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明道微博放出寶寶的「大腳照」,官宣自己已經升級當爸爸了。一代「霸道總裁」竟然偷偷開花結果了,網友們感慨:我的青春!
「第一代霸道總裁」明道做爸爸,網友:我的青春
6月10日還有媒體放出明道一家人帶著寶寶郊遊的照片,明道更是化身「親娃狂魔」對寶寶親個不停。看得出明道對於孩子的喜愛之情。
明道經紀人做出了回應,明道與女友王婷萱相戀多年,二人於去年登記結婚,上個月在明道的陪伴下生下了「小小明」。明道公開照片的時候寶寶應該已經滿月了。
一提到明道,腦海裡就響起他的專屬BGM:「命中已註定,是我太任性」。
一副墨鏡,一身黑色長款風衣,一雙黑皮鞋,標準的「霸道總裁」出場方式。
他在《王子變青蛙》中飾演的單均昊更是成為偶像劇的經典,更是早期「霸道總裁」的標杆,成為了很多人的青春回憶,如今明道已經40歲。
看得出明道很適應自己升級成為爸爸的角色,一家人在郊遊中也難掩幸福。「第一代霸道總裁」把偶像劇中的美滿活成了現實。
網友們也紛紛送上祝福:
從明道熟練的抱娃動作和與寶寶的互動中,不難看出,他已經成為了一個稱職的新手爸爸。
但大多數新手爸爸對於抱娃可以說是「一竅不通」。
盤點一下抱娃成為「網紅」的新手爸爸前三名:
TOP 3 「敵不動,我不動」式抱娃
圖片中這位新手爸爸,眼睛盯著懷裡的寶寶。看這緊張的表情,像是心裡默念著:「你別動,你千萬別動,我是一點兒都不敢動呀。」
雙手小心翼翼的捧著寶寶,身體的姿態,不難看出動作的僵硬。是很多新手寶爸第一次抱娃的真是反應。
TOP 2 面部猙獰抱娃法
圖片中的這位寶爸,雖然看起來表情「猙獰」,但更多的是無助。看得出新手爸爸的緊張與無助,抱著寶寶的毯子掉了,他都無暇顧及。
渴望的小眼神,好像在說:「孩子他媽,你快點回來呀,我一個人hold不住!」
「孩子在手,手不是手,怕掉又不敢使勁抱。」成為了很多新手寶爸的心聲。
TOP 1 我抱的不是孩子,是易燃易爆物
還有網友說:怕抱壞了,又怕炸了,看他抱孩子,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寶寶在這位新手爸爸手裡,更像是一個易燃易爆物,輕拿輕放,渾身緊張,看著緊張的神情,好像擔心下一秒就要爆炸一樣。
估計他也沒想到,自己第一次抱娃的視頻,竟然讓他成為了一個「網紅」。
比起上面三個肢體僵硬的,有些新手爸爸連報都不敢抱。
去年堂姐生孩子的時候,孩子生出來被護士抱出產房,讓家屬抱一下。姐夫又緊張又激動,想要伸手卻不敢,猶豫了半天,護士都不耐煩了。
最後,還是孩子姥姥接了過去。堂姐後來知道這件事兒,笑了姐夫好幾天。
抱娃不止是技巧,還要顧及嬰兒心理
試想一下寶寶從媽媽子宮裡呆了十個月,安靜又溫暖,這樣的環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一朝分娩,從溫暖的子宮,一下子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空曠的感覺讓他缺乏安全感。
1)襁褓要緊,給寶寶安全感
隨著寶寶的觸覺發展,空間太空曠讓他缺乏安全感,更容易哭鬧。
傳統的包襁褓,要把寶寶的手腳都放進去,儘量包的緊一點,這樣的做法是模擬寶寶在子宮裡的狀態,來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看似不起眼的傳統,竟然可以滿足寶寶的心理需求,給他更多安全感,有些意想不到吧!
2)雙手不夠,胸口來湊
看見那些寶爸第一次抱寶寶的窘態,讓人忍不住發笑。實際上,剛出生的寶寶全身軟軟的,像沒有骨頭一樣,也難為新手寶爸第一次抱找不到著力點,又擔心寶寶太小怕摔到,難免會出現各種「抱娃囧」。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小猴子的實驗,有一個鐵絲做的猴媽媽,胸口有奶,另一個是毛絨做的猴媽媽,胸口沒有奶,讓兩個猴媽媽同時和小猴子在一起,看它會發生什麼樣的行為?
結果小猴子只有肚子餓的時候才會去找鐵絲猴媽媽,其餘時間都依偎在毛絨猴媽媽的懷裡。
可見即使冰冷的鐵絲有奶,但有溫度的毛絨猴媽媽可以給猴寶寶更多安全感。
把寶寶抱在手上,新手寶爸往往會覺得「手不是手,承載的是自己整個的宇宙」。如果覺得抱寶寶沒有著力點,建議用胸口來湊,把寶寶的身體貼在胸口上,既可以增加抱娃的著力點。
讓寶寶貼著胸口的動作,還可以讓寶寶感受更多的體溫,減少新生兒的焦慮,增加安全感。
3)輕輕搖晃,模仿子宮
新手爸爸不僅要會抱孩子,還要會哄孩子,這樣才能幫寶媽減輕帶娃的負擔。
將孩子貼著胸口抱在懷裡,寶寶如果哭鬧,可以輕輕搖晃,這樣的晃動,讓寶寶覺得自己仿佛孩子媽媽的子宮裡。
能夠很快的安靜下來,然後慢慢進入睡眠狀態。
剛出生的寶寶哭鬧,往往是因為環境的突然變化,而缺乏安全感造成的。所以,對於月子裡的寶寶,可以儘量的做出模擬子宮的動作,增加寶寶的安全感,來緩解寶寶不安的情緒。
既然知道新生兒的心理特點了,抱娃就會變的更得心應手一些。
常見的三種抱娃動作,新手爸媽學會了秒變「抱娃老手」
① 腕抱法
先將寶寶的頭靠在一側臂彎裡,然後用同側的手和手腕穩穩的託住寶寶的腰和背,另一隻手從側面穿插過來,護著寶寶的腿部,手掌和手腕託住寶寶的屁屁和腰部。
② 手託法
一隻手託起寶寶的頭部和背部,另一隻手託起寶寶的臀部和腰部,不要抱的太過僵硬,讓寶寶的身體微微向內彎曲,根據寶寶的舒適度做適當的調整。
③ 豎抱法
讓寶寶的頭靠在肩上,用手託住寶寶的頸部和背部。因為寶寶比較小,背部和頸部的發育還不健全,主要需要外力的支撐才能立起來。
這種豎抱法比較有用,一般用於寶寶吃奶之後拍嗝,促進消化,但新生兒不宜長時間豎抱。
寶寶的每一步成長都牽動著家長的心,新手爸媽可以能會手忙腳亂,但對寶寶的愛會讓你們不斷成長,成為合格的父母。