 5.181.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http://www.chicagomanualofstyle.org/16/ch05/ch05_sec181.html?para=(accessed September 2, 2013).

相關焦點

  • sci論文寫作中動詞時態的使用
    在寫作sci論文中,動詞應該用哪種時態才是正確,才是合理的。對於英文水平不高的作者,很難把握。哪怕有一定的英文水平,應用在sci論文中,也難把握準確。sci論文寫作中,保持一致性非常重要,一旦有不一致的措辭或者格式,會打亂評審人的思路。建議作者在撰寫sci論文中,要重視格式的一致性。但這一標準是否在動詞時態上依舊適用,不盡然。
  • 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
    一篇sci論文可能只要解決了語言上的不足,就可以被錄用見刊,足見英語語言對我國作者發表sci論文帶來的不利影響。關於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闡述如下。sci論文寫作中常犯的6個語言錯誤1、存在簡單的漢英互譯現象我國科研工作者或畢業生發表sci論文,通常都是先寫中文,再翻譯成英文。
  • SCI論文與sci會議論文的區別是什麼
    首先來說說會議論文,會議論文是在學術會議上宣讀的文章,與期刊論文最大的不同就是發表載體的不同,近些年,國內有不少作者選擇發表會議論文,會議論文比期刊論文發表相對容易一些,但爭議一直存在
  • sci論文翻譯報價【乾貨】sci論文翻譯報價格式要求
    2.寫作結構的錯誤,如今這種錯誤也比較常見,因為學術論文有自己特有的文章結構,必須按照特定的格式來寫作,如果出現文章格式不合要求,會被直接退稿,這也是必須注意的地方,要多閱讀所投稿的期刊,看看人家都在用的文章結構,這些結構是能直接套用的
  • sci論文翻譯價格【乾貨】sci論文翻譯價格格式要求
    例如論文內容學術、嚴密、科學,論文語言用語滿足專業習慣,英語表達習慣,很多sci論文是英語,因此國內合作者需要寫論文,可以聯繫專業機構的老師交流,提供專業的修改潤色服務。此外,作者還應注意sci論文與國內論文的差異。例如,此類論文的標題更為活躍,但它們必須符合國際標準。一些sci期刊對作者的職稱有特殊要求,他們需要按照要求寫作,其次是摘要。
  • SCI發表論文如何解決英語不好的問題?
    很多科研工作者都想順利發表自己的sci論文,但我們都知道sci論文寫作與發表需要英語狀態下完成,從寫作到見刊,所有的流程環節的溝通也都是英文狀態
  • 搞懂SCI論文潤色,提升通過率
    sci潤色翻譯平臺。一篇sci論文的發表通常決定了你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是否能成功畢業,是否能提升醫務工作者,是否能評估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職稱,等等。這種都和sci論文的發表密切相關。除了一篇優秀的sci論文的研究意義和價值可以收錄在期刊上之外,關鍵是這篇文章的語言組織是否規範。
  • 南大核心、SCI論文發表難的三個原因及寫作小技巧
    SCI論文本身來說,我國科研工作者大多面臨英語能力匱乏的缺陷,尤其對於年齡大和專業性強的科技工作者來說,內容不是問題,英語往往成為了制約的瓶頸。SCI論文對我國大部分科技工作者來說依然是神秘的,難於發表的,正基於此,大部分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引入作為評價標準,這也是有失公正,雖然缺少人為幹預的評價標準,但科研工作者在工作的同時,不得不將精力浪費在於SCI論文的寫作與發表。那麼如何寫作一篇好的SCI論文呢?
