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編輯:張楊運 何小桃
孟晚舟被加拿大非法拘押兩年後,事情似乎出現轉機。
據參考消息網報導,《華爾街日報》消息,知情人士透露,美國司法部正在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財務長孟晚舟討論一項協議。該協議將允許孟晚舟從加拿大回國,條件是她承認在一起刑事案件中的所謂「不當行為」。
在今天的記者會上,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相關問題時表示,「孟晚舟女士是無辜的,她沒有犯下任何的美國、加拿大方面所指控的罪行。中方再次敦促美方立即撤銷對孟晚舟女士的逮捕和引渡請求,敦促加方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讓她早日平安地回到祖國。」
美媒:美司法部與
孟晚舟就解決刑事指控進行了談判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幾周孟晚舟的律師與美司法部官員討論過達成「延期起訴協議」的可能性。這些知情人士稱,若達成這樣的協議,孟晚舟將被要求承認對她的一些指控,但如果她予以合作,檢方將同意推遲並在之後撤銷指控。此類協議通常適用於公司,很少用於個人。
知情人士稱,孟晚舟並未接受這一提議,認為自己不存在不當行為。華為發言人、美國司法部發言人和加拿大官員均未發表評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報導稱,若達成協議,不僅將允許孟晚舟返回中國,還意味著一個曾導致北京方面與渥太華的關係直線下降,並令北京方面與華盛頓關係進一步惡化的問題得以解決。
其中兩名知情人士稱,孟晚舟的律師和美國司法部官員正在努力確定是否存在雙方都能接受的條款。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孟晚舟最近拒絕認可一份協議草案,因為她不認同草案中對於她和與華為有業務往來的一些金融機構交流情況的描述。
美國司法部前國家安全官員戴維·勞夫曼表示,該案的重要性很高,雖然檢方可能會權衡地緣政治利益,但他認為拜登政府的司法部不會撤銷此案。
勞夫曼說:「美國司法部撤銷刑事定罪非常少見,但有時執法利益需要適當讓渡於美國的整體外交政策利益。」他表示,鑑於孟晚舟訴訟案對加拿大以及美中關係的影響,該案可能就屬於這種情況。
外交部回應:
加拿大政府扮演了美國政府幫兇的角色
今天(12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問道:有報導說,美國的司法部正在跟孟晚舟的律師團隊關於達成某種協議進行討論,請問你有何評論?
華春瑩回應稱,我不知道你從哪裡得到這個消息,但的確好像是有報導。「坦白來講,我看到報導的時候,我就想起了2013年法國阿爾斯通公司高管皮耶魯齊的遭遇,他的遭遇在他寫的《美國陷阱》這本書裡有非常詳細的描繪,你剛才提到的全文細節情節跟皮耶魯齊的遭遇幾乎是完全一模一樣的。」
華春瑩稱,中方在這個問題上立場已經非常的清楚了,孟晚舟女士是無辜的,她沒有犯下任何的美國、加拿大方面所指控的罪行。孟晚舟事件的性質是十分清楚的和明確的,完全是美方出於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發展的政治目的,而加拿大在其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這是一起徹頭徹尾的地地道道的嚴重的政治事件。」華春瑩嚴正指出,中方再次敦促美方立即撤銷對孟晚舟女士的逮捕和引渡請求,敦促加方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讓她早日平安地回到祖國。
有記者問,據報導,加拿大檢察官聲稱,法院應將孟晚舟法律團隊7月在引渡案中提交的歐巴馬政府時期白宮律師麥可·戈特利布的證詞刪除。戈特利布的證詞指出,川普將孟晚舟作為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的籌碼,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華春瑩表示,事實早已經充分地證明,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美國政府炮製這一事件不是出於什麼法律原因,真正的目的是要打壓中國的高技術企業,阻撓中國的科技發展,加拿大政府扮演了美國政府幫兇的角色,任意拘押沒有違反任何加拿大法律的無辜中國公民,這引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的憤慨,導致兩年來中加關係陷入了低谷。我們再次敦促加方正視問題,作出符合正義、符合法治、符合加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確決斷。
網友:「千萬別上當!」
孟晚舟本就無罪,回國天經地義,現在還要談條件,條件還是認罪?這則消息傳來後,網友們紛紛表示,這個協議「不靠譜」。
網友評論中,「美國陷阱」和「阿爾斯通案」兩個詞語頻頻出現。其實,這也是外交部發言人近兩年在談及美國濫用國家力量時經常舉的例子。
例如,2019年8月23日,時任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指出,美、加在孟晚舟事件上所作所為是任意拘禁公民,兩國濫用雙邊引渡條約,嚴重侵犯中國公民合法權益,完全是出於政治目的,國際社會對此看得很清楚。各國對其做法都應警惕,防止掉入「美國陷阱」。
同年11月25日,耿爽再次強調,美方慣於在拿不出任何證據的情況下,以莫須有的罪名,濫用國家力量,打壓特定國家和特定企業,之前曾經整垮了阿爾斯通公司,今天又想擠壓中國企業。
今年6月12日,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也表示,只要讀過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皮耶魯齊《美國陷阱》那本書,或者長期觀察美國所作所為就知道,美方一貫對國際法合則用,不合則棄,更是把所謂法律這一套當做打壓其他國家機構和人員的藉口和工具。
在今天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華春瑩在回應所謂「部分認罪換回國」的論調時,也做了類似回應。
孟晚舟事件關鍵節點梳理
2020-11-16
孟晚舟引渡案於當地時間11月16日至20日在位於溫哥華的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進行聆訊。
2020-10-26
2020年10月26日,孟晚舟引渡案再次開庭。孟晚舟律師團指控加拿大與美國當局2018年12月在溫哥華國際機場逮捕她時濫用司法程序。
2020-09-30
2020年9月30日,孟晚舟引渡案本輪聽證結束,主審法官沒有就雙方的主張作出裁決。預計2021年2月將裁決加美雙方司法部門是否「濫用司法程序」。
2020-09-28
2020年9月28日,孟晚舟再次出庭,律師指美方證據明顯不可靠。這是該案進入程序濫用這個辯護理由階段後的第二階段。
2020-08-18
2020年8月18日,孟晚舟引渡案再次開庭,辯方律師申請公開更多證據,這是該案進入程序濫用這個辯護理由階段後的首次開庭。
2020-07-24
2020年7月24日,孟晚舟律師申請中止執行美國引渡程序,稱川普營造「脅迫氛圍」。
2020-06-16
2020年6月16日孟晚舟案再次開庭,未能就程序性安排作出決定。
2020-05-28
2020年5月28日法官宣布判決結果,孟晚舟未能獲釋。
2020-01-24
2020年1月20日至24日孟晚舟案第一階段引渡聽證會結束,法官宣布保留裁決權。
2019-12-02
2019年12月2日孟晚舟就被拘押一周年發聲。
2019-09-24
2019年9月24日孟晚舟再度出席聽證會,引渡案進入實質性審理階段。
2019-06-06
2019年6月6日加拿大法院再次召開聽證會,孟晚舟未出庭。
2019-05-08
2019年5月8日孟晚舟出席引渡案聽證會。
2019-03-01
2019年3月1日加拿大正式啟動孟晚舟案引渡程序。
2019-01-28
2019年1月28日美國政府正式起訴華為與孟晚舟。
2018-12-11
2018年12月11日加拿大法院批准孟晚舟的保釋申請。
2018-12-01
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於加拿大機場被捕。
編輯|張楊運 何小桃 肖勇
校對|趙雲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參考消息、
中國日報網、環球網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