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圓山飯店外景 來源:《人民日報》
圓山飯店是臺北甚至是臺灣島的一道風景。而臺灣特殊的歷史發展過程,又給其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上個世紀50年代,臺北還沒有一家五星級飯店,蔣介石感到接待外賓尤其是外國政要很不方便,於是就想蓋一座「國賓館」。那麼,飯店蓋在哪裡好呢?宋美齡認為位於基隆河濱、圓山山腰的臺灣飯店就很好。因為傳說這是塊風水寶地,當年日本人就看中這裡是所謂的「龍尾穴」,建起了神社。臺灣光復後,在神社的廢墟上蓋起了臺灣飯店,由本地的旅行社經營。雖然臺灣飯店只有36間客房、1間餐廳,建築老舊,設備簡陋,但環境清幽,視野開闊,宋美齡很喜歡在這裡接待外賓。地址選好了,那麼選擇什麼建築式樣呢?幾經考慮,蔣介石最後選擇了中國宮殿式房舍和庭院,意圖憑藉其莊重宏偉的外觀、典雅精緻的陳設,向外賓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臺灣著名的建築設計師楊卓成先生為此繪製了12張風格迥異的設計圖,蔣介石選了其中一張。可以說,圓山飯店從它建成的第一天起,就註定要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雕梁畫棟、飛簷翹角,圓山飯店高達14層,如今有客房490間,除了一般的套房、商務套房之外,還有首相套房4間,總統套房1間,專門供臺當局接待外賓之用。自圓山飯店建成,共有近百位外國元首級人物入住。總統套房現在的價錢是每天12萬元新臺幣,相當於3萬元人民幣。
圓山飯店有今天宏偉的規模,不是朝夕之間完成的,而是經過了近20年的創建和擴展。1953年籌建了遊泳池和網球場,並興建會員廳,以擴充圓山俱樂部的活動場所與設施。1956年完成了金龍廳與附屬餐廳,1958年完成翠鳳廳,1963年建成了麒麟廳。此時的圓山飯店已初具規模,設施齊備,聲名鵲起。1968年,它被美國知名雜誌評為世界十大飯店之一。
走進圓山飯店的大堂,人顯得微不足道。整個大堂的布置就像帝王上朝議事,當中是一幅周公制禮作樂的銅質浮雕,兩旁是幾十根朱紅圓柱,宮燈高懸,樂聲古雅。大堂的天花板上,有一塊造型優美、饒有趣味的梅花形藻井。梅花正中有五龍戲珠,藻井內側刻有23條金龍和16隻鳳凰,充滿著龍鳳呈祥的富貴氣息。
中國人愛龍由來已久,歷朝歷代也無不以龍作為皇權的象徵。圓山飯店與龍也有若干淵源,如果有人說它是一座「龍宮」,一點也不為過。因為整個飯店上上下下,從門窗、梁柱到壁畫、天花板,隨處可見活靈活現的飛龍,據說共有22萬餘條。其中最特別的,要數仿北京故宮「九龍壁」的九條龍。除此之外,就是金龍廳裡的百年金龍。這條龍原本是設置於日本神社前的銅龍,龍嘴會噴水,供人洗手用。時光流轉,日本神社早已不復存在,只有這條銅龍留存至今。圓山飯店在擴建時特別規劃,將此龍呈現在金龍廳中,並在1987年整修時將其鍍金,成為圓山一景。有趣的是,一般中國龍是五爪龍,但出自日本人之手的這條龍只有三爪,箇中原因,已不可考。
過去幾十年,圓山飯店門禁森嚴,只有少數達官貴人可以出入,普通民眾無緣接近。加上飯店離蔣介石的士林官邸不遠,因此除神秘感之外更伴隨著種種繪聲繪色的傳說。今天的圓山飯店已經撩開了神秘的面紗,對普通民眾開放,各方賓客紛至沓來,它也一度是臺灣政要召開秘密會議或舉行政治活動的地方。1986年9月,民進黨在這裡宣布成立,2000年3月,親民黨在這裡舉行成立大會。
圓山飯店也接待了許多來自大陸的同胞,他們或者是參加學術研討會,或者是為了商務。圓山飯店管理層表示希望臺灣當局能早日開放大陸民眾來臺灣旅遊觀光,也歡迎他們入住圓山飯店,享受一流的服務。 (吳亞明)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