  • sci期刊發表論文比國內核心複雜嗎
    sci期刊發表論文比國內核心複雜嗎?sci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是兩個不同的分類,每個分類中都包括很多本符合篩選標準的期刊,不同的期刊對於收錄發表的論文有要求。在不確定具體sci期刊和國內核心期刊時,誰發表論文更複雜,很難說清。
  • sci論文潤色到底是潤什麼?英輯編輯
    sci論文發表的重要性想必對學術界科研界的小夥伴們並不陌生,往往一篇sci論文的發表就能決定你的碩博能否順利畢業,醫務工作者職務能否晉升,教育工作者能否評上職稱等等,這些都與sci論文的發表息息相關。
  • 醫學sci論文撰寫步驟
    發醫學sci論文,要拿出sci文章來。先別說文章是否達到發sci的水平,但沒有文章肯定是發不了的。想發表投刊的,要先解決文章的問題。關於醫學sci論文撰寫步驟,如下所述。知實學術與多本期刊合作,投刊發表,了解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項,關注我,發留言~
  • SCI論文寫作必備的23個免費學術網站
    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網址:www.wanfangdata.com.cn/index.html萬方數據、論文、文獻、期刊論文、學位論文、學術會議、中外標準、法律法規、科技成果、中外專利、外文文獻。重點收錄科技部論文統計源的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比例高,收錄文獻質量高,不定期更新,更新量也不定。3.
  • sci論文有加急嗎
    發表sci論文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很多作者急需見刊甚至檢索的sci論文,若按照正常速度可能已經來不及,為了趕時間,希望能夠辦理加急。那麼,sci論文有加急嗎?這個要看sci期刊相關規定。發表sci論文,可選擇的期刊有很多,有的期刊,可以辦理加急,有的期刊不辦理。
  • sci論文怎麼算送審
    送審是sci論文發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那麼,sci論文怎麼算送審?發表後的sci論文會經過很多種狀態,當我們看到論文是處在under review狀態時,說明已送審。sci論文發表要符合sci期刊的要求,投稿的論文是否符合要求,要經過審核來確認。不過投稿的論文,不是一開始就會直接送審,而是先由編輯初審。在初審階段,會有不少的論文被直接拒稿,而通過初審的論文,會被編輯推送至審稿人審核,而這一過程被稱之為送審。即sci論文送審的意思,就是投稿的論文通過了初審,提交給了審稿人。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從發表論文代表的學術水平來說,從低到高依次是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
  • 如何找外國專家修改sci論文
    英文是sci期刊論文常見要求,其結構表達和用語習慣與中文有差別。英文寫作水平不高,對英文學術成果表達習慣不專業,是發表sci論文容易被「退稿」的主因之一,因而要找外國專家修改解決此問題。那麼,如何找外國專家修改sci論文?
  • 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
    sci論文發表有失敗和成功之別,拒稿是失敗,那成功呢?發表sci論文過程中要經過多個步驟,什麼狀態下才算是sci論文發表成功了,我們要學會識別標誌。那麼,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是什麼?卷號和頁碼。卷號和頁碼,是sci論文發表成功的標誌。
  • 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
    發sci論文,要匹配sci期刊。大多數sci期刊的語言要求是英文,這讓英文不行的作者很是困惱,擔心自己寫作的sci論文會因自己的英文不行而無法發表。那麼,英文不行怎麼發sci論文?對我國作者來說,英文不行是發sci論文路上的絆腳石,解決不了英文語言問題,就無法保證文章的質量,成功發表就變得非常渺茫。而解決英文不行的方法,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但這個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來不及;二是找英文好的人來翻譯潤色,比如有過發表sci論文經驗且英文水平高的人。簡單地說,就是自己英文不行,找英文行的人來做。
  • 發表sci論文​_論文要求中sci索引是什麼意思​?
    發表sci論文_論文要求中sci索引是什麼意思?論文分為很多,總共來講可分為3種,一種是學歷論文,學術論文,還有職稱論文。而SCI也屬於學術 論文的一種,之前papercrazy給大家介紹了太多關於學歷論文的相關事項,而SCI方面的論文相對較少,今天papercrazy就為我們深入的了解一下SCI論文方面的一些知識。sci論文發表,論文要求sci索引是什麼意思?論文要求sci索引是什麼意思?論文發表後會有相應的資料庫檢索,而要求sci索引,意味著該篇論文要找sci期刊發表,要被sci資料庫檢索。
  • sci論文分數【乾貨】sci論文分數格式要求
    評選副高或正高職稱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得更好如:理論方面的選題應有創新見解,既要反映作者在某些理論方面的獨創見解,又要提出這些見解的依據;②應用方面的選題應有創新技術等,也就是要寫出新發明、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的關鍵,或揭示原有技術移植到新的醫學領域中的效果;③創新性還包括研究方法在確定你的寫作意圖之後,或者在寫作過程中,最遲在寫作後提交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